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鄧紫棋 首部科幻小說「啓示路」熱銷預購中!!
新譯花間集(三版)
滿額折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新譯花間集(三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20 元
優惠價
79489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花間集》是五代後蜀趙崇祚於後蜀廣政三年(西元 941 年)所編纂的,為歷史上最早的詞集。收錄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詞作共五百闋。綺靡柔豔、漫抒閒愁是「花間」特色,開啟了詞家婉約一派;而融合民間詞調,創作新曲,又奠下詞律之基。行止花間,觀覽繽紛之餘,亦可見它在中國韻文學史上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影響後世詞壇極為深遠。本書以南宋紹興年間的晁刻本為主,參校近人的研究成果,除注譯詳盡外,每首詞後的賞析,更可見出注譯者用力之深。

作者簡介

朱恒夫(注譯

1959 年生。江蘇濱海人。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與藝術學博士。曾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等學校訪問與教學。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藝術論叢》主編。1997 年被評為江蘇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9 年被江蘇省委授予「時代之子」稱號。2003 年被同濟大學師生推舉為「同濟大學十佳教師」。獲得過國家民間文藝著作獎「山花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等多種獎項。 出版有《新譯花間集》、《新譯高僧傳》、《宋明理學與古代小說》、《中國文學史疑案錄》、《花間集注析》、《古代小說與戲曲互動關係之研究》等等十多部。


耿湘沅(校閱)

政治大學中文系學士及碩士,政治大學中文系退休副教授。研宋詞、元明戲曲、明清小品文。曾出版《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水滸戲曲集論》以及《孔尚任桃花扇考述》。

導 讀(節錄

壹、《花間集》的編纂與作家概況

《花間集》是五代後蜀人趙崇祚於後蜀廣政三年(西元九四一年)所編纂的,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詞集。收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作品共五百闋,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年(八三六)到歐陽炯作序的廣政三年,約有一個世紀。其中收得較多的有溫庭筠(六十六闋)、孫光憲(六十一闋)、顧敻(五十五闋)、韋莊(四十八闋)、李珣(三十七闋),而編者趙崇祚一闕皆無,序者歐陽炯也只有十七闋,這可見選編者沒有私心,態度公正。《花間集》中的作家可以分為三組:

第一組既非蜀人,也未在西蜀王朝時代生活過,如溫庭筠、皇甫松。溫庭筠是太原人,而占據西蜀的王建在八九一年為西川節度使,九○三年進封蜀王,九○七年稱帝,史稱前蜀。那麼卒於咸通七年(八六六)的溫庭筠與此小王朝便不可能發生任何關連;但因他是花間詞風的開創者,故將他置於首位,皇甫松大體也是如此。

第二組雖是同時代但並未仕於西蜀的詞人,如和凝、孫光憲。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晉相和凝,少年時好為曲子詞,布於汴洛。洎入相,專托人收拾焚毀不暇。然相國厚重有德,終為豔詞玷之。契丹入夷門,號為曲子相公。」和凝擔任晉相時為天福五年九月,正是《花間集》結集之年,可見,《花間集》所收約是他年輕時所作,自汴洛傳入蜀中的。孫光憲原是蜀人,唐末嘗為陵州判官,後離蜀赴荊南。

第三組為西蜀詞人,有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敻、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不過,有些人的詞作並不是在蜀地創作的,如韋莊。莊於唐昭宗天復元年(九○一)入蜀為王建掌書記,時已六十六歲,可見他的詞實際上大都作於入蜀之前。又如有的詞說到「木棉」和「越禽」,「銅鼓」與「蠻歌」,這些都是南方風物。

由上述可見,《花間集》不是西蜀一地的作家選集,而是代表中國在第十世紀三十年代到第十一世紀四十年代這一百多年間新興的詞體文學的總集。編者趙崇祚,為後蜀衛尉少卿。其父趙廷隱,并州太原人,隨孟知祥入蜀,為總親軍,執兵柄者十餘年。其子崇韜為都知領殿直。趙氏一門,都是孟蜀權要。其家富有,可敵王侯。《太平廣記》卷四○九引《北夢瑣言》云:「趙廷隱起南宅北宅,千樑萬栱,其諸奢麗,莫之與儔。後枕江瀆,池中有二島嶼,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種垂楊,或間雜木芙蓉,池中種藕。每至秋夏,花開魚躍,柳蔭之下,有士子執卷者、垂綸者、執如意者、執麈尾者、譚詩論道者。」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說趙崇祚「廣會眾賓,時延佳論」,「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並非虛飾。序者歐陽炯,後蜀宰司之臣,耽於聲樂,善吹長笛,蜀亡後歸宋,嘗為太祖奏技。


