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因為社會太高壓,所以需要幸福心理學:升遷無望、薪水凍漲、每月房貸……快被周遭事務逼瘋?測測你的壓力值,規劃零負擔人生!
滿額折

因為社會太高壓,所以需要幸福心理學:升遷無望、薪水凍漲、每月房貸……快被周遭事務逼瘋?測測你的壓力值,規劃零負擔人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79315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快節奏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
家庭矛盾、職場競爭、感情不順、財務困難……
消極逃避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令壓力不減反增!

從壓力的本質到具體減壓流程,本書將逐一解說,
助你達到心靈平衡,完美擺脫情緒枷鎖!

▎解碼壓力:從認知到控制
第一部分深入探討了壓力的各個面向,從壓力的三種狀態,再到真壓力與偽壓力的區分,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揭示了壓力的真相。透過壓力自測,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目前的壓力狀態,從而針對性地尋找解決方案。此外,這一部分還提醒我們要警惕消極的減壓方式,這些方式可能看似提供了短期的逃避,但長期來看會加重壓力的負擔。

▎壓力的面貌:職場與生活的挑戰
在第二部分,作者透過32個生動的案例,揭示了現代人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壓力源。從工作的不滿與挑戰到人際關係的糾葛,從自我期許的壓力到對未來的迷茫,這些故事如同一面鏡子,反映了許多人內心深處的困惑和掙扎。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反思的契機,讓讀者能夠在他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進而思考如何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問題。

▎減壓良方:找回內心的平靜
第三部分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減壓方法。從呼吸減壓法到放鬆暗示技術,從意象冥想到本森放鬆法,每一種方法都基於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經驗。這些技巧不僅能幫助我們暫時逃離現實,還能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內心平衡、提升控制壓力的能力。不論是透過靜坐、發呆,還是透過更積極的方式如運動和參與社交活動,本書所提出的方法都能為尋求減壓的讀者提供實用的建議。

▎走向更平衡的生活
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如何應對壓力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哲學的書。透過對壓力的深入分析和對應對策略的詳細介紹,它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態,鼓勵我們找到自己的節奏,走出壓力的陰影,追求一種更加健康、平衡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明白了成長不僅要面對外在的挑戰,更要解決內心的困擾,從而達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探討了現代人面臨的壓力問題。首先介紹了壓力的概念、類型以及自我診斷方法,揭示了壓力的成因,避免不當的減壓方式。接著透過情境舉例反映人們遭遇的壓力源,如升遷焦慮、自我懷疑和人際關係的困擾等。最後提供了多種實用的減壓方法,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有效管理和緩解壓力,追求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作者簡介

邰啟揚,副教授、碩士生指導教授,心理學會會員。長期從事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催眠術,發表論文20多篇。著有《催眠,不是讓你睡》、《操縱,生活中的類催眠現象(第二版)》。

目次

第一部分 原來如此
一、流行詞:鴨梨山大
二、三種壓力狀態
三、真壓力與偽壓力
四、壓力自測
五、壓力還會上癮
六、警惕消極減壓方式
第二部分 對號入座
一、我是混得最慘的人
二、付出得太多太多
三、壓力太重,我想逃
四、不工作多好啊
五、為什麼升遷的不是我
六、期望過高導致失落
七、我不知道該怎麼選
八、身陷沼澤的「曳引機」
九、漲薪水的事作廢了
十、那無邊無際的欲念
十一、為什麼「我不行」
十二、迷失了自我
十三、性騷擾——難以啟齒的痛
十四、他總是比我強
十五、升遷後的煩惱
十六、完美情結在作祟
十七、自卑——低到塵埃裡的心
十八、目標不明確的茫然
十九、「高配置」讓我力不從心
二十、假想中的敵人
二十一、心靈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二十二、我成了時間的奴僕
二十三、我不想做一隻職場羔羊
二十四、工作輕鬆了,心裡卻失落
二十五、處處小心的她
二十六、我的角色是什麼
二十七、擦肩而過的機會
二十八、風暴之夜誰能安眠
二十九、能力決定壓力大小
三十、清高OR情商低
三十一、這山看到那山高
三十二、就怕與人接觸
第三部分 減壓良方
一、呼吸減壓法
二、放鬆暗示減壓技術
三、意象冥想
四、本森放鬆法
五、靜坐減壓
六、發呆減壓法
七、超覺療法
八、專注能力練習
九、按摩
十、芳香精油療法
十一、宣洩減壓
十二、積極的自我暗示
十三、閱讀減壓
十四、音樂減壓
十五、漫步森林
十六、〈江南Style〉
十七、參與體育活動
十八、有效管理時間
十九、食物減壓
二十、咀嚼減壓
二十一、學會休息
二十二、做點手工藝
二十三、與家人歡聚
二十四、與朋友交往
二十五、養寵物
二十六、泡吧
二十七、購物
二十八、泡澡
二十九、打扮自己
三十、度假

書摘/試閱

四、不工作多好啊

真情傾訴

忙碌的一天又匆匆而過了。每天幾乎都是一樣的日子,早起、上班、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下班、吃飯……這份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周而復始,沒有變化。如果能每天睡到自然醒,上午讀讀經拜拜佛,下午喝點茶,看看股市,逛逛街,晚上上上網,這樣的生活該多麼愜意啊!不用再去眼花撩亂的批改,不用再生氣地面對怎麼也不肯用功的學生,不用再有上完課後的滿身疲倦、口乾舌燥、肝腸氣斷,不用再為人事的紛擾、職稱的競爭去煩惱,不用為了工作而顧不上自己的孩子……如果這樣該多好!

