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顏色
滿額折

中國顏色

定  價:NT$ 550 元
優惠價:794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一本中國經典百色的寫真書
9大色系‧100種顏色‧200多張圖片
推薦給喜好文化、歷史、旅遊、攝影、設計的生活美學家
原來在生活中,我們早就不知不覺見證了中國精采顏色。
人類的文化和生活繽紛多彩。本書搜羅了九大類、一百種中國顏色,配上精采的照片和顏色故事,與你一起發現不同的光景和意義。

「紅」,貫穿整部華夏歷史的深厚底色,象徵吉祥、喜慶、婚嫁與熱鬧。

「玄黃」,華夏先民最早認定為盤古初開時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也代表了嚴肅、隆重、正面的涵義。

「藍」,是中國庶民階級的色彩。

「綠」,大自然裡充滿了恣意比例調和的綠,在漢民族色彩史中,卻曾經屬於賤色。
「紫」,曾經為龍袍所專用,也是道教尊崇的顏色。
中國顏色盡在生活中。

作者簡介

黄仁達 YAN T. WONG

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藝術學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

曾任職多倫多廣告公司美術指導/香港電影策劃/臺灣有線電視台美術部經理。
現從事廣告設計,旅遊及寫作。

已出版書品:《小二,再來一杯啡》/《酗巴黎》/《巴黎逛街地圖》/《北京逛街地圖》/《上海逛街地圖》/《東京逛街地圖》等共13本。

色彩源於大自然,華夏先民從觀察天地運行間,日出日落和時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黃、白、黑為滋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的觀念,從而建構出「五色觀」色彩理論。有關「五色」概念的記載,最早見於上古文献、專事記錄舜和禹、皋陶對話的《尚書‧益稷》中。古人另外又根據土、木、火、水、金(五種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的五行法則而定出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並與顏色建立關係;又把權勢地位、哲學倫理、禮儀宗教等多種觀念融入色彩中,漸漸整合出一套獨樹一格的色彩文化系統,最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傳統色彩文化是歷代政治、經濟、社會風情、文學藝術、民俗節慶,以及思想觀念與審美標準的反映,內涵多彩豐富,同時應用範圍又十分廣泛。千百年以降,漢民族從服飾、建築、繪畫、書法、玉器、瓷器、工藝、家居擺設,以至生活飲食及漢醫藥理等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均與色彩沾上了關係,亦顯示出前人對色彩的重視。

中國自西元前約十一世紀時的周朝開始,賦予色彩特殊的含義,把色彩分為「正色」和「間色」兩類;其中「正色」即前述的五色,而「間色」則由 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調和而成,歸屬為次要的顏色,故又稱為「閒色」。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勢篇》曾指出:「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意即色彩可千變萬化、多不勝數,但始終離不開「五色」。可見這「正色」和「間色」的說法,與現代光學中的紅、綠、藍「三原色」理論(註1)和印刷術中的青藍、洋紅、黃、黑四色彩印原理(註2)很類似;即古人很早就意會到色彩的結構模式,只是在當時缺乏科學實驗的基礎。

中國傳統顏色繽紛七彩,色澤涵蓋領域與層面寬廣細膩,且各色又分別傳遞不同的思想和意義。本書在爛漫的色彩世界中,挑選出一百種自古流行至今,依舊發揮强大影響力,以及仍活用於現代華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顏色;並對每種色彩的源頭出處、沿用歷史、應用特色,以及在政治、社會、文化上的含義進行系統式解讀。

為了介紹及闡述的方便,本書引用了現代色彩學理論中的四個基本專有名詞,即:色相、明度、彩度及色階(註3)來加以輔助說明。另外每種顏色又附上提供示範及參考用的彩印色票,並分別標示各色彩的四色混合調色比例(範例說明見右圖),以方便讀者辨色鑑賞,同時了解中華色彩知識,感受傳統東方色彩之美。

四色印刷色票範例

C0 M98 Y78 K10
*C:青藍 M:洋紅 Y:黃K:黑
*數目字表示該色的濃淡度 (0:最淡 ──> 100:最濃)

