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你看:開啟臺灣能源轉型
商品資訊
系列名: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
ISBN13:9789863265429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作者:周桂田; 張國暉
出版日:2018/04/15
裝訂/頁數:平裝/254頁
規格:21cm*14.8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649【十年級】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關於能源,我們還需要知道更多!★十餘位專家多面向探討臺灣能源轉型的重要著作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氣象達人彭啟明、中國時報副總編輯謝錦芳、環境資訊中心主編彭瑞祥、駐德資深記者林育立、知名部落客王乾任、地球公民基金會--各界聯合推薦!【導言 轉給你看】
從2015年起,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每年出版一本集結了學者專家寫給普羅大眾的風險及能源治理專書。我們希望能從學校走到企業、政府、都市及社會,也希望能從規範性的願景倡議,朝向務實性的行動策略,邀請國人們不僅了解我國能源的脈絡、結構及現實處境,更進一步從事具體的行為改變及行動支持。今年的書名「轉給你看:開啟臺灣的能源轉型」、書內四個主題及十三篇文章題目,都充滿了動詞,希望臺灣近年所迫切追求的能源轉型,能夠加速動起來,而且不論是從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地廣泛啟動。
我們希望臺灣的能源轉型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引領國民如何生活。因此,能源轉型不會只是現在的事情,也不會只是五年或甚至二十年之內的事情,而更是一種更為長遠的設想、準備及工作。正如同書內「啟動能源之長程轉型路徑」及「社會技術轉型與能源治理」兩章所告訴我們的,若只以局部、漸進及短期的方式,看待當前以化石能源為社經結構基礎所引發的問題及危機,都恐怕是治標不治本,甚至這些症狀治療般的解決方式,可能還另外引發出更多未知及不確定的危機。例如,基本上我們都不希望當前嚴重的空污問題,只用幾個策略減緩就好,而是希望更長遠地以創新的思維來解決空污,並且發展出與環境、文化及經濟發展共榮的新生活型態。
若要有新的生活型態,耐力將是巨大考驗,因為我們現在開始做之後就不能停歇,而必須不停地檢討現況、借鏡他者及追求創新,並將創新的技術或制度與現存社會技術系統磨合。因此,相關政策必須時時檢討,也必須不斷提出新策略。書內「全球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發展趨勢分析」及「邁向轉型時代:破除以煤易核、犧牲生態與成本昂貴」等二章,即是先檢討我國相關現象及制度的現況,並且經過比較他山之石後,再提出現階段可改變的方向及方法。「城市轉型實驗室」一章,則縮小規模地指出城市也是一個進行能源轉型的有效單位,而這特別值得我國主要都市參考。
其實,臺灣最近幾年也在政府、企業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推展了幾個具體制度調整措施,並也立下中期目標作為企圖心的展現。其中,2017年的電業法修正是一個里程碑,雖仍有為德不卒之議,但也跨出了1995年來始終無法修法的踱步困境。書中「臺灣電業法及其配套法案中永續能源目標落實的探討」及「電業管制機關及其能源轉型能耐建構」等兩章,不只說明了調整之處,更還進一步指出在新法制度下,我們現在能積極改變的地方,希望能讓電業轉型加速度。另外,「政府資料開放政策下的電力資訊與解析」則是前瞻的行動倡議,希望學界或研究專家們一同加入共同努力的工作,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幫助,來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電力供需及可能增進使用能源效率的方法。
本書中,最彌足珍貴處之一,即在指出我國許多能源行動者早已開始積極活動,希望能盡己之力對臺灣的能源轉型做出貢獻。書中「社區能源轉型的正義課題」及「社區用能的三種能源轉型演進與操作」向我們說明了社區的能動性。縱然社區只是小規模人口及能源生產與耗用的單位,但卻也是最具體、直接及顯見的生活型態轉變。若能集結個別社區相互學習、觀摩及改變,所謂的能源轉型才會是實際的、深刻的及長遠的。
另外,在社區之內的每個公民,也是能源轉型積極爭取的行動單位,而且公民的創新及參與往往是政策及社區啟動的關鍵。書中「高雄文府國小翻轉空污!」即是一個雖讓人疼惜,但也振奮的個案研究。即便是小學生,也能化困境為創新行動,並且還可進一步推展到其他學習機構,實在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在地教育個案。另外,「『公』民參與還是『供』民參與?」及「想像澎湖的發展願景」等二文,則是實務性地說明公民參與的龐大能量潛力。若公民沒能夠納入政策執行及規劃過程中,不只事倍功半,更有可能導致失敗的後果。但相反地,肯認多元及積極的公民參與,往往不只事半功倍,更可永續長遠。
若本書引起各位讀者們的興趣,建議可搭配服用我們中心之前所出版的《能怎麼轉》、《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臺灣風險十堂課》等書,那麼效果會更加。當然,也歡迎大家參與我們中心所舉辦的各種演講、工作坊、訓練課程、沙龍等活動,並給予我們回饋。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讀者們與我們一同並肩努力,相信可眾志成城。最後,我們認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不僅是義務,更是榮譽。
周桂田、張國暉
2018年2月2日電價補貼政策,幫了經濟,壞了空氣?
