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二冊不分售】(POD)
滿額折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二冊不分售】(POD)

商品資訊

定價
:NT$ 900 元
優惠價
9081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集體合作研究計劃中國近代化的區域研究之研究成果一部分,即分析研討福建浙江台灣三地區自一八六○至一九一六年間的近代化演進。台灣由於一八九五年以後割讓予日本,故僅討論及甲午戰前。根據作者的看法,此地區近代化的產生,外力衝擊是其主要動因。列強的武力及政經宗教文化的入侵,以及太平天國之亂,使本地區發生丕變,於是在政制及思想觀念上,一方面造成傳統制度的日趨專業化分工,另方面民主政治思想漸深入人心。故形成閩浙兩省政治權力結構逐漸改變,紳商勢力大增,政治參與權擴大,唯在清末民主政治 的發展僅及於諮議局的成立,是屬於紳權擴張的一種。民國前五年雖廢除君主專制政體,但由於軍人的專政,民主政治的發展反而有後退的象徵。閩浙兩省之中,福建的情況尤甚於浙江。台灣在甲午戰前的政治發展,是郡縣制的行政區擴張,透過開山撫番與建為行省的政治措施,以及社會上建立士紳 階層,積極推行文教,使之逐漸變成為中國本部的一部分,故是一種內地化作用,與閩浙兩省不太相同。閩浙兩省在甲午戰後的社會變遷,則是重商與新知識份子的興起,已使兩省的士紳成份逐漸發生轉化。民國以後,由於新學的普及,新知識份子終於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兩省之中,浙江由於本身條件較優,故其轉化之速,遠超過福建。 閩浙台地區此時期的經濟近代化,均在於重商與追求工業化,但其追求工業化的目標均未達成。就重商而言,本地區由於盛產絲茶等經濟作物,素為西方國家所需求,故對外貿易興盛,使其農業經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即食糧作物的主導地位為經濟作物所取代。唯由金融組織的落後,本地區經濟作物的繁盛,亦未能累積巨額資金,供經濟現代化之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81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