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權謀與詩酒,魏晉的興衰史詩:從曹魏掌權到西晉覆滅
滿額折

權謀與詩酒,魏晉的興衰史詩:從曹魏掌權到西晉覆滅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6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三國鼎立的局面漸歸統一,司馬家的崛起又讓政壇暗流湧動;
竹林七賢所代表的清談風氣為何被當局所不喜?
南北分裂、朝代更迭、梟雄四起、狂放不羈……
這個橫跨三百多年的時期雖動盪,卻又創造出極其輝煌的歷史!

▎分裂的魏晉南北朝
本書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為背景,透過細膩的敘述和豐富的歷史資料,重新描繪了這一動蕩不安的時代。從曹操的禪讓開始,到西晉的滅亡,作者不僅重現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還深入探討了當時的政治變革、社會狀況及文化發展。此書不僅是對古代政治權謀的剖析,更展示了個人與家族命運如何在歷史浪潮中浮沉。

▎曹家的天下──魏
書中首先描述了魏晉權力的轉移與曹操家族的內部鬥爭。從曹植〈洛神賦〉的文人遐想到曹家的皇權之爭,到司馬懿如何巧妙地從曹魏手中奪權,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戲劇張力。高平陵的變故不僅是司馬懿個人的崛起,也是整個曹魏王朝命運的轉折點。隨著司馬氏的掌權,曹魏逐步走向衰落,為晉朝的興起埋下了伏筆。

▎魏晉文人的共同悲劇──避世竹林
中段部分則著重描繪了晉朝的興衰和帝位的更迭,以及貴族間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從曹髦的兒戲政變到八王之亂的兄弟內戰,每一次政治風波都深刻反映了皇權不穩與貴族勢力的角力。此外,作者還特別提到了竹林七賢的清談之風盛行,以及當時社會背景對文人造成的壓迫,顯示出在權力的大輪盤下,文人亦難保其安穩。

▎動盪的北方部族
書的最後部分展開了對五胡亂華及十六國時期的詳細描述。石勒從奴隸身份崛起為皇帝的奇蹟,以及鮮卑慕容氏的家族內鬥,都生動地展示了這一時期各族群之間的激烈衝突及其對中原政權的巨大影響。這些故事不僅講述了英雄興衰,更反映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和民族融合的艱難過程。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魏晉時期的歷史,深入揭示了那一時期的政治背景和社會變遷。作者透過豐富的歷史敘述和細膩的人物刻畫,重現了司馬懿的權謀、竹林七賢的哲思以及民族大遷徙的混亂,更剖析「八王之亂」、「永嘉之禍」、西晉滅亡、鮮卑慕容家的崛起等等重大的事件,細細探討歷史興亡背後的脈絡,讓讀者可以對風流魏晉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簡介

張程,職業編輯、業餘作家。張程是創作活躍的歷史寫作者,閱讀與寫作興趣聚焦制度變遷與傳統社會運行。發表有《紫禁城家風與明清國運》、《「中國之治」的制度史遺產》、《官銜的表與裡》等文章;出版有《一把龍椅上,禪來禪去的歷史》、《讀完這本制度史,等於當官幾輩子!》、《當官老爺帶頭貪汙,皇帝也被騙得迷迷糊糊!》、《從「宮變」談中國宮廷史》等圖書。

目次

禪讓這場戲要演好
曹植與「洛神」的相會
司馬懿:一個權臣的崛起
王朝命運在高平陵改變
竹林七賢來了!
這不是嵇康一個人的悲劇
國家在發展,旗幟在變色
曹髦的兒戲政變
前人種地後人收
三家歸晉
太子是個白痴
鬥富大賽
悍婦亂政不得了
八王之亂:同室操戈何其匆匆
文人不合時宜
五胡十六國
當割據勝地巴蜀遇到流民梟雄
永嘉之禍
西晉被徹底埋葬
石勒:從奴隸到皇帝
冉魏:放把火就死
慕容家有內訌傳統
那個叫王猛的猛人
前秦:我統一北方了!
分裂是沒有前途的

書摘/試閱

禪讓這場戲要演好



延康元年(西元二二〇年)二月庚戌,新繼位的魏王曹丕下令關津減稅,恢復什一稅制。辛亥,曹丕賞賜諸侯將相以下粟萬斛、帛千匹、金銀不等,同時煞有其事地派遣使者巡查郡國。所有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收攬民心。而收攬民心的目的則是:推翻立國四百年的漢朝,建立曹魏王朝。

在皇權轉移中,意識形態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簡單地說,後來者需要在自己臉上貼金。神化自己是最常見的做法,即讓純樸的老百姓相信自己是天人下凡,相信自己的登基是天命所歸。巧的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總會有大批恰逢其時的「祥瑞」出現。

先是民間開始傳言曹丕出生的時候,有青色的雲氣像車蓋一樣漂浮在嬰兒身上,終日不散。風水師們一致認為這是曹丕至貴的證明。這時,百姓們才開始明白:原來曹丕一出生的時候,就不是凡人啊!

