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脊柱相關疾病解碼
滿額折

脊柱相關疾病解碼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現代都市人工作繁忙,姿勢不當,加上缺乏運動,常會患上各式各樣的痛症及都市病。很多人本着“頭痛醫頭”的治標療法處理,卻不清楚這些病症及健康問題,包括頭痛、頸肩腰背痛、視力減弱、失眠、腸胃不適等,竟然與頸椎、脊椎與腰骶椎毛病有關,導致白白忍受痛苦,錯過治療的良機。本書從不同患者的個案,以脊椎病因學理論解開都市病及常見痛症之謎,並提供防止頸椎、脊椎與腰骶椎毛病的意見,有助找到病症根源,對症下藥。

作者簡介

陳忠良,曾師從中國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林如高門下,並結合脊椎病因治療學專家魏征、龍層花的理論與技術,行醫逾四十年,在治療"頸肩腰腿痛與脊柱相關疾病"方面,手法獨特,療效顯著,有"東方魔術手"之美譽。

現為香港中醫骨傷學會會長、監事長、永遠會長、首席常務會長與永遠榮譽會長,並為香港中醫整脊學會創會會長、香港中醫整脊學院總監、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副會長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醫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2009年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整脊診療指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名人/編輯推薦

“脊椎病是百病之源”,年老多病決非偶然。若能認識到多種常見病與疑難病原來與脊椎有關,對照案例來解碼,您會眼前一亮,瞬間頓悟。陳忠良教授被譽為“東方魔術手”,擅長治療頸肩腰腿痛與脊柱相關病。近年潛心研究脊柱健康,養生抗衰老之道,實乃社會之福也。
——中央保健局原局長 王敏清教授

脊柱是健康之柱,又是百病之源,是人體生命中樞最重要的通道。用脊椎病因學理論診療這類病症,就能“標本共治”,可獲“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陳忠良博士的著作《脊柱相關疾病解碼》,將複雜的脊椎病因學,用深入淺出病案參照的模式,使讀者從中得到啟發和了解。達到推廣普及脊柱健康的目的,並開闢了一條新的診治途徑,為解除人類脊柱病的痛苦作出應有貢獻。
——香港浸會大學董事會主席 王英偉

我因腰痛才認識陳忠良博士,那次腰痛令我坐立不安,舉步維艱,幸得朋友介紹前往醫治,他細心檢查診斷腰椎錯位,床上輕巧正脊,瞬間腰痛減半,三次治療即告康復。欣聞陳博士將出版其著作《脊柱相關疾病解碼》,我相信可以幫到許多正在受脊椎病痛折磨的人。大家可以通過書中的案例,知其病因病理,“治病必求其本”,必有良效。陳博士行醫逾四十載,以“妙手仁心,譜寫杏林春暖”。為此樂為推薦。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社長兼董事總經理 麥華章

“脊柱健康百病消”,據北京人民大學健康管理學院最新研究資料顯示,脊柱相關病已達121種。陳忠良博士大作《脊柱相關疾病解碼》,是脊柱病患者的福音,更是脊柱健康文化昇華到保健養生的新領域。調整脊柱正常結構和資訊能量,以保養脊柱健康,將是二十一世紀防病養生抗衰老的最佳發展方向。
——深圳送美堂高端抗衰老中心董事長 吳帆

吾與陳忠良醫師,早年均師從我國著名南少林學派骨傷科專家林如高,陳醫師勤奮好學、不斷進取的精神令人終生難忘。欣聞陳醫師出版其大作《脊柱相關疾病解碼》,脊柱病乃是常見病、多發病,不少人正受其折磨。陳醫師行醫逾四十載,精通脊柱病病因病理,而且擅長整脊技術,該書面世,必將在業界產生重大影響,並造福黎民大眾。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海峽南少林手法醫學協會會長 王和鳴

