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禪觀生死
滿額折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禪觀生死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六道輪迴,幾番生死?
人生無常,珍惜人身,
觀心無心,觀我無我,
轉迷為悟,今生了生死!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如果不建立「了生死」的禪修目標,終日茫然,如何解開生死謎團?

《禪觀生死》是繼程法師指導法鼓山僧伽大學禪七的開示,提供建立修行目標與體系的具體方法,共分十一講:一、做好調身基本工;二、面對修行的障礙;三、老實用功打地基;四、用話頭和默照鍊心;五、立定修行的目標;六、觀生死以建立修行體系;七、無常無我破生死;八、修行的經典依據;九、禪觀智慧滅輪迴;十、珍惜修行的福報;十一、具足修行的力量。

生死雖可幡然頓悟,修行必須踏實漸進。具備大信心、大願心、大憤心,以此深心用功,不迷失方向!立定目標,解行並重,禪觀生死,不再輪迴!

作者簡介

釋繼程


一九五五年生於馬來西亞,一九七八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臺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法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臺、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


著作甚豐,約六十種,於法鼓文化出版的有開示錄:《小止觀講記》、《六妙門講記》、《百法明門論講錄》、《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心經的智慧》、《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禪心默照》、《禪門過關》、《禪門直心》,散文:《花花世界》、《爾然小品》、《日日好日》、《船到橋頭》、《禪味六十》等,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

【自序】生死禪關

生從何來 無始終時來
死往何去 無盡頭處去
禪修何用 解脫生死用
關上何門 生死流轉門

目次

自序:生死禪關

〈前言〉展讀內在的心經
讀懂內心的經
禪修將知識轉為智慧
打一個讀書的禪七

〈第一講〉做好調身基本工
複習,讀出書中的深意
誦經,是誦給自己聽
身體的調和是第一步
調身、調息、調心,即是用功
放下境界,回到方法

〈第二講〉面對修行的障礙
保持覺知,不受干擾
不讓煩惱覆蓋住心
不要懷疑老師和禪修方法
不要懷疑自己修行的福報
相信自己可以修行
時時用方法保持覺知
面對、接受修行過程中的障礙

〈第三講〉老實用功打地基
懺悔惡業不再犯
進禪堂前,做好身心的準備
五塵本無善惡
在生活中培植五根、五力
修行如拼圖,條件要具足
修行如蓋樓,地基要穩固

〈第四講〉用話頭和默照鍊心
不和外境對立
清楚覺知當下的因緣
用佛法化解障礙和煩惱
在生活中審察內心的動念
以生命疑情用功
提起正念覺照全身

〈第五講〉立定修行的目標
清楚整體的用功步驟
坦誠面對自己的用功程度
每個用功的過程都重要
以中觀破邪顯正
切不可模仿祖師的語言
開悟的因緣不可能重複
先有目標,再放下目標

〈第六講〉觀生死以建立修行體系
佛陀如何感受生死之苦
因怕死而求長生不老
唯物論的生死觀點
未知生焉知死的生命觀
參究生死的根本問題
破除我執,跳脫輪迴
觀因緣生滅證無我
建立修行的知識理論

〈第七講〉無常無我破生死
將死亡視為無常
生生滅滅即無常
體證無我,智慧現前
人習慣於執我、執常
對象不同,說不同法
不鑽戒律的漏洞
以八正道為生活依歸
修行是盡未來際的事

〈第八講〉修行的經典依據
禪修要解行並重
禪宗的思想基礎
著眼於整體佛教
以經典為修行指引
認識自己的身心世界
了解心本然性功能
明白身心是五蘊和合
貫通經論破迷惑
掌握心的運作方式

〈第九講〉禪觀智慧滅輪迴
人所依住的空間
知道輪迴是苦
誰在輪迴?
放下執著,解脫輪迴
如實觀三法印
中觀無我畢竟空
默照用中觀破我執
一切法無我

〈第十講〉珍惜修行的福報
人身難得今已得
人具有修行的最好條件
度化眾生的方法
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培養福報的方法
做事歡喜,福報增長
努力用功,感恩護持

