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書魚記:漫談中國志怪小說‧野史與其他
滿額折

書魚記:漫談中國志怪小說‧野史與其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書魚紀》是大陸實力派青年作家儲勁松近幾年精心寫作的一部讀書劄記,有較高的學術性、智性、可讀性和思想性。主要涉及的書目,有《清史稿》、《夷堅志》、《聊齋志異》、《搜神記》、《子不語》、《浮生六記》、《唐宋傳奇》、《古典詩詞》、《閱微草堂筆記》、《夜雨秋燈錄》、《史記》、《詩經》、《清朝野史大觀》、《幽夢影》等。作品力求掘影發微,鞭辟入裏,道前人所未盡道,言前人所未盡言;文筆老辣精煉,有金石之聲,思想深邃曠遠,似水滲大地。

熱愛古典文學,以「書魚」自況的儲勁松,在這本以評論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野史等古典名著的讀書筆記裡,將原本塵封在枯燥古文裡的媚狐惡鬼、正神散仙、木魅花妖、魑魅魍魎以及稗官野史,用鞭辟入裡,卻又不失幽默風趣的筆調,介紹給現代的讀者,讓原著經典與我們更加親近;《書魚記》不只是讀書心得,也是引領讀者重溫研究《聊齋志異》、《搜神記》、《浮生六記》等名著的絕佳入門。

