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玻爾(精)
滿額折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玻爾(精)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7 元
優惠價
902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尼耳斯.玻爾的互補哲學思想,說明其思想的發生、發展及與其他知識領域的關係,特別是與微觀物理學(量子物理學)的關係。在編寫過程中,曾特別注意保持玻爾思想的原貌,不以己意擅加改動或評述,也不把 這種思想強納入一套僵固的「體系」中。當然,在某些地方,作者也根據個人治學所得,發表了一些不無特點的看法,以期拋磚引玉,就教於高明!

作者簡介

 戈 革

一九二二年一月廿二日生於河北省獻縣。一九四九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一九五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從事大學教學工作已四十年,現為石油大學(北京)退休教授。原治理論物理學,中年以後改治量子物理學史。著有《宏觀電磁場論》、《地震波的動力學基礎》、《尼耳斯‧玻爾──他的生平、學術和思想》等書。翻譯英、俄文書籍數十種,其中十一卷本的《尼耳斯‧玻爾集》已完成八卷,尚在進行中。

 自 序

我不準備進行一種學院式的哲學論述;對於那種論述,我是沒有必要的學識的。
──玻爾,〈知識的統一性〉
 
本書的主旨在於介紹作為哲學家的尼耳斯‧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然而此事卻也談何容易!玻爾不是「專業哲學家」,而且對那些「專業哲學家」殊少敬意。他的哲學思想從來不曾也不肯炮製成一套一套的成文教條,而且他還主張「真實」和「明確」是互為消長的;就是說,當你把話說得太清楚、太確定時,你就會失去你的思想的一部分真實含意,你的話也就會較少悠遠和深沉的餘味。在二者的取捨之間玻爾是大大地偏向「真實」一面的:他的文章總是寫得那麼矇矓,那麼含蓄,使人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之感。許多年來,這種情況給人們理解和傳述玻爾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
 
有人比較過中國的和西方的學術、醫藥或烹飪,發現前者重綜合而後者重分析。中國人喫藥,把草根樹皮放在一起用水煮,講究個「君、臣、佐、使_];外國人吃藥首先對化學成份進行提純,排除一切「雜質」。中國人做菜把許多想不到的怪材料放在一起來煎、炒、烹、炸、煸,講究的是「入味」和「原汁」;外國人做菜多半「丁是丁,卯是卯」,涇渭分明。醫藥和菜餚是如此,說明思想傾向是如此。在逭種意義上,可以說玻爾的思想頗有點「中國氣」。他當然也分析問題,而且比別人分折得還要深透,但是他知道分析的「限度」,而且往往更重視事物的整體性質。他不止一次地指出過,在生物學中,如果你要分析一個有生機體直到原子物理學的精細程度,你就必然會殺死那個有生機體,從而你的分析也就不屬於生物學的範疇了。我們也覺得,玻爾哲學頗有點像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可以適當地分析它,但不能過份地分析它,特別是不宜用太專門的「哲學時裝」來打扮它;至於用那種「精英派」的手法來對它進行削足適履的曲解,那就更不是我們所敢問津的了。
 
不管人們有多麼分歧的看法和議論,玻爾首先還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一生寢饋於微觀物理學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而他的「互補性」觀點也是首先結合著量子理論中的形勢而正式提出的。因此,不理解原子物理學和量子理論,就很難真正領會玻爾哲學的真諦。但是原子物理學等等又是一些那麼不易接近的領域,我們不能指望每一位讀者都是那方面的專家。這就使我們處於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在這個問題上,大概只能採取折衷的辦法。我們將介紹物理學的定性知識,但是我們將把這種介紹壓縮到最低的限度。這當然會影響我們關於玻爾哲學思想的闡述,然而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有此三點(以及更多的「點」),我們不敢自稱以下的介紹有什麼高明之處,只能說是一種入門式的引導而已。明知自己力不從心而還要作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嘗試,只因為尼耳斯‧玻爾確實是本世紀中最值得研究的一位思想家,而且他的重要性還遠遠沒有被人們充分認識到。
 
