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觀音的幸福力
滿額折

觀音的幸福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觀音妙智力,開啟無限幸福力!
融合繪畫藝術、心靈啟發、佛法智慧,
開啟覺性,福至心靈。

觀世音菩薩,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主要有「觀世音」,及「觀自在」。

觀世音也是代表眾生心靈最深處的內在覺性,不是來觀照他人的音,而是讓每個人觀照自己的音,如果能覺察到自己內在的覺性時,自己就是觀世音。「觀自在」是指每一個生命能不被任何的束縛、煩惱所糾纏而得到大自在。

本書結集國際禪學大師、禪畫名家洪啟嵩老師恭繪觀音近二十幅,加上人生箴言,深入探索觀音菩薩的慈悲、智慧、願景、精進等十二種幸福力,在觀音的慈目注照下,守護您邁向光明幸福的圓滿人生!

作者簡介

洪啟嵩
 
地球禪者(即實踐並推動地球生命普遍覺悟的人),國際知名禪學大師。
 
1983年於南投別毛山閉關。

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2003年全球SARS風暴、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其所創發之「放鬆禪法」,幫助了上萬的志工及災民災後心靈重建。
 
1999至2002年為台灣法務部矯正司,培訓全台監所管理人員禪坐師資逾千人。歷年曾於台灣的司法院、外交部等政府機關,及史克美占藥廠、台積電等各大企業界演講教學。
 
2004年起,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演講教學,並於麻州佛教會、美國佛教會莊嚴寺、大覺寺、矽谷聞思修居士林等主持禪七、禪十等深層心靈禪修。2008年起,應邀至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北京的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教學,以禪提昇心靈,運用於身心深層解壓,於全球各地都引起了極大的迴響。
 
2008年年底,應邀到哈佛醫學院教學醫院(MGH)演講,將禪放鬆身心的方法,作為未來人類太空旅行時,身心保持最佳狀況的方法,也是人類邁向太空時代,擁有「健康」、「慈悲」、「智慧」的重要生命技術。

2009年,以中華禪對世界之卓越貢獻,獲舊金山市政府頒發榮譽狀予以表揚。
 
2010年,於不丹提出菩薩經濟學理論與國家幸福力(GNH)探討,獲不丹政府頒發榮譽狀。
 
著作有:《妙定功,超享壽》、《養生從放鬆開始》、《放鬆禪法》、《睡夢禪法》、《坐禪之道》、《禪觀秘要》、《如何修持佛經》、《前未來》、《送你一首渡的歌—心經》等,著述近兩百部。

藝術創作記事
1995年開始繪畫、金石、雕塑等藝術創作。
2007年,繪世界最大千手觀音畫像(5X5公尺)。
2008年,畫5公尺大佛像,為首位獲得被懸掛於印度菩提伽耶阿育王山門之殊榮。
2010年,於印度菩提伽寫16公尺大佛字,於阿旃塔石窟寫巨幅心經。
2011年,於不丹寫100公尺巨幅心經。
2011年,於中國雲岡寫25公尺大佛字。
2011年,繪世界最大忿怒蓮師畫像(10X5公尺)。
2012年,應邀於台北漢字文化節寫下38公尺巨大龍字,以身證道。

名人/編輯推薦

重量級推薦

Minjur Dorjri明究多傑/不丹內政文化部長Minister of Home & Cultural Affairs Ministry
王金平/立法院院長
胡志強/台中市市長
Nangzey Dorjee南澤•多吉/印度菩提伽耶管委會委員長Secretary, Bodhgaya Temple Management Committee
Anita Sharma阿尼塔教授/印度德里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Head, Dep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Delhi
連寶猜/知名陶藝家
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
張焯/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

作者序
幸福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是大乘佛教中,最受歡迎的菩薩,他代表著諸佛的大悲菩提心,永遠地以慈目觀照與守護一切的眾生。

觀世音菩薩(梵名Avalokitevara)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又有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等名號。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勝德,有時也被稱為救世菩薩、救世淨聖、施無畏者、蓮華手、普門或大悲聖者。

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中是大悲顯現、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的偉大菩薩。他聞聲救苦,不稍停息;在《法華經‧普門品》中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可見其法門的廣大,與悲願的弘深。