代序二

脊柱相關疾病是一類長期困擾人們健康的複雜問題,尤其在當今臨床醫學分科越來越細的情況下,患此類疾病的患者經常就診於多個科室而不能獲得明確診斷,更談不上及時有效的治療。今陳忠良教授在師從福建名老中醫林如高的基礎上,再學當代脊椎病因治療學專家魏征、龍層花教授的理論與技術,同時廣泛汲取儒、釋、道家的學説與技藝,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脊柱相關疾病治療方法。經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解決了大量的疑難病例,獲得眾多令人叫絕的滿意療效。再經長期隨訪,科學分析總結,寫成《脊柱相關疾病解碼》,供大家分享。

正如書名所示,在一個個成功案例的背後,充分體現了陳忠良教授運用傳統和現代醫學理論破解一道道臨床脊柱相關疾病密碼的智慧與才能,反映了一位海外中醫師不畏艱辛,持之以恆,把中醫的特色不斷轉化為優勢的辛勤勞動。更加可貴的是在繁忙的臨床工作的同時,他開闢了系列的科普專欄,以生花妙筆,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向社會大眾宣傳脊柱相關疾病的診療常識。這對於促進該類疾病的深入研究,提高人們的認識與關注,無疑是個重大貢獻。

在與陳忠良教授多年的交往中,我深深為其勤奮好學、求真務實、熱心公益的精神所打動。歷屆世界中醫骨科學術大會都有他的身影,每次國際脊柱醫學論壇都能聽到他的發言。他以出色的組織才能圑結了大批海內外同道,眾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世界脊柱(醫學)健康聯盟這一大家庭中。

《脊柱相關疾病解碼》的出版,是教授的又一貢獻,衷心祝願他在這一領域不斷地破解一道又一道的密碼,為人類脊柱健康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醫學專業委員會會長

董福慧

2014年6月於北京

目次

代序一……v

代序二……viii

自序……x

 

第一部分 脊柱健康除百病

1.1 脊椎健康百病消除……2

1.2 了解病因避免誤診……5

1.3 脊椎錯位病及內臟……8

1.4 認識脊柱相關病症……11

1.5 關注青少年脊柱側彎症……14

 

第二部分 解疑難痛症之謎

2.1 揭開頸性頭痛十年之謎……18

2.2 巴西華僑怪病纏身三年……21

2.3 頸椎脊髓病致肢麻頸僵……24

2.4 令人苦不堪言的頸性肩周炎……28

2.5 頸源性“網球肘”……31

2.6 心痛與胸椎錯位……34

2.7 患強直性脊柱炎伸不直腰……37

2.8 妊娠分娩的腰痛……40

2.9 難尋病因的腰背痛症……43

2.10 改善姿勢治頑固腰痛……46

2.11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脊椎病成因……49

2.12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西醫治理法……52

2.13 腰椎間盤突出症用牽拉療法……55

2.14 穿高鞋跟穿出腰痛……58

2.15 久坐腰僵病因難查……61

2.16 腰大肌損傷綜合症……64

2.17 腰源性大腿不安症……67

2.18 腰源性膝痛不易根治……70

2.19 緩跑運動如何防膝痛……73

2.20 腰源性腳跟痛疑生骨刺……77

 

第三部分 都市病因大搜查

3.1 頸性視力障礙……82

3.2 頸椎病致耳鳴耳聾……85

3.3 頸性失眠症……88

3.4 不容忽視的頸性暈眩……91

3.5 頸椎病引致的血壓異常……94

3.6 哮喘與脊椎呼吸毛病……97

3.7 頸源性吞嚥困難……100

3.8 打嗝不止疑患頸椎病……103

3.9 都市腸胃問題與脊椎的關係……106

3.10 脊源性腸胃痛的治療……109

3.11 便秘與脊椎病……112

3.12 腰骶錯位引起腹痛肚瀉……115

3.13 腰源性膀胱過敏失禁……118

3.14 頸性面腫手梗解碼……121

3.15 預防筋病生骨刺不用怕……124

 

