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滿額折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被創造的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婦女運動鼓勵女性走出家庭,在公共領域擁有職業、婚姻的選擇權,衝擊了父權社會下的性別結構與異性戀規範──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女學生提倡自由戀愛,「拉朋友」的風氣甚至認為同性之間的情誼相較於異性戀愛更加高貴、純粹,也開始有女同性戀情侶公開表示同居、不婚的決定。
 
基於「強國強種」的救國心理,部分知識分子對女性不再理所當然地屬於家庭一事感到焦慮,以潘光旦《馮小青:一個影戀的研究》為濫觴,他們過濾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加本特(Edward Carpenter)、靄理士(Havelock Ellis)性別論述中對於同性戀成因的解釋,直接將同性戀視為一種「好發於女性」的疾病,晚婚、不婚都是心理問題導致,只有透過婚姻與生育才能治癒。
 
在此背景下,1932年陶思瑾、劉夢瑩的同性情殺案震驚社會,在媒體輿論、社會認知、學術論述交互操作之下,拉朋友不再是被歌頌的愛之昇華,女同性戀被視為是「自我戀」的結果,成為一種禁忌的、不健全的、反常的──性心理疾病。
 
本書以性心理學中的「同性戀(homosexuality)」概念為核心,分析20世紀上半葉,西方性學論述傳入中國後,知識分子如何有目的性地取捨、轉化和理解。陶、劉一案又如何造就了女同性戀的「疾病化」、「汙名化」?最後成功地將女性綑綁在婚姻、家庭、生育的框架之中,繼續順從而無聲地活著。
 
得獎紀錄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5號

作者簡介

許維安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性別史,著有〈拆解異性戀規範:近代中國同性戀史研究回顧〉、書評〈動員傳統:英國第一波動物捍衛運動-評Li, Chien-hui (2019). Mobilizing Traditions in the First Wave of the British Animal Defense Movement.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謝辭
 
自論文開始書寫到寫完當天,一直有些不安,想著會不會有哪邊疏忽了。口試前幾天翻閱室友瑈芸的書櫃,抽出義大利歷史學家艾可(Umberto Eco)寫的《如何撰寫畢業論文》,隨意翻到一頁,他正好寫著:「一旦開口說話,你們就是專家。如果發現你們是打腫臉充胖子的假專家,當然更糟,但是你們沒有權利退縮。你們是全人類的言官,以集體之名為那個議題發聲。你們在開口前應該謙卑謹慎,但是一旦開口就該自豪驕傲。」比起以自己的論文為豪,或是充滿自信和別人說故事,以背負責任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研究成果,更讓我有力量和別人分享我對人類歷史的小小的發現。現在這部書稿即將付梓的心情也像是口試一樣。
 
我能夠窺探到性別史的一角,需要感謝的人很多。我嘗試逐一記下他們的姓名,倘若有被我遺忘者,懇請原諒我的記憶體容量太小。除蒙指導教授黃克武老師悉心提點外,兩位口試委員連玲玲老師、王文基老師亦給予許多寶貴意見,由衷感激。此外,謝謝系上的林麗月老師、陳惠芬老師和葉高樹老師,和讀書會的游鑑明老師與衣若蘭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和支持。
 
在漫長的寫書過程中,不少學友讀過此稿,提供許多極有幫助的意見。尤其感謝好友林沛潔,她閱讀一遍又一遍,細心批註和改正,讓我學習到用字精確的重要。還有謝謝學姊王佩心,每次遇到論文困境時,總是跑去她家小坐,配上可口的茶點,和我們彼此譬喻為「互相傷害」風格中推進我繼續書寫論文。謝謝論文寫作衝刺讀書會的夥伴,許瑈芸、陳穎賢和黃亮青,每月的論文進度報告,讓我有動力維持每月的文字產量。還有性別精進班和婦女史讀書會的師友們一路支持。感謝在近史所打工時,不時被我抓著討論的學長姊們,謝謝胡學丞學長、陳鴻明學長、柯佳昕學姊、葉韋君學姊、韓承樺學長、江趙展學長不時和我討論內文,和謝謝學妹盤惠秦的技術支援。
 
此外,我身邊還有一群學術圈外的親朋好友,謝謝媽媽、爸爸和阿嬤,一路支持並以我為豪。謝謝好友林琬媖、陳鴻銘和劉于嘉,總是安撫情緒不穩定的我。還有自史懷哲營隊總是支援前線的齊元和劉芮芸,解決我科技障礙和選擇性困難症候群,以及因為貓咪相識的一群網友們,謝謝你們給予的精神糧食和好吃的點心。還有感謝修改論文,協助我照護身體的甘露中醫同仁與唐玫珊醫生,怡賀牙醫的陳以文醫生。感謝協助本書出版的孟人玉編輯的寫作建議與校稿。

目次

出版緣起
謝辭

第一章 緒章
一、前言
二、研究回顧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二章 同性情慾的疾病化:以潘光旦筆下之馮小青為例
一、再創歷史敘述:才女馮小青
二、挪用科學新知:精神分析學與自我戀概念
三、影響大眾讀者:出版社策略與讀者回饋
小結

第三章 同性情慾去病化之困境:加本特與中性論之翻譯與傳播
一、加本特思想與《愛的成年》之引介
二、低聲呢喃:中性論的翻譯特點
三、情感與疾病之爭:《同性愛問題討論集》
小結

第四章 同性戀概念之女性化傾向:從陶劉慘案到《性心理學》譯註
一、友情還是愛情?陶劉慘案前後的女性同性情誼變化
二、權威競爭再起:變態心理學與同性戀成因之爭
三、不存在的天生同性戀:以潘光旦譯註《性心理學》為例
小結

結論
徵引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