臺灣用電最多的是臺北還是新竹?首都與竹科大車拼!
澎湖除了開發賭場,其實還有另一種選擇綠金的可能?
臺北的下一步可望循鹿特丹模式,轉型為低碳智慧城?
水泥廠本應解決的空污問題,竟然是透過高雄小學生的自發行動才得以改善?
臺中的火力發電廠很重要嗎?讓我們用能源地圖解開臺中的用電密碼!
關於能源,我們實在需要知道更多!本書特邀十餘位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十三篇專文向讀者介紹「什麼是能源轉型?」「能源政策如何推展?」「綠電該怎麼做?」「公民可以怎麼樣參與能源轉型?」這四大議題。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特別推薦:「世界經濟論壇指出氣候變遷為當前社會最急迫因應的風險,因此臺灣須加速建構高效能低碳社會體系,以深度減碳為願景,擘畫長期轉型路徑。本書分別從『治理體制改革』、『政策工具推動』、『公民行動串連』三大視角,系統性地檢視臺灣能源轉型的挑戰,並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言,可作為臺灣邁向碳中性社會的行動指南。」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氣象達人彭啟明、中國時報副總編輯謝錦芳、環境資訊中心主編彭瑞祥、駐德資深記者林育立、知名部落客王乾任、地球公民基金會--各界聯合推薦!【導言 轉給你看】
從2015年起,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每年出版一本集結了學者專家寫給普羅大眾的風險及能源治理專書。我們希望能從學校走到企業、政府、都市及社會,也希望能從規範性的願景倡議,朝向務實性的行動策略,邀請國人們不僅了解我國能源的脈絡、結構及現實處境,更進一步從事具體的行為改變及行動支持。今年的書名「轉給你看:開啟臺灣的能源轉型」、書內四個主題及十三篇文章題目,都充滿了動詞,希望臺灣近年所迫切追求的能源轉型,能夠加速動起來,而且不論是從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地廣泛啟動。
我們希望臺灣的能源轉型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引領國民如何生活。因此,能源轉型不會只是現在的事情,也不會只是五年或甚至二十年之內的事情,而更是一種更為長遠的設想、準備及工作。正如同書內「啟動能源之長程轉型路徑」及「社會技術轉型與能源治理」兩章所告訴我們的,若只以局部、漸進及短期的方式,看待當前以化石能源為社經結構基礎所引發的問題及危機,都恐怕是治標不治本,甚至這些症狀治療般的解決方式,可能還另外引發出更多未知及不確定的危機。例如,基本上我們都不希望當前嚴重的空污問題,只用幾個策略減緩就好,而是希望更長遠地以創新的思維來解決空污,並且發展出與環境、文化及經濟發展共榮的新生活型態。
若要有新的生活型態,耐力將是巨大考驗,因為我們現在開始做之後就不能停歇,而必須不停地檢討現況、借鏡他者及追求創新,並將創新的技術或制度與現存社會技術系統磨合。因此,相關政策必須時時檢討,也必須不斷提出新策略。書內「全球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發展趨勢分析」及「邁向轉型時代:破除以煤易核、犧牲生態與成本昂貴」等二章,即是先檢討我國相關現象及制度的現況,並且經過比較他山之石後,再提出現階段可改變的方向及方法。「城市轉型實驗室」一章,則縮小規模地指出城市也是一個進行能源轉型的有效單位,而這特別值得我國主要都市參考。
