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滿額折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第一次這樣愛孩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9018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父母該為孩子留下的最寶貴財富……

霍丁•卡特:「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根」是一個人的心性和品行,「翅膀」代表了孩子適應世界的生存能力。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而真正的成功的愛,是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自己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想要培養有主見的孩子,父母要實施五「不」策略:
不要用「聽話」來稱讚孩子
不要用「不聽話」來苛責孩子
不要輕易說「閉嘴」
不要吝嗇誇獎孩子
不要「不信任」孩子

家長應當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愛孩子的方式吧!

目次

@第一章孩子真的出問題了嗎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主張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理
糾正孩子愛發脾氣的習慣
放低姿態,蹲下來聽孩子說話
對孩子愛提問題不要嫌麻煩
不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正確看待孩子追星

@第二章父母的「愛」是否過了頭
不要替孩子包辦一切
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
不做嘮叨家長
孩子哭鬧時別輕易妥協
「陪」讀才能學習?

@第三章拒絕家庭冷暴力
不要對孩子太冷淡
對孩子別太嚴肅
不能用「物質補償」代替「感情補償」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不要漠視孩子的孤獨

@第四章父母的尖酸刻薄會讓孩子自暴自棄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
別拿高標準壓孩子
言語過激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別拿孩子的缺點來說事
不要把孩子當成夫妻吵架的出氣筒
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不要讓孩子的假期比上學還累

@第五章習慣決定命運
養成讀書的習慣
養成勤於運動健身的習慣
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
幽默風趣是一種人生態度
樂觀向上的習慣有力量
從小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

書摘/試閱

@第一章孩子真的出問題了嗎
*「孩子出現問題了!」當這類話語頻頻出現在報紙、電視上的時候,家長們的視線也因此被牽引。什麼是「孩子的問題」?一般我們認為,「孩子的問題」是指那些由於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影響及個人自身問題,在心理、行為、認知和學習方面偏離正常狀態的孩子。由此我們不得不思考:「孩子的問題」根源究竟在哪裡?問題真在孩子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也許讓家長們很火大,也很驚慌,但是家長們在關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時,不應該只從孩子的身上找,更應該挑挑自己身上的毛病。也許,正是自己身上的某個習慣、某個問題讓孩子出現了問題!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主張

中國的父母大多喜歡自己的孩子聽話,認為只要孩子聽話就什麼都好說。其實這是一種變相的霸權,聽話的孩子沒有主張,家長便於管理。還有很多家長喜歡為孩子包辦一切事物,像在家裡替孩子整理書包、準備物品、收拾床鋪、送上車,等等,不勝枚舉。甚至有些孩子已經上大學了,自理能力還是很差,就是因為在上大學之前的生活中都是父母包辦,他們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心理尚沒脫離父母的照顧,凡是生活上的事情都需要父母來處理。

小明上高中的時候,由於學校是封閉式管理,學生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住校。與她同一個寢室的同學李漾莙,她的所有的衣物,包括襪子、內衣褲等都是每週由父母來取回家再洗。高中三年,李漾莙只給自己洗頭、洗澡,衣物都是父母洗的。

上文中的李漾莙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從小沒有這個習慣,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二是家長認為孩子應該以學習為重,家務事之類的事的就由父母代勞。
現在很多孩子讓父母包辦了一切,沒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的確,一個溫馴聽話的人步入社會後,不容易與他人發生意見衝突,尤其是對上級百依百順,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歡心。女孩子更是如此,將來結婚後能聽從丈夫,可以當一個好妻子。但是,要求孩子聽話,實際上是使孩子喪失了獨立性,而變成了一個沒有責任感、不用頭腦而怯懦的人。當然,這樣的孩子也許在某種特定的社會裡,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員工。但是,一個溫馴的員工是要被多元的、開放的社會所淘汰的。所以,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能一味的服從。

有一篇網路文章《你有選擇的權利》,是一個華僑寫給中國孩子的。這篇文章告訴中國的孩子們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是中國的孩子們雖然有選擇的權利,可是大多數父母們卻並沒有將這種權利賦予自己的孩子。他們喜歡替孩子做主,按自己的意願規劃孩子們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日常的生活瑣事上,也時常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有時候買衣服,孩子和父母的眼光不一樣。孩子看衣服都要好看的,注重樣式,而品質好與不好無所謂,而父母總是要買品質好的,樣式則放在次要考慮範圍,本來孩子覺得不好看的衣服,可是媽媽卻硬要孩子去試穿。媽媽們經常說的就是「先試穿看看吧」。如果孩子說不好,媽媽們就會發脾氣,說孩子審美怎麼怎麼樣,什麼都看不上,通常把簡單的事情上升到一個高度,並且言語過激。

這類事情屢見不鮮,媽媽們對這樣的事情都不怎麼在意,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她們喜歡替孩子包辦一切、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但是,經常讓孩子處於依賴和安全感中,對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利,如果一旦父母有疏忽,或孩子離開了父母,他們就會束手無策。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範圍內自理,讓他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而成長起來。如果從小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賴父母,形成依賴性,那樣反而容易出事。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滑雪場裡經常發生的骨折事故,大都發生在和緩的斜面,而不是在陡峻的斜面。建築工人從腳手架上失足跌落的意外事件多發生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在高處。這些都是因為越是不大危險的地段,人們的安全感不強反而造成心理上的鬆弛和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擁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父母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絕對不要用「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孩子!」來壓他。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時刻強加於孩子,仿佛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即使父母發現或認為孩子所說的話不對,也應該允許孩子說話,因為孩子的想法和主張不正確是常有的,父母可以加以解釋和糾正。因為這正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機會,只是語氣應該親切,這樣的話就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主張,培養出孩子正確的觀念、獨立的思考能力和靈活的頭腦。

想要培養有主見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其一,不要用「聽話」來稱讚孩子,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別的詞語。
例如:「聽話,我們不要買那個玩具,好嗎?」可改為:「你沒有買那個劣質的玩具,你知道愛惜自己了,媽媽真高興。」

其二,不要用「不聽話」來呵斥你的孩子,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別的語彙。
例如:「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不讓你拿這個玩,你偏拿,存心作對是不是?」可改為:「你要是先把作業做完,再拿這個玩具玩,那一定會玩得更開心,也不用晚上再寫作業了,是不是?」
其三,在生氣的時候也要冷靜下來,聽從孩子的辯解,不要輕易說「閉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來呵斥孩子。要給孩子機會來表達他的觀點和想法,不要壓制孩子。

其四,在語言上不要吝嗇誇獎孩子。
其五,父母在心裡應該時時警惕,如果發現孩子一味順從大人,而自己卻不是信任孩子,訓練孩子主動的去思考,獨立做決定,就應該給自己敲響警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