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簡體書)
滿額折

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閱讀筆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作者在“張之洞檔案”的系統閱讀中突出地感受到,這批史料給今人提供了觀察戊戌變法的新角度:張之洞、陳寶箴集團是當時清政府內部z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最為主張革新的團體。從“檔案”中看到,張之洞集團及主要政治人物對康、梁所持的排斥乃至敵對態度,似可多維地了解變法全過程的諸多面相,並可大致推測康、梁一派的政治前景。

以往的戊戌變法研究,經常以康、樑的說法為中心,而“檔案”中這批出自康、梁以外的材料,可以讓研究者站在康、梁以外的立場來看待這次改革運動。

這批“檔案”材料數量較多,準確度較高,許多屬當時的高層機密,可以細化以往模糊的歷史細節,尤其是歷史關鍵時刻的一些關鍵內容。

作者簡介

茅海建

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兩次鴉片戰爭史和戊戌變法史,著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及戊戌變法研究的多部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另面》通過對“張檔”的系統閱讀與細節考證,澄清了戊戌變法中一些鮮為人知的關鍵內容,拓寬了戊戌變法史的研究視野。該書既沿襲了作者註重歷史細節的一貫風格,又慷慨披露了“張檔”中發現的諸多新史料,充分展現了歷史研究的豐富性和立體性。

從新的角度成功揭示戊戌變法中鮮為人知的隱情與細節,再次走到史實重建的前列。

自序

史料的發現真是讓人驚心動魄,在我研究戊戌變法已達十年之後,閱讀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所藏“張之洞檔案”,不由又有了牖開思進之感受。

很長時間以來,戊戌變法史的研究,以康有為、梁啟超留下的史料為基礎,構建成當前戊戌變法史的基本觀點、述事結構和大眾認識。儘管也有一些歷史學家對康、樑的一些說法提出了質疑,但畢竟沒有新的大量的史料可供其另闢新途。歷史學家陳寅恪言及戊戌變法的思想源流,稱言:

當時之言變法者,蓋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論之也。咸豐之世,先祖亦應進士舉,居京師。親見圓明園幹霄之火,痛哭南歸。其後治軍治民,益知中國舊法之不可不變。後交湘陰郭筠仙侍郎嵩燾,極相傾服,許為孤忠閎識。先君亦從郭公論文論學,而郭公者,亦頌美西法,當時士大夫目為漢奸國賊,群欲得殺之而甘心者也。至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學,附會孔子改制以言變法。其與歷驗世務欲借鏡西國以變神州舊法者,本自不同。故先祖先君見義烏朱鼎甫先生一新“無邪堂答問”駁斥南海公羊春秋之說,深以為然。據是可知餘家之主變法,其思想源流之所在矣。

陳寅恪指出從實際經驗中得知須藉重西法改舊法的陳寶箴,與從“今文”經、“公羊”學中推導出“孔子改制”之說的康有為,有著思想淵源的不同。他的這一評論,具有指向性的意義,其基本史實方面當得自於其“先祖”與“先君”。然長久以來,學術界對陳寅恪的這一說法有過許多次引用和讚賞,但一直不能予以證明。這是因為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留下的關於戊戌變法的材料太少。

而與陳寶箴屬同一政治派系的張之洞,卻留下了相當完整的檔案。

“張之洞檔案”的主體部分,是張之洞的幕僚許同莘編《張文襄公全集》時所據之原件或抄件,還留有許同莘的許多抄目與批註,上世紀50年代由張之洞曾孫張遵騮贈送給近代史研究所;另有一些是近代史所圖書館歷年購置、收集而入藏的;總計492函,內有兩千餘冊及數以千計的散頁。其中關於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庚子事變及清末新政的內容相當豐富,然我所感興趣者,是涉及戊戌變法的史料——該類材料的數量雖不很多,但也有數百上千之規模。

儘管從廣義上說,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所包含的內容相當豐富,相關的史料也極多,一輩子都無法讀完;但若從嚴格的政治意義上去分析,戊戌變法大體上就是“百日維新”,是一次時間非常短暫的政治事件。其主要活動在北京、在政治上層,且只有少數人參與其間,絕大多數人置身事外,聞其聲而不知其詳。又由於政變很快發生,相關的人士為了避嫌,當時沒有保留下完整的記錄,事後也沒有詳細的回憶,一些原始史料也可能因此被毀。也就是說,今天能看到的關於戊戌變法的核心史料仍是不充分的。

