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台灣史論叢-教育篇】
滿額折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9058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4元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在日本帝國統治下所建立起來的近代學校體系,作為「帝國的學校」,成為統治的工具,為帝國培養適合殖民地統治的人民;同時,植根於地域社會,作為「地域的學校」,不僅是個人自我實踐乃至社會上升的階梯,也承載著台灣人追求知識與文明、自由與夢想的渴望。
從公學校到台北帝國大學,在日本殖民地時期所創設的學校,既是成為台灣社會近代化或工業化的原動力;但是,這裡的近代化事實上與否定、破壞承繼自祖先的語言、歷史、文化兩者互為表裡。
本書各章分別從10個不同的問題方向,編排順序主要是考量主題的時序,同時也考慮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學制上的階序,具有統整性意義的兩篇則收於最後。即使在現在,「讓每一個人從內在充分發展」也應該是有效的指標,不斷提醒我們思考近代教育的本質。希望本書能提供一個思考台灣近代教育史的切入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依文章序)

許佩賢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長期從事教育史研究及教育史料蒐集整理工作。著有《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等書,並譯有《攻台戰記》、《攻台見聞》等重要史料及《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合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合譯)及《「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合譯)等重要學術著作。

周婉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年臺灣史》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編有《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錄.索引》(合編)等書,以及〈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等多篇論文。

北村嘉惠
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教育學),現任北海道大學教育學研究院副教授,研究領域以教育史、台灣原住民近代史、日本殖民地教育史為主,著有《日本植民地下の台湾先住民教育史》、《帝国と学校》(合著),合編《内海忠司日記1928-1939─帝国日本の官僚と植民地台湾》、《内海忠司日記1940-1945─総力戦体制下の台湾と植民地官僚》及《論集現代日本の教育史 第6巻 戦争と教育》等書;並著有〈台湾先住民族の歴史経験と植民地戦争―ロシン.ワタンにおける「待機」〉、〈「新化公学校沿革誌」「新化農業補習学校沿革誌」―植民地台湾の教育史〉等多篇論文。

若林正丈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早稻田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政治史與台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等書。

吳密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研究領域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台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等書,及〈台湾史研究と公文書〉、〈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等多篇論文。

洪郁如
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現任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專長領域為近現代台灣社會史及性別研究。著有《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合著有《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法的構造》、《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資本.ジェンダー》;編著有《性別與權力》;論文散見於台灣及日本各學術期刊中;譯作包括《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合譯)。

藤井康子
日本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現任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教育學、台灣史。著有《わが町にも学校を:植民地台湾の学校誘致運動と地域社会》及多篇論文;譯有〈転型不正義(Transitional Injustice)論〉(合譯)。

鄭麗玲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專長領域為歷史文化創意資產研究、台灣社會史、教育史、口述歷史。著有《臺北工業學校史料集:「臺灣日日新報」之報導(1911-1943年)》、《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台北工業學校到台北工專(1912-1968)》等,發表多篇論文〈文化啓蒙と共学令が折り重なった衝擊─1922 年の学生抗爭事件〉、〈日治時期工業教育─以臺北工業學校為例〉、〈日治時期台灣小學生的考試地獄〉、〈脫殖民地學制與美援再殖民?─美援工職教育計畫下的台灣師大工教系與台北工專〉、〈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學校教育(1938-1945)〉等。

吳文星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研究專長為日治時期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近代台灣學術與教育、近代台灣社會與文化。著有《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等專書,以及〈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札幌農学校と台湾近代農学の展開─台湾總督府農事試験場を中心として─〉、〈日本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社会的リーダー階層と義務教育の實施—第一回台湾總督府評議會員の議論を中心に—〉、〈京都帝國大學與臺灣舊慣調查〉、〈台湾近代農業の主導者─藤根吉春について─〉等論文一百餘篇。

