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史念海讀史札記:文獻中的歷史解讀,探索漢朝歷史文化
滿額折

史念海讀史札記:文獻中的歷史解讀,探索漢朝歷史文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79332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精心整理的歷史手稿,不但一一彙整資料出處,
也能從中看見史學家眼中對於史料的著重點!
而藉由書中的一張張手稿更是展現其書法藝術性!

手札內容多選自《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不僅是對漢朝歷史文化的一次探索,
也透露了此時期史先生對古文獻的研究興趣所在!

政治與行政結構
手稿中,史念海先生記述了漢朝的政治和行政體系,包括各級官僚的任免、職責和權力。從太守、刺史到郡守,以及中央與地方的互動方式。透過這些記錄,讀者能看見漢朝如何透過其行政系統來實施治理,並確保法令與政策的有效執行。

軍事策略與邊防管理
在軍事組織方面,手稿抄錄了漢朝如何組織與調配軍隊,像是邊防的布局及軍事指揮體系。從「太守將兵」到「刺史、二千石修水利」的記載,反映了漢朝如何利用軍事力量來保護疆域並對抗外患。這些資料不僅涉及軍隊的結構和戰術,還包括對戰事的策劃和後勤支援,如軍隊的糧食供應與裝備管理,提供對漢朝軍事力量運用的理解。

經濟與社會政策
經濟管理與社會政策是另一個重點。手稿展示漢朝如何透過稅收、土地管理和資源分配來強化其經濟基礎,並選錄漢朝如何處理社會不平等和地方貢獻,包括諸侯王的自治權限和地方貴族的角色等。

法律實踐與文化特徵
此外,手稿還記錄了漢朝的法律實踐,有刑事和民事案件,也包括了對官員行為的嚴格監控。書中展示了漢朝如何透過法律來維持社會秩序和官僚體系的正直。此處囊括了對官員的貪腐行為的處罰,以及對於不適任官員的免職和遷移措施。

透過這些歷史文獻選錄,展現了漢朝社會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本書提供了一個主題性的視角,從史學家的眼光來看漢朝政治結構、軍事組織、經濟政策和法律制度。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國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所寫之讀史手稿,由王雙懷教授整理編錄。札記中書法精美,筆力遒勁;內容多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有關,展現出深厚學養並兼具藝術審美價值。手稿內容多為史料之摘錄,藉由書中所擇取之史料,讀者或許能了解史念海先生當時的研究旨趣,並從中得到不同的觀點。

