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心‧光明遠大―念念清淨,遍照光明;步步踏實,前程遠大。
滿額折

心‧光明遠大―念念清淨,遍照光明;步步踏實,前程遠大。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00 元
優惠價
909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希望自己前途無量嗎?
聖嚴法師說,改變心就能改變生活。
打造美好新生活,
就從讓心光明遠大開始吧!

心靈環保讓我們隨時隨地心清淨;
禮儀環保發自真誠內心,人我交流和樂無諍;
生活環保讓生活愈簡單愈幸福;
自然環保能世界一家,共創地球大未來!
當心變得光明,
你會發現,
世界也正對著你微笑!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次

編者序

第一篇 心靈安定,念念清淨
心靈環保
現代人的心靈環保
改變心才能改變生活
淨化人心,淨化環境
禪修與環保生活
追求平安,從互信出發
人間淨土就在自己心中

第二篇 禮儀和樂,遍照光明
發自內心的禮貌
禮儀環保
講倫理,不論理
如何培養合作默契?
如何讓公司和喜自在?
存好心,說好話
如何應對得寸進尺的人?
禮儀和威儀
淨化的人生

第三篇 生活簡單,步步踏實
如何遠離外境誘惑?
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惜福的生活觀
如何培養惜福的觀念?
四種祈福方法
如何落實辦公室環保?
福不可享盡

第四篇 自然淨土,前程遠大
我們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細胞
人與生存的環境對話
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珍惜現有的福報
利人便是利己
人人都當環保警察

書摘/試閱

1 禪修與環保生活
禪的修行就是佛法的修行,佛法的修行一定是身、心、環境三項配合,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只重視內心的、個人的修行,對社會是有一些幫助,但幫助不大。

有的人覺得只要靠少數人修行的力量,就能感得護法龍天、諸佛菩薩來護持;可是如果我們周遭大多數的人內心險惡,行為乖張,或是生存在這個環境之中的大眾,在過去世形成了重大的共業與定業,那麼就可能會產生種種災變—天災、地變、水火災難,即使持咒、誦經也不一定能夠幸免。

定業不容易改變,這好像定時炸彈一樣;但是定時炸彈也不一定會爆炸,雖然說定時炸彈已經訂了時間非炸不可,可是如果有人知道炸彈中的信管怎麼拆除,那麼這個定時炸彈就不會爆炸了;如同定業也未必絕對無法改變。

一、環境清淨

修學佛法的人,內心的清淨是很重要的,可是環境的清淨也同樣重要。不能只是自己關起門來修行,獨善其身,就認為是在救世界、救人類。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積極在人間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才能使得世界改變,眾生得救。

因此對修行禪法的人而言,內心清淨固然是最重要的,但環境清淨也很重要。法鼓山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提昇人的品質」是要從每個人的人格修養做起,「建設人間淨土」是要每一個人把自己的人格建立起來,同時也協助其他人把他們的人格建立起來,人間淨土便可以實現了。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不能僅僅把門關起來打坐,就叫作心清淨,應該要從人心的糾正、環境的清淨做起,照顧自己的身心,照顧大家的環境,才是一個禪修者的基本態度,如果僅僅只做到個人內心的清淨,而不照顧環境的清淨,結果環境中的垃圾愈來愈多,最後我們就會生活在垃圾堆裡,那便是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人,豈是擁有優良人品的人呢?
例如:我會要求學禪修行的人,一開始不可以在髒亂的房間裡打坐,如果房間中的空氣混濁,東西放得橫七豎八,打坐時的心一定不容易寧靜。必須把環境整理得清淨整齊,打坐的時候,心才容易安定。

或許有人說,只要「心淨國土淨」就夠了,沒錯,這是源自於《維摩經》的「唯其心淨,則佛土淨」。意思是說我們心中若能真正清淨,沒有煩惱,則我們看到的世界即是佛國淨土;可是當我們的心還沒有真正清淨以前,說這句話便是昧於事實。

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凡是出家人所住的地方,都是簡單、樸素、整齊、清潔、規律、寧靜的,這也是自古以來寺院修道的生活環境,我們希望能把這樣的生活環境,擴大到寺院以外的每一個角落。諸位如果到農禪寺來學打坐,便要把農禪寺的禪修精神帶回家去,不僅僅是一星期到農禪寺一次,過兩個小時簡單、樸實、清淨、寧靜的生活而已,應該也要使平常的生活都跟在農禪寺一樣。

二、內心清淨

內外是相呼應的,除了不要製造環境的垃圾,也不要製造內心的垃圾,環境中有了垃圾就當把它立即清除,內心中有了垃圾也要立即消除。

所謂消除內心的垃圾,就是將心調柔,一旦心能調柔,煩惱就會減少。如果煩惱很多,那表示心中的垃圾很多,看到的世界就會是一個五濁惡世,也就是充滿髒亂、痛苦、無可奈何的三界火宅;如果我們心中的垃圾減少,那麼我們所見到的世界就會像人間淨土一般。

