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滿額折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王陽明傳習錄疏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20 元
優惠價
90648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陽明先生的發言,六七成都是在《大學》文本的詮釋上展開,而且主要都是心學進路的工夫論觀點。由於陽明先生自己就是真實實踐,
因此心地上對於儒家仁義之道體貼真切,每能貫穿經典深入情境呈現細節,這是他作為明代大儒的真才實學。
《傳習錄》是王陽明哲學思的載體,編目方式都是以門人弟子的著錄為主,為使其哲學思想更有體系地呈現,本書之作,便將其哲學觀點以二十三個主題的方式分類彙整,加以疏解。由此可以見出,他在儒學各種主題上的觀點,可以見到他所關切的核心問題,呈現他的發言的主要方向。

作者簡介

杜保瑞,男,1961年出生於臺灣省新北市瑞芳鎮,祖籍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大束鎮土旺村。求學成長於臺灣臺北市,獲臺灣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3)),指導教授為方東美弟子張永儁教授。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95-2005),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2005-2017)。
現職: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2017-),並擔任人文學院國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抱樸講堂主講教授。吉林師範大學學報兩岸國學專欄主編。

《傳習錄》是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載體,編目方式都是以門人弟子的著錄為主,為使其哲學思想更有體系地呈現,本書之作,便將其哲學觀點以二十三個主題的方式分類彙整,加以疏解。由此可以見出,他在儒學各種主題上的觀點,可以見到他所關切的核心問題,呈現他的發言的主要方向。
陽明哲學,以問題意識而言,傳統上說是心學,而心學主要就是談工夫論。然而,工夫論不孤起,必有本體論及宇宙論的依據,也將有境界論的結果。但陽明的主要思考力都灌注在工夫論的問題意識上,這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陽明對本體論、宇宙論問題的忽視,以及對其他儒者在這方面觀點的誤解。本書之作,都將指出這些問題,務使陽明思想不必與他儒決然對立衝突,而是共構的儒學有機整體。
陽明的發言,六、七成都是在《大學》文本的詮釋上展開,而且主要都是心學進路的工夫論觀點,陽明當然也討論《論語》、《孟子》、《中庸》之作,解讀之際,也是心學工夫論的進路為主。由於陽明自己就真實實踐,因此心地上對於儒家仁義之道體貼真切,每能貫穿經典深入情境呈現細節,這是他作為明代大儒的真才實學。
陽明的語言,確有混入佛教名相的實情,當然陽明絕對是儒家的價值立場,但是名相的混合必然導致理論命題的糾纏,「無善無惡」、「應無所住」、「本來面目」等等文字,使得他的性善論旨儘管甚費唇舌,依然不能讓弟子明白。涉及此處關節之文,本文都將為之轉譯,務使陽明文字謹守儒學模式。
陽明在心學工夫上確實與禪宗心法雷同,但這只是心法形式上的一致,關鍵在本體論的價值意識,陽明就是儒家的仁義價值,但是,本體論背後有宇宙論、世界觀的背景,就此而言,陽明亦從未論及佛教三界、六道的它在世界,只是,論於宇宙的發生與存在問題,陽明的心學模式依然大起作用,這就有了形上學的唯心論旨在,這一部分,筆者最後的擇定,則是替陽明抹去這樣的觀點,直說這是他還沒有深入發揮的意見,一時話說過頭的表述,否則,陽明將溢出《中庸》、《易傳》的儒家形上學邊界,真正儒佛不分了。惜乎,這些說法,竟在牟宗三先生的創作中再度崛起發揮了。這就是必欲儒學高於佛學的心態所致,筆者沒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務必提醒陽明心學的學習者不要走進這一條道上,保持在《中庸》、《易傳》和「程朱理學」的客觀唯心論的形上學立場就好了。
本部之作歷時五年,最初乃為講授陽明心學之需,便進行了依據主題分類編輯文本的工作,編目之後,繼以講授,講授之餘,落實文字注解,文字工夫都在這三年疫情期間完成,由於線上之課程與會議依然眾多,餘暇並不寬裕,所以做得斷斷續續,恰逢上海疫情嚴峻的這三個月期間,完全無法出門,省掉了舟車勞頓的時間,終於完成。
本書著作之完成,亦是筆者陽明學研究的一個段落之結束。筆者於碩博士期間以及教學任教之後,都在儒學陣營中筆耕,最初,陽明學始終不在筆者用力耕耘的物件中,原因就是,《傳習錄》一讀就懂,沒有糾結難解之處,不若蕺山、船山、朱熹、張載等人的作品,筆者甚至以為,不能善解深解全解朱熹之學,不能真正算是談儒學的大家的,因此對陽明學的深入研討之功就一直擱置。然而,主要就陽明學的當代影響力而言,實不容筆者不正式處理其學,至於用功之後,一方面解決了當代詮釋上的爭辯問題,二方面做為未來陽明心學的講學材料,更能綱舉目張。

目次

緒論 
01.王陽明心境自述——答聶文蔚 
02.王陽明面對的時代問題——答顧東橋書——《拔本塞源論》 
03.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致良知 
04.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知行合一 
05.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格物致知 
06.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止於至善 
07.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聖人之道 
08.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心即理說 
09.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天理人欲說 
10.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人心道心說 
11.心學進路的工夫心法——主一說 
12.心學進路的工夫指點 
13.心學進路的工夫問答 
14.心學進路的教學機鋒 
15.心意相通的師弟問答——答歐陽崇一 
16.捍衛朱熹學說正面挑戰陽明大學詮釋的師友辯論——答顧東橋書 
17.高手過招的師友問答__答羅整庵少宰書
18.從個人風格上評價朱熹與陸象山 
19.心學進路的道佛知見
20.心學進路的世界觀 
21.心學進路的經典詮釋——《論語》篇 
22.心學進路的經典詮釋——《孟子》篇 
23.心學進路的經典詮釋——《中庸》篇 
24.附錄:對王陽明批評朱熹的理論反省 
25.附錄:工夫論與做工夫——論王陽明編定《朱子晚年定論》的理論合理性
結語

