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滿額折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儆醒預備:2021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繼2011年以來所舉行同一系列的第六屆「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研討會」之論文集結出版。總共有12篇論文,分為兩部分:「聖經翻譯與神學詮釋」,以及「宣教、實踐與倫理」。

前者是本系列歷次研討會的招牌主題,充分反映華人教會在聖經研究與詮釋上的精進,包含4篇論文。後者共有8篇論文,取材的對象橫跨兩岸以及不同基督教團體的傳統。

此外,本書也收錄了本次研討會圓桌論壇的發言摘要。此論壇邀請了熟悉第一線實況的神學院師長們及教會團體代表,一同就著教會如何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等議題,進行研討與交流,內容值得各教會團體參考。

作者簡介

王韻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國際關係、兩岸關係、人權、宗教自由、跨國社會運動。


周復初

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聖經漢譯、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


劉遠見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基督教青年工作、漢譯聖經註釋。


陳祥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陳琪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


繆慎耘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


葉玟君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


馮靜

台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


徐淑瑛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王世平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


曾慶豹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納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葉先秦

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倪步曉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吳有

美國基督工人神學院。


彭振雄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博士生。


曾祖漢

東海大學基督教會/校牧室傳道。


吳祈得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姚蘊慧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


邱凱莉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序言
教會存在的意義:全球疫情下的儆醒與預備

2020年農曆新年之後,與同工討論是否要繼續舉辦2021年的「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學術研討會時,心情是特別忐忑不安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2019年末開始從湖北武漢被發現案例,幾個月之內傳播全球,2020年3月時全球許多國家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國境封鎖與封城等防疫管控,而其中台灣的防疫措施更可以說是開始的最早,12月31號就宣佈對武漢班機以及遊客的檢疫、1月2號成立中央專責應變小組、1月12號派遣專家前往武漢調查、1月23日發佈武漢來台的禁止令、1月25號就全面禁止旅行團赴中國。之後兩岸與全球民眾都開始忍受長達兩年且看不到盡頭的疫情下生活;口罩、社交距離、遠距工作、國際檢疫與社區封控都成為日常。

雖然當時全球旅遊幾乎都已經停止,但台灣因為及早因應而相對平安,要照往常舉辦國際研討會當然不是不可能,只是面臨許多未知的風險:台灣的主場要線上還是實體?我們海外以及大陸的朋友們願意改成線上參與嗎?考量經費使用與報帳時的各種規定,延後舉辦會不會更妥當?台灣社會在初期的「儆醒」與對當時疫情控制的相對成功狀態,給了我們樂觀的期待,我們決定晚辦不如早辦,應該趁著台灣學術活動仍能正常開展的時候,讓這一個華人基督教研究世界中少有的實體學術平台,能夠繼續順利運行。個人的樂觀推估是,疫情衝擊下,大家應該有更多時間與想法想要分享討論吧?!

就在我們發出徵稿通知之後不久,台灣也進入社區流行並發佈三級警戒,從提交大綱的數量與作者的背景,就可以看到疫情的衝擊非常明顯;以大陸背景的參與者為例,往常至少十篇以上的數量縮少到只有三篇。但不幸中的幸運是,疫情在台灣逐漸受控,在研討會舉辦的11 月,還能在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會議廳有一個實體的現場;雖然現場人不多,透過網路直播我們仍有不少的大陸與國際參與者。這些都是我們要感恩與感謝的!

對於這個「明知不該辦還要辦」的研討會,能夠在萬難中徵集、反覆修改以及順利審查出來12 篇論文出版,這個論文集本身的意義並不僅僅是這12 個主題的研究;這裡要特別先提到一篇因為個人理由退出的論文,標題「教會存在的意義:新冠肺炎下的教會論」,來凸顯我們最想要觸及的「疫情下」的教會議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張恩瑜傳道,在他的研討會論文中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當教會無法維持原來的型態,必須捨棄原有習慣的運作模式時,華人移民教會(他服事於阿根廷的福音教會)該如何反思自己教會的本質及優勢呢?張傳道討論的例子,是納粹德國時期的柏林大學神學家與牧師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潘霍華原本服事的國家教會屈服於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政策,因而轉而加入地下反抗組織認信教會(Confessing Church),而他本人更因為參與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今天的語言來說,潘霍華的認信教會就是一個捨棄原來運作模式的「非實體」、「去中心化」的教會,而他主張教會應當要以「以基督為主」、能夠要落實耶穌基督的形象在世間作為標準;而當世道扭曲,以基督的精神和這個「大環境」做出區別,就是一個真正教會該做出的抉擇!

