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NASA博士教你認真做防災:做好防災,比你想像的更簡單!
滿額折

NASA博士教你認真做防災:做好防災,比你想像的更簡單!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9035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災難來了怎麼辦?災難應變SOP》作者 林志豪 熱情推薦

居家防災和買保險一樣,大部分都是買心安的——災難來時便變成無價之寶!

生活中的災難可大可小:
宵小強盜、缺水斷電;病痛、破產、風災水災甚至核災……
想保護自己與家人安然度過威脅,你會需要一本終極、簡單而且「能」用的指南——有看有保庇,讓你在災難下比別人少恐慌三天、早復元三天。

※ 隨書附贈隨身攜帶型防災小冊,輕鬆掌握防災關鍵!
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世界都輕鬆地運轉著,你們一家人的食物儲藏室內有存糧,頭上有屋頂保護,腳下踩著穩固的土地。

不過世界是個變幻無常的地方,地震海嘯會徹底摧毀整座城市、恐怖行動會破壞家園建物、瘟疫會無預警奪走生命。世界隨時會變得致命,沒有人絕對安全。

若明天會有颶風侵襲鎮上或有核子反應爐熔毀,你們一家人準備好應變措施了嗎?若發生緊急事故,你有預想到會發生什麼情況嗎?不管多嚴重,你知道該怎麼應變嗎?本書能協助你規劃實用的防災計劃,解決人類的14項基本需求。各位將學會:在家中躲避輻射災害;貯存食物;處理醫療事故的急救技術;預先規劃,做好財務準備,以防遭逢重大災難;做好防備,用必要的措施保護自己與孩子。

作者曾服役於陸軍,目前在美國航太總署擔任工程師。本書是作者經過周詳研究後撰寫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防災指南,家家戶戶都該有一本,好好研讀,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以防發生不測。

居家防災和買保險一樣,大部分都是買心安的
--災難來時便變成無價之寶!

生活中的災難可大可小:
宵小強盜、缺水斷電;病痛、破產、風災水災甚至核災……
想保護自己與家人安然度過威脅,
你會需要一本終極、簡單而且「能」用的指南--
有看有保庇,讓你在災難下比別人少恐慌三天、早復元三天。

※ 隨書附贈隨身攜帶型防災小冊,輕鬆掌握防災關鍵!

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世界都輕鬆地運轉著,你們一家人的食物儲藏室內有存糧,頭上有屋頂保護,腳下踩著穩固的土地。不過世界是個變幻無常的地方,地震海嘯會徹底摧毀整座城市、恐怖行動會破壞家園建物、瘟疫會無預警奪走生命。世界隨時會變得致命,沒有人絕對安全。

若明天會有颶風侵襲鎮上或有核子反應爐熔毀,你們一家人準備好應變措施了嗎?若發生緊急事故,你有預想到會發生什麼情況嗎?不管多嚴重,你知道該怎麼應變嗎?本書能協助你規劃實用的防災計劃,解決人類的14項基本需求。各位將學會:在家中躲避輻射災害;貯存食物;處理醫療事故的急救技術;預先規劃,做好財務準備,以防遭逢重大災難;做好防備,用必要的措施保護自己與孩子。

作者曾服役於陸軍,目前在美國航太總署擔任工程師。本書是作者經過周詳研究後撰寫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防災指南,家家戶戶都該有一本,好好研讀,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以防發生不測。

作者簡介

亞瑟.布萊德利(Arthur Bradley)

1965年出生在加州,父母都是崇尚自由及尋找世界答案的的背包客,他們做著很酷的小生意如賣羊皮或養殖黑寡婦蜘蛛等打零工維生,旅行才是這家人生活的重點,十七歲時他加入美國陸軍,從軍的過程他學會一些搏擊技巧如武術、合氣道、空手道、柔道,三年後離開軍旅入大學就讀,主修工程,三十五歲完成博士學位,目前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服務。

成長背景影響他甚大,自小很會打包,如何在一個背包,裝下人生最基本的配備,是他約莫三歲開始就在思考的問題,因為橫跨美國各州居住的經驗,布萊德利博士書寫的防災書籍種類繁多,包括地震,龍捲風,颶風,洪水,房子火災,輻射污染,大規模的雪災,從個人的經驗。他認為,準備應始終出於愛和關心,不是因為恐懼和偏執。並提供普通人家,在災害防治前切實可執行的辦法。

譯者簡介
高紫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畢業。目前為全職翻譯,從事翻譯工作近六年,熱愛翻譯、閱讀,對戰爭文學與歷史文學更是情有獨鍾。譯有《甘地與我》(左岸文化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王清峰
成大急診部主治醫師 林志豪
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 林金宏 專業推薦
Amazon.com★★★★四星半超好評
Bestsurvivalbooks.com美國最佳生存叢書網站選書

