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華文化生態論綱
滿額折

中華文化生態論綱

商品資訊

定價
:NT$ 900 元
優惠價
9585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94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2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文化生態學是以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與天然環境及人造環境的相互關係為對象的一門學科。本書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成機制。作者借用生態學的相關範疇,將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心態文化層四個層面,意在以此範疇表達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將中華文化史置於文化生態學的視野之下,加以梳理、追溯。該書邏輯嚴謹、視野宏闊,前承文化之精神,後啟生態之致思,實為文化生態學之綱要性著作。

作者簡介

馮天瑜
1942年生,湖北紅安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學部委員,從事中國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志研究。

目次

作者簡介

引 言/ 1

關鍵詞
 一、中華/8
 二、文化/11
 三、文化結構/14
 四、生態/18
 五、文化生態學/22
 六、生態綜述/24

第一章 究天人之際
 第一節 探「人地」,究「天人」/27
一、蔚藍色的地球/27
二、太陽系內高級生命體的唯一家園/29
三、天人合一‧天人相分/31
 第二節 人生天地間/36
一、東西方人類中心主義的同與異/36
二、「弱人類中心主義」‧「綠色文明」/39
三、地理、經濟、社會共構文化生態/41

第二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文化生成的自然基礎/43
一、「地理環境」界說/43
二、地理唯物論辨析/44
三、「地理環境決定論」何處失足/49
四、重視地望考察/50
五、生產勞動是地理環境影響文化生成的中介/52
六、文化:地理環境提供可能,人類活動使之轉變為現實/54
 第二節 中國地理(一):疆域廣大/56
一、文化發展的遼闊基地/56
二、氣候、地形、地貌、流域繁富/60
三、地理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61
四、「儒學普被」並非中國文化地理的完整概括/64
五、都城屢遷:依憑縱深腹地/65
六、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離與合/67
七、大運河開鑿:以南濟北/72
 第三節 中國地理(二):負陸面海/74
一、陸向為主,海向為輔/74
二、東亞與西歐陸海條件的差異/76
三、中西海洋文化比較/79
四、中國古代海洋事業的成就與侷限/84
五、城址的內陸性/87
 第四節 東亞地理與文化傳播/88
一、文化傳播功能/88
二、中國的地理獨立性與文化自生性/93
三、突破封閉(一):「海禁」及其近代開通/104
四、突破封閉(二):西北內陸障壁及其「鑿空」/106

第三章 經濟土壤
 第一節 農耕與遊牧/112
一、胡煥庸線/113
二、東亞農耕區/115
三、中亞遊牧區/122
四、農耕與遊牧對壘/125
五、長城:農耕區的防禦屏障/130
六、農耕—遊牧互補與融匯/135
 第二節 農耕區經濟形態/137
一、殷商西周:土地國有及公社所有、集體勞作的領主經濟/138
二、東周秦漢以降:土地私有、個體勞作的地主經濟/141
三、編戶齊民‧豪族地主與庶族地主/151
四、城鄉經濟同一性,工商業官營民營之辯/157
五、生活資料生產與人口再生產比例週期性失調/160
六、前近代農業發展水準/165
七、前近代手工業發展水準/169
 第三節 農業文明的生態理念/178
一、經驗理性/179
二、循環論/180
三、恆久意識‧變易觀/183
四、中庸之道‧天然節奏/184
五、尚農重本/186
六、安土樂天‧耕讀傳家/189
七、和平主義與世界主義/193
 第四節 農耕文明優勢終結及循環經濟遺產/195
一、小農業裹足不前,商品經濟發展迂緩/195
二、十六世紀以降文明創發源地西移/197
三、近人對東亞農耕文明的評述/199
四、弘揚農耕生態智慧:順應自然、節能生產、循環經濟/203 

第四章 社會制度
 第一節 宗法封建的「周制」/205
一、宗法:氏族血緣紐帶遺存/206
二、封建:宗法原則下的天子—貴族分權制/212
三、周制確立中國傳統社會初基/216
四、「家國同構」/222
五、宗法範式下的社會心理/225
六、宗法倫常的雙重功能/231
 第二節 君主集權的「秦制」/234
一、中國—西歐前近代政體比較/234
二、秦制:君主集權、重本抑末、文化一統/236
三、宦官干政與外戚專權/239
四、君權與相權博弈/242
五、監控臣民:禦史制‧廠衛制‧戶籍地籍合一制/245
六、秦漢以下政制主體非「封建」/249
〔附〕與谷川道雄議「封建」/251
七、清末民初新封建論:地方自治、聯省自治/256
 第三節 周秦二制:博弈間共存/259
一、從中外比較透視中國政制生態大勢/260
二、西周「禮樂征伐自天子出」/264
三、後世對周制的承襲/267
四、王權郡縣制對封建制的更革/271
五、封建—郡縣優劣激辯‧何以秦統一中國/277
六、綜匯周秦二制的皇權政治:霸王道雜之‧內聖外王/282
七、近代轉型視野下的周制與秦制(一):二制與憲政的距離/292
八、近代轉型視野下的周制與秦制(二):二制與民主的關係/293

第五章 文化生態的歷史回顧與現實觀照
 第一節 生態學觀照下的文化史分期/302
一、前文明:智人到大禹傳子/302
二、文明奠基:夏商二代/303
三、殷周變革:巫覡文化轉向人文文化/304
四、秦漢:君權大一統/305
五、魏晉南北朝至唐中葉:胡漢、中印文化融匯/307
六、唐宋變革/308
七、元明坎陷/309
八、明末迄今:中西文化交會‧近代轉型/310
九、當代:三大變革交叉互疊/311
 第二節 世紀之交的文化生態/312
一、異彩紛呈的20世紀/313
二、「俱分進化」:善惡並舉、苦樂同行/315
三、「盛世危言」/316
四、傳統生態智慧的現代啟示/321

結語 文化生態前瞻
 一、中國生態實況鳥瞰/329
 二、「中國世紀說」提出/330
 三、「中國世紀說」反論/334
 四、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336
 五、逾越「中等收入陷阱」/338
 六、超克人口—資源失衡瓶頸/342
 七、阿拉善的啟示/344
 八、舊邦新命/34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855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