第四部分 簡易脊柱鬆動術

4.1 擴胸八字頸肩鬆動術……128

4.2 頸肩側向拉筋術……130

4.3 頸肩六向鬆筋術……133

4.4 頸肩提拉前後鬆動術……137

4.5 拉肘鬆頸肩背術……140

4.6 拉肘鬆頸肩胸背術……143

4.7 上半身提拉鬆動術……146

4.8 頸肩胸放鬆拉伸術……149

4.9 腹腰拉伸術……151

4.10 腰大肌鬆動術……153

4.11 搖盆鬆腰術……155

 

附錄:作者學術交流活動撮影……159

書摘/試閱

第一部分 脊柱健康除百病

 

1-1 脊維健康百病消除

現代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發展之際,還可以發現不少疾病的病因不明,得不到正確的診斷。有些疾病雖經過各種必要的檢查,無法查到病因。患者欲醫無門,欲哭無淚,萬分痛苦!

1987年筆者首次接受本港一份英文報紙專訪。是關於一位羅女士因頸椎病四處求醫(包括到美國、加拿大等著名醫院)接受過最現代化的全身檢査。歷時十年,基本上找不到她得病原因。後來,有人介紹她看心理醫生,懷疑她患上精神病,她的""都是她自己想出來的,可能根本不存在。一個人有了病痛,已經是很不幸的事,花了大量金錢、時間,希望恢復健康,但結果得到這樣的診斷。

以下是患者接受記者訪問時談話譯文:

"估不到頸痛而引起頭痛、失眠等毛病,使我十年來生存在無比痛苦中。雖然不斷尋找名醫、專家,嘗試不同治療和藥物,但使我很失望!有一次想結束生命來擺脱痛苦!很幸運經朋友介紹嘗試用中國治脊理筋醫術,短短幾個星期就奇蹟般解除了我的痛苦。"

其實因脊椎而引致頸肩腰腿痛相當普遍。在美國每年超過7,000萬人患該病,每年治療費及勞動喪失費約60億美元字可算驚人。為此,頸肩腰腿痛以及脊柱相關疾病,已日益被世界各國醫生和政府重視。

脊椎骨是人類傳輸生命力不可缺少的神經網通路。腦與脊髓加在一起就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正常人的脊柱有3234個脊椎骨。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和尾椎35個。椎骨與椎骨間叫椎間盤的軟骨,將椎骨像積木般連接起來。側面觀看呈"S"形狀,有三個生理彎曲。脊骨內有連接腦部的通孔,連結成一條管狀通路,脊髓就藏身其中,主要物質是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

各椎骨間有椎間孔,穿出椎間孔的神經則有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連接身體內部各器官。如果脊骨損傷、移位,那麼相應的器官就會受到影響。反之體內某器官發生異常狀況時,相應的背脊也會疼痛、移位、變形。所以有經驗的醫師通過脊椎的摸診就可以初步診斷病變所在。

筆者在三十多年臨床研究中發現,約三分之一的病人,當脊椎病治療好轉後,病人相應的臟器疾病亦隨之好轉或痊癒,1984年起在中國著名脊椎病因學魏征教授與龍層花專家的啟發教導下,潛心研究"治脊理筋"療法。

據中國人民大學健康學院最新調查資料顯示,目前脊柱相關病已達121種。而許多目前許多醫學界認為所謂的疑難病症或原因未明的病痛都與脊柱有關,相信在脊椎病因學的不斷發展下,將會為人類的脊柱健康事業寫上燦爛的新一頁。

 

1.2 了解病因避免誤診

筆者從事臨床研究三十多年,發現約三分之一的病人在脊椎病治療好轉之後,其相應的臟器疾病亦會隨之好轉或痊癒,從而啟發筆者研究"治脊理筋"療法。據有關資料證明,目前世界醫學界可通過治療脊椎而達到治療各種內臟病症近百種。