當災難襲來時,每個家庭都需要可操作、切實可行的計劃,而這本書裏都有了!
─肖恩 - 康納 (Shane Connor澳洲電視明星)

這本書最讓我激賞的,是作者布萊德利將焦點鎖定在「為幫助周遭的人做好準備」,以及他在傳達資訊時不帶恐嚇的對話風格。
─辛迪•鮑姆 (Cindy Baum, Books and Chocolate美國知名部落客)

這是一本很棒的防災知識大補帖。因為以舒服的對話調子寫成,就算它很厚,也沒有令人望而生畏或者過於壓迫的感覺。
─凱瑞•路易斯,美國Anjing Banfa武術大師 (Kerry Lewis, Master Anjing Banfa)

布萊德利博士的誠懇、條理分明以及第一手的研究,讓這本書更顯珍貴。家家都應該要有個人來讀,戶戶都該收藏一本備份。
─琳達•胡佛,百年企業─912集團(- Linda Hoover, 912 Group Lead, Centennial, CO)

這本手冊超乎我的期待!不只有防災,連對日常生活有助益的概念都一應俱全。
─ 李葛林博士,( Dangerous Man Christian Conferences)

我發現這是一本以剛剛好的常識量所撰寫出來的,詳實的書!
─斯科特•漢森, 急難準備大隊 隊長 (Scott Hansen, Battalion Chief-Emergency Preparedness)

「作者用一本書就清楚介紹完如何防災,內容深入淺出。」
──《讓基本物資發揮最大功效》作者 詹姆士‧塔米吉‧史迪分斯(Making the Best of Basics, James Talmage Stevens)

我很喜歡作者的理念,要讓災害發生時之損失降至最低,一定要做好事前準備工作,而且不是要去談那種人力無法抗衡之天災地變。要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思考具體、合理、可行三個面向。就像平時要準備食物跟水,以備災時之用,要準備什麼食物?而這些食物跟水是多少量?這些食物跟水甚麼時候才用得到?…這些問題沒有想清楚,一定就不會事前做防災準備,因為不知從何做起。但在這本書中,您可以找到多數想知道的答案。因為作者以實際之情境假設,具體合理的說明如何事前防災,對讀者非常實用。這是一本好書,內容非常廣泛,希望看完之後,擷取適合自己使用之資訊,落實在日常生活,防災不能只是口號,牢記:「勿恃災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

─林金宏 (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活著離開》作者)

《NASA博士教你認真做防災》是以個人/家庭為單位的全方位防災手冊。該書援引美國聯邦應變署(FEMA)的諸多資料,提供讀者做好防災準備的參考,對於食衣住行等等生活面向均有詳細解說。值得注意的是,該書所介紹的部分為美國式的觀念與作法,例如槍械使用、疫病防治、通報系統等等,未必能通盤適用於台灣環境。儘管如此,身處台灣的讀者,仍可依循該書所列舉的諸多細項,審視自我,看看平日的準備功夫是否充足。台灣是災難之島,自然的、人為的、複合性的災難都可能發生。《NASA博士教你認真做防災》的中文譯本,相信對於台灣讀者的防災準備應有極大助益。

─林志豪(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衛生署南區緊急應變中心副執行長、臺南市政府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災難來了怎麼辦?》作者)

【作者序】

我就開門見山先告訴各位這本書「不」談哪些主題。要是有成群結隊的食肉殭屍從墳墓裡爬出來,要怎麼消滅他們呢?本書不談這個。發生船難時如何靠大啖椰子和烤鬣蜥蜴來求生呢?這種狀況本書也不說明。最後,若地球被大火球──也就是人類熱愛的「太陽」──吞噬,這本書也無法助你求生。若各位想防備上述這類災難,我誠心建議各位去找其他更適合的書。

本書旨在協助一般家庭應變常見但卻致命的災難,這類災難種類繁多,包括颶風、龍捲風、恐怖份子攻擊、地震、瘟疫、金融崩潰、大規模停電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我希望這本手冊能達成三項目標:一、刺激讀者加強防備;二、說明如何有效做好防備;三、幫助讀者了解,遇到大規模災變時,自己的處境為何。
若想成為貨真價實的「防災者」,各位得先學會防災人員的真言,咱們一塊來唸這句真言吧!預備,唸……
「天要塌了!天要塌了!」