觀世音菩薩遍歷無數世界,除了普陀山之外,另一個主要的淨土,則是在極樂世界,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的兩大脇侍,共同在極樂世界教化眾生。在《悲華經》中記載,將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涅槃之後,觀世音菩薩將補佛處,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其淨土名為「眾寶普集莊嚴」,比起現在的極樂世界,更加的莊嚴微妙。
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救度為主要的德行,但是蘊藏於大悲之後的,乃是無邊的大智,所以在中國佛教界最廣為人知的智慧經典《般若心經》,其主講者即為觀世音菩薩。

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特色,為普門示現;即眾生有任何的需求,應以那一種身分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示現出何種身相來救度。觀音菩薩由「普現色身三昧」現起的不可思議變化身,常在十方世界作無邊的救濟,使苦難眾生得到無限的安慰與清涼。這種大慈大悲的精神,使人無限嚮往,總希望,得到其救助之餘,亦願與其同悲同力,效法偉大的觀世音菩薩,在十方世界救度一切有情。

觀世音菩薩是無限的慈悲心與般若正智,圓融無二的具體表現,也無剎不應的示現,使他成為與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最為相契的菩薩。俗語說:「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這種現象的最佳寫照。

在中國歷史上,觀世音菩薩秉著循聲救苦的悲願,不斷地示現救度有情眾生。「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由於觀世音菩薩廣為眾生之依怙,而使之不生怖畏,所以又稱為施無畏者。在今日眾苦煎逼的時代,我們也祈願觀世音菩薩,傾下清涼的的甘露,再施救濟;亦願每個人都能具足觀世音菩薩的無限悲願威力,作觀音使者,行大悲觀音的救世大行!

觀世音菩薩對眾生是如此的慈悲,又那麼的相契,為了讓大眾更能親切體會觀世音菩薩的風貌,因此而有本書的出版。透過諸尊觀音的莊嚴寶相,讓有緣者在觀看時,直接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大智與大力。

本書所蒐羅的觀音圖像,是筆者多年來所繪畫的觀音。繪畫對我而言,其實是一種修行的過程,不是「我畫觀音」,而是「觀音畫我」。

「我畫觀音」是一種技術,「觀音畫我」則是一種修行;必須空掉自我的執著,才能和觀音的心相應來畫觀音。

當這個畫完成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已經圓滿了。每一幅畫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悲的化身,它會活得比我長,在世間度化有緣者。或許這正是觀世音菩薩大悲普門的精神,正如同《法華經》中所說:「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因此若有眾生「應以畫像得度者」,觀世音菩薩是否也會「即現畫像而為說法」呢?

祈願大悲觀世音菩薩,永遠地守護我們平安吉祥,透過觀看菩薩莊嚴的寶相,除了獲致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加持護佑之外,更能體悟菩薩的大悲心髓,轉化為開創幸福人生的廣大威力,使人人都成為廣大圓滿的幸福觀自在!

洪啟嵩

觀音如何畫我?
——地球禪者洪啟嵩的禪畫修煉
採訪整理/宇峰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彼人見真佛
心亦非是身 身亦非是心 作一切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

二○一一年六月,洪啟嵩老師所繪世界最大千手觀音(寬四百公分、高五百公分),於台北心茶堂展出,七月又接著展出其歷年所繪之十七尊觀音(每幅寬一百二十公分、高二百四十公分),兩公尺多的觀音畫像,一尊尊懸掛起來,畫展現場宛然成了觀音菩薩的聖地普陀山。

洪老師所畫的觀音,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畫像諸尊的眼睛是活的,會隨著看者的眼光跟距離和觀畫者交會;所以,無論從那一個角度看畫,都會感覺觀音也在看著我們,好像是活的一般。這樣的現象,即使在世界名畫中也是屈指可數,「蒙娜麗沙的微笑」即是其中之一。

這其中除了高超的藝術筆法之外,洪老師也透露了獨特的繪畫心法。他說:

