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營造上帝之城(簡體書)
滿額折

營造上帝之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輝煌的希臘和羅馬之后,歐洲正醞釀著一種新的氣質。
據說這種氣質冰冷、殘酷。
這種氣質與希臘和羅馬是那么的不同,以至于后來的人們把接下來的一千年看作一段畸形的年代,并且有了一個固定的叫法“黑暗時代”(dark age)。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從中世紀起上帝開始統治歐洲人的頭腦,上帝不是在《創世記》的一開頭就說“要有光”嗎?
然而這個最虔誠的1000年卻被后來的人稱為“黑暗時代”,上帝給人們帶來的光到哪里去了?
這是一個簡單的質疑。
然而這個質疑卻使“黑暗時代”這個稱呼露出了馬腳:“黑暗時代”對整個中世紀,尤其對中世紀的藝術是一種誣蔑,或者至少是一種誤解。
如果說是誣蔑,那么也并不奇怪,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對中世紀的一切都懷有一種過火的厭惡,他們恨不能把中世紀所有的主教都描述成一堆貪婪的小人,把所有僧侶都描述成一群無知的蠢貨,他們編造了很多這方面的故事,這種做法從薄伽丘的《十日談》就開始了。
近代的科學家還想當然地把中世紀的很多觀念歸結為愚昧。例如他們認為中世紀的人堅持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由于無知和教會的灌輸。
可實際上,關于地球是圓的,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觀念在中世紀并不是什么駭人聽聞的怪談,因為從希臘流傳下來的天文學知識在中世紀并不乏知音,希臘人很早就猜想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然而想法歸想法,要想普及開來,還需要數學上的說服力,而在這個方面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of Aquinas,1225—1 274)的數學模型給予了整個中世紀的知識界一個比較完滿的解決。
而阿奎納的前提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僧侶和信徒們便逐漸接受了地球中心論的觀念。如果阿奎納當時的前提是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并且同樣用數學方法能進行成功地解釋,那么很可能中世紀的天文學觀念就和現在沒什么兩樣了。
一旦阿奎納的理論被廣泛接受并且作為正統觀念看待,再想撼動,自然就需要一番斗爭了,所以才會有哥白尼、布魯諾、伽里略被教會威脅、迫害的事情發生。這并不是中世紀教會的缺陷,而是所有人、所有社會的缺陷,現代社會同樣也有權威和正統,要想徹底顛覆,遭到的打 壓決不會比中世紀教會的異端有絲毫遜色。
如果說是誤會,那也是來源于一種偏見,歐洲人跟中國人一樣同樣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古希臘羅馬藝術滿足了近現代歐洲人的浪漫主義趣味,它們比中世紀更久遠,上古的東西據說散發出一種本然的真率、崇高和優美,盡管我們知道上古時代決不缺乏狡詐、血腥、貪婪和欺詐,而現今當世也總有人具有發自天性的真率、崇高和優美。
當然,中世紀的藝術的確跟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很不同,這里假如用一些字眼兒進行表面概括的話,那就是古希臘羅馬藝術體現了自信、積極、明朗、尊嚴,不論是對作品本身還是對創作者而言,都是如此。要知道,希臘人是敢于和神比拼技能的,而羅馬人建立了史無前例的世界帝國,愷撒那種“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的氣質滲透在后繼者的意識
形態里。
而中世紀藝術卻幾乎是相反的,它是有史以來最為謙卑的藝術。
在原罪的前提之下,人們的自信和尊嚴是荒謬的。
在基督扭曲的身體和悲慘的面容前,希臘人用以炫耀的裸體之美、羅馬人用以彰示的神殿之宏是不是顯得得意忘形。
這是中世紀藝術家的出發點。
在他們看來,藝術所使用的形體和顏色永遠只是一種不完善的手段,像希臘人那樣刻意地追求真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上帝永遠也無法被人的手描繪出來。
所以形狀和顏色只能是一種輔助,不能讓人們的眼睛只停留在藝術品本身上面,這是“玩物喪志”!而是應該通過藝術品里的提示、隱喻、暗示和象征來體驗更深層的、更精神性的意味。
上帝的啟示和意愿是博大深奧的,它值得觀者畢恭畢敬充滿虔誠地體味,這是中世紀所有藝術品背后的支撐。
所以,中世紀的藝術是一種反思的藝術,它時刻提醒觀看者的地位和信仰,在神面前,人是卑微的,但他生活在上帝之中,永遠同上帝聯系著。
藝術品成了人和上帝之間的一種中介,因而藝術品更具有思想性,更強調精神性。中世紀的藝術家也通過很多種方式來達到這種效果,例如繪畫和雕刻不刻意寫實,而是追求一種象征化、平面化、裝飾化的效果,意在形成一種氛圍;而教堂則越來越營造一種高峻、幽深、光影變換、恍惚陸離的室內效果。
所有這一切都是要使面對者感到一種心靈的觸動,仿佛這種觸動來源于一種隱秘的神圣光輝的流溢。
然而,我們面對這樣一種精神追求,幾百年來,一直用“黑暗和蒙昧”冠名。
這何嘗不是一種殘酷。
藝術品必然存在這樣的兩難:越是具象、 逼真、感性,就像希臘的維納斯或波塞冬,就越容易把人們囚禁在眼睛的牢籠里,人們無法超越視覺上的欣喜和陶醉,不再想說什么,也不能說什么,任何描述與贊譽之詞都是多余,因為它們已經超過了語言所能正面描繪的極限,所以近代的美學家經常提到的就是美是不能分析的,是不能摻雜概念的;而越是抽象、表現、理性的,就像中世紀的藝術,就越容易讓人們直接穿過作品本身,去面對作品所象征的事物,而這種美是能夠分析的,可以思考和想象的。
這是近現代藝術產生之前,歐洲的兩種藝術風格,相互不存在特別的高下優劣,“黑暗”與其說一種批評倒不如說是對中世紀藝術風格的描述。
在高峻、幽深的哥特教堂深處,卻有驚艷的雕刻、繪畫、花窗、吊燈……
或許教堂本身正是中世紀藝術的一個縮影。
教堂是中世紀的“精神盒子”,它的驚艷冠絕之處在其幽暗的內部,就好像人類之美正在于其心靈深處——那里蘊藏著對上帝的愛——一種所有時代所有人都有的被拯救的渴望。
本書有較廣泛的實用價值,可作為西方建筑和文化研究者、建筑院校師生、實用美術工作者、旅游愛好者和廣大對西方文化有興趣的市民的參考書和實用資料。

目次

也算引子:殘酷對待中世紀的殘酷
第一話 看不見的城市
第二話 石頭千年記
一 巴西卡式教堂:在異教的屋頂下
二 拜占庭式教堂:別樣的家園
三 羅馬式教堂:前往古代的朝圣
四 哥特式教堂:營造上帝之城
第三話 誰比神絢麗
一 嵌畫:碎片的輝煌
二 插畫:一英寸天堂
三 花窗:神是彩色的
四 壁畫:墻上的圣途
第四話 圣家族的誕生
一 符號時代
二 千面時代
三 懷抱時代
四 受難時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