註1:光學三原色(即基本色)分別為紅(red)、綠(green)、藍(blue),一般簡寫為RGB。若將這三種色光混合,便可以得到白色光,即日光。又日光在三稜鏡的折射下會分成七色;中國對於七色光最普遍的說法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亦稱彩虹色。

註2:在現代全彩印刷術中,主要應用四種基本油墨顏料,即青藍(cyan,簡寫C)、洋紅(magenta,或稱品紅,簡寫M)、黃(yellow,簡寫Y)及黑(black,簡寫K),若按照不同的CMYK混合調色比例,經由疊印,即可印刷出千百種的色彩圖文。

註3:在近代色彩學理論中,把色彩的定義分成四種屬性:
色相(hue):指色彩的種類。色相和色彩的色調(tone)、色光的波長(wave-length)有關。例如五正色、或綠色、紫色等可清楚區分各種顏色的相貌。

明度(value):表示色彩的強度,也就是色光的明暗度。不同的顏色,反射的光量強弱不一,因而會產生不同的明暗程度,及明度與色光的亮度(luminousity)有關。例如白、黑兩色的明度是分別顯示從明到暗兩極端的最大變化。

彩度(chroma):表示顏色的純度(purity),也即是指色彩的飽和度及鮮艷程度。例如絳色(大紅色)、明黃色都屬於高彩度的顏色。

色階(levels):色階及漸層色,指光色或全彩印刷的色彩豐滿程度。例如電視彩屏的標準有二百五十六色,四千零九十六色,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色。亦即色階愈多,表示色彩層次愈細膩多彩。色階的稱謂與含義同時適用於光學和四色(CMYK)全彩印刷術。

CMYK色彩立方體系統是由德國阿爾弗‧海格第雅(Alfred Hickethier)於一九五二年所設計,主要應用在四色印刷、染料著色劑等作調色校對參考用。該系統是以四色印刷用的基本油墨:青藍、洋紅、黃及黑色為主,按不同比例混合調色疊印後,各色編以色碼,色調案濃度深淺順序排列在一矩陣立方體上。最多可調合出一千種色階變化的顏色。

目次

前言
〔赤〕
1. 赤色
2. 紅色
3. 赭色
4. 朱色
5. 朱砂/辰砂
6. 丹色
7. 銀朱色
8. 絳色
9. 茜色
10. 胭脂
11. 蘇枋色/木紅色
12. 石榴紅
13. 牡丹色
14. 朱槿色
15. 暮色
16. 玫瑰紅
17. 曙色
18. 紅梅色
19. 桃色

〔黃〕
20. 黃色
21. 土黃色
22. 梔子色
23. 檗黃色
24. 柘黃
25. 明黃
26. 雌黃
27. 鉛黃/密陀僧
28. 琉璃黃
29. 藤黃
30. 鵝黃
31. 緗色
32. 萱草色
33. 琥珀色
34. 金黃色

〔藍〕
35. 藍色
36. 靛藍
37. 吳須色
38. 青花藍/蘇麻離青
39. 湛藍
40. 群青色
41. 石青色
42. 景泰藍
43. 紺色
44. 孔雀藍
45. 琉璃藍
46. 陰丹士林
47. 霽色
48. 天青
49. 縹色
50. 秘色

〔綠〕
51. 綠色
52. 草綠色
53. 蒼色
54. 銅綠
55. 祖母綠
56. 石綠
57. 翡翠色
58. 青翠色
59. 碧色
60. 鸚鵡綠
61. 柳色
62. 蔥綠
63. 竹青色
64. 豆綠
65. 艾綠

