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哈佛大師教我的幸福人生管理學
滿額折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哈佛大師教我的幸福人生管理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世艱難,有智者為伴真好!
霍華教授是哈佛的傳奇人物,他開設了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經營人生企業」課程。學生眼中的他,結合了巴菲特的機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墨瑞‧史瓦茲教授的溫暖,與「星際大戰」中絕地武士尤達的幽默。他擁有超乎常人的商業敏銳度、充沛的活力、大格局的眼光,對生命的熱愛,是人們遇到生命中重大決定或挑戰時,第一個想要求教的對象。
然而,突如其來的心臟病發,使霍華到鬼門關前走了一回,作者才驚覺若不把自己從霍華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寫下來,分享給沒有機會直接上這門課的人,將會是一大憾事。
透過霍華與作者六年間的多次真情對談與許多職場人士遇到困境的故事,這位無私的人生導師以充滿智慧與鼓勵的創業家精神,跟我們分享如何在事業、家庭、人際上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定義出自己專屬、不留遺憾的幸福人生。
原文書名Howard’s Gift直譯應為《霍華的禮物》,霍華。史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是何許人也?
霍華教授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學及研究超過四十年,是哈佛商學院資深副院長,研究專長為創業,他對創業精神的定義──創業精神就是追求機會,而不考慮所能掌握的資源──成為企業管理界的金科玉律。他本身也是成功的創業家。
霍華教授六十六歲的某一天,他用完午餐、走過哈佛校園的草坪時突然心跳停止,幸好附近有人提供行動電擊器,距學校兩哩外又剛好有不錯的醫院,才幸運救了一命。
作者去探視時問霍華教授,這輩子是否有遺憾?才驚覺自己若沒有把從霍華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寫下來,分享給許許多多沒有機會直接上他的課的人,將會是作者的一大憾事。
透過作者與霍華教授六年間的多次對談,呈現許多人在職場上碰到各種難題時霍華的建議,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最正確決定,還可在事業、家庭、人際上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

作者簡介

艾瑞克‧賽諾威Eric Sinoway
康乃爾大學餐旅學院畢業後,在觀光業和幾家美國公司做過幾年事,後來開創全國社區教育計劃,也擁有自己的連鎖事業。取得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碩士學位後,負責為哈佛大學至海外募款。目前是紐約Axcess Worldwide的共同創辦人與總裁,專門為許多知名品牌促進夥伴關係、激發創新構想,為業界名人搭建合作橋樑。目前與妻子和兩名幼子住在紐澤西州。

梅瑞爾‧梅多Merrill Meadow
白天是哈佛大學學術與發展規劃處處長,晚上則是劇作家、自由作家、丈夫與父親,舉家住在波士頓附近。

名人/編輯推薦

創業大師霍華教授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追求成功而美滿的人生,書中觀點有如《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樣豐富。──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郭瑞祥

這本書透過真情對話,分享「如何把人生當成事業來經營」,幫助讀者勇敢挑戰人生重大的轉折,開啟人生幸福旅程。──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徐光宇

過度繁忙的生活,容易讓人忘了奮鬥的初衷。這本書就像個老朋友,對著心底的你暢談,喚起那遙遠的動力,帶領你展開「沒有遺憾的人生」。──作家、DJ、創意人 劉軒
人生短暫,不能等待。實現理想,無可取代。因此,凡事要「多學一點、多做一點、多玩一點」,人生才會精彩有勁!──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全書洋溢著工作與人生的可貴見解,一點就通,年輕一輩讀過必可受惠。──《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發人深省……讀來令人不忍釋手……可說是MBA版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財富》雜誌(Fortune)

看似師徒兩人的閒話家常,但讀畢才發現自己學到滿滿的寶貴知識與建議。──《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Review)

霍華的智慧、見解與表率,多年來造福無數的哈佛商學院學生與全球各地企業主,衷心期盼讀者也能從這本書親炙大師風範。──哈佛商學院榮譽院長麥克阿瑟(John McArthur)

本書洋溢智慧哲思,教你我面對人生轉折時如何化險為夷。--美國著名心臟外科醫師奧茲(Dr. Mehmet Oz)

這是一本兼具理性與感性、智慧與情感的好書,彷彿《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遇上《這樣求職才會成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可謂永恆經典。
──HSN, Inc.執行長葛洛絲曼(Mindy Grossman)

這本書,每個大一新鮮人都該買,每個畢業生都該讀。不管是對哲學有興趣還是讀醫學預科,無論是未來的律師還是明日的經理人,《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都是一本無價的人生指南,帶領即將入學的新鮮人規劃前景,也引導即將畢業的大四生思考事業前景。
──聖母大學招生與獎學金處處長畢夏普(Don Bishop)