〈第十一講〉具足修行的力量
要發出離心
知苦離苦,起大疑情
面對生死輪迴
大願心度眾生
具備修行三心的力量
真正的老師
精進的大憤心

〈附錄〉護七的正確心態
內、外護對禪眾的重要性
動靜中都可禪修
護七是利他的修行

書摘/試閱

立定修行的目標

禪法中所謂的頓悟法門,其實就是一種觀,只是在應用禪法時,要把止與觀結合起來運作。各位也知道,即使是在修止的時候,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觀的作用,因為止和觀、定和慧、默和照,都是心原本具足的功能,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們常常是分離的,所以就要先用方法,把它們結合起來,讓它們能夠很完整、很自然地運作,這時心就能夠保持在清明安定的狀態裡,這就是一種定。接下來如果要讓慧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就要進一步調整方法,比如用觀想、默照,話頭等,這就是用功的基本程序。

由此可發現,所謂頓悟法門,並非憑空而來,也不像先前提到的蓋房子,只喜歡第三層,就只蓋第三層,而是必須先把基礎打好,然後第一層、第二層,才能來到第三層,如此循序漸進,工夫才能成就。

清楚整體的用功步驟

清楚了解用功的整個步驟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清楚的話,就是盲修瞎練。所謂盲修瞎練,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處在何種程度,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好,又或者是隨便抓個方法就用,或是用別人認為最好的方法。例如你在經典或論典裡讀到祖師們介紹,告訴你某某法門是最好的方法,於是你就用它。在此,我們看到了一種好高騖遠的心理,希望好的東西能夠很快地得到它,這是一種世俗的、追逐的心態,而在修行時,我們也可能把這種心態帶進禪堂裡,以這樣的方式來用功。一旦如此,我們非但無法從用功中得到好處,反而會在過程中產生更多問題,於是感到自己似乎無法將這些好的方法用上去。有的人會就因此放棄,不再用功修行,有的人則是用不上去又不願意承認,結果就一直停滯在某個階段裡,既上不去,又不肯下來,就這麼卡在中間。很多修行人都有這一種狀況。

還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實際的狀態是什麼,於是就憑空想像。怎麼想像呢?他們就把經論中佛陀、祖師們講過的話或傳達的訊息背誦下來,然後想像自己已經得到和佛陀、祖師們一樣的體驗,他們整天處在幻覺裡打妄想,還認為自己已經開悟、解脫了。像是這樣的狀況,我們稱為增上慢。有這類問題的人,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用功,影響還有限,如果是和別人一起用功,就有可能製造更多的問題,因為他會製造很多的假相,這當中有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問題,而有的則是知道自己的這些幻覺和妄想,都不是真實的,但由於我慢,為了要維護自己的形象,於是就打了很多妄語,未證說證,明明還沒證悟,卻到處告訴人家自己開悟了。如果這種人的修行有了些程度或能力,或是他的口才很好,甚至是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他就有可能擴大自己的權力,組織出類似宗教的集團,自己當教主。他們有的是在自己未覺察的情況下,做大了這樣的團體,比較惡劣的則是有意地欺騙信徒,類似的情形,在經典中乃至於我們生活周遭,皆時有所聞。

上述情形,佛陀其實都有提醒我們,一旦我們有類似的問題,一定要好好對治,否則不斷地在幻覺、在想像、在妄念裡打轉,又轉不出來,這樣到最後就很容易產生精神疾病;再者,對於沒有經歷過的體驗或境界,卻硬要把它裝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感覺到身心承受很多的壓力,但因為其中牽涉到面子問題,所以這個壓力又不得紓解,因此,必須很強勢地去壓制它,壓制到最後,精神就出問題了。

坦誠面對自己的用功程度

各位在用功時,是要以完整的次第來用功,我們對此要很清楚,也要對自己的方法用到了何種程度與狀態有清楚的覺察,不論工夫用得好不好,都要能夠坦誠地面對。工夫用得不好,其實是很正常的,我們就調好它;方法用不上也沒關係,那就先把其他的條件都具足好。要知道之所以用不到上面的方法,往往是因為下面的基礎做得不夠;之所以無法把身心調和到一心不亂的程度,往往是因為身體不夠放鬆,而不是方法有問題,那麼,我們就回來放鬆身體,身體放鬆了,方法自然就用得上去。