你說我們沒畢業工作多好,我們可以經常見見面,聊聊天,談談心。我們可以很有資本地說整天見這些人真煩。

你說我們沒畢業工作多好,我們可以去打球打到虛脫,去K歌K到破音,去追女孩,去逛街壓馬路,去做一切現在看來奢侈的簡單事。

你說我們沒畢業工作該多好,我們可以一起玩APEX,看最新的電影,一起吃雞甚至打麻將這些當初被我們罵作沒出息的事。

你說我們沒畢業工作多好,我們可以天天在課堂上見面,我不帶書,你不帶筆,然後大家合作應對老師的各種突襲。

你說我們沒畢業工作多好,我們可以不用每天為房子、前途發愁,不用讓不成熟的自己面對婚姻,不用讓鬢角斑白的父母操心終身大事。

冷靜思索

我知道他們說的是氣話,也可以看作一種發洩吧。但這也表現了他們的心情,反映了他們對壓力的態度。

這種心情、這種態度透露出的資訊是他們因工作壓力產生了職業倦怠(job burnout),這是一種現代職場流行病,一位加拿大心理大師將職業倦怠症患者稱為「企業睡人」。

「企業睡人」有哪些表現?

每天朝九晚五奔波於職場,不加班就謝天謝地了;身心非常疲憊,對工作不再有熱情,只是憑著「慣性」機械地做事;一想到要去上班,心情就很低落;一走進辦公室,看到周圍的同事有說有笑,心情就更加煩躁;週一就盼週末,到星期五,心情就會明顯地變好,但是一到星期日晚上,心情又跌入低谷……

這時就會出現幻想,甚至白日夢:要是不工作那該有多好啊!

不工作有可能嗎?對於少部分人來說是有可能的,比如說富二代。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不工作如何能養家糊口?去維持基本開銷?那日子過得也太悲慘了。

不工作好嗎?不好。人不做正經事,久而久之,你就被廢了。想想清軍入關之時,僅十萬人馬,就打下了江山,那是何等驍勇,何等英武!他們的後人,即所謂八旗子弟,以俸祿為生,整天提著個鳥籠到處閒逛。一時是快活了,可是後來呢,不僅窮困潦倒,還淪為千古笑柄。

不工作活得滋潤嗎?不滋潤,至少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如此。人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滿足不了成就感,就談不上活得有價值,活得有尊嚴。別人可能連多看你一眼,多與你說句話的興趣也沒有,那滋味也不好受。

還有一點可能是有些人未曾想到的,那就是什麼工作都不做會帶來另一種痛苦,一種更大的痛苦——無聊、空虛,甚至整個心理機能遭到破壞。

所以,偶爾說說氣話可以,可別當真,可別總是往這方面想,那會使你的壓力有增無減。

想想辦法

工作是繁重的,也是枯燥的,但人只要步入成年,能走能動,不呆不痴不傻,就要工作,這是基本事實。不要逃避,也無可逃避!但也未必沒有一點樂趣。我們要努力去挖掘工作中的積極面,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去體驗其中的快感。

這種樂趣到那裡去找?

其一,試圖創造性地進行工作。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領軍人物馬斯洛認為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實現就是成為自己理想的人,把自己的潛能全部變成現實的需求。在自我實現之時,人會產生一個神祕的「高峰經驗」。在這樣的時刻,人有一種返歸自然或與自然合一的歡樂情緒。自我實現作為人的本性的實現是人與自然的合一,作為個人天賦的表現也是人與自然的合一。因此,自我實現者能更多地體驗到高峰時刻的出現。這可以是音樂家的一次成功譜曲和演出;也可以是工匠精湛手藝的完成;可以是某一哲學或科學真理的發現;也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和諧感受;可以是一次陶醉的文藝欣賞;也可以是對自然景色的迷戀。高峰經驗可以是極度的歡樂,也可以是寧靜而平和的喜悅。由此觀之,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及其高峰經驗,無不與創造性活動有著或多或少的連繫。如果我們以創造性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在工作結果、工作過程中取得創造性的成就,我們不也就享受到這種由工作而帶來的自我實現的快感了嗎?

一個教師改變了一個放牛班學生;一個醫生挽救了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一個時裝設計師設計出一套流行的時裝;一位運動員走上了領獎臺;一位母親看到她那漸漸長大的孩子……凡此種種,潛能得以張揚,價值得以展現,那種歡欣、那種樂趣、那種快樂,是任何外部獎賞都不能替代的。

其二,從工作結果的社會意義中品味自我價值。當人們體驗到自身行為的社會價值時,其愉悅之情無可替代。慈善家並非全然是在施捨,在施捨的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得到了一種滿足。當我們意識到自身工作的社會意義時,我們會油然而生一種自尊感、崇高感,我們會因自身對社會作出了貢獻而自豪、而驕傲。

延伸閱讀

◆這裡沒有工作

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他死後,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裡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餚,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

這個人聽了以後,感到有些驚奇,但非常高興,他暗自竊喜:這不正是我在人世間的夢想嗎?他開始整天品嘗佳餚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然而,有一天,他卻感到這一切索然乏味了,他對這一切都不再有興趣,於是,他就對侍者說:「我對這一切感到很厭煩,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給我找一份工作做嗎?」他沒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卻是:「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裡唯一不能為您做的。這裡沒有工作可以給您。」

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乾脆就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在什麼地方呢?」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工作是一種態度

工作是一種態度,它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裡做什麼?」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個我就可以回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

另一個人可能會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勞很高。畢竟我有太太和四個孩子,他們需要溫飽。」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負擔,在他嘴裡經常吐出的一句話就是「養家糊口」。

第三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工作為樂,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天堂與地獄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這個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你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這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5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