按照情況的不同,書中提及的人名分用三種方法來處理。盡人皆知的人名如牛頓、康德等等提到就算,不注原文(認為不必蛇足)。一般的人名在第一次出現時注出原名和生卒年份(若已知),並列入人名索引中。只出現少數幾次而又不關緊要的人名,不列入索引中,以避煩瑣。
 
小注分章編號,附於各章之中。若引文見於書末所附的「參考文獻」中,則出處的注明採用方括號數列式,例如〔1, 4, 35-67〕就表示文獻〔1〕第4卷第35-67頁;單卷本的文獻當然不注卷次,例如〔2, 8-10〕就表示文獻〔2〕笫8-10頁。考慮到本書的性質,對於片言隻字的次要引文不再注明出處,以節篇幅。
 
本書採用下列的名詞縮寫:
 
AHQP──《量子物理學史檔案》(Archive for History of Quantum Physics),
 
KU──哥本哈根大學(KØbenhavn Universitet),
 
NBA──尼耳斯‧玻爾文獻館(Niels Bohr Arkivet),
 
NBI──尼耳斯‧玻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t),
 
UITF──(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1965年以前NBI的舊名)(Universitetets Institutet for Teoretisk Fysik)。
 
戈 革
1991年7月6日序於北京之北郊

目次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自 序
第一章 玻爾的地位和特點
1.誰是哲學家?
2.旁人說短長
3.特殊的工作方法
4.「得其門者或寡矣」
5.赤子之心
第二章 玻爾的生平
1.在那「奇妙的哥本哈根」
2.在英國的遏合
3一鳴驚人
4.自強不息
5.諾貝爾物理學獎
6.量子力學的誕生及其物理詮釋──互補性觀點的提出
7.入居「榮譽府」
8.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和重核的裂變
9.反對法西斯和爭取世界和平
10.勳章和族徽
11.「原子為和平」
12.安詳的逝世
13幾點補遺
第三章 玻爾的科學貢獻
1.一張照片和一座紀念碑
2.玻爾的學術根柢
3.運動帶電粒子在物質中的通過
4.最大的一步
5.對應原理和元素週期表理論
6.另一次新嘗試──輻射的量子理論
7.新量子力學的興起及其物理詮釋
8.電磁場量的可觀測性問題
9.對核物理學的貢獻
10.其他工作
第四章 量子力學的詮釋問題
1.很難消化的量子概念
2.微觀過程的抽象性
3.因果性和統計性
4.光和實物的波粒二象性
5.量子力學的物理詮釋問題
6.波函數的統計詮釋
7.海森伯測不準原理
第五章 互補性觀點的提出
1.玻爾的「科莫演講」
2.「科莫演講」的內容
3.關於「科莫演講」的幾點說明
4.互補性和測不準原理
5.所謂「哥本哈根學派」
第六章 愛因斯坦─玻爾論戰
1.一場學術領域中的世界大戰
2.論戰的初級階段
3.第一次交鋒
4.第二次交鋒
5.EPR論文
6.EPR論文所引起的反響 玻爾的答辯
7.所謂「隱變量理論」
第七章 互補性觀點的精化和擴充
1.精化和擴充的必要性
2.對普朗克的祝賀
3.斯堪的納維亞科學家會議及其他
4.法拉第紀念演講
5.生物學中的互補性
6.心理學中的互補性
7.各門科學間的關係
8.一般文化問題
9.因果性和互補性
第八章 關於玻爾哲學
1.玻爾的風格
2.什麼是互補原理?
3.互補性的「根源」
4.互補性和「東方文化」
5.互補性概念的發生和發展
6.玻爾哲學的根本意義
後 記
附錄一 玻爾年譜綱要
附錄二 參考文獻簡目
人名索引
專詞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