作者簡介

王雙懷,歷史學博士,生態學博士後。現為大學歷史教授。

目次

瑯邪附近之海運
卒史
漢登庸守相
漢驛置
潁川為天下勁兵處
諸侯王得以罪殺其屬縣令
韓信斥項羽不都關中
傳舍
代為天下精兵處
關東足食
定陶初年曾為國都
漢軍由蜀漢運糧
諸侯王相得將邊兵諸侯相以漢法治國
吳會風俗
漢初諸王自賦斂於國中
淮泗口
下邳人戶
王國官吏
刺史郡守任免遷徙刺史察吏
郡守任免遷徙
京縣令
國相任免遷徙
郡守以不能防邊免及郡守將屯
國相可受理人民控王事王將兵
齊臨菑人戶財富
諸王國置官
縣掾
安定屬涼州
睢陽出繒
交州刺史治所
扶風沿革
濟南郡
輿圖
南中物產
容齋續筆十漢武留意郡守
州牧行部事
太守將兵
縣令為司空太傅
長吏有罪不得輒殺
罷都尉官
初斷州牧自還奏事
太守將兵
邊吏禦敵之科
郡守為三公
州牧刺史為三公
邊民自稱太守
漢輿圖藏司徒府
郡守度田不實死
令長郡守捕盜
罷州牧置刺史
牧吏下獄死
百官俸
太守將兵
詔責貪吏
郡守為三公
三老
長吏考績
郎官出宰百里(孝廉)
刺史察舉
呼沲水道
修汴渠
太守將兵
刺史、二千石修水利
郡國上計吏補郎官
縣令可直上書中朝南海交通
長吏不將無故去職
王國人得與計相入京候補
刺史得將兵
太守將兵
水利
二千石、刺史行三年喪
中朝掾屬出補吏
三公等舉循良
刺史將兵
三署郎出宰民
郡國守相視事不滿一年得舉吏
太守丞尉年老不任軍事者免
太守將兵
刺史、二千石任命權歸三司
太守將兵
京尹為大將軍司隸為三公
太守坐殺無辜者死
太守貪贓者死
太守坐討賊逗留下獄死
長吏參選條件
州郡察司
刺史將兵
刺史、二千石行三年喪
太守將兵太守畏懦死
縣令直諫死
太守坐奔北棄市
刺史將兵
太守將兵刺史
司隸為太尉
國相誣王死
水利
太守將兵
太守坐訟黨人罪免
太守為三公、大將軍
刺史將兵太守
改刺史置牧
州牧為三公
太守將兵
州牧將兵州從事
縣令、相國以墾田不實死
王侯為縣令
縣令
太守治行州自為第縣令
司隸專席司隸假節
縣掾
汝南水利洛陽水利
太守帶大將軍銜
太守遷為護羌校尉
輿地圖
徵拜縣令
郡功曹
郡門下掾縣門下掾
太守免官
太守遷為執金吾
東漢初年將帥得上薦太守
征南大將軍行太守事驃騎大將軍領守事
太守、刺史得自辟吏太守遷為長水校尉
太守帶將軍職
縣令遷徙州牧第縣令高下
太守將兵出郡界太守左遷
太守遷度遼將軍
太守帶大將軍銜、將軍銜
太守為太中大夫
督盜賊(郡掾) 督郵散吏
郡決曹掾郡督郵
璽書拜郡守郡守領屯兵捕虜無拘郡界太(郡)〔守〕用兵出郡界
太守遷太僕太守久任職
縣令政清璽書褒勉
鄉嗇夫
郡五官掾
領太守事行太守事
郡守治績
璽書封拜郡守
縣令為三公
州掾刺史察舉
縣令棄官
刺史太守坐墾田不實得罪
地理形勢
太守遷虎賁中郎將
試守縣令
刺史郡守無治績
縣令不治郡別為置守令督郵
縣令
太守治績
郡督郵督郵領縣
使臣得輒拜令長
太守遷徙免罷守令不得至京師二千石贈賻
尚書令為刺史刺史為守相
縣令為司隸司隸為大鴻盧
郡守選舉任職
縣令
守相就家封拜守相免官
議郎出長縣為左遷
三輔丞郡丞
縣令特蒙獎勵郎臣失旨出為縣令
司隸掾屬
郡守去官
縣令
縣尉縣決曹掾
郡守修水利
郡守為三公
郡守興學
後郡守須察前守功過
縣令須代其掾負責
牧守選舉責在三公
州郡執法先請後刑
太守不得輒納降人
州牧行部太守行部
功曹東閣祭酒
計吏拜令長
三府舉縣令為治劇
長吏棄官自去
長吏久任於職
長吏罷免先下三司
亭長執法
州從事
尚書郎補地方官
司隸察三公(未成事實)
鄉佐市長郡守令可捕案令長
省都尉官
郡守上縣令治狀刺史察縣令
刺史省獄縣令長吏去官
縣令兼領數縣
中官子弟不得為牧人職
刺史舉奏不實反坐
刺史便宜從事有罪
太守坐臧禁錮二世
長吏棄官
鄉嗇夫市丞
郡督鑄錢掾
長吏去官使使察州
刺史可收案太守
太守貪臧
尚書僕射可察京郡
以縣職調劑戚屬
郡守舉孝廉
郡守久任縣令久任
司隸察三公
郡掾
郡功曹決曹
雜吏外出為謫
亭乃鄉里市集別稱
郡決曹掾、從事、治中
仲長統論東漢政治
輿地圖
功曹
州掾
刺史貶黜長吏
部從事分郡按察
太守考殺臧令、強辟縣掾
太守去職賴以臧見舉
遣使行郡國
郡守就家封拜
長吏不試
郡國計吏留拜為郎
以謠言進退長吏
郡守劾縣令
令長進退
三互法
長吏更易
遣使行郡國
長吏棄官
郡掾
州從事劾奏郡守
中郎將可糾察牧守
郡守殺縣令案縣令
州從事
刺史將兵
縣令棄官清詔使
郡守捕罪人致縣獄
縣令棄官
縣令棄官
荊州刺史比司隸校尉
刺史州牧
縣令棄官
州兵馬掾
令長解印綬去
州牧帶使
後漢末改刺史置州牧
郡守左轉州牧左遷
郡守修水利
郡掾縣丞
茂才除令
郡守久任
郡守久任郡守去職後尤帶郡印
司隸校尉察三公
亭傳亭長主辭訟
即拜縣令徵拜縣令
建武初年州牧遷太守
孝廉除令
守令
繡衣使者使者
刺史訊獄
汝南水利郡掾
曹氏殘殺
袁曹戰時曹氏乏糧
尚書郎出補縣令
海上交通
洛陽人戶單盡冀州人丁
孝廉除令長
魏遙領
鑿平虜泉州二渠
魏時人戶
魏時水利
州請別駕有時須待朝命
州郡領兵
公掾為令長
州掾領州
魏屯田
州吏以便宜從事
郡吏守令長
舉京令
州刺史
魏通直道
州刺史
魏氏屯田
魏氏屯田
魏時人戶
曹魏屯田
郡縣決刑
縣獄掾執法
縣令殺部從事
郡守久任
郡掾州掾
曹魏屯田
魏初長吏不得私自去官
吳魏遙領
劇郡太守須送任子
縣令執法
北邊市馬
郡守督軍他州
太守不能出州界
領刺史為真試守縣令
魏屯田