戊戌變法的主要推動者康有為、梁啟超,政變後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關於戊戌變法的著述,也成為後來研究戊戌變法的重要史料。毫無疑問,康、梁是當事人,他們的著述自然有著很高的價值,但他們著述的目的,不是為了探討歷史的真相,而是其政治鬥爭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著諸多作偽。康、梁作為政治活動家,此類行動自有其合理性,但給今日曆史學家留下了疑難,若信之,必有誤,若不信,又從何處去找戊戌變法的可靠史料?

台北中研院院士黃彰健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孔祥吉教授和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員陳鳳鳴先生分別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和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發現了大量檔案或當時的抄本,主要是康有為等人當時的奏摺,揭示出康有為等人在《戊戌奏稿》中的作偽,對戊戌變法的研究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當此項史料搜尋工作大體完成後,還有沒有新的材料——特別是康、梁一派以外的材料,可用來研究戊戌變法?

正因為如此,當我讀到“張之洞檔案”中關於戊戌變法的大批史料,一下子就感受到追尋多年的目標突然出現時那種心動加速、喜出望外,於是,我立即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改變研究計劃,專門來閱讀與研究這一批材料。

我在閱讀“張之洞檔案”的過程中,最為突出的感受是,這批史料給今人提供了觀察戊戌變法的新角度:

其一,張之洞、陳寶箴集團是當時清政府內部最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最為主張革新的團體。他們對康有為、梁啟超的看法,對變法的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戊戌變法是體制內的改革,須得到體制內主要政治派系的參加或支持,方有可能得以成功。當人們從“張之洞檔案”中看到張之洞集團以及當時主要政治人物對康、梁所持的排斥乃至敵對態度,似

可多維地了解變法全過程的諸多面相,並可大體推測康、梁一派的政治前景。

其二,以往的戊戌變法史研究,經常以康有為、梁啟超的說法為中心;而“張之洞檔案”中這批出自康、梁之外的材料,可以讓研究者站在康、梁之外的立場,來看待這次改革運動。

兼聽者明。由此,易於察看到康、梁一派在戊戌變法中所犯的錯誤。

其三,由於這批材料數量較多,準確度較高,許多屬當時的高層秘密,可以細化以往模糊的歷史細節,尤其是歷史關鍵時刻的一些關鍵內容。這有助於我們重建戊戌變法的史實,在準確的史實上展開分析,以能較為客觀地總結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

也就是說,原先的戊戌變法史的研究,主要依靠康有為、梁啟超留下的史料,並進行了多次辨偽識真,建立起當今戊戌變法史實結構的“正面”——儘管這個正面還有許多瑕疵和缺損;那麼,通過“張之洞檔案”的閱讀,又可以看到戊戌變法史實結構的“另面”——儘管這個另面也不那麼完整和清晰。任何事物都是立體的,多維觀察的重要意義,本來是不言而喻的;但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對於閱讀歷史的讀者來說,由於史料的保存多有缺憾,能夠閱讀到歷史的“正面”同時又閱讀到歷史的“另面”的機會並不多。這是我的一種幸運。