請各位把雙手高舉過頭,猛力揮舞,這樣更有效果喔!我是認真的,各位試試看。各位最好現在就盡情做這個愚蠢的動作,這樣以後天真的塌下來時,才不會手足無措。還有,各位乾脆多唸幾次「天要塌了」,反正八成會有人指控你有這種想法。他們甚至會假裝竊竊私語,卻又故意讓你聽見,抑或露出鄙視的笑容。
為什麼就是有人不相信有防災的必要呢?追根究柢,我們發現許多人都有一個非常根本的疑問:「為什麼要防災?」為何要花氣力去防災?會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都有個心照不宣的主張:「防災根本是多此一舉。」理由是: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安穩的地方。需要用到大量存糧或存水的機會有多高呢?小心存放在汽車後車廂的急救箱何時才派得上用場呢?把時間、金錢、體力集中投入生活中的「已知事物」,不是比用在「未知事物」更划得來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絕對需要!」但各位絕不應該因為防災而忽略生活上的其他需求與責任。孩子照樣需要讀大學,家人每年還是要偷閒度假,你絕對還是要繼續認真工作、讓老闆龍心大悅、爭取升遷機會。若把心思全放在無常的劫數上,忽略了生活上的重要工作,這不僅是本末倒置,更會無法發現日常生活的樂趣。話雖如此,各位還是能在未雨綢繆的同時,過得既充實又有收穫——這絕對是做得到的!而且身為一家之主的我認為,兼顧防災與讓全家過得快樂,是各位的責任。

過去發生的事件造就了現在的我,我既不熱中求生主義,也不是滿心相信世界永遠沒有天災人禍。我是名符其實的童子軍,為國為家全力奉獻,努力當個好公民。各位或許看出端倪了,我現在就是在準備各項要素,以實現上述那些理想。我永遠無法忘懷2001年9月11日親眼目睹駭人的恐怖攻擊事件。當時我心裡極度無助。那次事件逼我不得不相信,世界並沒有我們一廂情願想像的那麼安全。

我還沒從驚恐中回過神時,2004年印度洋海嘯來襲,釀成悲劇,再度撼動世界。我記得在那個攸關生死的聖誕節,我和家人齊坐一堂。在地球的另一端,有成千上萬的同胞陷於水深火熱,讓我從此無心慶祝聖誕佳節。

這些災難讓我決定去做些事,或許這些事將來在某天能拯救生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是嗎?每當浩劫發生,就會有少數人鼓起難能可貴的勇氣,來為多數人扭轉困境,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這本書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它提出了防災的實用辦法。我們從許多書中可以發現,要建議讀者備妥所有可能需要用到的物資,易如反掌。那些作者認為,就算得花五倍的薪水購買幾噸重的物、就算會影響生活上的許多重要工作,都不重要。不過我認為必須通盤考量所有事物的重要性,才能使防災發揮最大效果。各位一邊閱讀這本書,就會越來越了解這個基本理念了。

有許多熱中的防災者認為人人都該準備應變世界末日,這類奉行求生主義的人八成會批評我的建議範圍不夠廣。這誰也說不準,說不定他們是對的呢!不過我打算用比較務實的方式,我的座右銘是:「防範符合常理的災難」。畢竟明天就出現世界末日的機率實在是微乎其微,況且就算明天真是世界末日,你今天不論怎麼防備,都難逃浩劫,倒不如防範實際可能遭遇的困境,例如惡劣的氣候、停電、失去收入、受困在路上等等。

不過我們還是沒回答到這個根本問題:「為什麼要防災?」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整本書中最重要的問題,若不知道答案,你可能會準備到一半就失去動力。此外,若沒有明確合理、真心相信的答案,你也絕對無法說動親友;而成立防災者互助小組可是防災過程的重要一環。

簡短的答案就是:世界並不如我們一廂情願認為的那麼安全。世界就像個混亂的系統,資料永無休止地輸入其中,結果也毫不停歇地從中輸出。世事無常,各位若能謹記這短短的四個字,對防災過程將很有幫助。當有人問你為何大費周章防災時,各位只要微笑回答:「世事無常。」誰敢反駁這句簡潔有力的論述呢?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生中,事事都能順心如意,世界像陀螺一樣規律轉動著,天空萬里無雲,家中冰箱裝滿牛奶和乳酪。不過各位必須明白,這個世界危機四伏,會有暴風來襲、祝融肆虐、敵人攻擊,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你、你的孩子、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人人都會遭逢危難,大家都活在極其複雜的生態系統中,沒有人能預測這個系統的核心會怎麼變化:它樂於殺害人類,而且下手毫不留情,也不會感到自責。

各位不相信我嗎?那麼請繼續看下去。

目次

前言
序言
第一章:保命之道
□遭遇災難時,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維持合理的生活品質,而完善的防災計畫不僅能讓全家保全性命,還能維持合理的生活水準。

