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滿額折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何愛得這麼辛苦,卻始終得不到幸福?
 
讀心解答200,000人戀愛煩惱
愛情心理專家 海苔熊 醞釀六年、全新療癒力作──
 
練習從一個人到兩個人‧醞釀愛情
在關係裡找到平衡和安全感
 

 「愛情裡的很多想法,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面對愛,最好的歸宿是自己的心。
當你能安穩地棲息在自己的心上,才會有愛人的動力。」──海苔熊
 
每次愛情開始的突然,結束的也很突然,
或許我們都已經陷入感情裡的思考謬誤而不知。
 
愛情心理專家海苔熊長期鑽研心理學及研究兩性關係,
他以溫柔的筆調,撫慰愛情中的每一個人,
並以理性分析,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
 
他認為愛情的問題往往源於自我,
認識自我或許會是問題的根本解方。
從喜歡自己開始,延伸到周遭的重要他人,
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愛人之前,你記得愛自己嗎?
關於「愛」,你是否也如此想過……
 
◆ 真愛就是不管身分地位、外貌過往,
願意為對方拋下一切去愛?
◆ 就算喜歡對方,也要努力保持神祕感、
不能隨意答應臨時邀約?
◆ 你們以為只要一直當超級好朋友,
如此就不怕失去?
◆ 曖昧對象願意跟你出去過夜卻又逃避承諾,
但你相信對方總有一天會願意承諾?
◆ 你常說自己是愛情絕緣體,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你是否發現,你不斷為對方付出、調整界線,
卻一直沒有好好對待,你心中的那個自己?
那個一直很努力,勇敢去追求想要的、勇敢去愛的自己?
 
唯有你真正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觸自己的不安,
幸福,才會一點一點地靠岸。
 

★24堂愛情心理學,撥開親密關係的層層迷霧
點破你在愛情中的盲點,用心理學解開對愛的困惑,
讓你無論在什麼關係裡,都能好好愛與被愛。
 
★27句「熊語錄」,在陰影裡練習溫柔的呼吸
精選27句海苔熊對愛的溫柔提醒,喚醒你去愛的勇氣,
陪你看穿在愛裡脆弱的自己,練習在愛中完整自己,
就算世界黯淡無光,我們仍能把彼此點亮。
 
★陪你走過愛情必經三階段,找回完整的自己
 
 Period 1 愛在怦然心動時 
──為什麼總遇不到「對的人」?

其實你比誰都清楚,
你不是太挑,只是還沒遇到對的人。
但若你過度焦慮,反而會看不清你真正要的是什麼。
在遇到他之前,你得先找到你自己。
#曖昧 #承諾 #單身
 

 Period 2 愛在糾結不安時
──為什麼總是愛得那麼苦?

明明相愛,為什麼有些摩擦、矛盾就是難解?
久而久之,甚至討厭在關係裡的自己?
當這份委屈感大過於愛,要怎麼走下去?
#依戀風格 #舊愛 #性愛 #經營關係
 
 
 Period 3 愛在心碎破滅時
──分手後,如何快樂?

當分手來臨,誰說一定要趕快找到下一個?
誰說分手就是完全失去自己?
給自己時間與陪伴,去經歷與重新整理,
你將重新學會真正的愛與完整。
#五步驟好好分 #情傷 #前任陰影
 

大多人的愛情都敗給自己。
想理解愛,不只「用心」,還要學會「用腦」。
24堂簡單易懂的愛情心理學,配合感情生活中常見的情境,
陪你用心理學學習愛與被愛,
用「感性腦」跟「理性腦」讀懂自己與對方真實的需求。
 

【跨界名人‧依戀推薦】(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Ps|作家
SKimmy你的網路閨蜜|YouTuber 作家
李 白|街頭故事
李佳庭|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師
李素玲|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諮商心理師
李 豪|詩人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唐綺陽|占星專家
徐 豫(御姊愛)|知名作家
陸子鈞|詮識數位執行長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張婉昀 Wanyun|女人迷主任製作人
黃宗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溫如生|作家
雷雅淇|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婚戀顧問
鄭宇明醫師|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
蔡明真|〈海苔熊心理話〉前製作人
蕭彤雯|知名節目主持人
鍾筑凡|諮商心理師
簡大為|律師
譚慧蘭|蛹之生心理健康集團 負責人、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所長、諮商心理師
靡 靡|情慾詩人
蘇乙笙|作家
 

【名人落淚‧暖心推薦】(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愛情之所以困難,往往在於我們不夠瞭解自己。海苔熊一次次用文字與心理學的剖析,引領且療癒多少受傷的靈魂,讓我羨慕,讓我佩服。」──作家 Ps
 
「有一種東西,雋永到被人討論了數千年,那就是愛情。愛情不是一場戲、一份作業或一種成就解鎖,愛情是一段協助你自我探索的旅程。旅行需要地圖,海苔熊這本新作就是一張心靈地圖,帶領你找到屬於你自己在愛情旅程裡,最精彩的路線規劃。」──YouTuber 作家 SKimmy你的網路閨蜜
 