駒込武
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博士,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近現代史及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近期關注英國宣教師在日治時期台灣與朝鮮展開教育活動的背景、其與當地民眾的互動情形,及與日本政府的外交關係。著有《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帝国と学校》(合編著)。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目次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編輯凡例作者簡介圖表、附錄目次導論∕許佩賢第一章日治初期公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許佩賢一、前言二、公學校設立時的經費問題(1898-1899)三、學校與地方社會的仲介人:學務委員四、學校的營運(一)八芝蘭公學校(二)大稻埕公學校五、結論第二章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周婉窈一、前言二、「國語」教科書的起源及其概況三、第三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的內容梗概四、實學教育的「內地」淵源五、國語讀本中的實學知識六、國語讀本中的台灣鄉土教材七、鄉土愛與國家愛八、結語:關於近代教育、國家認同與台灣意識的一些觀察第三章蕃童教育所就學者增加的具體情況:以臺灣總督府的督促就學及其現實基礎為中心∕北村嘉惠著,郭婷玉譯一、前言二、就學率「上升」的實際狀況(一)蕃童教育所的設置狀況(二)學齡兒童、就學者、不就學者的概念(三)畢業率的變遷(四)中途退學的狀況三、督促就學的辦法(一)掌握不就學者(二)督促出席的各種辦法四、蕃童教育所的財政基礎(一)教育所的預算與營運(二)「教育振興之基礎」─附屬實習園五、結論第四章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問題(1912-1915年)∕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一、前言二、台灣漢族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及其教育要求(一)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形成(二)中學校設立運動關係者的分析(三)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教育要求三、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的經緯及其背景(一)設立之前的經緯(二)總督府案決定的背景四、結語第五章殖民地出現了大學!?∕吳密察一、前言二、殖民地台灣的學校教育之發展三、台北帝國大學的成立四、台北帝國大學之實際狀況五、結語第六章學歷.女性.殖民地:從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論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問題∕洪郁如一、前言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設置之經緯(一)近代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特徵與「女子專門學校」(二)殖民地社會變化與女子高等教育需求產生(三)以日人為主體之設置請願運動三、女子高等教育與殖民政治的關係(一)教育資源分配之順位(二)歐美派官僚的角色:以杉本良為中心(三)「私立官營」的折衷形態(四)專

書摘/試閱

導論(摘錄)

許佩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學校是帝國與地域社會重要的接觸地帶。本書的主題「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想要談的問題是1895-1945年之間,台灣在日本帝國統治下所建立起來的近代學校體系,如何作為「帝國的學校」,成為帝國統治的工具,為帝國培養適合殖民地統治的人民;同時,植根於地域社會,作為「地域的學校」,與一般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不僅是個人自我實踐乃至社會上升的階梯,也承載著台灣人追求知識與文明、自由與夢想的渴望。

說到「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可能大家很容易就會想到位於學制頂端的台北帝國大學是「帝國的學校」;而最多民眾就讀、建立在地域社會的公學校是「地域的學校」,然而,事實上並沒有辦法如此單純地用二分法來區分。在殖民體制下成立的任何學校,都不會是純粹的「帝國的學校」或是「地域的學校」,無論何種學校的成立,必然是兩方(或多方)勢力相互競合、互相協商、互相妥協不斷進行的過程。本書所選的各篇論文,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動態過程。

以下分別從十個不同的問題方向,描繪各篇論文的問題背景及內容大要。各章編排順序主要是考量各篇論文主題的時序,同時也考慮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學制上的階序,具有統整性意義的兩篇則收於最後。希望可以藉導論提供台灣近代教育史基本的認識框架,同時也方便讀者了解本書共通的核心問題。

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的對應

台灣近代學校的出現,可以上溯至日本領台第二年(1896)設置的國語傳習所。國語傳習所分為甲科及乙科,甲科招收成年學生,為短期的語言訓練機關;乙科招收一般的學齡兒童,教授以語言為主的普通學科,於1898年改制為初等普通教育機關─公學校。由於中等以上學校十分有限,公學校可說是絕大部分台灣人最有機會接觸到的新式教育機關。

1898年的《臺灣公學校規則》(府令第78號)規定:「公學校以對本島人子弟施德教、授實學,養成國民性格,同時使其精通國語為本旨。」簡單地說就是要培養能夠配合殖民統治的「新人種」─具備基本讀寫能力、理解「國語」、健康的身體、順從、勤勞、規律、具備「國民精神」。根據駒込武的研究,1910年代長期在台灣擔任學務部長的隈本繁吉(1873-1952,1911-1919在任),對於前往日本及中國留學的留學生漸多一事感到擔心,同時特別警戒當時正在日本留學的林茂生(1887-1947),認為他缺乏「國家觀念」,其理由即是因為他不曾就讀公學校。顯然,隈本認為公學校教育可以讓台灣人充分學習「國家觀念」,避免再次出現像林茂生這樣具有批判性、對國家來說麻煩的人物。從這個插曲可以清楚認識到公學校如何作為「帝國的學校」,負擔起改造殖民地未來國民的任務。

另一方面,對台灣人而言,除了統治初期曾出現短暫的猶疑,台灣人很快便認識到學校所象徵的近代性、是社會上升的新管道,而積極、主動地爭取學校的設立。第一章許佩賢〈日治初期公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利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保存的公學校設立時之申請文件以及學校中保存的相關檔案,詳細考察公學校成立時的經費來源。許佩賢指出,公學校成立及初期營運的經費9成以上來自以下4個項目:(1)民眾捐款;(2)學租補助;(3)向區內人民普遍徵收(協議費、負擔金);(4)各種名目的公共財產收入。也就是說,公學校成立的經費來源根本上就是地方人民以各種形態出資而來。民眾請願設立學校、願意負擔學校經費,表現了他們的「學校觀」。他們感受到時代的轉變,發現學校是新時代的「科舉」,因此以積極的態度回應殖民政府的合作訴求。在這個過程中,熟悉地方民眾及事務的有力者,本身經常就是地方公共財產的管理者;在新政府尋求地方合作時,他們被任命為學務委員,代表地方積極回應,調度學校經營所需之費用,在學校與地方社會之間居中協調,是學校在台灣社會得以成立的重要因素,從這裡可以看到公學校作為「地域的學校」之性質。只是,為公學校經費、招生奔走出力的學務委員,事實上對公學校的教育內容並沒有什麼發言權,公學校的教育內容,隨著時間的經過,越到日本統治後期,越來越強化其作為「帝國的學校」之特色。