第二章:食物
□沒必要貯存稀奇古怪的食物——千萬別以為牛肉乾很適合當「求生食品」就跑去買一大桶——要買家人現在就喜歡吃的食物。

第三章:水
□供應水短缺時,廁所就會成為最大的敵人。該貯存多少非飲用水(也就是不適合飲用的水),端看廁所的老舊程度與馬桶沖水量而定。

第四章:避難處
□在大部分的災難中,地下碉堡絕對不會比傳統房舍有用。因此,本章將焦點議題放在如何使傳統住宅成為能提供有效保護的避難處。

第五章:照明
□全世界有1/4左右的人口(超過16億人)過著沒有電的生活;這些人知道如何克服在夜裡行動的不便。然而,若是我們可就不一定了。

第六章:電力
□停電幾小時通常無傷大雅,可能只是錯過一場精彩的足球賽,或必須依在燭火旁吃晚飯。然而,體驗過長時間停電的人都能作證,要是幾天沒電可用,日子真的會變得很難過。
第七章:供熱╱冷卻
□夏季熱浪來襲時,若無法將家中的溫度控制在適當的範圍,生活會變得痛苦不堪,甚至造成死亡。

第八章:空氣
□新聞電台發出緊急警告,鄰近的化學工廠發生意外,危險的不明污染物大量外洩到空氣中,主管機關建議居民立即就地避難。你要如何防止家人受空氣污染物傷害呢?

第九章:睡眠
□在危難時期,就算平時夜夜好眠的人也會難以入睡。然而,在承受巨大壓力時,偏偏是身體與心理最需要睡眠的時候。
第十章:醫療╱急救
□災難期間,醫療服務與物資可能有限,醫院可能一下子就人滿為患;遇到這種缺乏醫療人力與物資的情況,你們一家人可能就得仰賴自己的急救能力以及家中儲備的藥物了。

第十一章:通訊
□在災難期間,各位最迫切需要的可能就是資訊了,各位將需要許多問題的答案:情況有多糟?到底有哪些危險?家人該怎麼做才能安然度過?需要撤離嗎?若需要撤離,哪條撤離路線最安全?威脅會持續多久?有哪些地區受到影響?

第十二章:財務準備
□各位可能會納悶,財務管理跟防災有甚麼干係。沒錯,大部分的防災手冊都不會討論這個主題,不過這個主題的重要性卻是顯而易見,因為財務在防災中有三個重要功能。

第十三章:交通
□交通工具、導航工具、資訊在防災中有兩個重要功能:1、必需撤離時,能協助你逃離危險區;2、在你無法或不願撤離時,讓你能去尋找物資與協助。

第十四章:保護
□社區發生危險暴動,成群結隊的暴徒占據街道、洗劫民宅店家、攻擊居民。你要怎麼保護住家呢?你有保護家人所需要的武器與技能嗎?

第十五章:特殊需求
□多數人都有有特殊需求的家人、鄰居、朋友。這裡將有特殊需求的人分為下列四類:老年人、殘疾人士、兒童、孕婦。但這樣分類並不表示這些人比較沒有能力照顧自己。
第十六章:組成防災小組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能獨力解決萬難。然而,人們應該已經從歷史教訓中學到,在大規模危機中該如何求生:災民只要團結互助,就能產生強大力量。

第十七章:接受考驗
□經常有人儲備了充足的基本物資,但卻遺漏了救命用的關鍵小物資。比如說,在儲藏室堆滿了罐頭食物,但卻沒有準備手動開罐器,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要在災難侵襲前先測試一下,就能輕易改進這類疏失了。

書摘/試閱

□災難大觀

這個世界殺害人類的方法多不勝數,許多都是單純的意外致死,但有些則是惡意謀殺。不管肇因為何,結果終究造成死亡,而這正是人人想辦法要避免的。若是無可避免,至少也希望能延後發生。幾乎每個死於災難的人在死亡降臨之前,都全然認為自己命不該絕——各位應該謹記這個不言而喻的老生常談。
為了讓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同時說明世界多無情,咱們就先來定義「災難」這個詞吧。下面是「災難」的定義,簡潔又清楚。

災難:悲慘的事件,特別指突發且造成慘重傷亡、破壞或困境之事件,像是水災、飛機失事或經營事業失敗。

其中的關鍵字有悲慘的事件、突發、慘重傷亡、破壞與困境。這些都不是討人喜歡的字眼,湊在一起組成句子更是刺耳!這樣的解釋清楚說明了,為什麼大家那麼關心如何減輕這類災難所造成的苦難。
災難通常可以分為五大類:天然災難、瘟疫、人為災難、戰爭/恐怖活動/犯罪活動與個人災難。每種災難的肇因可能不盡相同,但經常造成相同的影響,例如停電、水污染、食物短缺、撤離行動、大規模傷亡等。因此我們必須想出周全的防災計畫,以降低所有災難造成的衝擊。