 「這本書適合所有愛到喪心病狂、不轟轟烈烈便枉此生的愛情蕭婆們。不止在網路上看過海苔熊文章就好,你應該要買回家擺在枕頭旁邊,用便利貼在封面寫上『半夜鑽牛角尖時打開』,這是蕭婆後援會榮譽理事長給妳的最真摯建議。當然也適合送給妳那情海中浮沉、鬼遮眼還屢勸不聽的好姊妹(送她的話記得把這句用螢光筆劃起來)。
 我一開始以為,戀愛大師都很會談戀愛。我從大學就開始看海苔熊的文章,他在我心中,是戀愛界的智者達賴喇嘛。剛認識他的時候,我眼睛裡堆滿了各種迷妹粉紅光波(畢竟他長得帥又是我心中的戀愛界達賴喇嘛),我以為這麼會寫文章,講的滿口好心理學的他,一定也是又會談戀愛、又充滿人生智慧的。
 但工作還是要好好做的,我壓抑住迷妹本能,好好的和他完成合作案後,與他變成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我才發現,原來他也是個充滿煩惱的普通人,總是為我覺得很小的事情焦慮,戀愛方面好像離大情聖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但越是這樣,我就越是佩服他。『我以為你很會愛人耶。』、『我就是不會,才去研究的啊。』他讀書、寫文章、錄網路廣播、上節目,不斷地在回覆讀者與個案的問題與心事。他明明真實生活裡面的煩惱就夠多了,卻還努力捧著千千萬萬顆脆弱的心,想把它們都曬一曬,用他小小螢火蟲一樣的光。
 就因為他自己也是受了很多傷又爬起來,然後再跌下去、在愛情裡有很多的煩惱與掙扎,才能這麼貼近讀者的心情,用靈魂亮燦燦的那面,寫出這些溫柔療癒的文字吧。我卸下迷妹光環後,以朋友的眼光來看他,還是覺得這個人真了不起,值得你一直喜歡下去。」──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師 李佳庭
 
「愛情往往很難用全然的理性去面對,這也是愛情迷人之處。往往情傷之後只有理性去思考並無法全然面對情傷後被掏空的自己。這本書是少有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愛情首選書,非常適合陪伴在愛情中無助與失落的自己!!」──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諮商心理師 李素玲
 
「認識海苔熊這幾年來,一直覺得他是超級認真又過度自我要求的人,也就是如此高標準之下,才讓讀者們經歷漫長等待,也是因為要求完美,所以造福許多在情感中總陷入膠著與不安的人。相信這本書,依舊融合海苔熊的理性與感性,將幫助你重新梳理在情感中的思路,更能放心與堅定地去愛與被愛。」──諮商心理師 吳姵瑩
 
「你對愛情的想像是什麼?海苔熊用他的經驗與許多文獻爬梳,消化出常見的愛情困擾,以及如何讓自己在愛情可以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愛情這堂課很重要也很難,我們卻從小到大都沒學過,如果你想學,那你或許需要這本書。」──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
 
「海苔熊談起親密關係,有理性清晰的見解,佐以充滿溫度的陪伴。這是一堂最值得你投入的愛情必修課。」──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
 
「我們總在追求愛人及被愛,但能把握的是接納自己、陪伴自己、愛自己。帶著這本書,好好重新『練愛』吧。」──詮識數位執行長 陸子鈞
 
「我期待海苔熊的新書,已經好久了,像極了愛情!每回在網路上讀海苔熊的文章,實在佩服他可以將親密情感議題,剖析得如此深入,又敘述得如此淺白。那些文字,是多麼一針見血,逼得人靜下來深度思索。如今,終於集結成冊,為在愛情海裡載浮載沈、難以靠岸的人們,點了一展明燈。你還在等一個對的人去愛嗎?不,你得先讓自己成為對的人,學會愛自己,才是經營幸福關係的終極之道。」──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書寫『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要擁有能夠安撫心靈的溫柔,以及能不墜入深淵的理智。在我心目中,海苔熊就是那個兼顧智性與人性、最適合書寫愛的心理作家。」──諮商心理師、作家 許皓宜
 
「這人世間的愛與不愛,苦與不苦,只要存在過,它便自成風景!儘管在莎士比亞筆下,愛情是盲目的,但在海苔熊的睿智與洞見中,直指愛情的本來樣貌,並不是把愛如飛蛾撲火般,全然投注在對方身上;而是一趟華麗的冒險,一趟尋回自己、愛回自己的旅程!
愛情的弔詭,在於它可能如鬼魅般,讓人無法自拔之外,也可能有機會翻轉成另一種親密關係的出口!海苔熊亦莊亦諧的文風,為讀者娓娓道出心中幽暗隱微的聲音,並且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說話,為你療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黃宗堅
 
「身而為人,人生的旅途中少不了愛情,而對我來說,更少不了海苔熊的陪伴。他溫暖與細膩的文字,連理科人的感性腦都能療癒,不論是正處於如薛丁格的貓般曖昧、或是在撕心裂肺的失戀時。」──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雷雅淇
 
「其實,愛情的糾結從來不是那個糾結;破碎的傷痛也從來不是那個傷痛。真的需要處理的是:那個存在已久,讓自己掙扎卡關的個人議題。」──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 鄭宇明醫師
 