其實,因脊椎毛病而引致頸肩腰腿痛的情況相當普遍。在美國,據數年前的統計,每年有超過7,000萬人患上脊椎性痛症,所耗醫療費和勞動力喪失價值共約60億美元,數字相當驚人。再者,此統計數字至今已相距多年,若在現在再做統計,相信還不止此數。

當然,這種病也不是美國人專利,其實全世界的人都在受着它的折磨,只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還未有過類似的統計而已。特別是城市人,尤其坐辦公室者,更多出現非外傷性脊椎病症。由於其非外傷性,故一直被忽略,而一律將痛症歸咎工作過勞。

即使環顧我們身邊,也不難看到許多常抱怨頸肩腰腿痛的人,要常貼些甚麼風濕膠布,擦些甚麼止痛膏之類。這些病人亦不限於老年人,中年人也有,甚至年輕患者也日益趨多。因此,頸肩腰腿痛以及脊椎相關疾病,已日益被世界各國醫生和政府重視。

看電視劇,你會經常看到有人中槍或墮樓,引致脊椎受傷致半身或全身癱瘓的情節。這些就屬於外傷性脊椎損傷,看來十分可怕。其實,相對與非外傷性脊椎損傷,這類外傷性的病例便屬小巫見大巫了,到底人不是有太多機會碰到中槍或墮樓等意外。但非外傷性脊椎損傷卻形成於日常生活中,正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中獎"的機率高如染傷風感冒,故更應要認識和重視。

認識有兩方面。第一,是知道其成因,以便預防其發生;第二,是知道其原理和症狀,以便其發生後得以確診,因為許多脊椎病的病例都被誤診,以致疾患只治了標,未能治本,或甚至連標都治不了,白受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前文所舉女士"怪病"一例,就是最好的明證。

這個世界有許多好醫生,但不是所有醫生都是萬能聖手,尤其如今醫學的趨勢是"",且大家""的科別越分越細。所以,許多病人自己先替自己斷症,然後自己決定看甚麼專科,如果自己判斷錯誤,就會看錯專科,延誤了治療。

脊椎病由於牽涉到體內各臟器,症狀也多表現在這些臟器,所以是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大家很有必要做個精明的病人。

 

1.3 脊維錯位病及內臟

頸、肩、胸、腰、腿痛是都市常見病,筆者在三十多年從事中醫整脊骨科診療中,雖然臨床實踐經驗殊多,每天都有罹患各種痛症患者前來就診,其中也發現許多因脊椎問題而引致各種複雜疼痛病者,當治好脊椎病好,病人相應的內臟疾病亦隨之好轉或痊癒,雖然許多成功病例記錄在案,但鑒於客觀因素,未能開展有系統的研究整理。

時代在發展,醫學在進歩,近年來中醫整脊在"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宗旨下,充分發揮了傳統中醫整脊療法吸收了現代科學醫學的優勢,"取其長,補其短",使中醫整脊醫術在脊椎病的診治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特別令人敬佩的是中國著名的"脊椎病因學"專家魏氏夫婦,他們在三十多年中,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脊柱病與某些內臟病的關係,並採用屍體解剖,頸椎病人與正常人各一百例X光片對比分析,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在研究中證實,脊椎錯位可以剌激或壓迫脊神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節,而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相應的內臟即出現症狀。

"脊柱相關病"簡單解釋,即"由於脊柱力學失去平衡,或軟組織(即筋)的損傷,引起其他系統出現病症的疾病。據有關資料顯示脊柱相關病症可達121種,現簡要介紹如下:

1. 上段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症狀如:頭痛、眩暈、眼脹、眼矇、視力障礙、鼻塞、鼻腔異樣感、鼻敏感、顳頜關節疼痛,張口受限、牙痛、耳鳴、耳脹、聽力下降、失眠或嗜睡、咽部異物感、聲音嘶啞、喰咳、記憶力減退、血壓異常等。