〈天然災難〉
天然災難是指宇宙活動造成的災難。世界分分秒秒都在變動,而這種規模浩大的地球運動會造成巨大的破壞。這類災難包括經常造成死亡與破壞的四大兇手:地震、海嘯、颶風、洪水。天災會破壞大量的財產、奪走難以計數的生命,光是簡略列出幾個近五十年最嚴重的天災,就令人不寒而慄。

地震與海嘯
海地(2010.01):估計23萬人死亡
中國四川省(2008.05):估計7萬人死亡,1.8萬人失蹤
巴基斯坦喀什米爾(2005.10):估計8萬人死亡,300萬人無家可歸
蘇門答臘海岸(2004.12):估計22.5萬人死亡
伊朗巴姆(2003.12):估計3.1萬人死亡
伊朗曼吉爾到魯巴(1990.06):估計4萬人死亡,6萬人受傷,50萬人無家可歸
中國唐山(1976.07):估計24.2萬人死亡
秘魯(1970.05):估計6.6萬人死亡

火山爆發
菲律賓皮那圖博山(1991.07):290平方英里的面積遭火山灰覆蓋,超過800人死亡
哥倫比亞那瓦多德魯茲山(1985.11):估計2.5萬人死亡
墨西哥愛奇瓊山(1982.04):估計2,000人死亡
美國華盛頓州聖海倫斯山(1980.05):是相鄰48個州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火山灰遍及11州,造成57人死亡

旱災與水災
北韓(1995年前後):估計六十萬人死亡
衣索比亞(1984~1985):超過100萬人死亡
烏干達(1980):21%的人口死亡,估計約5萬人
印度(1965~1967):估計150萬人死於飢餓與疾病

颶風、氣旋、水災
2008.05緬甸,納吉斯:氣旋:計10萬人死亡
2005.08美國灣岸區:卡翠娜颶風:大片海岸地區遭破壞,80%的紐澳良市淹水,估計1,800人死亡
1998.10-11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米奇颶風:死亡人數未知,240萬人無家可歸
1975.08中國長江:水災:造成大規模饑荒,估計8.5萬人死亡
1971.08越南河內:水災:估計10萬人死亡
1970.11孟加拉:博拉氣旋:估計50-100萬人死亡

這些是近年發生的天災,即便只從這些概略的統整中,我們還是能清楚發現,造成慘重傷亡的大規模災難並不罕見,而且這些只是近五十年的嚴重天災,還有無數規模較小的天災沒列出來。
提到天災,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氣候造成的災難。科羅拉多州的居民肯定經歷過在冬天因大雪紛飛而與世隔絕;佛羅里達州沿岸的居民肯定很清楚颶風的破壞力;在阿拉巴馬州的偏遠地區,曾經舉家躲到大衣櫃中的居民,肯定很了解龍捲風的致命威脅。無論你住在世界哪個角落,都難逃危險氣候的影響。
然而,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天災,在世界各地使人們擔憂、死亡、哀傷——天災曾經對你的家庭造成何種影響呢?

〈瘟疫造成的災難〉
廣義的瘟疫是指感染範圍極廣的疾病,像是傳遍全國或全球的疾病。打從我自娘胎出生到現在,甚至早在我還沒出生時,人們就一直預測,「超級病菌」最終會毀滅世界,或至少會讓世界文明倒退數百年。每天,報紙都在報導可能成為「超級病菌」的病毒,像是H1N1豬流感病毒、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愛滋病病毒、馬堡病毒(Marbug)、伊波拉病毒(Ebola)、H5N1禽流感病毒以及其他諸多病毒,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大家會有這種悲觀的預測。

〈人為災難〉
人為災難通常是社會運用複雜的技術時出差錯所釀成的,包括停電、有害物質外洩、空氣污染、房屋失火、輻射外洩、食物或水遭到污染、工業用化學物質外洩;幸運的話,這些災難頂多只會使人短暫無法享用現代奢侈品,不過嚴重時,可是會影響人類生活的整個生態系。
最深切的人為災難實例,就是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能發電廠爆炸事件。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該事件造成600萬人暴露於危險的輻射量中,並使地球的一部分地區幾乎不適合生物居住。

〈戰爭/恐怖活動/犯罪活動造成的災難〉
人類惡意引發的災難可能是最可怕的一種,因著歹徒的知識與可用資源越多,這類災難就會造成越大的破壞。人類有辦法讓地球變得無法住人,若從這點來看,人類應該是古今生物中唯一有能力摧毀地球的。近來全球都相當重視對抗恐怖主義的威脅,有人認為加強提防恐怖主義提升了安全,但也有人馬上把這種想法斥為天真。