貳、花間詞產生的時代背景

唐末五代,是我國歷史上又一個政治黑暗、戰禍不斷、四分五裂、動蕩不安的時代。宦官弄權,藩鎮割據,朋黨相爭,整個社會,猶如一條千瘡百孔的破船,在狂風暴雨中飄蕩。本來,「有唐已降,率土之濱,家家之香徑春風,寧尋越豔;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而在這看不到前景的現實中,花天酒地,及時行樂的風氣愈發熾熱。在位者醉生夢死,知識分子也放浪頹唐。對於大多數學士文人來說,他們有才學,有抱負,也看到了社會的危機,就是溫庭筠也說過「自笑漫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可見當時的社會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進身無路,生活坎坷艱辛,蹭蹬困頓,於是,他們放棄了建功立業的追求,對這混亂的社會也失去了信心,過起了落拓、浪蕩的生活。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遣懷〉)、李商隱的「君緣接坐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梓州罷吟寄同舍〉)、溫庭筠的「自恨青樓無近信,不將心事許卿卿」(〈偶題〉)等即是對這樣生活的寫照。他們的詩歌創作也不再像盛唐、中唐的詩人們那樣,把目光對著邊塞征戰、山水田園或民生疾苦,而是圍繞著日常生活、身邊瑣事、男女情愛、風花雪月,著重抒寫無端的意緒、優遊的趣味和內心的體驗。

當時,詞這一文體剛剛興起,它與音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既是下層民眾表達情感的方式,也是歌兒舞女娛客侑酒的工具,在當時的環境中,很自然地便與出入於秦樓楚館的學士們結合了起來。他們用民間創造的這一新鮮活潑的形式來摹寫綺麗豔事,抒發閒情幽怨,風格上軟媚豔麗,纏綿悱惻。這就是唐末五代產生出香豔的花間詞派的時代原因。那麼,為什麼西蜀能產生大部分的花間詞人,並在該地編纂出總集呢?這又與西蜀這一小環境有關係。

彼時,戰爭不斷,對社會的破壞極其嚴重,長安、洛陽等大城市竟到了荒廢的地步。相比之下,西蜀則比較安定,加之蜀地物產豐饒,經濟相當繁榮。但是,無論是前蜀的王建,還是後蜀的孟昶,他們都無統一全國的大志,只是偏安一隅,耽於享樂。看看今日尚存的王建墓石座旁的一幅幅歌舞作樂的浮雕,便可想見他當時過著怎樣的寄情聲色的生活。其子王衍為太子時,便「好酒色,樂遊戲」,繼位後,更是恣意行樂。他命宮女衣女冠服裝,簪蓮花冠,施脂敷粉,號「醉妝」,並自製〈醉妝詞〉云:「者邊走,那邊走,祇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後蜀主孟昶,開始還能以前蜀的滅亡教訓為鑒,至中年後,逐漸豪侈起來,愛好遊樂,喜賞名花,令在城上遍植芙蓉,「盡以帷幕遮護」,秋天盛開時,「望之皆如錦繡。」(〈蜀檮杌〉)對於豔詞,他原是堅決反對的。隨著生活的華靡,他不但不反對,還身體力行。因鹿虔扆、歐陽炯、韓琮、閻選、毛文錫常以小詞供奉,他給予他們以優待。不僅如此,他還常常自作豔詞,他的一闋〈木蘭花〉云:「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祇恐流年暗中喚。」上行而下效,貴族豪紳便也蓄養歌兒舞女,整日彈歌作樂。而無論是蜀地的文人,還是避地入蜀的學士,本來已經受著不景氣時代的影響,現在又受著這病態社會的薰陶,於是,在政治上振作的少,消極的多;在思想上積極的少,頹唐的多;在感情上樂觀的少,傷感的多;在生活上潔身自好的少,沉湎於聲色的多。為了滿足當政者的享樂與城市歌舞的需要,也為了抒發自己的落寞傷感的情懷,便創作了大量與民瘼現實無關的小詞。

......