2. 下段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症狀如:頸、肩、背、肘、手或上肢疼痛、麻痹、木感常和功能障礙為多見。少數病人可出現頭面部、肩背和上肢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嚴重者可出現癱瘓,共濟失調等神經機能障礙。

3. 上段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後凸)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症狀如:(胸一至胸五)以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如:胸悶、心慌、心律失常、心煩易躁,胸部壓迫、堵塞感,嘆息樣呼吸、嗆咳、喘咳,臨床上易誤診為"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以及各有關器官的病症,有些可出現肋間神經痛。

4. 中下段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後凸)或軟組織損傷,常見如下症狀:(胸六至胸十二)如:胃脘脹痛,反酸噯氣,食慾低下,甚至厭食,胃腸功能紊亂,腹脹氣,腸痙攣,腹瀉等,臍周及下腹疼痛,腹股溝區及會陰部牽扯痛等。

5. 腰推病理性棘突偏歪(包括骶骼關節損傷)或軟組織損傷,常有腰痛、腰腿痛、患肢麻木、乏力、肌萎縮等,盆腔臟器功能紊亂症狀如下:下腹脹痛不適,肛門急脹感,排便習慣改變、腹瀉和溏樣便、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會陰部不適、經痛、陽痿等,嚴重病例可出現下肢乏力,浮腫,多汗或無汗,怕冷或灼熱感。

綜述以上症狀用治脊理筋療法,既矯正錯位的脊椎,又治療椎旁軟組織損傷,通過診治5,645例,有效率達96.8%。臨床診治80種脊柱相關疾病均獲良好療效,並相繼得到國際醫學界認同。

因此在"治脊理筋"療法不斷發展下,對許多頸肩腰腿痛和所謂不明病因的疑難病症,與脊柱相關病都有密切關係。俗語説"一把鎖匙開一把鎖",相信大家對"脊柱相關病"加強認識後,會更加小心保護自己的脊柱健康。

 

1.4 認識脊柱相關病症

很多人以為頸椎病就是"頸肩背痛",殊不知道,頸椎病所引起的相關病有數十種。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臂痛手麻、眼矇耳鳴、鼻敏感、哮喘、血壓異常等,甚至因頸椎病理性錯位壓迫或刺激椎動脈血管,使血管痙攣硬化變窄造成腦部細胞缺血少氧,所以又是近代中老年患早老性癡呆症(或稱腦退化症)、中風、爆血管等嚴重疾病的溫床。

談起脊柱健康,相信大家很有興趣但又陌生,因為香港商業社會的發展,大家坐在冷氣房工作,面對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越來越多,自然就會頸肩背腰酸痛。所以怎樣預防和治療頸肩腰腿痛是特別感興趣,但對於脊柱相關病就非常陌生。

脊柱是健康之柱,又是百病之源,道理很簡單。我們的五臟六腑就是掛在脊柱上,如果脊柱出了問題,由內至外的健康的紅燈就亮了起來。現代人生活和工作方式越來越趨於坐着工作,長期缺乏正常的運動,很容易造成"坐疲"症。

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報》調查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全球因為坐着不動而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200萬。而另一項資料警吿頸肩腰腿痛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流行病。而中國50歲以上的人羣中有百分之九十七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病,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兒童脊柱側彎的發病率高達百分之二十,而香港在全國乃是前三名高發病區之一,且發病率日益年輕,所以"呵護脊柱,應從兒童做起"

脊柱相關病是多病之源。人體中的脊柱有如大廈的支柱,在柱內藏有重要的"脊髓",由脊髓發出植物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與周圍神經,支配全身的肢體運動功能和感覺以及內臟器官的功能和全身血管的收縮,是人體生命中樞最重要的通道。

由此可見,頸椎病不僅能導致"頸肩背痛",而且又是脊柱相關病發源地。據北京人民大學健康學院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脊柱相關病目前已發展有121種。臨床常見的所謂的"神經官能症"和各種"慢性疑難病"。用脊柱病因學理論診斷這類病症就能"標本共治",可獲"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