「每段經歷、每種碰撞、每次對自我的懷疑,堆疊坍縮成不安的種子,深埋在體內角落。透過海苔熊的文字,慢慢搜尋出這些種子,悄悄剖開堅硬外殼,細細爬梳果核中心。讓過往成為養分,滋養真誠的自己。」──〈海苔熊心理話〉前製作人 蔡明真
 
「離婚夫妻最常說的,就是我們不適合,但究竟是不適合,還是不懂怎麼去愛?也許,先了解自己愛的種類,才會有愛人的能力。」──律師 簡大為
 
 「每個人都值得更懂愛、懂自己,推薦從熊式暖心文開始熊抱自己,品味書中廣羅現象、解析因應又深入自我直搗核心的愛情心理學。」──蛹之生心理健康集團 負責人、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所長、諮商心理師 譚慧蘭
 
「從情愛的泥沼中,盛開出自己的花。」──情慾詩人 靡靡
 

 

作者簡介

愛情心理專家
程威銓(海苔熊)
 
「在讓你恐懼的事物裡,有屬於你的寶藏。」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系博士生。專業領域為社會心理學、正向心理學,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姐妹淘等多個平台的專欄作家,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
 
在經歷過幾段感情之後,他鑽研於心理學及兩性關係的相關書籍,他發現瞭解與頓悟往往發生在分手後。最初只是想分享一些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同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惘的夥伴,學會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從喜歡自己開始,延伸到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海苔熊的專業包括親密關係與依戀風格等,特別擅長以溫柔的筆調撫慰愛情中的每一個人,並以理性分析,嘗試以不同角度提供讀者新的思考方式。他認為愛情的問題往往源於自我,認識自我或許會是問題的根本解方。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一
發揮天蠍座「療癒者」的天賦,
提供一針見血又容易服用的見解
──占星專家 唐綺陽
 
初遇海苔熊,是在公視的心理節目「大腦先生」,節目主旨是探討來賓心理,現場坐鎮多位諮商師與心理專家,海苔熊就是其中一位。
出色又努力的年輕人,是他給我的印象,所以當他進軍podcast界做「海苔熊心理話」時,也馬上給予支持。
這世界,因為網路發達、資訊爆炸,大家「有機會活得比以前的人更明白」,但人畢竟是人,腦子就算明白,但心理還是百轉千迴、問題多多,更別說若環境還沒跟上,人就不免疑懼,是不是自己想錯了?所以被外界各種綁架,做不了自己。
這時代的人,需要的已不只是資訊,還需要「安心」,需要懂心理的人告訴我們,疑懼因何而出?只有我有這問題嗎?以及如何安放自我?趕緊的,心理健康得追上腦子吸收的各種資訊才行。
很高興海苔熊發揮天蠍座「療癒者」的天賦,順著讀者的心,點出「懼怕愛不好」的種種問題,提供一針見血又容易服用的見解,寫出這麼一本「安心」之書,畢竟這新世代做自己已不容易,更遑論談好一個精緻的戀愛,我們真的需要一本手冊與良藥。
希望這本書能為在愛中焦慮、迷惘的人灑下天光,對愛從此有新理解,那就功德無量了。
趕緊進化吧,渴望愛的年輕人們,加油喔。
 
 
 
#推薦序二
要愛,不一定需要傷害
──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忘形
 
我是一個教溝通的人,但之所以會教溝通,是因為我渴望關係。
過去,我常常在關係中碰壁,尤其是戀愛中的關係。我一直相信愛是一種感覺,感覺對了,兩個人就能長久。但每次我遇到了感覺對的人,卻總是在相處上破滅。也有些時候,我們相處得不錯,但最終卻被我自己的不安全感打敗。
於是在一次一次的受傷中,我才發現,愛是一種感覺,但戀愛,是一種經營關係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需要先照顧自己,接著理解對方,並隨時提供支援。能彼此獨立,又可以相互依賴。
以上的概念,我可以講得很清楚,但如果你要問我這些轉變是什麼,老實說我可以跟你分享經驗,也可以告訴你做什麼有用,但卻沒辦法告訴你「有用」背後的道理是什麼。
但是,在看完海苔熊這本書後,他把我想說卻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概念,用有系統的方式說得非常清楚。並且搭配各種不同的情境,也許是單身的你,或是身在關係卻無力的你,也可能是剛分手的你,都有適合自己的功課。
偷偷說一下,我自己在書中看到以前的自己。總覺得付出就是一種愛,所以我會很努力的付出,希望對方也愛自己。但當我發現,對方沒辦法和我的付出一樣時,我就會非常生氣,覺得對方只是愛他自己,根本沒有愛我。
但老實說,我也是那個愛自己的人,我期待透過不斷付出,甚至把兩人綁定,來證明我們彼此都有愛。但也許愛他的方式,是尊重對方的自由和空間。
看到這個章節 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早個十五年看到這本書,我想我的感情之路應該可以更加順遂。不過,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你看到了這裡,也在關係中遇到一些難題,我好希望你能夠獲得愛,但不要從受傷中學習。
因此邀請你一起閱讀這本書,讓「愛自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練習。讓你真正的愛自己,也能好好去愛。
 