為了真理與正義而要做出捨棄的教訓,當然不僅僅針對移民華人教會而已,只是「非主流」的華人移民教會、或是「非常態」中生存的認信教會(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也是),與大環境做出區別常是他們必須面對的日常,其中捨棄以實體會堂為運作中心的模式,更是他們日常中的日常。查考聖經翻譯(本研討會的招牌主題)告訴我們,他們的選擇其實是有聖經基礎的:希臘文聖經中「教會」一詞原文是?κκλησ?α(ekklesia),原意是「被召出來的一群人」或「蒙召出來的會眾」, 因此,教會本質是人的行動而非給信徒聚集的建築物或組織章程,從馬丁路德到潘霍華,從王明道到倪柝聲,這個教訓都被反覆地訴說著。

從這個道理來理解,而2020年至今不斷變化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可以說是給「主流」與「常態」下依賴傳統運行模式的全球基督教會一個「潘霍華等級」的衝擊:定期教堂聚會被停止、面對面的信徒牧養遭受困難、社區服務工作站點關閉、以及依賴宣教士駐點的海外事工被迫中斷的種種挑戰,到底信徒們該怎麼辦呢?偷偷抵抗政府關門的決定?繼續堅持舊制、用預錄影片頂著等待疫情緩解?還是要思索修改舊的模式?要發展全新的「去中心」或「後疫情時代的新型態教會」模式嗎?習慣於舊有模式的信徒們會不會因此流失呢?而習慣於線上禮拜相交的方便時,當疫情和緩時會不會就不再回到教會進行實體聚會呢?

我們堅持在疫情間繼續舉辦實體研討會的最大收穫之一,就是在參與的教會資深牧者、年輕傳道人、有實務經驗的教會同工、神學院老師、聖經學者等等各種不一樣年齡、專長與背景的人當中,透過互相交流與私下的討論,得到一個目前台灣教會回應這些問題的一個大致圖像:幾乎沒有教會選擇停滯與等待;同步的線上主日崇拜或非同步的預錄講道,在疫情期間已經成為主要回應的方式,而習慣於舊有模式的信徒們,在新的線上模式中的確有人數流失的現象,但顯然在補上適當的關懷機制之後情況多有改善,甚至有一些教會回報參與人數反而在改成線上之後有所成長。多數的教會顯然是對於應付疫情衝擊是有信心的,但應付的能力顯然會因為教會的體質、大小與經驗而有所差異。「數位落差」是教會間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進一步關注(讀者可以參考本書最後圓桌論壇發言部分)。
一個意外的收穫是,許多原本不信任或是沒有覺得需要新模式的長老執事們,在實體建築物不能開門之後被迫試用這些新作法,而嘗試的結果普遍是正面的;許多人反應網路與實體的模式各有優劣,因此疫情期間的一些作法會延續到解封之後,網路與實體共存的模式應該也會繼續存在,而這也可能會給教會中年輕一輩、更熟悉網路科技的同工與傳道人更大的發揮空間。一些疫情期間的調查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例如哈特福宗教研究學院(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於線上調查美國13個教派中38個教會受到的影響,發現只選擇線上禮拜或實體禮拜的教會流失的成員比較多,而採取多種禮拜方式則是成員增加的主因,這樣混合的模式已經佔總數的83%;更令人樂觀的是,調查顯示整體奉獻的數量並沒有因為改成線上模
式而顯著的減少,而2,074 份問卷中超過2/3 表示他們的教會「比疫情前更強壯」!