作者簡介

儲勁松,1974年生於安徽嶽西。農民褲腳,文人骨頭,新聞職業,商人表相。著有散文集《黑夜筆記》、《尺素書》、《風霜冷白》等。

後記

文章有氣,有脈,如同山川勝概。
中國文章浩浩沛沛如大江河的氣脈,到晚清事實上就已經斷了,只在臺灣、香港、國外華人中還綿延一線。這個觀點我很早就提過,至今仍然堅持。
文化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冷凍現象」;某種文化在其發源地和核心區域曾經十分繁榮,但若干年後,因為時代變遷、世事沖涮,它慢慢地稀釋、淡化了,反而在邊緣地帶,因為受到的干擾和衝擊相對微弱,就像被冷凍了一樣,反而比發源地、核心區域保存得完好,甚至還能繼續傳承和弘揚。
即如中國文章的氣脈,數十近百年來,作為文學核心區數千年的大陸,早已於晚清之際如絹帛一般生生被拉裂撕開了。大陸的文人當然還以古人、古籍為師,但已經是喝罐裝牛奶而不是直接啜飲母牛的乳汁了。隔,疏離,作小兒女語,這是我讀大陸今日文人學者的文章,再與古籍比較,所得的明顯感受。文章之氣脈,漢語之美感,文字之風神,只能芒鞋竹杖於古籍中去蹤跡了。
反而,在港臺及其他海外華人的作品中,還能一睹中國文章的古風古貌,雖然也淡了許多,畢竟聊可慰藉。沿著他們的文章溯洄溯遊,由明清傳奇話本出發,歷經元雜劇散曲、宋雨唐風、六朝風流、魏晉風骨、兩漢散文、《楚辭》《詩經》、先秦民歌,一直到《山海經》和《神農經》,中間還有浩瀚二十五史、諸家野乘、歷代筆記、神話傳說……就是一幅完整的《中國文章山川形勝圖》了。想像一隻書魚,慢騰騰從晚清往先秦啃食,它應當活多久?
於文章,於讀書,我確實很懷舊。從前讀書我饑不擇食,如稻田泥鰍吞噬泥沙,誤了多少光陰,而今深悔焉。與其喝罐裝牛奶,不如抱母牛轟飲。這幾年,我沉緬古籍,自先秦以降到晚清以前,凡被人遺忘的書都儘量找來讀。我曾說過,每一本古籍都像張岱的《琅嬛文集》、沈三白的《浮生六記》,都是一個經歷了無數兵燹、祝融、風蝕、蟲蛀的傳奇,是寶中之寶。
書如夜色染人衣,讀著讀著,自我感覺身上有了一些古氣、舊味、林下風。但我嫌還不夠古不夠舊,最好舊成宣德爐、元青花、漢鼎、秦銅,乃至舊成史前粗陶或者石錛。
歲月漸蒼矣,吾醒也晚,所幸不算太晚,也幸而滾世一遭,風塵已將名根一點掃蕩殆盡,我可以清靜自牧潛心讀點老書了。有一天溘然於書齋,墓誌銘可以這樣寫:「書魚×××之墓」。足夠了,其他都是多餘。
讀書可以養氣,古書如同古押衙、虯髯客,更是氣脈充盈。洛書河圖、三墳五典、九丘八索、十三經、諸子一百八十九家這些自然不用說,自《山海經》發脈源源而來的歷朝歷代的筆記,也是玉山翡翠,讀來不單長智識,也可以悅性怡情。但凡朝章制度、江湖風煙、地理人文、文學考古、圖緯方技、天文星占、律曆推步、草木禽獸、仙狐妖鬼人、天堂人間地獄……筆記無所不包無所不記,「美哉!彬彬乎可以觀矣!」坐在密林野壑灑落陽光銅斑的樹蔭裏,或者蹲在清風徐來的山牆根腳下,執一卷筆記在手,但覺襟抱蕭散,河清海宴,如野人,如落葉,如倦鳥,如臥舔小崽的母獸。
我有較嚴重的野書、野史癖。在近來寫的文章《閒書散葉》裏,我這樣寫道:
野史如野食,有乾蠶豆香。民國初年小橫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觀》,清朝上至歷代帝王朝政家事,下至江湖野老逸聞掌故,無不詳細記載,洋洋灑灑數千則,真正配得上大觀之名。說典章流變,褒貶世事,得史家筆法;記士林逸聞,餖飣人物,得《世說新語》三昧。只是其中明顯錯誤不少,不知是原著錯了,還是後來輾轉流傳中馬化為鹿。家居時以書中故事佐茶,但覺茶水有乾豆香,也有風雲之氣。在舊書店初見此書,尚且猶豫著要不要買,後來讀《清史稿》,嫌過於簡略,也煩矯飾隱晦過度,於是買來比較著讀。金聖歎曾說:「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其間樂趣大致如此。近年我很是醉心於野史,兼及媚狐惡鬼、正神散仙、木魅花妖、魑魅魍魎一類歷代筆代帝王朝政家事,下至江湖野老逸聞掌故,無不詳細記載,洋洋灑灑數千則,真正配得上大觀之名。說典章流變,褒貶世事,得史家筆法;記士林逸聞,餖飣人物,得《世說新語》三昧。只是其中明顯錯誤不少,不知是原著錯了,還是後來輾轉流傳中馬化為鹿。家居時以書中故事佐茶,但覺茶水有乾豆香,也有風雲之氣。在舊書店初見此書,尚且猶豫著要不要買,後來讀《清史稿》,嫌過於簡略,也煩矯飾隱晦過度,於是買來比較著讀。金聖歎曾說:「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其間樂趣大致如此。近年我很是醉心於野史,兼及媚狐惡鬼、正神散仙、木魅花妖、魑魅魍魎一類歷代筆記。癡迷於野書,當然為真正的讀書人所笑。然而古來野書,幾乎無一不是士大夫的作品,廟堂高官、民間智者如東方朔、段成式、洪邁、沈德符、蒲松齡、紀昀、袁枚、魯迅,也都拳拳於山海傳說,我這江湖草民,自然也可以用來消遣人生無聊。太平治世,最宜於蹲在山牆根下,曬著太陽捫虱談江湖。國是非草野所知,還是莫談吧。
又寫道:
我在冬陽裏讀《卻掃編》和《賓退錄》,書中有刀劍氣,也有山林氣,但覺胸次洞開,眼目曠達,胸中有幽綠山林一座。從前有個鐵腳道人,愛赤腳走在雪地裏,興致來了就高聲朗誦《南華•秋水篇》,同時口嚼梅花,以雪下嚥,說「吾欲寒香沁入心骨」。閱讀滋味與之略似。我讀古書並非為做學問,做學問太苦太實,與做磚瓦匠有得一比,遠不如做文人自由自在,而是以為讀書可以養氣,讀古籍尤其讓人氣完神足。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華不華不敢說,但起碼可以讓自己的心如秋水一脈。積貯一股真氣再寫文章,文章才會有秋水之味。
周作人作文章喜歡大段大段地摘抄,不僅摘別人的,也抄自己的。我也學學。
從前佛家不留文字,孔子「述而不作」,固然有其深層緣故,然而古人高致,也是今人學不來的。讀然後思,思然後作,其實作作文章是挺不壞的一件事。我是越來越喜歡作文章了。人生寂寞,讀書可以安心神;人生無聊,作文可以抒牢愁。
少年時作文章是給親友看的,僅為虛榮心,得人一二片讚語,內心即雀躍如春草萌發。三十歲時作文章是給編輯看的,為半屑名丁點利,得稿費單大如席,購車買屋酒兵茗戰特別有成就感。而今惑也不惑,作文章純粹是給自己看的,古人如明代沈德符著《萬曆野獲編》是壓於竹簏,我寫文章則藏於電腦文件夾,燕閒時翻翻,權當溫習舊時光。作文章,我是少時不知味,後來不曉味,現在終於有一點得味了。
說到底,著述多少,文章好壞,干人底事?譬如風雪夜獨自登高,風吹我,雪打我,不關風雪的事。自適就好,自守就好,自在就好,自以為氣脈聚集丹田就極好。當然,有編輯青眼,把我這村夫野老的閒言碎語付諸雕板,好比娶員外家的美麗小姐為妻另外還順了一個嬌倩丫鬟為妾,就是好上加好了。
在文章氣脈仍在的臺灣出一本集子,於我是一件很樂呵也很鄭重的事。此事一說便俗,但穀填人肚,無法不俗:謹向秀威公司、林泰宏主管、黃大奎先生以及為此書付出勤苦勞作的素昧平生的秀威諸師友,致以一只書魚純白的敬意。山中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儲勁松
二○一四年元月二日
於古皖挽雲樓