#推薦序三
兼顧理性與感性,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愛情心理學!
──諮商心理師、婚戀顧問 瑪那熊
 
「辣個男人終於要出書啦!」接到推薦序邀請時,我心裡浮現的這句話。這些年來,我們總能在網路許多平台、專欄,看到海苔熊用溫暖柔和文字,包裹著清晰理性的知識,來解答許多人的愛情困境。但一本架構完整,彷若情場迷霧指南的書籍(如同他前兩本書),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已經敲碗許久了吧!
「我好興奮、我好興奮啊!」則是我細讀後的第一個念頭(請自行腦補梗圖),期待大家也能盡快看到本書。我本身在「愛情教育產業」打滾許久,發現近幾年不少網路文章或影片大聲疾呼「女人都是慕強擇偶」、「男人就該當Alpha」、「Beta只會淪為供養者」、「在關係裡透露脆弱會被女伴鄙視而離開你」……至於理由?往往推給「基因影響」、「生物本能」、「繁衍需求」。你各位看到這類網路內容,若是抱著娛樂心態觀之,其實無傷大雅(請支援「奇怪的知識增加了」貓咪圖)。但我卻遇過不少人信奉這些過於偏頗、偏激的論點,在脫單或關係經營的道路愈走愈偏。
人類愛情若被如此簡化看待,甚至忽略了社會文化、心理的影響,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海苔熊運用他豐厚的心理學知識,搭配眾多實證研究,從多元且廣泛的角度,讓我們得以透過理性一窺愛情之祕密。但別誤以為這是本充滿理論的學術書籍,相反地,你會在字裡行間感受到和煦的陽光與微風,一如海苔熊帶給大家的暖心日常。
不論渴望脫單、想維繫現有愛情,或超前部署分手療癒,這本書都將帶著你前行。沒有誇張聳動的標題、也沒有艱澀難懂的文字、同時兼顧理性與感性,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愛情心理學!
 

#推薦序四
愛情,不需要很厲害,但需要真誠和用心。
──諮商心理師 鍾筑凡
 
「我終於要出新書了,我有榮幸請你幫我寫推薦序嗎?」
「好。」
簡短的對話,好像顯得這份邀請有點突然,我的承諾有點草率。
但事實上,不論對海苔熊或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嘗試和練習,畢竟他難得開口請託,而我也難得不假思索地答應。
只是當我意識到愛情心理學並不是我的專長,內心難免緊張了起來,腦海中不斷浮現許多「你是專家嗎?」「你的愛情順利嗎?」這種自我質疑的問題常常不請自來,擾亂人心。直到收到新書之後,仔細閱讀、咀嚼字裡行間的字句,心裡的不安逐漸被安撫。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讓我想起他在這段醞釀出書的日子裡,經歷了好多難以熬過的困境,即便如此他依然持續書寫,除了安頓自己,也陪伴大家。在這段不容易的日子裡,他完成了一件不簡單的事,如今我有機會向大家分享這本書,也是我的榮幸。
「愛情,不需要很厲害,但需要真誠和用心。」
這是一本對愛重新定義的書,透過一道道對愛的困惑,反應著那些我們原本以為愛應該如何又如何的想像與期待。我們常順著自己的想像和期待踏進關係,內心卻隨著相處而開始退卻和不安,那種害怕自己被看穿,卻又渴望被瞭解的心情,常讓人不知如何是好。而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樣子,鼓勵每個人真誠地接觸自己、面對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然後允許它們的存在,坦然地迎接關係中的各種可能。
只是我們都明白「愛,很簡單,但愛起來卻好難。」
一直以來,我很佩服海苔熊總能將那些不容易理解的心理學研究,用很淺白的方式或是令人會心一笑的例子,讓人明白愛情中的現象和道理,這本書依然保有這樣的特色。只是我們都明白「愛,很簡單,但愛起來卻好難」,親密關係中的親近與疏離,就像體感溫度那樣地直接卻難以言喻,有時候就算只差一度也渴望著能被好好地擁抱。我想這本書最初的初衷莫過於此,給予需要陪伴的人,恰到好處的溫暖,然後繼續在關係中練習,繼續在關係中成長。
最後,我希望能將這本書推薦給在關係中尋找愛,在愛中尋找自己的每一個人,並深深祝褔。
 

 

日漸安心,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戀愛心理學

 


這本書我想要寫給在感情裡跌跌撞撞,經歷傷心但是又害怕失望,自我要求但卻一直沒有結果的你。
距離上一本書出版已經過了兩千多個日子,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樣的文字,什麼樣的溫度,才能夠給予「足夠溫柔」的陪伴,所以拖拖拉拉,沒想到一拖就是好幾年。後來某天晚上我到公園散步,皎潔的月光灑在我的肩膀上,我突然明白,月亮雖然每天都一樣,可是它的存在就足以讓在夜裡感到寂寞的人,有一種「我不孤單」的完整。所以我開始整理這些年來我發表在不同平台的文章,善良的編輯汝雯很有耐心的幫我集結成冊、等待我龜毛的整理參考文獻,再加上一些潤飾跟修改,以及最重要的,我為每一篇文章都寫了想給你的一段話,就成了你手上的這本書。期待它像月色一樣,可以讓你在每一個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的晚上,擁有一盞溫暖的光。