「當我在畫觀音時,當他從我手中完成的那一剎那,每一尊觀音在我看起來都已經獨立了。為什麼我要留下這些畫?因為人的生命有限,我活得時間再久,頂多也是一百多年;但是這些觀音可能會留存上千年,如果保持良好,就可能是幾千年,就像現在著名的古畫,在千百年後還能展現在我們面前。所以,我畫這些觀音,基本上是透過我還有體力、還能夠畫的時候,有因緣能夠創造出這樣的觀音,讓他能獨立的存在,讓他與有緣觀看的人交會。」

洪老師在畫每一尊觀音的時候,在畫末都會有祈願的偈頌。如:臥蓮觀音,畫末就寫著「普願見者即證無上菩提,眾生圓滿成佛」;他在畫每一尊觀音時,都祈願,每一個人看到這尊觀音的時候,能圓滿成佛。所以這些畫完成的時候,基本上,他們已經是獨立的生命了,也開始從事他的弘法歷程,這些畫會自己弘法了。

為什麼是「觀音如何畫我」,而不是「我如何畫觀音」而呢?洪老師一語道盡禪畫的心要——以空入空。

「繪畫對我而言,其實是一種修行的過程。

「『我畫觀音』是一種技術,『觀音畫我』則是一種修行;必須空掉自我的執著,才能與觀音的心相應來畫觀音;只有觀音才能畫觀音。

「我畫畫本身是在改變我自己的,而不是像藝術家一樣創造作品。

「我在創作的時候,不是我去畫了這幅觀音,而是透過這個觀音來改變我,空掉自己,與觀音的身、語、意相應,從這樣的觀想中,我的身心是要跟這個畫完全統一,所以當這個畫完成的時候,我可能還沒有圓滿,但是畫已經圓滿了,他自己會自己去走他在世間弘法的路,會去度化眾生,而且會比我的生命更長久。這是我的期待。」

洪老師的學生遍布海內外,有許多人都珍藏著洪老師的畫作。有一次,一位愛好繪畫的女士,珍藏了一幅洪老師畫作,她想分析洪老師作畫的筆法,所以把畫拍照之後,用電腦將局部不斷放大,希望看出畫的原始筆法是從哪裡下去的。但是卻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現象——她說這畫放大到最後,所見都是明亮的光點。原來洪老師的筆墨中另有乾坤,當他在畫觀音的時候,外相上看起來是用墨和顏料,但同時也觀想這些顏料跟墨都是空性的光明,沾著光明來畫上去的,所以產生了這種奇特的現象。

談起洪老師開始畫大佛畫的因緣也很奇特。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中佛陀拿了一塊寫著「麒麟」兩個字的木牌送給他,於是他也拿了一幅一百公尺的佛畫供養佛陀。待夢醒時回想起來,恍然大悟被佛陀給騙了!但夢中的畫已送,就要實踐,於是他開始有計畫地畫大佛、寫大字,一次次向更大的尺寸挑戰,希望能在近年完成一百公尺的大佛畫。

洪老師自述在畫觀音時,整個繪畫的過程都不斷持頌觀世音名號及真言,觀想觀世音菩薩在畫他自己,也就是「我」空得越徹底,這畫就會越真實的成為觀音。

二○○七年,洪老師所繪的第一尊千手觀音,就是為當時疫情緊張的禽流感祈福。後來恭繪五公尺的巨幅千手觀音,每一張佛畫都有其精誠的念力與願力,祈願以此來守護台灣,守護地球,守護一切有情圓滿大覺!

目次

〈作者序〉幸福觀自在

第一篇 觀音的時空座標
1觀音的特質
2觀音的形象
3觀音居住的淨土
4.觀音的眷屬

第二篇 觀音的幸福力
1慈悲。千手觀音
2智慧。般若觀音
3願景。大聖觀音
4專注。寂定觀音
5精進。馬頭觀音
6喜樂。多羅菩薩
7安忍。甘露觀音
8無畏。十一面觀音
9健康。藥王觀音
10財富。如意輪觀音
11成功。準提觀音
12愛情。不空羂索觀音