〈個人災難〉
個人生活中的不幸突發事件也是災難,像是生病、失業、突如其來的經濟重擔;這類災難通常會造成經濟壓力或身體殘障,使個人生活陷入困頓。各位也必須把這類嚴重個人不幸事故列入緊急應變計畫中,因為這類事故和其他災難一樣會打亂生活。

「嚴重」與「非常嚴重」的定義

嚴重性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某人認為的災難,其他人可能會覺得那只是些微的不便,因此制訂一套通用的災難分級方法,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世上還沒有公認的分級系統,因此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就自訂一套。無可否認,這套自訂系統並沒有科學依據,純粹只是為了說明一個重點:可以稱為「災難」的事件相當廣泛。

我們用以下三個重要衡量指標來為災難分級:影響範圍、持續時間與嚴重性。接著再將每個衡量指標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級代表最輕微,第四級代表最嚴重,表0-1說明了各等級的含意。請各位謹記,這只是我自訂的分級系統,不過它能提供正確的思考方向,讓各位能想想各類災難會影響多廣、持續多久,以及對你和你愛的人造成何種影響。

(圖標)表0-1:自訂災難分級表
等級/影響範圍/持續時間/嚴重性
一/地方性/5天以內/•一般服務/公用服務短暫中斷提供•可取得食物/水/燃料•政府/金融機構不受影響
二/地區性/5~14天/•一般服務/公用服務短暫中斷提供•食物/水/燃料限量供應•政府/金融機構不受影響
三/全國性/15~60天/•無法取得一般服務/公用服務•無法取得食物/水/燃料•政府/金融機構短暫中斷服務
四/全球性/60天以上/•無法取得一般服務/公用服務•無法取得食物/水/燃料•政府/金融機構瓦解

各位思考一下下列兩個例子,就知道如何運用上述分級系統了,它們分別是最嚴重與最輕微的災難。

例一:社區遭冬季冰風暴襲擊,造成停電、道路危險難行。有幾家雜貨店勉強繼續營業,水與丙烷燃料仍可取得,不受影響。幾天後冰雪融化,生活恢復正常。用我們的分級系統可以將這個災難定義為一一一級(影響範圍一級、持續時間一級、嚴重性一級)。總而言之,這是個輕度災難,影響不大。

例二:美國中部一座大型火山無預警噴發,噴出的火山灰達六英尺厚,覆蓋範圍遍及全美,導致無法預測天氣、日光昏暗。一般服務(醫療、消防、警察)與公用服務(電話、電力、水、汽油)皆失效。道路完全無法通行,因此災民無法逃離嚴重受創的災區。政府不知所措,立刻陷入停擺;全球金融機構亦癱瘓。最糟的是,這場災難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十年以上。由此看來,這場災難屬於四四四級(影響範圍四級、持續時間四級、嚴重性四級)。

我得再強調一次,這個災難分級練習的重點,是要讓各位了解災難的種類與繁多的規模,防備每種災難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都不盡相同。
 
□到底要防備什麼樣的災難呢?

災難有輕重之分,防災工作當然也有繁簡之別,所以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本書中最重要的重點之一了:知道要防備什麼樣的災難。

要準備因應所有天災人禍是不可能的,因此各位應該把防災範圍限制在你認為對家人威脅最大的災難,以降低其可能影響為目標。你想要讓家人能安然度過極度惡劣的冬季暴風嗎?還是你打算防備更可怕的災難呢?只有你能回答這些問題,而你的優先任務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或許各位一開始只要先檢查與更新屋主保險,並在貯藏室多存放一些罐頭食物;稍後各位可能就會覺得有必要做更徹底的檢查了。而在進入這個防災第二階段後,各位可能會去學習急救、居家維修、園藝、裝罐等緊急事故應變技術、成立防災者互助小組、密切注意預示災難即將發生的國際事件。

這裡有個重點,那就是各位必須實際了解你所做的防災工作,能如何幫助你度過不同的災難。一位綠扁帽特種部隊的隊員曾建議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固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極限。」防災時不一定要以世界末日為準備目標。各位一定要認同這一點,一開始最好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家人在最可能遭遇的災難中不虞匱乏。

 □野外求生

大家經常把防災與野外求生混為一談,許多書會把這兩者當成同一件事來討論,但這樣有個嚴重的缺點。咱們來看看兩者有何不同吧。防災只要準備一個燒木柴的火爐,讓家人在寒冷的冬夜、遇到停電時能保暖;野外求生則要會用樹枝與鞋帶來搭建單斜面棚屋;兩種技術都很重要、都能救命,即便兩者有時界線模糊,但還是不該把兩者搞混。本書的重點是防災,不是野外求生。原因有二。