可是我們也不能在心中自我陶醉,自己騙自己,外在的環境本來沒有這麼好,也把它說成那麼好,或是只有你自己覺得很好,而其他人覺得這世界並不好。因此,我們應該要幫助其他的人,讓所有的人都覺得世界是美好的,那才是真正的淨土。

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可以實踐的,但也不是那麼容易完成,要靠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內心和生活的環境做起,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清淨、簡樸、少欲、知足,這個世界才有可能一點一點轉變成淨土。

禪修的生活跟我們日常的生活是相應的,當自己的內在心性清淨了,也要帶動、協助外在環境清淨,以達成內外的清淨—身心清淨和國土清淨,這才是我們修行的真正目標。
我們要把這樣的理念傳播出去,希望全臺灣,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能有這個共識:從內心到環境,隨時保持整齊、清潔、寧靜,那麼,人間淨土很快就能夠出現!

(選自《動靜皆自在》)

2 人間淨土就在自己心中
常常有人問我:「法師!你什麼時候才可建好人間淨土啊?」我說:「你這樣問我,會使你很失望的!因為我的人間淨土是處處建、時時建。如你能在這一念之間建淨土,在這一念之間,淨土就在你面前;如果你下一念生起惡念、口說惡言、身做惡事,下一念中人間地獄就在你面前出現了!」因此,我講的人間淨土,不是找個社區,大家一起來建設它,而是在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時提起菩提心,深信自己心中有佛性;從心念清淨、口業清淨、身業清淨著手做起。

我們是凡夫,不可能完全清淨,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量劫帶來的煩惱習性,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裡,會不經意表現出來。但是請你不要在發現不清淨時就討厭自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旦發覺缺點時就提醒自己說聲慚愧,下次不要再犯,若再犯時就再懺悔;經過不斷慚愧、懺悔、改惡向善,煩惱習氣就會減弱。只要知錯能改,身、口、意三業自然漸漸就會清淨了!

了解佛法之後,就能隨時在心平氣和的情形下生活,對自己與他人的問題都能接受、面對以及諒解。我有一對學生是夫妻,每次吃蘋果就要吵架,做太太的吃蘋果時,怕皮上沾了農藥有毒,一定要把果皮削掉,而先生則認為蘋果皮有營養,把皮削掉太可惜了,結果兩人吵到我這裡來。我說:「避免吵架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再吃蘋果了!」後來他們也認為,為了這種小事吵架實在太不值得了。於是我對那位太太說:「我正要聽你們講這句話,妳先生吃了這麼多蘋果皮,還好好的並沒有死,妳擔心什麼?」我又跟那位先生說:「你太太不要吃蘋果皮,你嫌她浪費,那你就把她的蘋果皮拿來吃嘛!不就沒事了!」這個例子是說,每個人的習氣不同,有些是過去世帶來的,有些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以及不同的成長過程中影響而成的。因此,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氣,同時也要體諒別人的習氣。

人間淨土不僅僅是現在重要,未來也很重要。它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環境是息息相關的。當我們講人間淨土時,不要否定了有他方世界的佛國淨土。這個世界對我們眾生而言,永遠是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一直到這個世界毀滅為止。彌勒經典告訴我們,還要經過五十七億多年之後,彌勒佛才會下生人間,這個世界才會成為淨土。如果以我們現代人糟蹋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速度來看,到那時,這個地球還能存在嗎?希望人類全體都能保護這個世界,少破壞、少浪費;能夠知福、惜福、培福,為彌勒下生人間做好準備工作。

諸佛所見到的淨土,都是平等無差別的的功德世界,而凡夫看到的淨土,則是有形有相有層次的物質世界。在佛國淨土裡的一切施設莊嚴,都是佛為眾生所作的介紹:佛身有多高、多大、放多少光?蓮花是何色,有多大、如何開敷?佛還告訴我們,在西方淨土中的環境,都是七寶所成,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飛行自在,福報無量,壽命無量。這個「有」,是針對眾生說的,是眾生的境界,非諸佛層次的境界。因此,淨土的層次是由有相的淨土至無相的淨土;有相淨土不是究竟淨土,無相、實相的淨土才是最高的諸佛淨土。

淨土,一定是由有形相到無形相,從我們這個現實的世界到他方的佛國淨土;這兩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否則,就會變成一般宗教的天國信仰了。至於我們這個人間淨土,是要在現實的社會環境條件下,盡量努力,使我們的心能體驗到安靜與清淨,那麼,這個世界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間淨土,而不是一個空想幻思中的烏托邦。

諸位菩薩,人間淨土就在你們的心中,就在你們家裡,就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處所,只要一念之間,心念清淨,此一念之間所見,就是人間淨土。

(節錄自《淨土在人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9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