第三篇 觀音的修行法門
1心經修持法
2耳根圓通修行法門
3觀世音菩薩的咒語修持法
——大悲咒/六字大明咒/準提咒

〈附〉觀音如何畫我?——

書摘/試閱

智慧‧般若觀音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蘊含在其中的,是深刻的大智慧。

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智慧的化身,也是最廣為傳誦的智慧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主角,能圓滿觀照一切,使一切眾生圓滿自在的覺悟。

觀自在菩薩,正實踐著圓滿甚深智慧,到達解脫彼岸的妙行。

佛法以般若智慧為核心,也就是能向內心觀照,洞察實相的智慧。

在經典中常以眼睛導引方向的重要,來比喻一切萬行應該以智慧為前導。

而菩薩自利利他的智慧行,又稱為「般若波羅蜜」。

一切煩惱的起源,是由「色、受、想、行、識」(身體、感受、思想、生命意志、心念)五蘊所交織而成的。因為有此色身,接觸外境而有種種感受,而產生了喜愛、厭惡等種種執取,進而推動後續的種種行為,如此輾轉輪迴不息。

觀自在菩薩,當下覺照到色身、感受、思想、心行、意識等,五種生命身心現象的存有,都是現空的。一切萬有的存在,都是由各種條件所構成的,沒有一個恆久不變的自體,是「空」的。

◆經典故事

在經典中,有一個遇到鬼而體悟此身空幻無實的故事。有一個男子出差到遠地,途中天黑了,不巧方圓百里都沒有旅店,只有一座破落的宅子,院子裡的雜草幾乎和人一樣高了,看起來荒廢已久。

「至少足以暫時棲身一夜了!」男子快步走進空屋,解下身上的行囊。趕路趕了一天,實在也累了。就在他眼皮沉重、即將睡著之際,忽然一陣聲響將他驚醒。

只見一個青面獠牙的鬼,吃力地揹著一具死屍進到空屋。不一會兒,又有另一個面容醜陋的鬼氣急敗壞地趕來,指著先前的鬼罵道:「這個死人明明是我的,你憑什麼占為己有?」於是兩個鬼各抓著死屍的一隻手,互不相讓。

正在僵持不下,兩個鬼看見一旁早已嚇得目瞪口呆的男子。

「這兒有個人,讓他來評評理好了!喂,你說,這死屍是誰抬來的?」後來的醜陋鬼兇狠地問著。

男子結結巴巴地說:「是……是……他帶來的。」男子渾身顫抖地指著先來的鬼。

「說什麼啊!」醜陋鬼一聽大怒,就將男子的右手拔斷,憤恨地丟在地上。男子血流如注,痛得倒地呻吟。先到的鬼就趕緊把死屍的右手拔下來幫他接上。醜陋鬼一看更生氣,又將他的左手拔斷,先來的鬼又將屍體的左手拔下來為他接上。兩個鬼就這麼一來一往,結果他全身都被換上死屍的四肢、器官,兩個鬼就一起分食那個換下來的身體,吃完了抹抹嘴邊的鮮血就離開了。

這個人看著自己這個別人的身體,眼睜睜地看著兩個鬼一起吃掉他原來的身體,驚魂未定,疑惑地想著:「現在我到底是有身體呢,還是沒有身體?如果說有,這也不是我的身體啊!如果說沒有,那現在這個身體是什麼呢?」這個疑惑深深籠罩著他,無法脫出,他在路上六神無主地走著。

前方的佛寺透出亮光,透出僧眾低沉的誦經聲。天尚未亮,精進的僧侶們已經開始一天的功課。男子不知不覺被這股安定的力量吸引過去,靜靜地坐在後方,聆聽僧眾持誦著經文。

誦經告一段落,他還呆呆地坐著,身上的衣服被撕得四分五裂,沾著有未乾的血跡。

「這位施主,這麼早來參拜,莫非遭遇什麼困難?」寺裡的知客僧以為他遇到盜匪強劫,關心地問。

男子回過神,看看自己這個陌生的身體,忍不住掩面哭泣。他不知道自己是誰,或該說:誰是自己?