我必須說明,本書只提供了戊戌變法的“另面”,讀者若要建立起戊戌變法史的完整認識,當然還要去看看其“正面”。

我還需要說明,由於本書所引文獻皆用中國傳統紀年,時間又相對集中,為避免過多換算而引起讀者的理解不便,本書使用中國傳統紀年,並在必要處夾注公元。

當我看到“張之洞檔案”中那些激動人心的史料,卻進入了奇妙弔詭的生活。我剛剛從北京大學返回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去北京的近代史研究所看檔案,反而成了不太方便的事情。於是,我只能在課餘或假期飛北京,盡可能地躲開近代史所的各位師友,以節省時間,多看一點。在此向各位師友致歉。資料蒐集工作進行近半,我又與《中華文史論叢》的老編審蔣維崧先生商量,想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在刊物上進行論文連載。蔣先生聞此,一口應允。開場的鑼鼓敲響了,我又發現,每三個月結一次賬,實在是一樁讓人吃不消的力氣活。為了按時交稿,又找了朋友,跑到政治大學,躲了五個多月,完成了本書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本書的主要部分曾作為論文在《中華文史論叢》上連載,該刊精細的編校工作讓我想起來就感動不已——現在很少能見到如此認真的編輯與校對,且也不見這般柔中有剛的催稿手法。這批論文發表後,我又放了一段時間,以能發現錯誤,隨時進行修改。此次再跑到中央大學,為的是再躲上三個星期,以進行最後一次修訂。寫下以上這些私人性的話語,是為了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諸多人士——蔣維崧先生、林虞生老先生、胡文波先生、唐啟華教授、呂紹理教授、汪朝光教授、金以林教授、馬忠文教授、深町英夫教授、張玉萍博士……而我心中最為感謝的,自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尤其是茹靜女士,我在那裡度過了許多陽光燦爛的美好時光。

茅海建

2013年6月於永山

 

目次

自序

導論

一、張之洞、康有為的初識與上海強學會、《強學報》

二、從陳慶年日記看張之洞及其派系的內情

三、《勸學篇》與《正學報》

四、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召京

第一章張之洞之子張權,之侄張檢、張彬的京中密信

一、李景銘與《張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屬類》

二、張權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來信

三、張權光緒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來信

四、張權光緒二十四年來信兩殘件

五、張檢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來信

六、張彬光緒二十四年正月來信及光緒二十一年一殘件

第二章張之洞與楊銳

一、楊銳是張之洞的“坐京”

二、光緒二十一年三月至二十二年正月楊銳給張之洞的密電及光

緒二十二年正月給張之洞的密信

三、戊戌變法期間張之洞給楊銳下達的指令

四、光緒二十四年楊銳的兩件密信:孔祥吉發現的“百日維新密

札”作者應是楊銳

五、張之洞營救楊銳的行動

第三章戊戌政變前後張之洞與京、津、滬的密電往來

一、張之洞給張權、張檢、黃紹箕等人的指令

二、江西試用道惲祖祁

三、奏調湖北差委分省補用知府錢恂

四、湖北按察使瞿廷韶

五、天津委員巢鳳岡

六、太常寺少卿盛宣懷

七、上海委員趙鳳昌與曾磐

八、餘論

第四章張之洞與《時務報》《昌言報》

——兼論張之洞與黃遵憲的關係

一、相關背景:《時務報》的創辦與汪、梁矛盾

二、張之洞與黃遵憲的交誼

三、黃遵憲對《時務報》內部分歧的態度及張之洞幕中反應

四、《時務報》改官報與汪康年、張之洞等人的對策

五、汪康年改《時務報》為《昌言報》與光緒帝旨命黃遵憲“查

明”“核議”

六、黃遵憲對事件的處理

七、戊戌政變之後

第五章張之洞與陳寶箴及湖南維新運動

一、張之洞與陳寶箴的早期交誼

二、湘鄂之間

三、《湘學報》之爭

四、張之洞奉召進京與陳寶箴的建策

五、張之洞、陳寶箴聯銜上奏變科舉及與康有為的間接交鋒

六、陳寶箴與康有為的直接交鋒與保舉張之洞

七、陳寶箴的罷免與保衛局的保全

八、尾聲

附錄一陳寶箴之死

附錄二張之洞與譚繼洵父子、於蔭霖的關係

——羅惇曧對《抱冰弟子記》的誤讀

附錄三康有為一派對陳寶箴父子政治態度的誤解與誇張

第六章戊戌前後諸政事

一、光緒十九年劉坤一查辦張之洞

二、光緒二十年至二十一年起用容閎

三、光緒二十一年李提摩太的“妙法”

四、光緒二十二年查驗劉鶚的假資產證明

五、光緒二十二年為李鴻藻治病

六、光緒二十四年清朝決策岳州自開通商口岸

七、光緒二十四年康有為香港談話、來信及“密詔”在上海發表

與張之洞等人對此的反應

八、光緒二十六、二十七年策反邱菽園

九、光緒二十七年請獎梁慶桂等人赴西安報效事

十、光緒二十七年請廢大阿哥

徵引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