此間又出了一個叫殷登的人,說自己在熹平五年(一七六年)的時候記得一件事:當年譙地(曹操老家)出現了黃龍祥瑞。大名士、光祿大夫橋玄就悄悄問太史令單颺:「這個祥瑞什麼意思啊?」單颺回答說:「這說明譙這個地方會有王者興起。在五十年時間裡,黃龍會再次出現。」殷登說自己當時在場,就默默記下了這件事。四十五年後,也就是延康元年(二二〇年)三月,黃龍再次出現在譙。當時殷登還在世,大肆宣揚這件事,引起中原轟動。最後曹丕出面召見殷登,做了一次談話,賞賜殷登穀三百斛,送回家去。

之後,魏國的形勢一片大好。同月,濊貊、扶餘、焉耆、于闐等部落都派遣使者向中原進獻。四月丁巳,饒安縣出現典型的祥瑞白雉。曹丕很高興,免了饒安縣的田租,賞賜勃海郡百戶牛酒;太常以太牢祠宗廟。

但是事情突然起了波折。當月,大將軍夏侯惇病逝。曹丕親自素服在鄴城東門發哀。有人指責曹丕的行為失禮。按禮,天子哭同姓於宗廟門之外。曹丕與夏侯氏並非同姓,卻哭於城門,是不當的行為。這其實暗指曹丕家族與夏侯家族的「不正常關係」。曹丕的爺爺,也就是曹操的爸爸曹嵩原本是乞丐,被大宦官曹騰收養後才有了姓氏。東漢官場上就一直盛傳,曹嵩原來是複姓夏侯的小乞丐。因此在曹操一世,夏侯家族步步顯貴。現在是曹丕登基的前夜,有人重提曹家這件不光彩的往事,殺傷力巨大。

這表明,一部分世族大家還並不認同曹氏家族登基稱帝。

曹操在世時,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曹操也不時做出壓制豪族名門浮華風氣的舉動。客觀上,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為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破壞朋黨交遊便是其一舉措。雖然沒有打擊到世族大家的根本,但曹操對世族大家的厭惡和壓制是明顯的。在曹姓代劉幾成定局的時候,世族大家需要曹丕給他們保證,維護和擴大他們的利益。雖然曹丕本人已經完全是一個世家子的出身和行為舉止,但缺乏明確的承諾和制度上的保護,世族大家們還是不放心效忠於曹氏家族。

這時候,昌武亭侯、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法」,建議改革官員人事制度。九品中正法的內容是在郡國設定中正,評議本地人才高下,分九等,按照等級分別授予官職。評議的標準主要看家世(被評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其次看道德,最後才看一個人的才能。而擔任評議的都是當地的貴族顯要。這樣的制度到底對誰有利,可想而知。此法一出,獲得了世族大家的一片讚賞之聲。

這實際上是世族大家對曹丕出的考題,是世族大家與曹氏家族進行權力交換。

世族大家要求確保自己的地位和權益,並希望能夠世代相傳。九品中正法就是一個制度上的保證。曹丕毫不猶豫地批准了這個制度,開始在全國進行人事改革。它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世族勢力惡性膨脹的制度源頭。

時間到了五月,劉協「命令」曹丕追尊祖父、已故太尉、乞丐出身的曹嵩為太王,祖母丁氏為太王后,封王子曹叡為武德侯(劉協還真是配合)。

六月辛亥日,曹丕在東郊閱兵,集中兵力開始南征。這次南征,公卿相儀,華蓋相望,金鼓陣陣,完全是曹丕對個人勢力的一次檢閱,是對天下百姓的一次試探。因此整個軍事行動更像是一次盛裝遊行。曹丕先到了屢次出現祥瑞的老家譙。他在家鄉大宴三軍,並在邑東召集譙地的父老百姓,設伎樂百戲,與民同樂。在歡娛間,曹丕說:「先王非常喜歡家鄉,不忘根本。譙,真是霸王之邦。我要減免譙地的租稅二年。」當地的三老吏民聞言紛紛向曹丕祝壽,通宵達旦。幾天後,曹丕還去祭掃了先人的墓地。

到了冬天,曹丕大軍終於達到長江以北。孫權整軍以待。曹丕看到東吳軍隊軍容整齊,說,東吳還是有人才的,我們暫時先回去吧!(這句話讓長江對面的孫權聽得一愣一愣的。)臨行,曹丕下令:「大軍征伐,死亡的士卒有的還沒有得到收斂,我感到非常悲痛。各郡國要為這些人收殮,送到烈士家中。官府還要出資為他們設祭。」他臨別了還不忘討好軍隊,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慈。