值得儆醒的是,台灣的調查數據顯示類似但較不樂觀的結果。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在2021年7月1日發佈網路調查結果,雖然97.9%的教會在疫情中仍透過網路持續成人主日崇拜,但卻有33%的教會暫停兒童主日學,60.2%的教會反映參與線上崇拜的人數比三級警戒前的實體聚會人數少,17.7%甚至少了一半以上。70.8%的教會在疫情中的奉獻有下滑的情況,其中尤其對以面對非信徒的「宣教型機構」(46.3% 報告收入減少),以及「社會關懷型機構」(73% 報告收入減少)最為讓人擔心。這可能跟台灣的教會在網路化事工的預備上面,本來就沒有美國教會來的積極有關,但也可能是因為這份問卷的抽樣代表性不足,回收有效樣本份數來自台灣長老教會138位、靈糧堂58位、浸信會38位、泛信義宗36位、行道會31位,以及其他宗派、聯盟教會180位等共678份,仍缺乏以聚會凝聚力知名的真耶穌教會以及召會兩個重要團體的聚會資料。

我們有理由相信,加上兩個團體數字之後的台灣教會在疫情下的圖像,應該會是比較樂觀的,但這個樂觀是要建立在對於未來事工的儆醒與預備之上。協進會負責調查的夏昊霝與陶牧群牧師也已經發現,這些數字已經比針對香港教會以及台灣一般非營利組織的類似調查結果來的好很多;這反應的是全球華人社會,都在疫情以及更早的全球化衝擊之下,已經面臨很大的轉型挑戰,而台灣的教會發展可能跟台灣在全球華人社群中的整體地位類似,具有一些條件上的優勢,但未來的發展還仍不明朗,亟待更多研究釐清。更重要的是,教會要「比疫情前更強壯」才是這波疫情下經驗可能真正的意義。回到潘霍華的教會觀:發展實體或非實體模式其實並非區別的重點,新的模式是否能夠更落實基督的形象在世間呢?聚會人數與奉獻量只能是輔助的資料,這是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都必須要關切與預備的問題!

最後要感謝補助以及支持研討會以及本書出版的內政部、台北市召會、政大研發處,以及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也特別要感謝所有的研討會參與者,尤其是研討會最後圓桌論壇的參與者,包括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譚國才校長,中華福音神學院副校長陳志宏,東海大學資深教授趙星光老師,貴格會中心教會廖金河牧師,大陸的薛弟兄、以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張恩瑜傳道等人;如有遺漏,還請見諒。我們盡量將主要的討論內容忠實呈現給讀者,因為這些對話反應的是第一線事工的最真實樣貌,它們的價值遠遠超過有限學術研究的範疇!也期待本書能持續作為教會事工與學術研究之間重要橋樑的一部分,刺激更多的討論與辯論在未來出現。

王韻
政治大學東亞所副教授

目次

序言/王韻
導言/王韻、周復初、劉遠見

第一部 聖經翻譯與神學詮釋
 1 回歸聖經原文―恢復的依憑/陳祥、陳琪、繆慎耘、葉玟君、馮靜、周復初
 2 言談話題、連貫性與綱目標題―以約翰壹書為例/徐淑瑛、周復初、王世平
 3 周聯華與譯經/曾慶豹
 4 基督教本色化的語言問題―以“Conversion”和“Commitment”的漢譯為例/陳納

第二部 宣教、實踐與倫理
 5 奮興運動和五旬節運動佈道者汪兆翔的社會福音歲月/葉先秦
 6 宗教復興視域下的信仰群體型態―以改革開放初期溫州基督教為例(1978-1990)/倪步曉
 7 寶貴的珍珠―從大公教會靈修傳統看地方教會的屬靈操練/吳有
 8 客庄「宣教師」的生命敘說與在地實踐/彭振雄
 9 從〈以斯帖記〉中的衝突與和解來反思現今教會的責任/曾祖漢
 10 約瑟的眼淚―族群理論與後殖民批判的本土神學詮釋/吳祈得
 11 同志基督徒與台灣基督教會―第二現代社會中的包容與堅持/姚蘊慧
 1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同志議題之神學論述研究―發展歷程(1995-2022)與詮釋進路分析/邱凱莉

圓桌論壇發言摘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