書摘/試閱

琅邪附近之海運
丁山九州通考: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孟子·梁惠王引)。轉附,閻若璩四書釋地謂即之罘,朝儛即文登之召石山。琅邪則越都也。吳越春秋:勾踐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觀台以望東海。史記·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窮成山,登之罘,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作琅邪台。」自之罘至琅邪,可陸乘也,而齊景公欲遵海放琅邪,足證春秋之世,海上交通已盛。(齊魯學報第一期)

卒史
漢書·陳勝傳:趙王……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一尹翁歸傳]:會田延年為河東太守,行縣至平陽,……除補卒史,便從歸府。案事發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一陳勝傳,中華書局,1962年,第1791頁。
[二]班固:漢書卷七十六尹翁歸傳,第3206頁。

漢登庸守相
漢書·張耳陳餘傳:上賢張王諸客,皆以為諸侯相、郡守……及孝惠、高后、文、景時,張王客子孫皆為二千石。[一]萬石君傳:孝景即位,以奮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又,(石)慶為太僕……出為齊相……元狩元年,上立太子,選群臣可傅者,慶自沛守為太子太傅。[二賈誼傳]:超遷,歲中至太中大夫……為長沙王太傅。[三]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二陳餘傳,第1842頁。
[二]班固:漢書卷四十六石奮傳,第2193頁,2194頁,第2197頁。
[三]班固: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第2221頁。

漢驛置
漢·田儋傳: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至尸鄉廄置。注:臣瓚曰:案廄置謂置馬以傳驛者。[一李陵傳:詔陵,以九月發,出遮虜鄣,至東浚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二劉屈氂傳]:戾太子為江充所譖殺,充發兵入丞相府,屈氂挺身逃,亡其印綬。是時上避暑在甘泉宮,丞相長史乘疾置以聞。[三]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三田儋傳,第1851頁。
[二]班固:漢書卷五十四李陵傳,第2451頁。
[三]班固:漢書卷六十六劉屈氂傳,第2880頁。

潁川為天下勁兵處
漢書·韓王信傳:(漢)五年春,與信剖符,王潁川。六年春,上以為信壯武,北近鞏、雒,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也,乃更以太原郡為韓國,徙信以備胡,都晉陽。[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三韓王信傳,第1853頁。

諸侯王得以罪殺其屬縣令
漢·荆王劉賈傳:(燕王)定國有所欲誅殺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告定國。定國使謁者以它法劾捕格殺郢人滅口。[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三荆王劉賈傳,第1903頁。

韓信斥項羽不都關中
漢·韓信傳: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又背義帝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項王所過亡不殘滅,多怨百姓,百姓不附,特劫於威,彊服耳。[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第1864頁。

傳舍
漢書·韓信傳:漢王出成皋,度河,獨與滕公從張耳軍修武。至,宿傳舍。[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第1872頁。

代為天下精兵處
漢書·韓信傳:陳豨為代相監邊,辭信……信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第1877頁。

關東足食
漢書·彭越傳: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粟十餘萬斛,以給漢食。[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彭越傳,第1880頁。

定陶初年曾為國都
漢書·彭越傳:項籍死,立越為梁王,都定陶。[一]
[一]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彭越傳,第1880頁。