其實,臺灣最近幾年也在政府、企業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推展了幾個具體制度調整措施,並也立下中期目標作為企圖心的展現。其中,2017年的電業法修正是一個里程碑,雖仍有為德不卒之議,但也跨出了1995年來始終無法修法的踱步困境。書中「臺灣電業法及其配套法案中永續能源目標落實的探討」及「電業管制機關及其能源轉型能耐建構」等兩章,不只說明了調整之處,更還進一步指出在新法制度下,我們現在能積極改變的地方,希望能讓電業轉型加速度。另外,「政府資料開放政策下的電力資訊與解析」則是前瞻的行動倡議,希望學界或研究專家們一同加入共同努力的工作,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幫助,來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電力供需及可能增進使用能源效率的方法。
本書中,最彌足珍貴處之一,即在指出我國許多能源行動者早已開始積極活動,希望能盡己之力對臺灣的能源轉型做出貢獻。書中「社區能源轉型的正義課題」及「社區用能的三種能源轉型演進與操作」向我們說明了社區的能動性。縱然社區只是小規模人口及能源生產與耗用的單位,但卻也是最具體、直接及顯見的生活型態轉變。若能集結個別社區相互學習、觀摩及改變,所謂的能源轉型才會是實際的、深刻的及長遠的。
另外,在社區之內的每個公民,也是能源轉型積極爭取的行動單位,而且公民的創新及參與往往是政策及社區啟動的關鍵。書中「高雄文府國小翻轉空污!」即是一個雖讓人疼惜,但也振奮的個案研究。即便是小學生,也能化困境為創新行動,並且還可進一步推展到其他學習機構,實在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在地教育個案。另外,「『公』民參與還是『供』民參與?」及「想像澎湖的發展願景」等二文,則是實務性地說明公民參與的龐大能量潛力。若公民沒能夠納入政策執行及規劃過程中,不只事倍功半,更有可能導致失敗的後果。但相反地,肯認多元及積極的公民參與,往往不只事半功倍,更可永續長遠。
若本書引起各位讀者們的興趣,建議可搭配服用我們中心之前所出版的《能怎麼轉》、《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臺灣風險十堂課》等書,那麼效果會更加。當然,也歡迎大家參與我們中心所舉辦的各種演講、工作坊、訓練課程、沙龍等活動,並給予我們回饋。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讀者們與我們一同並肩努力,相信可眾志成城。最後,我們認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不僅是義務,更是榮譽。
周桂田、張國暉
2018年2月2日電價補貼政策,幫了經濟,壞了空氣?
臺灣用電最多的是臺北還是新竹?首都與竹科大車拼!
澎湖除了開發賭場,其實還有另一種選擇綠金的可能?
臺北的下一步可望循鹿特丹模式,轉型為低碳智慧城?
水泥廠本應解決的空污問題,竟然是透過高雄小學生的自發行動才得以改善?
臺中的火力發電廠很重要嗎?讓我們用能源地圖解開臺中的用電密碼!