目次

第一卷 說幽

 幽冥之戀
 人神幽婚
 人鬼幽婚
 人狐幽婚
 人妖幽婚

第二卷 野狐

 子不語
 怪力亂神
 閻王記得
 野狐不野
 人世三分鬼
 胡馬飲江
 蛋的縫
 天雨錢
 五通
 黃白術
 蠱術
 天頭地尾

第三卷 清語

讀史如看戲
無恥與忠誠
半是天意半人力
得意與痛苦
煙幕彈
名將之死
皇太極之名

清帝尊崇前朝
骨肉相殘
出師之名
大好江山
血沸血涼
「情僧」福臨
康熙的兒子們
所謂「同治」
最忠誠的屬國
零碎

第四卷 青絲

領如蝤蠐
美目清揚
人面桃花
畫眉深淺
輕點絳唇
楊柳腰肢
青絲十萬
十指春蔥
天香異馥
齒若編貝
膚若凝雪
以鳥為聲
凌波微步
蘭心蕙質

第五卷 如夢

書生豔夢
生是浮生,世是俗世

第六卷 品藻

風行水上的瀟灑
「老實」的長篇
水雲深處抱花眠
袁枚風世
青錢萬選
夢二的如夢令
毛姆的深刻與尖刻
情癡
「老妖」渡邊

第七卷 冊葉

鬼比神有趣
風車殺
自己唱戲要緊
不如蹤跡前人
和尚摸得
漫讀東瀛

第八卷 花邊

名關難破
重瞳異相
離騷的騷
文人與賭博
一輩子的情人
讀書者不賤
後記

書摘/試閱

幽冥之戀

幽婚,源於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原指人與鬼結婚,後延伸為所有非人間婚配。東晉干寶估計是幽婚一詞的發明者,至少也是最早使用者之一。《搜神記》卷十六有一篇《盧充幽婚》,編織的就是范陽人盧充與崔少府之亡女婚姻生子的故事。魏晉以降,尤其是魏晉至隋,志怪小說浩如煙海,而此文是描摹幽婚情狀的源頭作品之一。
《搜神記》事涉幽婚的作品,另有《談生妻鬼》、《駙馬都尉》、《紫玉與韓重》、《董永與織女》、《弦超與神女》、《河伯婿》、《蔣山廟戲婚》諸篇,大多語言乾癟,情節簡單,無甚趣味,與後世蒲松齡的同題之作無法相媲美,略可賞玩者,《盧充幽婚》、《談生妻鬼》而已。與《搜神記》同期的志怪小說,如葛洪的《神仙傳》,託名曹丕的《列異傳》,託名陶淵明的《後搜神記》,孔約的《孔氏志怪》,祖台之的《志怪》,多集有幽婚故事,也大都不算出彩。
魏晉之後,最有影響力的志怪小說,當推南宋洪邁的《夷堅志》,清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宣鼎的《夜雨秋燈錄》。而狀寫幽婚之妙手,蒲松齡無疑是古今第一人。
很顯然,聊齋先生不僅精於此道,還樂於此道。《聊齋志異》近五百篇,其中以幽婚為主題的作品,就有七十餘篇,篇數佔據七分之一。我還注意到,男女情事,聊齋先生尤愛之。為何?先生搜神談鬼,他事均筆墨簡約,唯有談到男女情事尤其是幽冥之戀,則才情奔騰,如江河浩浩沛沛。就篇幅而言,幽婚故事也至少占到全書的四分之一。
苦夏晝永,每日溫習《聊齋》以殺暑。讀到佳處,常有瑟瑟陰風襲來,草木鳥獸均有異相,令人倍感肉冷骨涼,炎炎毒日,已不能侵我矣。翻檢數遭,粗略梳理,聊齋先生筆下的幽婚,我以為大致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人與神幽婚,人與鬼幽婚,人與狐幽婚,人與妖幽婚,鬼與鬼幽婚(只《晚霞》一篇,無甚特色,以下略過不提)。書中另有《阿霞》、《雲翠仙》、《房文淑》數篇,其中的女主人公不知是天上神仙還是地下鬼怪,但自然也逃不脫這些路數。志怪小說裡,天地之間,可以興風作浪的,不外乎人、鬼、神、狐、妖五種元素,前四種指向分明,而樹精藤怪、花妖木魅、鳥化石變、鼠竄狼奔之流,品類眾多,不好一一歸置,於是一呼嚨劃類於妖。
蒲松齡少惠而命蹇,身懷奇才而終生不遇,是科舉制度典型的受戕者。先生設帳課徒之餘,唯事寫作以自娛,尤其愛好談鬼論狐,且成專門之家、大方之家,名隨文流,彪炳青史。人生得失,鬼神先知,而人難測也!先生在《聊齋自志》中說自己:「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科場偃塞,窮困潦倒中,他「妄續幽冥之錄」,終成《聊齋志異》這本「孤憤之書」。《自志》最末,先生又自問道:「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先生其實不是裝神弄鬼,謊話連篇,而是在神鬼狐怪中,寄託自己人生未競的理想,尋覓自己人生未遇的知音,書寫自己人生難解的孤憤之情哪!
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其實,這不僅是曹雪芹的心聲,也是數千年來有識鬚眉的集體心語,即使他們有的並沒有說出來。自《搜神記》到《聊齋志異》,幽婚故事中唱頭牌的神、鬼、狐、妖,清一色是女性,且大多容華絕代、品性高潔、助人為樂。《聊齋》中,哪怕是「吸人精血」以求復生的女鬼、採補男精以求修練的女狐,也為心上人身體健康考慮,或十日一復來,或五日一親近,必以不傷情郎身體為要。有的,還為心上人忍辱負重,遭受重重磨難,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九死而猶未悔。
這與紀曉嵐筆下的鬼狐大為迥異。紀曉嵐曾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故女鬼恒欲與人狎,攝其精也。男鬼不能攝人精,則殺人而吸其生氣。均猶狐之採補耳。」《聊齋》中的神女、鬼女、狐女、妖女,實是真、善、美的極致化身,是純潔深沉愛情的殉道者,是千秋萬代人的楷模。
曹雪芹作《紅樓》,是為閨閣女子立傳,蒲松齡作《聊齋》,也是為幽冥立碑──《呂無病》中,洛陽公子孫麒果真為其心愛的鬼妻立碑:「鬼妻呂無病之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聊齋‧羅剎海市》)紅塵熙攘,利來利往,凡世人間,實是多有不如鬼世者!
暑月燠熱,漫漶光陰實難打發,且暫把塵世紛擾拋棄了,攀援聊齋先生那一管如椽巨筆,游走於幽暗青林陰涼黑塞之間,與天上仙、地下妖、墓中鬼、林間狐這些美麗而善良的另類女性,談一場轟轟烈烈的幽冥之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