自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做足工作的曹丕就等著劉協禪讓了。

關於這次禪讓,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截然不同。

《三國志》的曹丕傳記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刊登相國華歆、太尉賈詡、御史大夫王朗、九卿、將軍、守令等人的勸進書。劉協一再下詔禪讓,曹丕一再推辭;大臣們動不動就聚集一百二三十人集體勸進,而且周而復始,不厭其煩,也不擔心曹丕生氣。曹丕就是不答應。連劉協都說,魏王不接受禪讓,那怎麼辦啊?最後彷彿勸進的大臣們都著急了。尚書令桓階對曹丕說:「現在漢朝的命氣已經盡了,臣等都認為天命降臨大魏,陛下還前後退讓。漢氏衰廢,就要嚥氣了,史官和耆老們的紀錄都證明了這一點。天下百姓都唱著歌謠,呼籲明主出現。陛下應該響應上天,接受禪讓,馬上登壇祭天,不然就是久停神器,抗拒上天和億萬百姓的意願啊!這可了不得啊!」曹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說了一個字:「可。」於是大臣們和百姓都歡天喜地地開始慶祝了。這段完美的記載總讓人懷疑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融洽、順利。

《三國演義》、《華陽國志》和其他野史則完全為我們描述了一副逼宮的鬧劇:

華歆等一班文武,去見劉協,要求劉協禪讓。華歆說:「魏王德布四方,仁及萬物,是古今第一人。我們大臣都認為漢祚已經盡了,請你效法堯舜,以山川社稷為重,禪位魏王。」他還撂下一句狠話:「只有這樣,你才能安享清閒之福!我們都商議定了,特來奏請。」平時文質彬彬、以才學震天下的華歆竟然說出這樣的大逆話語來,真是讓人吃驚。據說劉協聽大臣們這麼說,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終於,劉協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他注視著百官哭道:「高祖皇帝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代相傳,到我這裡已經有四百多年了。朕雖不才,但也沒什麼過錯,我怎麼忍心將祖宗基業捨棄不顧?」劉協頓了頓,真誠地說:「祥瑞圖讖,都是虛妄說不清楚的事。請各位大臣深思!」與華歆同來的、學問更高的王朗說道:「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天底下哪有什麼不亡之國、不敗之家啊?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到現在氣數已盡。陛下還是早早退避為好,遲疑了就要生變了。」一旁的九卿、尚書和禁軍將領等都頻頻點頭。話已至此,劉協只有大哭,逃入後殿去了。百官哂笑著散去。

第二天,百官再次雲集金鑾殿,命令宦官請出劉協。劉協恐懼地不敢出來。劉協的皇后是曹操的女兒、曹丕的妹妹。見到丈夫這樣的窘態,曹皇后大怒,說:「我哥哥怎麼做出這樣亂逆的事情來!」外面的百官推舉曹洪、曹休兩人帶劍進入後殿,逼劉協出殿。曹皇后大罵自己的這兩位叔叔,說:「都是你們這些亂賊,貪圖富貴,造反謀逆!我爸爸功勛卓著,威震天下,都不敢篡竊神器。現在我哥哥繼位還沒幾天,就想著篡奪皇位。老天爺是不會保佑你們的!」曹洪、曹休兩個人不去理會自己的姪女,裹脅著劉協出殿。劉協萬般無奈,只好更衣出來接受最後的審判。

面對華歆等人的再次逼宮。劉協痛哭流涕:「你們都領取漢家的俸祿多年了,中間還有很多人是漢朝開國功臣的子孫,現在怎麼就忍心做出這樣的事情啊?」華歆冷笑著說:「陛下若不聽從我們的話,恐怕馬上要禍起蕭牆了。這並非我們不忠於陛下。」

劉協大喝:「誰敢殺我嗎?」

華歆厲聲說:「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沒有人君之福,導致四方大亂!如果沒有魏王父子在朝,殺陛下的人何止一兩個?你這麼不知恩報德,難道不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嗎?」

劉協受到極大驚嚇,拂袖而起。旁邊的王朗向華歆使了個眼色。華歆竟然快步走上皇帝寶座,扯住劉協的龍袍,變色厲聲說道:「同意還是不同意?就一句話!」劉協哪經受過這樣的場面,渾身顫慄不能回答。他環顧四周,宮殿內外披甲持戈的幾百人全部都是魏王親兵。他哭著對群臣說:「我願意將天下讓給魏王,請各位保留我的性命。」

當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在尋找撤退的底線的時候,往往發現:其實生命才是每個政治人物最基本的需求。遺憾的是,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它不幸成為奢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