關於能源,我們實在需要知道更多!本書特邀十餘位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十三篇專文向讀者介紹「什麼是能源轉型?」「能源政策如何推展?」「綠電該怎麼做?」「公民可以怎麼樣參與能源轉型?」這四大議題。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特別推薦:「世界經濟論壇指出氣候變遷為當前社會最急迫因應的風險,因此臺灣須加速建構高效能低碳社會體系,以深度減碳為願景,擘畫長期轉型路徑。本書分別從『治理體制改革』、『政策工具推動』、『公民行動串連』三大視角,系統性地檢視臺灣能源轉型的挑戰,並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言,可作為臺灣邁向碳中性社會的行動指南。」
作者簡介
【主編/周桂田】
1992年臺大社會系畢業,1994年臺大社研所畢業,旋即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攻讀,於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歸國後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於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對近十年政府與民間高度對立不信任之「僵局風險治理」與學術斷裂社會關懷根基,認為需盡速轉轍,否則無法因應規模遠超過於二十世紀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與倫理之鉅變。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主編/張國暉】
2010年取得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學博士學位,從事科技與社會、科技治理、工程與文化相關研究。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作者群】(*依內文文章出現次序為序)
徐健銘(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高佩懃(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范玫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歐陽瑜(銘傳大學國際學院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程助理教授暨臺大風險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家緯(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龍吟欣(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劉書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木興(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鍾明光(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候選人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翊芬(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生)
許耿銘(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陳潁峰(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楊文(零碳行動有限公司執行長)
蔡依倫(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周晴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生)
1992年臺大社會系畢業,1994年臺大社研所畢業,旋即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攻讀,於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歸國後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於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對近十年政府與民間高度對立不信任之「僵局風險治理」與學術斷裂社會關懷根基,認為需盡速轉轍,否則無法因應規模遠超過於二十世紀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與倫理之鉅變。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主編/張國暉】
2010年取得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學博士學位,從事科技與社會、科技治理、工程與文化相關研究。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作者群】(*依內文文章出現次序為序)
徐健銘(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高佩懃(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范玫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歐陽瑜(銘傳大學國際學院新聞與大眾傳播學程助理教授暨臺大風險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家緯(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龍吟欣(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劉書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木興(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鍾明光(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候選人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翊芬(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生)
許耿銘(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陳潁峰(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楊文(零碳行動有限公司執行長)
蔡依倫(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周晴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生)
目次
名家推薦
導言 轉給你看
【什麼是能源轉型?】
啟動能源之長程轉型路徑/徐健銘、周桂田
社會 技術轉型與能源治理:從澳洲再生能源政策看臺灣/高佩懃、范玫芳
「城市轉型實驗室」作為推動永續智慧城市的新途徑/歐陽瑜
【能源政策如何推展?】
全球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發展趨勢分析/林子倫、趙家緯、龍吟欣
邁向 轉型時代――破除「以煤易核」、「犧牲生態」與「成本昂貴」的三重迷思/趙家緯
【綠電這樣做!】
臺灣電業法及其配套法案中永續能源目標落實的探討/劉書彬
電業管制機關及其能源轉型能耐建構/林木興、周桂田
政府資料開放政策下的電力資訊與解析/鍾明光、王翊芬
【公民參與,打造能源新局面】
「公」民參與還是「供」民參與的能源轉型治理?/許耿銘
社區能源的正義課題/陳潁峰
社區用能的三種能源轉型演進與操作/陳楊文
想像澎湖的發展願景:從賭場到綠能低碳島/蔡依倫、何明修
「戰鬥」與「保護」:高雄文府國小翻轉空污!/杜文苓、周晴萱
導言 轉給你看
【什麼是能源轉型?】
啟動能源之長程轉型路徑/徐健銘、周桂田
社會 技術轉型與能源治理:從澳洲再生能源政策看臺灣/高佩懃、范玫芳
「城市轉型實驗室」作為推動永續智慧城市的新途徑/歐陽瑜
【能源政策如何推展?】
全球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發展趨勢分析/林子倫、趙家緯、龍吟欣
邁向 轉型時代――破除「以煤易核」、「犧牲生態」與「成本昂貴」的三重迷思/趙家緯
【綠電這樣做!】
臺灣電業法及其配套法案中永續能源目標落實的探討/劉書彬
電業管制機關及其能源轉型能耐建構/林木興、周桂田
政府資料開放政策下的電力資訊與解析/鍾明光、王翊芬
【公民參與,打造能源新局面】
「公」民參與還是「供」民參與的能源轉型治理?/許耿銘
社區能源的正義課題/陳潁峰
社區用能的三種能源轉型演進與操作/陳楊文
想像澎湖的發展願景:從賭場到綠能低碳島/蔡依倫、何明修
「戰鬥」與「保護」:高雄文府國小翻轉空污!/杜文苓、周晴萱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