相較於學習「孤島求生」的技能,防備可能發生的災難,對絕大多數的人比較有幫助。或許有些人(像是熱中健行與飛行的人)不適用這項原則,但對多數人而言,遭遇停電的機會遠高於被麋鹿攻擊。這是第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防災只要看書就能學會。不管別人用多少種方法、解釋如何以摺疊小刀來料理松鼠肉,你還是需要別人親自指導並且練習數次才能熟練。換句話說,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只是在幫人找出陷入困境時可能需要什麼。

但我並不是在說野外求生技能不重要,相反地,野外求生技能說不定哪天會救你一命呢。不過只有少數人天賦異稟,能學會在極度惡劣的野外環境中求生,因此他們確實值得敬佩。

 □慎選書籍

市面上有許多防災書籍,有些書的名字取得既獨特又有學問,有些書則採用類似《空軍求生指南》(Air Force Survival Guide)這類平淡無奇的書名。儘管有這麼多書可供選擇,但還是有很多懸而未解的問題,依舊存在著很多錯誤資訊。我寫這本手冊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彙整有用的資料,避免出現其他防災書籍共同的缺點。

以下我將討論幾個最嚴重的缺失。我提出這些缺失,純粹是想說明自行研究時應該注意哪些事。
回歸原始:許多書都大談必須要能自己發電(也就是「不靠電力公司」)、自己種食物、自己取水,徹底脫離現代社會,過自給自足的生活。這種方法非常不切實際,大部分的人也不會想採用。

按表囤物:許多書經常鉅細靡遺地列出工具、衣物、食物及其他裝備,教導讀者按表準備物資。可惜貯藏那麼多物資可能得花上數萬美元,而且這筆投資還不一定能獲得報酬。不過這個方法頗受大家喜愛,因為大家都愛列表——勇敢承認這個事實吧!這類書會把必需品一一列在有勾選方塊的表格上,好讓讀者循序漸進地按表準備。但我認為,如果大家都鉅細靡遺地囤積物資,全球供應鏈可能會崩解,到時候你們全家就真的得靠囤積的物資過活至少一年了。

以歷史為借鏡,我們可以發現世界末日這種假設非常不切實際,因此大部分的建議物資不僅所費不貲,而且用不著。那些堆得亂七八糟的物資最後可能得放在「垃圾」櫃中,被塵埃覆蓋,等到春季掃除時,你就不得不把那些物資拿到車庫前賤賣了。

以食為天:許多防災書用了無數篇幅、專門談論與食物有關的主題,包括貯存大量食物的方法、基本的烹飪祕訣、裝罐技術、種菜,甚至連磨小麥都談。我個人認為這些主題很有趣,若各位也感興趣,那我支持各位去研究研究。不過,各位會發現這本書所談論的食物計畫,是建構在天差地別的目標上。

道聽塗說:令人遺憾的是,防災社群中流傳的資訊,許多都沒有真憑實據,有的資訊來自口耳相傳,有的是確有其事。因此,對於未經查證的資訊,我都抱持極度懷疑的態度——我建議各位也這樣做。有些人以為自己博學多聞,不過那些知識經常都是沒有經過驗證的。各位要時時問自己:「要怎麼知道這個想法是真是假?」找出解答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去驗證真偽,其次就是去找有充分證明文件的報告,證明有人驗證過該想法。

嚇唬策略:經常有作者會以嚇唬的手段來刺激讀者去防災,舉出「要是」發生最嚴重的災難會怎麼樣,嚇得讀者去採取行動。像是說某國威脅以核子攻擊先發制人、地球即將遭迎面飛來的小行星摧毀、最新瘟疫病毒變種成會透過空氣傳播……作者把讀者嚇破膽後,接著會用五十頁來強調,只要準備充分就能大難不死。
我不採用嚇唬策略,因為我認為既然各位會讀這本書,就代表已經曉得地球處處危機,想要做好防備。因恐懼而做防備實為不智。請各位記得,就在你猛力揮舞雙手、胡亂奔跑、扯嗓大叫「天要塌了!天要塌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對嚇唬策略免疫了。此外,我認為防災應該以愛為動機,而非恐懼。
 
□百科全書

防災書要寫到八百頁易如反掌,因為可以研究的主題不勝枚舉,不過許多充其量只是次要的主題。本書的目標是詳細、具體地討論基本重點,不是成為「百科全書」。

我的目的是要寫一本能讓讀者與親友分享的書。其實這本書本來是要寫給我的孩子、朋友以及我關心的人,希望幫他們度過難關。最後我要說的是,這本書雖然沒辦法像史壯克(Strunk)與懷特(White)所著的《英文寫作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那麼輕薄,但至少也沒像瑪格麗特‧密契爾(Margaret Mitchell)所寫的《飄》(Gone with the Wind)那麼厚重。