陸、《花間集》的版本及本書注釋賞析工作的說明

宋時《花間集》刻本很多,現仍存有南宋三種刻本:

一、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晁謙之校刻本 鏤版清晰,字體端正,楮墨亦佳。末有晁謙之跋:


右《花間集》十卷,皆唐末才士長短句。情真而調逸,思深而言婉。嗟乎,雖文之靡,無補於世,亦可謂工矣。建康舊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猶載郡將監司僚幕之行,有《六朝實 錄》與《花間集》之贐,又他處本皆訛舛,乃是正而復刊,聊以存舊事云。

紹興十八年二月二日 濟陽晁謙之題


從「建康舊有本」所謂,則在之前或許曾經是有北宋刻本的。晁刻原本,今藏北京圖書館。

二、淳熙鄂州刻本 用淳熙十一、十二(一一八四、一一八五)等年鄂州酒務、公使庫等公文冊紙印行,清時藏聊城楊氏海源閣。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王鵬運景刊於《四印齋所刻詞》,並有跋考其原書用紙,定為鄂州刻本。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花間集》即據四印齋本排印。

三、開禧刻本 末有陸游的兩篇跋語。原藏毛氏汲古閣,毛晉易其行款字體,刻入所輯的《詞苑英華》,失去了宋版字體與編排之面目。

另外,明代湯顯祖評本流布較廣,今人李一氓《花間集校》專以晁刻本、鄂州刻本兩個宋本與明本互校,書後附錄宋明以來各本的序跋及提要,是今日研究該書的重要文本。本書採用了紹興十八年的晁刻本,但對於晁本中明顯的錯誤之處,則參酌李一氓的《花間集校》進行改正。注釋時對名物、典故、史實、地名及婦女裝飾、生活等,力求結合詞意加以詮解,並徵引古人之筆記、詩文作旁證。因很多詞的題材、用典相同,故前面注釋詳細,後面簡略。

語譯力求在準確、通俗的基礎上,有詩詞的韻味。為了原作之「雅」轉變為「俗」,讓一般的讀者看得懂,又使譯文基本押韻,筆者在譯時便添進了一些不傷原意的內容。賞析時力求吸收詞學界對某些作品思想與藝術有共識的理解,並揭示其意義,說明時代背景,討論相關的問題,指出其構思作法。而在每一首詞後做一篇簡單的賞析文章,不是代替讀者對詞的理解,只是給讀者提供線索,幫助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進入廣闊的藝術境界。

由於筆者能力有限,在注譯賞析方面一定有訛誤遺漏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朱 恒 夫

一九九七年於南京

目次

導 讀

花間集序

卷 一 五十首

溫庭筠五十首

菩薩蠻十四首

其 一‧小山重疊金明滅

其 二‧水晶簾裡玻璃枕

其 三‧蕊黃無限當山額

其 四‧翠翹金縷雙鸂鶒

其 五‧杏花含露團香雪

其 六‧玉樓明月長相憶

其 七‧鳳凰相對盤金縷

其 八‧牡丹花謝鶯聲歇

其 九‧滿宮明月梨花白

其 十‧寶函鈿雀金鸂鶒

其十一‧南園滿地堆輕絮

其十二‧夜來皓月纔當午

其十三‧雨晴夜合玲瓏日

其十四‧竹風輕動庭除冷

更漏子六首

其 一‧柳絲長,春雨細

其 二‧星斗稀,鐘鼓歇

其 三‧金雀釵,紅粉面

其 四‧相見稀,相憶久

其 五‧背江樓,臨海月

其 六‧玉爐香,紅蠟淚

歸國遙二首

其 一‧香玉,翠鳳寶釵垂

其 二‧雙臉,小鳳戰篦金颭豔

酒泉子四首

其 一‧花映柳條

其 二‧日映紗窗

其 三‧楚女不歸

其 四‧羅帶惹香

定西番三首

其 一‧漢使昔年離別

其 二‧海燕欲飛調羽

其 三‧細雨曉鶯春晚

楊柳枝八首

其 一‧宜春苑外最長條

其 二‧南內牆東御路旁

其 三‧蘇小門前柳萬條

其 四‧金縷毿毿碧瓦溝

其 五‧館娃宮外鄴城西

其 六‧兩兩黃鸝色似金

其 七‧御柳如絲映九重

其 八‧織錦機邊鶯語頻

南歌子七首

其 一‧手裡金鸚鵡

其 二‧似帶如絲柳

其 三‧ 墮低梳髻

其 四‧臉上金霞細

其 五‧撲蕊添黃子

其 六‧轉眄如波眼

其 七‧懶拂鴛鴦枕

河瀆神三首

其 一‧河上望叢祠

其 二‧孤廟對寒潮

其 三‧銅鼓賽神來

女冠子二首

其 一‧含嬌含笑

其 二‧霞帔雲髮

玉蝴蝶一首‧秋風淒切傷離

卷 二 五十首

溫庭筠十六首

清平樂二首

其 一‧上陽春晚

其 二‧洛陽愁絕

遐方怨二首

其 一‧憑繡檻,解羅帷

其 二‧花半坼,雨初晴

訴衷情一首‧鶯語,花舞,春晝午

思帝鄉一首‧花花,滿枝紅似霞

夢江南二首

其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其 二‧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河 傳三首