永遠不夠好的自己
在這些年醞釀、等待出書,一直到終於整理出版的過程,我發現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許多人戀愛中的模樣。比方說,在感情裡面我們會經常面臨下面幾種心情:
●求好心切,用盡一切努力希望對方改變。
●明明努力了很久,但是卻發現好像一直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或者是心中的標準。
●有一種失望跟無力的感覺。
●可能再來就放棄、放著擺爛,當別人問及你的感情,你就會笑笑的說:「還不就那樣」。
●回首過往,覺得這一路以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完成,還是重複同樣的劇本。
 
但這些可能都只是表面的現象,如果你往下探索,你會發現所有人際關係互動的困境,幾乎都來自於下面兩個因素:缺乏安全感(insecurity)以及無法自我接納(self acceptance)。因為害怕自己終究不會被愛,所以努力的去抓住一些東西、留下一些人、甚至待在自己覺得辛苦的關係裡面;因為懷疑自己可能不夠有價值,所以拚了命的想要去做一點什麼、讓別人能夠愛自己,連對方踩了你的線、甚至是原本不是自己該負責的事情,都變成自己的責任;因為太恐懼最後自己仍然剩下一個人,所以在感情裡面忍氣吞聲、在關係裡矛盾的拔河,在被拒絕的時候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所以在人來人往又人去樓空之後,每一天還是過得不安穩,還是有一個焦躁的地方想要被平衡,還是在想起過去某一些背叛跟傷口的時候,陷入深深的黑洞。或者是,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堅強、很正常,但只要一個人的時候,許多過往的失望還是會湧現,可能是罪惡感、次等感、不值得感、落後感等等,這些感覺就像是鬼魅一樣,如影隨形的跟在身邊。
 
關係裡的恐懼
要如何擺脫這些在關係裡的不確定感,以及在自己身上的焦慮?以前我就會說,這裡有ABC三個方法,請照三餐服用,兩個月之後馬上見效。但因為這些年來開始讀了諮商所,了解許多生命都有它獨特的重量,許多感情與人際關係的議題,都不是一朝一夕,可能跟過往的經驗有關、也可能跟長久以來腦袋裡面一個固著無法被改變的聲音有關,更可能跟你所處的環境、身邊的人給予的壓力有關。也因為這樣,光是每一個小小的改變跟挪動,都是很不容易的。不論是曖昧追求或交往,相處分開或放下,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難題,而每一個難題都會有無限多種可能的結局。在關係裡,我們渴望被愛又害怕失去,只能夠用有限的自己,去愛那些也同樣在意我們的人。
值得慶幸的是,就算是有限的自己,也已經是足夠好的自己了。就像一開始我說,我想要出一本「可以好好陪伴大家」的書,結果拖拖拉拉就好多個寒暑,我一直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好像有某種「不足夠」,卻忽略了在這樣的不足當中,我的文字已經不知不覺地陪伴了大家許多個秋冬。你也一樣,你有很多很棒、很美好的地方,可能你還不夠有自信、可能還是會時不時想起自己很糟糕、常常自我懷疑,但這一切本來就是生命當中的日常,身為一個平凡人,本來就是有時候會為自己感到開心,有時候會對自己感到失望,但也因為有情緒的起伏,讓我們更像一個「真正的人」。

一起,把自己愛回來
這本書,同時也是要獻給「認真過生活、認真去愛」的你。從一開始的選擇伴侶、認清自己的需求、理解自己可以單身而且不將就;到中間的相處和不安、衝突與磨合;一直到最後主動提分手的步驟、被動離開的調適,甚至是面對心中那種「放不下」的感覺,每一篇文章除了描述一些心理學的概念、研究、和我的想法之外,我也希望提供一種陪伴的感覺,讓每一個閱讀的人,可以在「不小心又掉下去」的時候,可以輕輕的被接住,然後慢慢地,靠自己的力量,接續往後的旅途。
一直以來,你已經很努力了,你努力在讓自己變好、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感情、努力在愛那些你很愛的人;一直以來,你可能嘗試逃避心中某一個黑暗的地方、迴避那些你一直不敢觸碰的過往,渴望自己能夠像小孩一樣,有一天能夠被好好的愛回來;一直以來,你靠自己的力量走了好遠好遠的路,有時候總是覺得辛苦又沒有辦法得到祝福,那麼現在你可以稍微放輕鬆一點,或許眼前的路還有許多的顛簸,或許還會遭遇很多無法預期的失落,但我相信只要彼此相伴,就能面對那些一個人無力面對的困難。
把你的手給我,我們,一起走。
 

 

 

目次

作者序 日漸安心,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戀愛心理學

推薦序 發揮天蠍座「療癒者」的天賦,提供一針見血又容易服用的見解
──占星專家 唐綺陽
 
推薦序 要愛,不一定需要傷害
──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忘形
 
推薦序 兼顧理性與感性,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愛情心理學!
──諮商心理師、婚戀顧問 瑪那熊
 
推薦序 愛情,不需要很厲害,但需要真誠和用心
──諮商心理師 鍾筑凡
 
推薦語 跨界名人‧依戀推薦
 

Chapter 1
/愛在怦然心動時/為什麼我總遇不到對的人?
 