袓國悠久的中醫經絡學説,在背部的督脈即是"脊髓"的投影區,而在兩旁即是足太陽膀胱經,其中五臟六腑均有俞穴在背部循行,是陽氣充盈生命的重要通道。因此中國中醫的治脊、整脊醫術,以脊椎病因學説逐步完善將能提高對中老年性脊椎退變所引起的疾病的診治與防病工作。中國中醫整脊調曲理筋配合針灸康復等綜合療法,開闢了一條新的診治途徑,將為解除人類脊柱病的痛苦作出應有貢獻。

而現代人最緊張的所謂骨質增生即"生骨刺",實踐證明只是少數病人的病因,而絕大部分病人屬於脊椎關節功能紊(關節錯位、椎間盤突出和脊柱生理曲度改變),只要它不壓迫和刺激神經血管,它是可以與人"和平共處"的,甚至有助於脊柱的穩定。所以調整脊柱正常結構和信息能量,以保養脊柱健康,將是21世紀防病養生的最佳發展方向。

 

1.5 關注青少年脊柱側彎症

近年來經常奔波於本港各中小學校,舉辦脊柱健康知識講座,希望喚醒老師及家長關注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其實,很多老師及家長未必能夠清楚知道,由於脊柱側彎造成軀體外形異常,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甚至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女孩子,因為軀幹彎曲及傾斜產生的羞澀和恐懼,而漸漸形成了自卑自閉的病態性格。

在接觸過的臨床個案中,有一位女中學生,校內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後來因患頸性頭痛,病情發作時因為腦部缺氧,經常在上課時,倦痛難忍呼呼昏睡。為此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及家長都找不出箇中原因。輾轉之下,他的父母帶同這位女學生前來診治後,她的頸性頭痛很快得到改善,學業成績很快就返回正軌。

甚麼是脊柱側彎症?脊柱側彎的病因可分為特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繼發性脊柱側彎,及退行性脊柱側彎等不同類型。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彎約佔75%以上,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女性比例又多過男性,約為四比一。據有關資料顯示,本港青少年患脊柱側彎症,在全世界的統計調查數字中是接近最高發病率地區,尤其是女生比男生多約為六比一,應提高警惕。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一般在青春前期發病,在生長發育高峰期進展迅速,不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嚴重者更影響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行動不便的嚴重後果。脊柱側彎最主要的表現為軀體不對稱。例如站立時,頭向一側歪斜,兩肩高低不等,兩側肩胛及胸廓不對稱,骨盆可出現傾斜,雙側臀部不等高,各棘突連線部分偏離後正中線。

較嚴重的脊柱側彎者可能出現內臟移位、心肺受壓的症狀,如心慌胸悶,稍一活動就自覺氣短、頭暈頭痛、精神不集中。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經痛等異常。輕中度脊柱側彎者隨着年齡增長,成年以後可能出現頸椎病、四肢痹痛、腰腿痛和脊柱相關病痛。

近年來學童書包過重與長時間對着電腦,造成對脊柱的不良影響,所以要推廣和普及脊柱健康知識,譲老師、家長、甚至學生都能充分認識脊柱側彎的危害性,從而做到"脊柱健康,從幼童做起"。家長們要及時糾正子女的不良姿勢,包括站姿、坐姿、睡姿及學習、看電視、電腦、背書包等姿勢。

青少年時期的軀體變形,是不容易被家長及老師發現的,加上患者本身也很難察覺到,便會失去早期診療的寶貴時機。等到發展成為重度脊柱側彎時,再去治療往往是困難百倍了。

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最佳矯正治療年齢是在16歲以前,經過矯治後,患者的脊柱側彎曲度,可以得到明顯改善,20歲以上患者則要進行矯治,難度會因而增加。雖然脊柱側彎的病因至今仍無最後定論,但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症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側彎的進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