其 一‧江畔,相喚

其 二‧湖上,閒望

其 三‧同伴,相喚

蕃女怨二首

其 一‧萬枝香雪開已遍

其 二‧磧南沙上驚雁起

荷葉杯三首

其 一‧一點露珠凝冷

其 二‧鏡水夜來秋月

其 三‧楚女欲歸南浦

皇甫松十二首

天仙子二首

其 一‧晴野鷺鷥飛一隻

其 二‧躑躅花開紅照水

浪淘沙二首

其 一‧灘頭細草接疏林

其 二‧蠻歌荳蔻北人愁

楊柳枝二首

其 一‧春入行宮映翠微

其 二‧爛漫春歸水國時

摘得新二首

其 一‧酌一卮,須教玉笛吹

其 二‧摘得新,枝枝葉葉春

夢江南二首

其 一‧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其 二‧樓上寢,殘月下簾旌

採蓮子二首

其 一‧菡萏香連十頃陂

其 二‧船動湖光灩灩秋

韋 莊二十二首

浣溪沙五首

其 一‧清曉妝成寒食天

其 二‧欲上鞦韆四體慵

其 三‧惆悵夢餘山月斜

其 四‧綠樹藏鶯鶯正啼

其 五‧夜夜相思更漏殘

菩薩蠻五首

其 一‧紅樓別夜堪惆悵

其 二‧人人盡說江南好

其 三‧如今卻憶江南樂

其 四‧勸君今夜須沉醉

其 五‧洛陽城裡春光好

歸國遙三首

其 一‧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其 二‧金翡翠,為我南飛傳我意

其 三‧春欲晚,戲蝶遊蜂花爛漫

應天長二首

其 一‧綠槐陰裡黃鶯語

其 二‧別來半歲音書絕

荷葉杯二首

其 一‧絕代佳人難得

其 二‧記得那年花下

清平樂四首

其 一‧春愁南陌

其 二‧野花芳草

其 三‧何處遊女

其 四‧鶯啼殘月

望遠行一首‧欲別無言倚畫屏

卷 三 五十首

韋 莊二十六首

謁金門二首

其 一‧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其 二‧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