關於愛情,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愛的重新定義
你是不想強求,還是不願將就?──四種單身類型
製造神祕感,對關係有幫助嗎?──關係變好的兩個規則
為何他一直不願意定下來?──破解曖昧延長症候群
為什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住在你心裡的三個陰影
我是不是很糟,才一直遇不到愛我的人?──破解你的非理性思維
為何他寧願曖昧,就是不願意「在一起」?──沒有開始,也還是會失去
 
Chapter 2
/愛在糾結不安時/為什麼總是愛得那麼苦?
 
當委屈感大過於愛,怎麼走下去?──關係裡最重要的兩件事
你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嗎?──十二個問題,了解你的依戀風格
焦慮依戀者也能走出不安,好好愛?──五種因應策略
他是逃避依戀,還是沒那麼愛你?──三件事辨識他的逃避依戀
主動提出需求,等於對方不夠愛你?──矛盾依戀者的兩步驟練習表達
他總是和舊愛聯絡,真的沒問題嗎?──感情裡的「背後靈」
你想談,他不想,怎麼辦?──五大溝通重點,突破單面無力
為什麼越幸福越害怕會結束?──愛情裡的五個基本恐懼
他總是不想要,怎麼辦?──性愛誘惑心理學
如何成為不安全依戀者的安全堡壘?──讓伴侶邁向安全依戀的兩種方法
為他做了這麼多,為什麼他還是不滿意?──其實不付出,也是一種愛
當愛走偏了,怎麼辦?──維繫關係的兩個關鍵時光
 
Chapter 3
/愛在心碎破滅時/分手後,如何快樂?
 
當愛到了盡頭,如何提分手?──好好說再見的五個步驟
【海苔熊專欄】分開以後當朋友?──最讓人氣餒失落的假性朋友關係
為什麼失去了關係,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分手後的情傷與課題
為何會一直夢見他?──走出心中那個大魔王的陰影
分手就該馬上尋找新對象?──重新解讀「別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
分手了,還能彼此問候嗎?──不愛了,一點點的關心都是打擾
 
結語 好好陪伴你自己,給餘生一點自我接納的勇氣
 

 

書摘/試閱

 #試閱一
關於愛情,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愛的重新定義
 
一直以來,我們對愛情可能都懷抱著一種錯誤的想像。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要找的是一個可以完整自己、愛得轟轟烈烈的人,我們希望感情是充滿浪漫、時時怦然,像是步步驚心裡的四爺與若曦,或是來自星星的都教授與千頌伊,縱使危機四伏,還是能憑藉愛,跨越各種艱難和辛苦。但事實上,單純憑藉著熱戀(Passion)的感情是不靠譜的。已經有許多研究都指出,愛上一個人之後,那種很愛很愛的感覺會隨時間而消退。換句話說,「愛到乏味」是許多人必經的路程。但正因為我們對關係的炙熱,會隨著時間走向平淡,才有機會做下面兩件事情:
1.自我實現:發展事業,支援雙方走向自己的理想。從「米開朗基羅效應」(Michelangelo Phenomenon)的觀點,一段良好的關係並非從未有爭執與衝突,而是對方可以看到你的潛能,並支持你,讓你變成更好的人。
2.培養彈性:在每一次的衝突和意見不合當中,看見自己與對方的不安、諒解彼此都有在乎的點、也承認雙方都是同樣需要被關照、需要愛。然後從這些看見當中,從「自由獨立」與「依賴支持」當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另一個感情的思考謬誤是:我們可能都以為有一種感情,可以拋下一切、不管對方的身分地位、不看對方的外貌過往,只單單因為對方本身,而墜入愛河。但奇怪的是,我們常常一邊鄙棄那些嘴裡嚷嚷著要找官爹富娘的人,一邊又在擇偶的時候偷偷檢核著對方的高、帥、富、爹、才。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我們不需要急著否認,自己在乎對方的外表和身分。心理學與腦科學教授安琪拉‧D‧布萊恩(Angela D. Bryan)等人進行的一連串有關擇偶條件的研究表明,不論是選擇「短期外遇」或是「長期伴侶」,外貌吸引力與身分地位永遠是最有力的預測因數之一。不過,如果你想找的是一位能陪你走一輩子的人,你可能會希望他至少能好相處、個性溫和(Agreeableness)。
關於分開,我們也常想錯了。一個人的離開,往往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一段關係之所以走到了盡頭,常常是在更早的時候,已經有一方對彼此感到不滿,卻因為害怕損傷關係,選擇躲藏隱匿。沒想到這份害怕,卻隨著時間漸漸長大。
 