這本書屬於研究指南,讀者可以整本閱讀,也可以快速參閱各章節。儘管這本書的組織方式與許多防災書大同小異,但內容都是我親自研究、彙整出來的個人建議。最終目標很簡單,就是讓讀者與家人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過得安全無慮、做好周全的防備。

有件事咱們必須說明清楚:要不要防災,你是關鍵主角。若各位讀了這本書卻沒有採取行動,那也無所謂,因為這樣你或許沒有加強防災準備,但至少長了知識啊!反之,要是讀了這本書後,你跑到超市買一整個手推車的鮪魚罐頭、放一罐汽油或一條毛毯到後車廂「以防萬一」,那這些準備都是值得的。

 □字字出自肺腑

幾年前我在大學擔任教授時學到一件事,就是教學時若能設身處地、坦率真誠,效果最好。因此,在寫這本書時,我就假設自己是讀者,我希望看到這本書呈現出什麼樣的口吻與真誠,我就那樣來寫。試著想像你我是朋友,在修車廠一邊換火星塞一邊喝冷飲,要喝汽水或啤酒,各位自己選;咱們一起研究怎麼修理,我讀契頓(Chilton)寫的維修手冊,你來動扳手修車。災難求生時必須仰賴同胞、共享資源、發揮眾志成城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從團結做起,這個重點我稍後會再說明。

 □本書的組織結構

我在建構這本手冊的大部分內容時,是以求生時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為重點。每章開頭都有一個範例狀況,讓各位了解目前的準備程度,而每章結尾還會快速總結重點,以便未來參考。
每章結尾還有一張建議物資簡表。我刻意將表單簡化,只列出真正的需求,把「奢求」排除;而且我在編列簡表時,是以普遍需求為考量、將焦點放在普遍需要的物資上,而非特殊物資。各位可以自行修改簡表中的項目,以實際有效滿足你的特定需求。各位要依你們一家人的需求來防災,這樣才能規劃出適用的防災計畫。

此外,若各位能開始學習馬蓋先的思考方式、善用手邊的物品,將獲益匪淺。因為就算你有滿屋子的物資,也絕對會碰上難解的困境,屆時你就得用從未想過的方法來活用物資、解決困境。其實最寶貴的防災技能就是:學會用物資來解決原本用途以外的問題。

除了討論基本需求的篇章外,還有三個篇章以其他主題為焦點。有一章在討論特殊需求,也就是兒童、孕婦、老年人、殘障人士及寵物的特殊需求;大部分家庭都該讀讀這一章。另一章是在討論建立互助小組的重要性。與幾個所見略同的家庭合作,能增加防災的力量與能力。最後一章,同時也是本書的最後一章,是在鼓勵讀者檢測自己的準備程度,在實際災害尚未發生時演練幾種狀況,來測試防災計畫。根據我的經驗,這是找出是否有防備漏洞的最好方法。

在這本手冊的末尾有幾張工作表,能幫各位整理全家的資料。各位可以影印幾份備用。

Note:工作表
食物貯藏表 住家危害源檢查表
電話號碼表 使用藥物/過敏症狀記錄表
重要文件列表 家中遺留物注意表
住家評估表 個人防災計劃表

□網路參考資料

我費了一番功夫,廣泛研究本書談論的主題,只提出有健全論據的建議,以免各位被臆測的資料給害了命。
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一大優點就是,只要在客廳透過網路,幾乎什麼資訊都找得到:便利的網路確實提升了研究速度,可惜也讓瀏覽者追蹤資料來源的線索變得稍縱即逝,於是衍生了一個問題:創作的參考來源資料隨時可能修改,作者要怎麼羅列這些來源資料呢?

我認為下列三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讀者可以在本書末尾的參考資料目錄中找到所有網站連結,輕鬆取得參考資料。目錄中的網站包括美國紅十字會與健康醫療網(WebMD)之類的私人組織以及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與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之類的政府機關。這類大型機構的網站在管理上通常比小型組織的網站來得完善,而且比較不常更動,一有更動,經常會有新的連結網址,指引瀏覽者連上新網站。

二、讀者也可以在disasterprepare這個網站上找到完整的參考網站列表。這個網頁會定期更新,以說明參考網站連結有哪些變更。若各位發現無效的網站連結或修改過的網站內容,煩請透過這個網站寄電子郵件通知我。

三、研究時盡可能參考兩個以上的資料來源,並將來源資料複製下來,這樣才能在網站無法連結時找到佐證資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