江城子二首

其 一‧恩重嬌多情易傷

其 二‧髻鬟狼藉黛眉長

河 傳三首

其 一‧何處?煙雨

其 二‧春晚,風暖

其 三‧錦浦,春女

天仙子五首

其 一‧悵望前回夢裡期

其 二‧深夜歸來長酩酊

其 三‧蟾彩霜華夜不分

其 四‧夢覺雲屏依舊空

其 五‧金似衣裳玉似身

喜遷鶯二首

其 一‧人洶洶,鼓鼕鼕

其 二‧街鼓動,禁城開

思帝鄉二首

其 一‧雲髻墜,鳳釵垂

其 二‧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訴衷情二首

其 一‧燭燼香殘簾未捲

其 二‧碧沼紅芳煙雨靜

上行杯二首

其 一‧芳草灞陵春岸

其 二‧白馬玉鞭金轡

女冠子二首

其 一‧四月十七

其 二‧昨夜夜半

更漏子一首‧鐘鼓寒,樓閣暝

酒泉子一首‧月落星沉

木蘭花一首‧獨上小樓春欲暮

小重山一首‧一閉昭陽春又春

薛昭蘊十九首

浣溪沙八首

其 一‧紅蓼渡頭秋正雨

其 二‧鈿匣菱花錦帶垂

其 三‧粉上依稀有淚痕

其 四‧握手河橋柳似金

其 五‧簾下三間出寺牆

其 六‧江館清秋攬客船

其 七‧傾國傾城恨有餘

其 八‧越女淘金春水上

喜遷鶯三首

其 一‧殘蟾落,曉鐘鳴

其 二‧金門曉,玉京春

其 三‧清明節,雨晴天

小重山二首

其 一‧春到長門春草青

其 二‧秋到長門秋草黃

離別難一首‧寶馬曉鞴雕鞍

相見歡一首‧羅襦繡袂香紅

醉公子一首‧慢綰青絲髮

女冠子二首

其 一‧求仙去也

其 二‧雲羅霧縠

謁金門一首‧春滿院,疊損羅衣金線

牛 嶠五首

柳 枝五首

其 一‧解凍風來末上青

其 二‧吳王宮裡色偏深

其 三‧橋北橋南千萬條

其 四‧狂雪隨風撲馬飛

其 五‧裊翠籠煙拂暖波

卷 四 五十首

牛 嶠二十七首

女冠子四首

其 一‧綠雲高髻

其 二‧錦江煙水

其 三‧星冠霞帔

其 四‧雙飛雙舞

夢江南二首

其 一‧啣泥燕,飛到畫堂前

其 二‧紅繡被,兩兩間鴛鴦

感恩多二首

其 一‧兩條紅粉淚

其 二‧自從南浦別

應天長二首

其 一‧玉樓春望晴煙滅

其 二‧雙眉澹薄藏心事

更漏子三首

其 一‧星漸稀,漏頻轉

其 二‧春夜闌,更漏促

其 三‧南浦情,紅粉淚

望江怨一首‧東風急,惜別花時手頻執

菩薩蠻七首

其 一‧舞裙香暖金泥鳳

其 二‧柳花飛處鶯聲急

其 三‧玉釵風動春幡急

其 四‧畫屏重疊巫陽翠

其 五‧風簾燕舞鶯啼柳

其 六‧綠雲鬢上飛金雀

其 七‧玉樓冰簟鴛鴦錦

酒泉子一首‧記得去年

定西番一首‧紫塞月明千里

玉樓春一首‧春入橫塘搖淺浪

西溪子一首‧捍撥雙盤金鳳

江城子二首

其 一‧鵁鶄飛起郡城東

其 二‧極浦煙消水鳥飛

張 泌二十三首

浣溪沙十首

其 一‧鈿轂香車過柳堤

其 二‧馬上凝情憶舊遊

其 三‧獨立寒階望月華

其 四‧依約殘眉理舊黃

其 五‧翡翠屏開繡幄紅

其 六‧枕障燻爐隔繡幃

其 七‧花月香寒悄夜塵

其 八‧偏戴花冠白玉簪

其 九‧晚逐香車入鳳城

其 十‧小市東門欲雪天

臨江仙一首‧煙收湘渚秋江靜

女冠子一首‧露花煙草

河 傳二首

其 一‧渺莽雲水

其 二‧紅杏,交枝相映

酒泉子二首

其 一‧春雨打窗

其 二‧紫陌青門

生查子一首‧相見稀,喜相見

思越人一首‧燕雙飛,鶯百囀

滿宮花一首‧花正芳,樓似綺

柳 枝一首‧膩粉瓊妝透碧紗

南歌子三首

其 一‧柳色遮樓暗

其 二‧岸柳拖煙綠

其 三‧錦薦紅鸂鶒

卷 五 五十首

張 泌四首

江城子二首

其 一‧碧欄杆外小中庭

其 二‧浣花溪上見卿卿

河瀆神一首‧古樹噪寒鴉