因緣具足,果報自然顯現,用功也是如此。用功其實是不斷具足因緣條件的過程,過程中,一些該放下、捨掉的雜染,例如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雜務,「二十五方便」也提到「息諸緣務」,許多的外緣事物,我們在用功時要先把它們放下。之所以要放下,是因為它們會障礙用功,再者,帶著它們就表示又多了件事物要處理,像是平日閱讀的功課,一旦進來禪堂打坐了,就要把它們放下;不是說不用再閱讀,而是當專心於禪修這門功課時,閱讀的功課就可暫時放下,待禪期圓滿回去後,再繼續用功讀書。

有些功課在某一階段需要放下,你就放下,亦或是在用功的不同階段,各有其不同的重點,對於每個階段的重點工夫,我們都要把它們用好、用穩。例如我們出家眾,既然出家了,很多的世俗事物,就要放下,才能專心用功。在此過程中,我們既可跟同學們一起用功,還有許多的善知識在帶領與護持我們,這樣的助緣是用功很重要的條件,尤其在初學用功時更是如此,因為我們可藉此產生相輔相成的作用;相較於一個人用功,大家一起用功,我們更容易從同學那裡得到力量、鼓勵,甚至是警惕,這些都是用功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一旦條件具足,用功達到某個程度,其狀態就會自然顯現。

至於初學者出現的狀態,很多是偏向負面,那是因為我們平時累積的雜染太多,需要在用功的過程中逐步地清理它們,這當中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相應的方法,只要我們有好好用方法,每個階段都是一個進度,同時也是一個過渡。是進度,表示我們用功時,工夫都有不斷地在增進;是過渡,表示每個階段都要放下,這樣我們才能持續努力,不斷地向上提昇。

每個用功的過程都重要

每一個過程都是重要的,每一分用上去的工夫,對我們的修行都有助益,具備這樣的態度,我們就能很有信心地用好每個階段的工夫,即使過程中出現較負面的狀態,它也是提醒我們還有些障礙尚未清理,所以要繼續用功,把工夫提起,將該放下的放下。各位要明白,「放下」也是我們用功的條件,因為有很多的障礙,障住我們修行的路,就好比走路時,有東西阻斷了前方的路,這時就要把障礙清除,我們才能繼續地上路。依循這樣的原則,清除修行的障礙,慢慢地,負面的狀態就會過去,我們就能再往下個階段繼續用功。

用功就是這麼一個整體的過程,而用功的終極目標,就是開悟。對此我們不必心有芥蒂,以為這麼說會有什麼問題。其實以開悟為目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你有了這個目標後,就緊抓住它不放,或是心裡老惦記著它,甚至一直想像它,那它就是問題了。

許多禪修老師都不會直接講開悟,因為開悟是必須親證的個人體驗,別人講的,那是他的體悟,如果我們聽了,就產生執著,甚至開始模仿,把別人的經驗,模仿成自己的經驗,這就會產生一種誤解,雖也是「誤」,卻是錯誤的誤。

其實佛陀與祖師們都很慈悲,在他們的開示及著作裡,都以很善巧的方式,透露關於開悟的訊息。不論是佛陀講的經典,或是論師們寫的論典,都是他們個人的體悟,他們為了要更好地表達出這種體悟,就把佛法整理成有系統的學問,而後逐步地轉達出關於開悟的訊息。

因此,會讀經的人,能從經典裡讀到佛陀的悟境;會讀論典的人,能從論典裡讀到論師的體悟,乃至於讀公案以及祖師的開示語錄,也都能從中讀到他們的悟境。從這些悟境裡,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體悟,能讓我們從所有的問題裡解脫,獲得究竟的自在;不過祖師大德們所透露的這些訊息,只是給我們一個啟發,幫助我們建立信心,然後更用功地修行,所以經典裡也提到,佛之所以要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把他的知見,示現給我們了解,讓我們也能夠契入悟境,進入到佛的知見中;換言之,如果我們開悟了,就能跟佛一樣,從生死中解脫,這是佛法所要傳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

如果我們在用功修行時沒有一個終極的目標,只是漫無目的地用功,那麼到底我們要走到哪裡?到哪裡才算是完成?對這些問題就無法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另一個狀況是,如果我們有一個目標,也鎖定了這個目標,或是也有了抵達目標的地圖,然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抵達了目的地,這些都只是在紙上達成的目標,是別人所講的關於開悟的體驗,而我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然後假想自己也到了這個目的地,實際上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