〔紫〕
66. 紫色
67. 葡萄色
68. 茄子色
69. 紫砂色
70. 紫藤色
71. 青蓮色
72. 藕合色
 
〔褐〕
73. 褐色
74. 醬色
75. 茶色
76. 玳瑁色
77. 棕色
78. 香色
79. 黄櫨色

〔白〕
80. 白色
81. 練色/素色
82. 粉色
83. 瓷白色
84. 鉛白/胡粉
85. 月白色
86. 玉白色
87. 雲母白

〔灰色〕
88. 灰色
89. 灰白色
90. 青灰色
91. 銀灰色
92. 銀鼠灰
93. 銀色

〔黑色〕
94. 黑色
95. 玄色
96. 墨色
97. 漆黑
98. 皂色
99. 烏黑
100. 黛色

重要參考資料/推薦閱讀
色名索引

書摘/試閱

2紅色 C0/ M100/ Y75/ K15
漢語「紅」字大約在金文時期才出現,比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已考據出的「赤」字現身較晚。金文又稱鐘鼎文或銘文,是鑄造或縷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初始於商末,盛於西周,距今已有逾三千年的歷史。而「紅」字的結構左邊從「系」,右邊從「工」,字義原指女子從事抽絲紡織與縫紉等手藝勞動的工作,故有女紅(讀工)的稱謂,含義至今未改。

紅在舊日也代表一種色桃,原指桃色及粉紅等淺色階的赤色,《說文解字》曰:「紅,帛赤白色也」,即是說紅是赤色混和白色後所呈現的色調;帛是戰國時代以前對所有絲織品的統稱。
紅也用來形容絲綢織品中,以茜草、蘇枋、檀木等草木的天然紅色素經漬染後所呈現的顏色。先民又繼而以「糸」為字首不斷創造新生字彙,用來形容各種色澤深淺不一的紅色紡織製品,譬如緹是橘黃色的布帛,紱是赤紅色的絲繩,緅是青赤色的織物等等,使得人們無論是指稱不同種類的絲織物,或描述各種產品的色調時,在溝通表達上更加準確與細膩。而「紅」字從周代末期開始,又逐漸演變成代表赤色系列的泛稱。

大約到了西元七世紀的唐代時期,「紅」才真正成為一個專有顏色名詞,獨指色澤耀目亮麗鮮明的紅色,其含義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變,而且成為漢民族最討喜的顏色,甚至豐富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民間的習俗。紅色在西方是代表危險、鮮血、激進、停止與急躁;但在中國卻是象徵著朝氣、權力、地位、正面、浪漫與性感等鮮明的國俗與民俗語義。

紅色是氣氛豪放不羈的唐朝的流行色彩,唐代皇帝所穿的常服是紅衫袍;三品至五品官職的朝服限用紅色。奔放熱情的紅色也是唐朝女子最鍾愛的時尚色彩。唐代時期民間的婚禮服為青色,但士子階級可以穿紅色禮服迎娶新娘;到了宋朝,貴族女子容許穿著皇后的常服,即紅色大袖衣裳出嫁,從此男女新人都採用紅色婚禮服作為婚嫁喜慶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紅色在中國的政治上又象徵權勢與地位,在傳統五色觀色彩理論中與赤色同屬正色;在五行觀中屬南方,南方表火;明朝因國家興起於南方,又因開國皇帝姓朱(名元璋,一三二八-一三九八),所以當時的政治文化倡導使用象徵火的紅色,明代皇帝祭日神時都會身穿紅色御服,連皇城的圍牆也要塗上朱色以示皇居之地;自此朱紅色成了皇室建築的專用色,一直沿襲至清末。又因古代的宮殿建築的樑柱多用木材建造,在古代的五行理論中,火與木相生,所以樑柱都會漆上鮮紅色以為相生對應。

在唐代時期,民間紅樓是豪門家眷的居所,紅樓指的是繪有艷麗彩畫的閣樓;然而紅樓入詩之後則意味著艷情:「長安春色本無主,古來盡屬紅樓女」(前蜀‧韋莊〈長安春〉)。風流雅士則將女子美稱為「紅顏」、「紅粉」、「紅袖」及「紅妝」;又稱閨房為「紅樓」,紅色給了人無限的遐想與綺念。

在傳統民間習俗上,凡是與節日、喜慶、吉祥、好運、熱鬧等有關的節慶及事物,都會以紅色來表現;逢年過節討吉利要發紅包;賺大錢要發紅利;滿堂紅、大紅人、大紅大紫則象徵成功;火紅表示熱鬧;氣運亨通、春風得意則說「紅光滿面」;但是臉紅則是形容害羞、難為情。唯「紅眼症」並非醫學上的名詞,而是指妒嫉之意。在近代的政治運動中,紅色乃是進步、前衛與覺悟的象徵。

紅色貫穿了整部華夏歷史,紅色滲透到中國各個層面與領域,是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