蝴蝶兒一首‧蝴蝶兒,晚春時

毛文錫三十一首

虞美人二首

其 一‧鴛鴦對浴銀塘暖

其 二‧寶檀金縷鴛鴦枕

酒泉子一首‧綠樹春深

喜遷鶯一首‧芳春景,曖晴煙

贊成功一首‧海棠未坼

西溪子一首‧昨日西溪遊賞

中興樂一首‧荳蔻花繁煙豔深

更漏子一首‧春夜闌,春恨切

接賢賓一首‧香韉鏤襜五花驄

贊浦子一首‧錦帳添香睡

甘州遍二首

其 一‧春光好,公子愛閒遊

其 二‧秋風緊,平磧雁行低

紗窗恨二首

其 一‧新春燕子還來至

其 二‧雙雙蝶翅塗鉛粉

柳含煙四首

其 一‧隋堤柳,汴河旁

其 二‧河橋柳,占芳春

其 三‧章臺柳,近垂旒

其 四‧御溝柳,占春多

醉花間二首

其 一‧休相問,怕相問

其 二‧深相憶,莫相憶

浣溪沙二首

其 一‧春水輕波浸綠苔

其 二‧七夕年年信不違

月宮春一首‧水晶宮裡桂花開

戀情深二首

其 一‧滴滴銅壺寒漏咽

其 二‧玉殿春濃花爛漫

訴衷情二首

其 一‧桃花流水漾縱橫

其 二‧鴛鴦交頸繡衣輕

應天長一首‧平江波暖鴛鴦語

河滿子一首‧紅粉樓前月照

巫山一段雲一首‧雨霽巫山上

臨江仙一首‧暮蟬聲盡落斜陽

牛希濟十一首

臨江仙七首

其 一‧峭碧參差十二峰

其 二‧謝家仙觀寄雲岑

其 三‧渭闕宮城秦樹凋

其 四‧江繞黃陵春廟閒

其 五‧素洛春光瀲灩平

其 六‧柳帶搖風漢水濱

其 七‧洞庭波浪颭晴天

酒泉子一首‧枕轉簟涼

生查子一首‧春山煙欲收

中興樂一首‧池塘暖碧浸晴暉

謁金門一首‧秋已暮,重疊關山歧路

歐陽炯四首

浣溪沙三首

其 一‧落絮殘鶯半日天

其 二‧天碧羅衣拂地垂

其 三‧相見休言有淚珠

三字令一首‧春欲盡,日遲遲

卷 六 五十一首

歐陽炯十三首

南鄉子八首

其 一‧嫩草如煙

其 二‧畫舸停橈

其 三‧岸遠沙平

其 四‧洞口誰家

其 五‧二八花鈿

其 六‧路入南中

其 七‧袖歛鮫綃

其 八‧翡翠鵁鶄

獻衷心一首‧見好花顏色

賀明朝二首

其 一‧憶昔花間初識面

其 二‧憶昔花間相見後

江城子一首‧晚日金陵岸草平

鳳樓春一首‧鳳髻綠雲叢

和 凝二十首

小重山二首

其 一‧春入神京萬木芳

其 二‧正是神京爛漫時

臨江仙二首

其 一‧海棠香老春江晚

其 二‧披袍窣地紅宮錦

菩薩蠻一首‧越梅半坼輕寒裡

山花子二首

其 一‧鶯錦蟬縠馥麝臍

其 二‧銀字笙寒調正長

河滿子二首

其 一‧正是破瓜年幾

其 二‧寫得魚牋無限

薄命女一首‧天欲曉,宮漏穿花聲繚繞

望梅花一首‧春草全無消息

天仙子二首

其 一‧柳色披衫金縷鳳

其 二‧洞口春紅飛蔌蔌

春光好二首

其 一‧紗窗暖,畫屏閒

其 二‧蘋葉軟,杏花明

採桑子一首‧蝤蠐領上訶梨子

柳 枝三首

其 一‧軟碧搖煙似送人

其 二‧瑟瑟羅裙金縷腰

其 三‧鵲橋初就咽銀河

漁 父一首‧白芷汀寒立鷺鷥

顧 敻十八首

虞美人六首

其 一‧曉鶯啼破相思夢

其 二‧觸簾風送景陽鐘

其 三‧翠屏閒掩垂珠箔

其 四‧碧梧桐映紗窗晚

其 五‧深閨春色勞思想

其 六‧少年豔質勝瓊英

河 傳三首

其 一‧燕颺,晴景

其 二‧曲檻,春晚

其 三‧棹舉,舟去

甘州子五首

其 一‧一爐龍麝錦帷旁

其 二‧每逢清夜與良晨

其 三‧曾如劉阮訪仙蹤

其 四‧露桃花裡小樓深

其 五‧紅爐深夜醉調笙

玉樓春四首

其 一‧月照玉樓春漏促

其 二‧柳映玉樓春日晚

其 三‧月皎露華窗影細

其 四‧拂水雙飛來去燕

卷 七 五十首

顧 敻三十七首

浣溪沙八首

其 一‧春色迷人恨正賒

其 二‧紅藕香寒翠渚平

其 三‧荷芰風輕簾幕香