不愛了,不是因為我們對愛的要求提高了
每次演講,我總會問在場的大家: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彼此瞭解」,有心事能互相分享、能給予自己情緒回應與支持。我們之所以會愛一個人越來越深,是因為我們能互相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在這樣的信任關係裡,我們克服了自己的不安,冒著對方可能會傷害自己的風險,說出自己內心的黑暗與擔憂。
根據社會心理學專家卡里爾‧E‧拉斯布特(Caryl E. Rusbult)的「親密關係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 of Commitment),關係的維繫或崩解(dissolution)通常受到三股力量所影響:
1.關係滿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在這段關係中的快樂程度。
2.投入程度(Investment):花在這段關係裡的時間、心力與金錢。
3.其他可能的關係(Alternative):是否有其他感情的對象。
 
曾幾何時,那些離婚的人將相知相信走成了不問不提,既已經失去了當時的親暱,又如何將當前的感情繼續維繫?可是從上面的理論看來,不快樂的關係並不必然會有外遇,也不必然會離婚。
我們之所以會漸漸變得不愛了,不是因為我們對愛的要求提高了,恰相反,而是因為我們對於愛的想像都還停留在一開始的心動與炙熱,而無法接受後來的平淡與摩擦。如果這個時候有另一個新對象出現了,重新打中你的那些心動與炙熱,你可能會以為,這才是自己真正愛的人。可是到了最後,你才發現一切只是一種愚蠢的迴圈。
真愛似乎意味著,我們一生能遇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人。但事實上是,那些原先就過得很快樂的人,往往不論遇上誰都能有很不錯的關係;而那些始終懷抱不安、多慮的人,不論跟誰在一起,常常還是會被這些情緒所困。那些我們想像中的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在關係滿意度當中常常只扮演非常小的效果。
所謂完美的情人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自己並不存在一樣。如果你始終都沒開始學會如何愛自己,那麼再多段的感情,都只是反覆重演那些以「害怕」為核心的劇情。
 
只有在真誠的時候,我們才能顯現出最坦然的自己
關於衝突處理,或許你也想錯了。那些你曾經想偽裝的、想刻意調整的、想在衝突時按表操作的,在你認知資源不夠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再「假裝」了。
我們常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能接納他的不完整,但並不表示我們得補齊或改變他。記得有個神話故事說,我們人類原先是一對一對的,就像一顆肉球一般,有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所以前進的時候是用滾的)。直到有天,雷神索爾生氣了把我們劈成兩半,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那個失落的另一半。於是,我們總是對另一半抱持著互補的想像。
荷蘭心理學專家彼德內爾‧迪克斯特拉(Pieternel Dijkstra)等人進行了一項有關於吸引力(attractiveness)的研究,他們發問被試者:「你喜歡相似的人,還是互補的人」的時候,百分之八十六的人都說他們喜歡互補的人,但心理測驗的結果卻發現,他們真正喜歡的是相似的人。後續關於相似性與互補性的研究則說明了,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人「實際上」跟自己像不像,而是「看起來」和自己像不像。但這些研究並不表示,我們在愛裡可以隨心所欲。相反地,在每次表現出「真正的自己」的時候,更該要「看見」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在損傷這段關係,並試
圖做出一點調整,因為關係是禁不起不斷被傷害的。
答案並不能帶我們通往任何地方,但思考可以。誰不是在愛裡反覆考察自己行動的理由、一再檢視自己的情緒與糾結,並透過這些,更貼近自己一些?
有些人不信任愛情、不敢邁入一段穩定的關係。因為只要擁有就會有失去,只要付出真心,就得承擔受傷的可能性。可是我們這樣的人,心裡其實還是渴望著愛的,所以在許多看似滿不在乎的行為中,還是藏著想愛、也需要愛的衝動。於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學習的三個課題是:
1.承認自己也是需要愛的。
2.貼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並誠實地表達它。
3.在關係中,試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
 
這三個看起來很空泛的口號,卻糾結著許多人。因為最簡單的事情,常常是最難做到的。很多時候一度以為自己終於能開始面對恐懼了,下一次卻又開始害怕、逃跑。
順著這樣的脈絡,我給那些在關係裡躊躇的人同樣的建議是:不論你是否計畫踏入婚姻,都該學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倘若你想找一個人陪你走一生,也別忘了讓他「認識」你的不安。因為我們在感情與生活裡面對的許多問題,都和安全感息息相關。
唯有你真正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觸自己的不安,幸福才會一點一點地靠岸。
 

#試閱二
你是不想強求,還是不願將就?
──四種單身類型
 
這陣子我遇到一些朋友,他們年齡大概落於二十九歲、三十四歲、三十九歲左右,這些人共同的困擾都在於,有「要往人生下一個階段進步」的壓力,對於男生來說,社會期待的「進步」就是「職業穩定」、對於女性來說,刻板印象的期待的是「有一段穩定的關係或者是家庭」。
雖然這些朋友跟我聊的時候,多少都認為這樣的期待非常古板,但他們同時也告訴我,要不去理會這樣的期待,其實要付出的代價比想像中的還要多。所以,不少人仍然糾結其中。
以女性來說,當我們討論感情與婚姻話題的時候,通常會感覺到這些女孩們內在有一種矛盾:「其實我沒有真的很想要進入婚姻,但身邊的人給的一些壓力,會讓我不得不去思考關於婚姻的問題。而且,好像結婚,是大家都會走的一條路,所以似乎跟大家一樣,會比較輕鬆。」(性別與婚姻研究上我們習慣稱之為:阻力最小的路。)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曾經被別人說你很挑、眼光太高、就是不走出去所以才沒有機會認識新朋友、或者是朋友一天到晚嚷嚷著要幫你介紹,但都只是說說而已?其實你比誰都知道,你不是太挑、只是還沒有遇到對的人。可是,當你過度焦慮於「對的人」,反而會讓你更看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樣的緊張,會限縮你的注意力。所以,在找到對象之前,你得先找到自己!
 