書摘/試閱

01.王陽明心境自述——答聶文蔚

王陽明的一生,為官、懲亂、剿匪、教學,無一不耗盡心力,毫不保留,所做所為與一般官員士子皆盡不同,他深知自己的關切在天下百姓,雖然這正是讀聖賢書者應有之所為,卻不為當代時人所喜,頗有孤寂之憾,唯有摯友聶文蔚,相得於心,聶文蔚來拜訪王陽明,兩人相談甚深,互相深受感動,聶文蔚離去之後,來信抒懷,王陽明更加心繫好友,回信中間,情深意切,下筆千言,特別是對於官場惡行的揭露與批判,可謂深惡痛絕,必欲掃除而後已,也是將自己內心深處最隱藏的胸懷,揮灑奉告,可謂得一平生知己而無憾矣。《答聶文蔚書》是最能彰顯陽明心境的自述,是以選為陽明心學開篇。

一、〈聶豹之言正是陽明心境〉
陽明表達收到來信的欣喜之情,以及自述自己的心志:
【178】春閑遠勞迂途,枉顧問證,惓惓此情,何可當也!已期二三同志,更處靜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見,以求切劘之益;而公期俗絆,勢有不能,別去極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箋惠,反復千餘言,讀之無甚浣慰。中間推許太過,蓋亦獎掖之盛心,而規礪真切,思欲納之於賢聖之域,又托諸崇一以致其勤勤懇懇之懷,此非深交篤愛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懼其無以堪之也。雖然,僕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辭讓為乎哉!其謂「思、孟、周、程無意相遭於千載之下,與其盡信於天下,不若真信於一人。道固自在,學亦自在,天下信之不為多,一人信之不為少」者,斯固君子「不見是而無悶」之心,豈世之譾譾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僕之情,則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間,而非以計人之信與不信也。(《答聶文蔚書》)
陽明與聶豹惺惺相惜,聶豹自覺要承擔子思、孟子、周敦頤、二程之志,而不論天下人之信與不信。此旨,正是陽明心聲,因為,眼前的時代,宮廷奪權詭譎,官員結黨營私,百姓生活困窘,地方盜匪橫行,對於一個有心於天下的知識份子而言,內心豈不悲痛,對於一干庸庸碌碌的官員而言,豈能知我內心。於是繼續發揮,講出他對人與天地萬物關係的看法。
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是陽明心學的理論依據〉
陽明直接打開自己的儒學理念,陳述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認識:
【179】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見善不啻若己出,見惡不啻若己入,視民之饑溺猶己之饑溺,而一夫不獲,若己推而納諸溝中者,非故為是而以蘄天下之信己也,務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堯、舜、三王之聖,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說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殺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蠻貊,而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為其良知之同也。嗚呼!聖人之治天下,何其簡且易哉!(《答聶文蔚書》)
陽明講「夫人者,天地之心。」朱熹講「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朱熹就存有論說,天道以仁德價值生發天地萬物。陽明亦談存有論,從人心主體說,天地之心說得是天道的終極價值意識,是仁,這個仁,會賦命於人性之中,人生的意義就在彰顯它。這就是陽明講話的脈絡,人,就是揭露顯發這個天地之心的實踐主體。為何要顯發?就是下一句所說的「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這個一體,必須有宇宙論的依據,天道化生,整體流行,無可分割,包括人類,依「正德利用厚生」的做法而言,以人類為中心,修養品德,利用天地萬物,生養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便是這個一體的所含,而所謂仁德的價值意識,正是要人人愛人,於是,儒家建立了關心天下人、為天下人服務的人生目標。天道將人與他人以及天地萬物一體流行,所以天下一體。天道有仁德的價值意識,所以,君子效此,也以仁德善待天下人。其做法只要致良知,就能夠天下大治,這也就是自古以來聖人治理天下的心法。又言: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
既然是一體,則天下人有苦痛,便是自己的苦痛,感同身受,若非如此,便是沒有良知之人,良知就是這個賦命於人性中的天道的在人心人性之內的價值自覺主體,良知天下人皆有且皆同,若天下人皆務力於致其良知,視人猶己,則天下必大治。又言:
「古之人所以能見善不啻若己出,見惡不啻若己入,視民之饑溺猶己之饑溺,而一夫不獲,若己推而納諸溝中者,非故為是而以蘄天下之信己也,務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
古人之所以與萬民一心者,就是因為良知的發用,良知就是仁德之心,此心必欲天下人好,所以有別人做了對天下人好的事情,會高興得就像自己做的,而不是忌妒對方成了賢人。有別人日子過得不好,會覺得就像是自己害到他的,這樣的心態,就是良知擴充自滿的結果,就是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與天下人為一體,這就是儒者的承擔天下之志。以良知自我要求。又言:
「堯、舜、三王之聖,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說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殺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蠻貊,而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為其良知之同也。嗚呼!聖人之治天下,何其簡且易哉!」
良知是人我一體的,同步感通的,古代聖王之治理天下,百姓既信且悅,便是聖王致其良知,以自己與天下人為一體之同,所以所有施政皆乃利益百姓之舉,於是民信民悅,並且百姓德性也受到教化,前提就是,天下人有共同的良知,這也就造成聖人治理天下極為容易的結果,關鍵就是聖人除良知發用之外毫無私心,但恰恰是這個毫無私心不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因此也正是聖人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4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