其 四‧惆悵經年別謝娘

其 五‧庭菊飄黃玉露濃

其 六‧雲澹風高葉亂飛

其 七‧雁響遙天玉漏清

其 八‧露白蟾明又到秋

酒泉子七首

其 一‧楊柳舞風

其 二‧羅帶縷金

其 三‧小檻日斜

其 四‧黛薄紅深

其 五‧難卻菱花

其 六‧水碧風清

其 七‧黛怨紅羞

楊柳枝一首‧秋夜香閨思寂寥

遐方怨一首‧簾影細,簟紋平

獻衷心一首‧繡鴛鴦帳暖

應天長一首‧瑟瑟羅裙金線縷

訴衷情二首

其 一‧香滅簾垂春漏永

其 二‧永夜拋人何處去

荷葉杯九首

其 一‧春盡小庭花落

其 二‧歌發誰家筵上

其 三‧弱柳好花盡拆

其 四‧記得那時相見

其 五‧夜久歌聲怨咽

其 六‧我憶君詩最苦

其 七‧金鴨香濃鴛被

其 八‧曲砌蝶飛煙暖

其 九‧一去又乖期信

漁歌子一首‧曉風清,幽沼綠

臨江仙三首

其 一‧碧染長空池似鏡

其 二‧幽閨小檻春光晚

其 三‧月色穿簾風入竹

醉公子二首

其 一‧漠漠秋雲澹

其 二‧岸柳垂金線

更漏子一首‧舊歡娛,新悵望

孫光憲十三首

浣溪沙九首

其 一‧蓼岸風多橘柚香

其 二‧桃杏風香簾幕閒

其 三‧花漸凋疏不耐風

其 四‧攬鏡無言淚欲流

其 五‧半踏長裾宛約行

其 六‧蘭沐初休曲檻前

其 七‧風遞殘香出繡簾

其 八‧輕打銀箏墜燕泥

其 九‧烏帽斜欹倒佩魚

河 傳四首

其 一‧太平天子

其 二‧柳拖金縷

其 三‧花落,煙薄,謝家池閣

其 四‧風颭,波斂,團荷閃閃

卷 八 五十首

孫光憲四十八首

菩薩蠻五首

其 一‧月華如水籠香砌

其 二‧花冠頻鼓墻頭翼

其 三‧小庭花落無人掃

其 四‧青巖碧洞經朝雨

其 五‧木綿花映叢祠小

河瀆神二首

其 一‧汾水碧依依

其 二‧江上草芊芊

虞美人二首

其 一‧紅窗寂寂無人語

其 二‧好風微揭簾旌起

後庭花二首

其 一‧景陽鐘動宮鶯囀

其 二‧石城依舊空江國

生查子三首

其 一‧寂寞掩朱門

其 二‧暖日策花驄

其 三‧金井墮高桐

臨江仙二首

其 一‧霜拍井梧乾葉墮

其 二‧暮雨淒淒深院閉

酒泉子三首

其 一‧空磧無邊

其 二‧曲檻小樓

其 三‧斂態窗前

清平樂二首

其 一‧愁腸欲斷

其 二‧等閒無語

更漏子二首

其 一‧聽寒更,聞遠雁

其 二‧今夜期,來日別

女冠子二首

其 一‧蕙風芝露

其 二‧澹花瘦玉

風流子三首

其 一‧茅舍槿籬溪曲

其 二‧樓倚長衢欲暮

其 三‧金絡玉銜嘶馬

定西番二首

其 一‧雞祿山前遊騎

其 二‧帝子枕前秋夜

河滿子一首‧冠劍不隨君去

玉蝴蝶一首‧春欲盡,景仍長

八拍蠻一首‧孔雀尾拖金線長

竹 枝二首

其 一‧門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兒

其 二‧亂繩千結竹枝絆人深女兒

思帝鄉一首‧如何?遣情情更多

上行杯二首

其 一‧草草離亭鞍馬

其 二‧離棹逡巡欲動

謁金門一首‧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

思越人二首

其 一‧古臺平,芳草遠

其 二‧渚蓮枯,宮樹老

楊柳枝四首

其 一‧閶門風暖落花乾

其 二‧有池有榭即濛濛

其 三‧根柢雖然傍濁河

其 四‧萬株枯槁怨亡隋

望梅花一首‧數枝開與短牆平

漁歌子二首

其 一‧草芊芊,波漾漾

其 二‧泛流螢,明又滅

魏承班二首

菩薩蠻二首

其 一‧羅裾薄薄秋波染

其 二‧羅衣隱約金泥畫

卷 九 四十九首

魏承班十三首

滿宮花一首‧雪霏霏,風凜凜

木蘭花一首‧小芙蓉,香旖旎

玉樓春二首