漢軍由蜀漢運糧
漢·英布傳:(隨何說布曰)「漢王收諸侯,還守成皋、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楚人還兵,間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糧千里之外。楚兵至滎陽、成皋,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能解,故楚兵不足罷也。」[一蕭何傳]:漢王……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第1884頁。[二]班固:漢書卷三十九蕭何傳,第2007頁。

諸侯王相得將邊兵諸侯相以漢法治國
漢·盧綰傳:(陳)豨以郎中封為列侯,以趙相國將監趙、代邊,邊兵皆屬焉。[一膠西王端傳]:相二千石至者,奉漢法以治,端輒求其罪告之,無罪者詐藥殺之。所以設詐究變,彊足以距諫,知足以飾非。相二千石從王治,則漢繩以法。故膠西小國,而所殺傷二千石甚衆。[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四盧綰傳,第1891頁。[二]班固:漢書卷五十三膠西于王劉端傳,第2419頁。

吳會風俗
漢·吳王濞傳: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塡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一又],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03頁。
[二]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04頁。

漢初諸王自賦斂於國中
漢·吳王濞傳:會孝惠、高后時,天下初定,郡國諸侯各務自拊循其民。吳有豫(衍文)章郡銅山,卽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煑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一]
又,(吳王)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衆。[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04頁。[二]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05頁。

淮泗口
漢書·吳王濞傳:(吳楚反,條侯)至(雒)〔淮〕陽,問故父絳侯客鄧都尉曰:「策安出?」客曰:「吳(楚)兵銳甚,難與爭鋒。楚兵輕,不能久。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吳必盡銳攻之。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塞吳饟道。使吳、梁相敝而糧食竭,乃以全制其極,破吳必矣。」條侯曰:「善。」從其策,遂堅壁昌邑南,輕兵絕吳饟道。胡三省曰:泗水南入淮,故謂之淮泗口。[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13頁。

下邳人户
漢書·吳王濞傳:周丘得節,夜馳入下邳。下邳時聞吳反,皆城守。至傳舍,召令入戶,使從者以罪斬令。遂召昆弟所善豪吏告曰:「吳反兵且至,屠下邳不過食頃。今先下,家室必完,能者封侯至矣。」出乃相告,下邳皆下。周丘一夜得三萬人。[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五吳王劉濞傳,第1914頁。

王國官吏
漢·楚元王交傳:申公為博士,失官,隨郢客歸,復以為中大夫。[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1923頁。

刺史郡守任免遷徙刺史察吏
漢·楚元王傳:(霍光)復白召德守青州刺史。歲餘,復為宗正。[一河間獻王傳]:(河間王)元取故廣陵厲王、厲王太子及中山懷王故姬廉等以為姬。甘露中,冀州刺史敞奏元,事下廷尉,逮召廉等。元迫脅凡七人,令自殺。有司奏請誅元,有詔削二縣,萬一千戶。[二趙王彭祖傳]:大鴻臚禹奏:「元前以刃賊殺奴婢,子男殺謁者,為刺史所舉奏,罪名明白。」[三]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1927頁。
[二]班固:漢書卷五十三河間獻王劉德傳,第2411頁。
[三]班固:漢書卷五十三趙敬肅王劉彭祖傳,第2421頁。

郡守任免遷徙
漢·楚元王傳:(劉德)為宗正,……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又,左遷(光祿勳周)堪為河(內)〔東〕太守,(大中大夫张)猛槐里令……後三年,……詔曰:「堪治未期年,而三老官屬有識之士詠頌其美,使者過郡,靡人不稱……其徵堪詣行在所。」拜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領尚書事。猛復為太中大夫。[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1927,1928頁,第1948頁。

京縣令
漢·楚元王傳附劉向傳:時長安令楊興以材能幸,常稱譽(周)堪。上欲以為助,乃見問興:「朝臣齗齗不可光祿勳,何邪?」[一]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1947頁。

國相任免遷徙
漢·欒布傳:拜為都尉。孝文時為燕相,至將軍……復為燕相。[一又],田叔傳:會趙午、貫高等謀弑上,事發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群臣反者。趙有敢隨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隨王至長安。趙王敖事白,得出,廢王為宣平侯,乃進言叔等十人。上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為郡守、諸侯相。叔為漢中守十餘年。[二]
[一]班固:漢書卷三十七欒布傳,第1981頁。[二]班固:漢書卷三十七田叔傳,第1982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3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