對於所有想追求職場幸福感的人,這本書無疑是一個人生大禮。
──「為美國而教」創辦人與執行長蔻普(Wendy Kopp)

文筆優美,論點精闢。不論男女老少,都應拜讀《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院前院長羅斯福斯基(Henry Rosovsky)

目次

序 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郭瑞祥
第1章 經營事業,也經營志業
人生很複雜,有時甚至是苦澀的,常常充滿困惑與變數。創業時,我們會擬定營運計畫書;想要活出精采的人生,難道不該花同樣心力來好好規劃嗎?
第2章 借力使力,彈回正軌
轉折點的型態五花八門:有正面也有負面,時而簡單時而困難,或明顯或細微,你可以抓住機會、借力使力,也可以任由它擺布。轉折點本身雖然很關鍵,但你如何反應也同等重要。
第3章 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是指先花時間勾勒出未來願景,工作和生活裡所做的決定,都以這個願景為依歸。
第4章 平衡木上的雜耍人生
時程如刀劍懸在心頭。時間或早或晚:決定了每件事。正如沙漏般:時間終究流逝而過。
第5章 衡量價值
如果你真正想喝的是柳橙汁,有必要榨出一大缸葡萄柚汁嗎?
第6章 別自欺欺人
如果你的事業滿足感建立在是否完成特定的職涯目標上,請務必先確定你有沒有本事。
第7章 心裡的自己比不上眼中的別人
自信不代表自負。說自己擅長某件事,不代表就是在吹捧自己。
第8章 鏡中的馬賽克
人生的衣櫃裡,西裝不會分門別類標著「成功」、「充實」與「富有」,你拿出來套上就好。天底下沒這種事。
第9章 尋找人生催化劑
只要我有心得可分享,我就覺得有與人分享的義務。只要我有能力接受新體驗和新挑戰,我就能從前人的經驗獲益。
第10章 建立個人專屬董事會 
失足掉入地洞時,最怕一群人吵著怎麼救你出來,於事無補。最好是有人跳進來,跟你說:「我也掉進來過,我們來一起想辦法脫困。」
第11章 企業文化微積分 
對你沒幫助的企業文化,讓你工作賺錢;對你有幫助的企業文化,讓你修練人生志業。
第12章 打開預測力的探照燈 
我認識的企業家,很少有人喜歡冒風險。他們懂得管理對冒險的恐懼感,也學會不畏風險向前行。
第13章 化敗績為動力 
別人眼中的失敗,在我看起來,卻是沒有成敗之分的事件,裡頭蘊藏深意,涵蓋許多新資訊、新契機,讓人可以針對某一項做法進行評估與調整。
第14章 人生但求漣漪 
把石頭丟到水池,最先激盪出的是水花,隨後有一圈圈漣漪從中心點往四面八方擴散。許多人在做事業決定時,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效果──激起水花。

書摘/試閱

序 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郭瑞祥/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除了教學、研究很傑出外,這幾年似乎也流行寫「人生管理」相關的書,也就是運用管理的專業,提出在人生及職涯的建議。或許是一種巧合,或許是一種必然性,在管理的殿堂中,理論能結合實務,又能延伸至職場及人生,更能顯現管理的一般性。
之前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即是運用管理創新的觀點,提出了人生三項重要的課題。而這本由創業大師霍華所分享的《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則是透過對話的方式,教大家如何追求成功而美滿的人生,書中觀
點有如《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樣豐富。
我在台大EMBA教授「 創業與創新管理」,其中創業的課程內容,使用了不少霍華教授的觀點。在他的觀念中,創業者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而不是資源擁有者;是一個風險控制者,而不是一個賭徒;是一個整合者,而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執行者;這樣的觀點也巧妙的融入在本書中。
例如「平衡木上的雜耍人生」一章即是說明要動態的平衡在多種面向,但是「以終為始」也很重要,要有清楚的願景來引導。在過程中「善用轉折點」、「化敗績為動力」才能起死而生,另開一條途徑。「衡量價值」、「鏡中的馬賽克」、「尋找人生催化劑」、「建立個人專屬董事會」更是教導我們專注及人脈整合的重要性。「打開預測力的探照燈」教導我們風險的觀念,而「人生但求漣漪」則鼓勵我們建立志業的重要性。
綜觀全書,這位無私的人生導師跟我們分享雋永而實用的幸福課。書中借由作者與霍華教授的對話,再穿插一些案例,並不像立論嚴謹的教科書直接提供確切的藍圖,讀者若能聯結到自己生活的實際體驗中,更能深刻領會。
年輕求學時代我曾住在哈佛大學所在的查爾斯河畔六年,或漫步、或慢跑。如今藉由本書的閱讀,似乎又重回當年之光景。只是年輕時,追求的是知識,現在這個年紀,則更體會智慧及幸福的重要性。也願讀者能在本書中尋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智慧之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