其 一‧寂寂畫堂樑上燕

其 二‧輕斂翠蛾呈皓齒

訴衷情五首

其 一‧高歌宴罷月初盈

其 二‧春深花簇小樓臺

其 三‧銀漢雲晴玉漏長

其 四‧金風輕透碧窗紗

其 五‧春情滿眼臉紅銷

生查子二首

其 一‧煙雨晚晴天

其 二‧寂寞畫堂空

黃鍾樂一首‧池塘煙暖草萋萋

漁歌子一首‧柳如眉,雲似髮

鹿虔扆六首

臨江仙二首

其 一‧金鎖重門荒苑靜

其 二‧無賴曉鶯驚夢斷

女冠子二首

其 一‧鳳樓琪樹

其 二‧步虛壇上

思越人一首‧翠屏欹,銀燭背

虞美人一首‧卷荷香澹浮煙渚

閻 選八首

虞美人二首

其 一‧粉融紅膩蓮房綻

其 二‧楚腰蠐領團香玉

臨江仙二首

其 一‧雨停荷芰逗濃香

其 二‧十二高峰天外寒

浣溪沙一首‧寂寞流蘇冷繡茵

八拍蠻二首

其 一‧雲鎖嫩黃煙柳細

其 二‧愁鎖黛眉煙易慘

河 傳一首‧秋雨,秋雨

尹 鶚六首

臨江仙二首

其 一‧一番荷芰生舊沼

其 二‧深秋寒夜銀河靜

滿宮花一首‧月沉沉,人悄悄

杏園芳一首‧嚴妝嫩臉花明

醉公子一首‧暮煙籠蘚砌

菩薩蠻一首‧隴雲暗合秋天白

毛熙震十六首

浣溪沙七首

其 一‧春暮黃鶯下砌前

其 二‧花榭香紅煙景迷

其 三‧晚起紅房醉欲銷

其 四‧一隻橫釵墜髻叢

其 五‧雲薄羅裙綬帶長

其 六‧碧玉冠輕裊燕釵

其 七‧半醉凝情臥繡茵

臨江仙二首

其 一‧南齊天子寵嬋娟

其 二‧幽閨欲曙聞鶯囀

更漏子二首

其 一‧秋色清,河影澹

其 二‧煙月寒,秋夜靜

女冠子二首

其 一‧碧桃紅杏

其 二‧脩蛾慢臉

清平樂一首‧春光欲暮

南歌子二首

其 一‧遠山愁黛碧

其 二‧惹恨還添恨

卷一○ 五十首

毛熙震十三首

河滿子二首

其 一‧寂寞芳菲暗度

其 二‧無語殘妝澹薄

小重山一首‧樑燕雙飛畫閣前

定西番一首‧蒼翠濃陰滿院

木蘭花一首‧掩朱扉,鉤翠箔

後庭花三首

其 一‧鶯啼燕語芳菲節

其 二‧輕盈舞妓含芳豔

其 三‧越羅小袖新香蒨

酒泉子二首

其 一‧閒臥繡幃

其 二‧鈿匣舞鸞

菩薩蠻三首

其 一‧梨花滿院飄香雪

其 二‧繡簾高軸臨塘看

其 三‧天含殘碧融春色

李 珣三十七首

浣溪沙四首

其 一‧入夏偏宜澹薄妝

其 二‧晚出閒庭看海棠

其 三‧訪舊傷離欲斷魂

其 四‧紅藕花香到檻頻

漁歌子四首

其 一‧楚山青,湘水淥

其 二‧荻花秋,瀟湘夜

其 三‧柳垂絲,花滿樹

其 四‧九疑山,三湘水

巫山一段雲二首

其 一‧有客經巫峽

其 二‧古廟依青嶂

臨江仙二首

其 一‧簾捲池心小閣虛

其 二‧鶯報簾前暖日紅

南鄉子十首

其 一‧煙漠漠,雨淒淒

其 二‧蘭棹舉,水紋開

其 三‧歸路近,扣舷歌

其 四‧乘綵舫,過蓮塘

其 五‧傾淥蟻,泛紅螺

其 六‧雲帶雨,浪迎風

其 七‧沙月靜,水煙輕

其 八‧漁市散,渡船稀

其 九‧攏雲髻,背犀梳

其 十‧相見處,晚晴天

女冠子二首

其 一‧星高月午

其 二‧春山夜靜

酒泉子四首

其 一‧寂寞青樓

其 二‧雨漬花零

其 三‧秋雨聯綿

其 四‧秋月嬋娟

望遠行二首

其 一‧春日遲遲思寂寥

其 二‧露滴幽庭落葉時

菩薩蠻三首

其 一‧迴塘風起波紋細

其 二‧等閒將度三春景

其 三‧隔簾微雨雙飛燕

西溪子一首‧金縷翠鈿浮動

虞美人一首‧金籠鸚報天將曙

河 傳二首

其 一‧去去,何處

其 二‧春暮,微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89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