他向僧人述說了自己的遭遇,現在他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人還不是人。

「施主!當知此身為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成,是地、水、火、風、空所成,唯凡人於空中執有不變、可主宰之自我,煩惱輪迴無盡。這場駭人的遭遇,卻讓你看透了生命的實相啊!」

僧人的說法,讓男子猶如大夢初醒,悟入此身無我的實相,成為阿羅漢聖者。

以智慧觀照一切存有現空的緣故,而能超越度脫一切生命的煩惱苦厄。

一個能夠觀自在者,體悟了自身和對象的本質都是空的,心中沒有疑惑,沒有執著,能解脫一切煩惱,也能幫助一切生命超越煩惱苦厄。

我們的身體,有眼、耳、鼻、舌、身、意等種種感官,這六根能感通外境,產生種種感受,形成思想、心行、意識等,一環扣著一環,推動著生命不斷的存續。但是當這些內在、外在的條件一一拆解之後,卻找不到一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的存在。

周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各種條件結合而成;其中的因緣條件一旦改變,就會使主體連動的變化,甚至消失、瓦解了。

一棵樹從種子開始,不斷地蛻變,陽光、土地、水分、空氣……種種因緣條件影響著它的成長變化,它可能長成茂密的林蔭,也可能受到天災而摧折。宇宙萬象,無一不是空的顯現。了悟自身到外境,乃至宇宙萬物的實相,徹底從煩惱中解脫,正是佛法的般若智慧。

智慧不是知識,而是向內觀照,掌握萬物本質的般若智慧。這樣的心才能寂靜不動,不隨外境所轉,隨時具有觀照力,即使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外境,心緒也不會隨之起舞,能掌握到變動中的機會。

智慧,能讓我們隨時隨地觀察到各種條件、因緣的變化,掌握有效的資訊,卻不會被過度的資訊所迷惑。

◆般若觀音(持經觀音)

般若觀音,又稱為持經觀音,為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之一。

在《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請問佛陀,觀世音菩薩在此娑婆世間如何遊化?如何為眾生說法呢?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善男子!如果有眾生,應該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化現佛身為其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示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象,遊化各個國土,度脫眾生。」

辟支佛是指緣覺,是指在今生中,不必經由佛陀教導,能無師獨悟,生性好樂寂靜,不事說法教化的聖者。

聲聞眾則是指聽聞佛陀言語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三十三體觀音中的持經觀音,安坐在崎嶇的岩石上,右手執經卷,左手置於上,被視為是觀世音菩薩示現度化聲聞眾的形象。

經典是佛陀宣說教法的結集,被視為智慧的象徵,手持經卷也就代表著佛法的智慧,能幫助我們掌握真實的般若智慧,成為觀自在者。

◆觀自在菩薩

在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中,象徵智慧的,還有觀自在菩薩,也就是《心經》中大家所熟知的「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可以說是《心經》的說法者,也是行法者,因為他是實踐「觀自在」的菩薩,所以,廣義的說,每一個修行者實踐「觀自在」智慧者,都可以說是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又名為觀自在,是因為其具有十種自在。這十自在是指:

1.壽自在:能增長或減短壽命。

2.心自在:在生死中無有染著。

3.財自在:能隨意樂現起種種財寶,這是由於往昔布施的福德所致。

4.業自在:於身、語、意三業能得到自在,不會被煩惱所制約。

5.生自在:能隨心所欲到希望之處投生,這是由於過去清淨持戒所獲致的福德。

6.勝解自在:能隨心所欲變現,這是由過去行忍波羅蜜所獲致的福報。

7.願自在:能隨心所願,實踐圓滿,這是由於行精進波羅蜜所獲致的福報。

8.神力自在:能發起最勝神通自在,這是由於禪定力所獲致的福報。

9.智自在:隨順言音智慧,獲得智慧自在。

10.法自在:對於經論法要等獲得自在,這是由於慧力所得。

由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代表的,除了蘊含在悲心之內的大智慧外,還包含了廣大的實踐力與福德力。

「觀自在菩薩」,也同時代表著兩個意義,第一是指觀世音菩薩;另一個意義是能夠成就觀自在者。所以,任何發心學習觀自在的人,都可以說是「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是指每一個生命能不被任何的束縛、煩惱所糾纏而得到大自在。觀世音也是代表眾生心靈最深處的內在覺性,不是向外追尋,而是向內覺照,覺察到自己內在的覺性時,就是觀世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