三種自我
根據心理學教授愛德華‧T‧希金斯(Edward T. Higgins)的「自我差距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自己。這三種「自己」分別為:
1.真實我(actual self):你現在的樣子。
2.應該我(ought self):你覺得別人想要你變成的樣子,就是「我應該成為一個的人」。
3.理想我(ideal self):你想要你變成的樣子,就是「我想成為一個的人」。
 
愛德華‧T‧希金斯認為,你的「真實我」和另外兩者的距離,稱之為心理差距(discrepancy)。如果你的「真實我」沒有達到「應該我」的標準,就會有焦慮(anxiety)的感覺;而「真實我」沒有達到「理想我」的標準,則是會產生憂鬱的感覺(depression)。
很難懂的話,來舉個例子好了。例如說,逢年過節回家,家人都會有意無意地問你的「感情狀況」,你因此覺得自己「應該要結婚、有小孩」,所以內心就會產生焦慮的感覺、不想要回家(這是「真實我」和「應該我」的差距);又例如其實你很渴望一段自在的戀情,可是每一段你過去談過的戀愛,都讓你痛苦萬千,這就有可能讓你產生憂鬱的感覺,覺得自己為什麼都遇人不淑(這是「真實我」和「理想我」的差距)。
不過,上面這段只談到「真實我」和另外兩者之間的差距,並沒有把「應該我」和「理想我」放在一起比較和考量。所以,當我們利用上面的三個概念把它畫成一個表格,並且假設你目前的狀態是單身(真實我),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座落在哪一個狀態。
 
四種不同的組型
假設你目前的狀況是沒有穩定交往的對象,或者是單身的狀態,再搭配上這個表格,通常你會座落於下面這四種類型當中的其中一種:
 
1.一致型
你目前單身、也很喜歡單身、也很渴望單身、而且周遭的人也覺得你單身很好,這大概是過得最快樂、最自在的一種人。
2.矛盾型
其實你渴望一個人過,但隨著年齡、隨著旁人的眼光,他們似乎「不允許」你這樣做,或者是你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你,結婚才是一輩子最終的憑依,這會讓你非常矛盾,因為其實你並沒有想要結婚,可是另外一方面,你又面臨了外在的壓力,好像非得結婚,才不會被社會給拋棄。看起來這一類型的比較悲慘,但其實只要調整一部分就可以了——你的理想我和真實我並沒有差距,都是單身的狀態,但你的真實我跟應該我之間有一個差距,所以會讓你感到非常焦慮,這時候你該把重心放在「那個應該」上面,跟朋友聊聊談一談,是不是所有的社會期待都像你所想像的那樣、一定要結婚才是最好的結局?
3.等待型
你不是不想將就,而是不願意強求。等待型的人其實覺得單身也無所謂,你並沒有感受到外在的壓力,但是自己卻很想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只是過去都遇到不好的對象,所以現在你會比較謹慎小心,而且也不會因為看到一個還可以的人,就湊合著將就。你明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只是那個人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所需要做的事情除了等待之外,還有拓展更多的交友空間,例如透過網路、活動、社團、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等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遇到可以和自己契合的對象。
4.雙重焦慮型
看起來是最悲慘的一種,但其實也沒那麼悲慘,因為不論是外在的壓力或內在的期許,都告訴你、你還想要結婚、想要有一個歸宿、所以你大概不會跟家人朋友在價值觀上面有什麼衝突,只是你要面臨兩個壓力:
●「我已經很煩了,我也很想要有對象,請不要再逼我了!」
●「我就是目前找不到適合我的人啊,怎麼辦?」
 
針對第二個壓力,其實化解的方式就像是前一種類型所說的,多拓展交友圈(你或許會覺得用網路交友很像不太好,但這的確是這個時代另外一種拓展機會的方式,何不給自己一點機會嘗試看看呢?),而針對第一個壓力就比較棘手了,你得先劃出自己的界線,當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不會被外在的聲音所困擾。
當你長期一個人,又習慣自己解決問題、不想麻煩別人的時候,常會顯得慌亂、不知所措、甚至有些時候,根本遺忘了自己本來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不論如何,找你可以信任的朋友,談一談關於單身的話題吧,或許能夠緩解你的情緒、甚至真的拓展你的交友圈(不過,請謹慎挑選對象,挑錯人的話反而會讓你更焦慮)。
其實「強求」和「將就」,往往是一念之隔,當你更能夠區分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更感覺到自己內在的情緒到底是焦慮還是憂鬱,或許你就更有機會可以自在地拓展自己、進入一段真正讓你感到安心的關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