不僅限於日治之初學校草創的時期,在臺灣總督府的消極教育政策之下,其後的50年間,台灣社會不斷以具體的行動表現出自己追求知識、文明的熱切渴望,出錢出力,支持學校的設立。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1915年台中中學校的設立(詳第四章);1930年代以後,總督府迫於戰爭動員的需求,不得不擴充各級學校,最後終於在1939年宣布將於1943年實施義務教育。在1930年代學校擴充的過程中,特別是植根於各地域社會的公學校及實業補習學校,都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地方民眾的捐款始得設立。

著眼於教育經費的來源,我們可以說,如果說教育的普及在日本殖民時期有一定程度的進展,其背後固然有殖民政府的教育意圖及行政效率支撐,然而,台灣社會敏銳地認識到近代教育的重要性、機敏地應對殖民政府的要求,積極地出錢出力,主動爭取,更是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

公學校教育內容的重層性

近代學校的課程設計,固然與新的學科知識形成有關,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科目的成立原理與教學內容,事實上都與近代國家的成立有關。國語科教授國家統一的語言,歷史科教授現在國家範圍的歷史,地理科教授現在國家版圖的地理,修身科教授國家所認可的道德。透過課程標準及教科書內容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國家想培養的未來國民之理想形象。

第二章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一文分析1920年代至1930年代前半使用之第三期國語教科書內容,也試圖探討其可能的影響。第三期國語教科書是使用最久的教科書,而其使用者可說是接受最完整日治教育的世代,加上國語科是公學校所有科目中時數最多的科目,因此,第三期國語教科書內容的分析有其代表性的意義。

根據該文統計,第三期教科書中,實學知識、近代化相關的課文比日本事物(包括日本歷史、文化、天皇、愛國教育等)還要多;台灣相關事物的課文也比日本事物來得多。周婉窈指出,第三期國語教科書中的實學知識,配合理科(自然科)及實業科的教學,對學生應該有相當的影響;具備實學知識的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工作,可說是台灣近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關於台灣事物的教材中,周婉窈特別指出國語讀本所呈現的台灣,是缺乏歷史的台灣,因此雖然包括插畫在內,都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然其核心實為「去除歷史的台灣」、「沒有過去的鄉土」,因此,雖然學生有可能在學校學習到很多鄉土知識而認同鄉土,但是缺乏歷史的鄉土台灣,沒有辦法成為台灣人國家認同的對象,鄉土教育因而可以被導引向對日本國家的認同。殖民地近代學校的教育內容絕不只是國家意識型態的灌輸,也不只是近代知識的傳授,經常是帝國/鄉土/近代各種元素同時矛盾並存,而對接受此種教育的世代產生複雜多重的影響。

在公學校的教授科目中,修身、歷史、地理等科目與國語科一樣,是最容易表現國家意識型態的科目,從1941年國民學校改制後,將此四科合併為「國民科」便可以知道,在帝國的教育規畫者眼中,這幾個科目是培養國民精神的重要學科。此外,相對於意識型態/近代知識的傳授,體操(體育課)、唱歌等傳統教育沒有的教授科目,不只象徵著新的教育觀,事實上也蘊含著國家對國民身體均質化的要求。體操科的目標是塑造身體動作、韻律都具有一致性的國民;唱歌科要求齊聲合唱,也是要求身體感覺的一致性。如何透過學校教育,規訓與改造兒童的身體,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國民統合」,也是公學校教育內容重要的研究課題。

原住民教育比漢人更「普及」?

臺灣總督府為了統治上的方便,基本上採取「原、漢分治」的原則,在行政上將原住民居住地區劃為「蕃地」特別行政區,與普通行政區區分開來,教育體系也互不相同。原住民地區的教育,有兩個不同的系統,一是與漢人的公學校同屬文教單位管轄的「蕃人公學校」;二是由警務系統管轄、由駐在所警察(巡查)兼任教師的「蕃童教育所」。(以下省略「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引號)

從1920年代起,總督府經常宣揚原住民兒童就學率很高,甚至高過漢人兒童就學率,以此證明「理蕃政策」的「成功」。根據日治末期的統計,原住民兒童就讀三號表國民學校的就學率為83.38%(1944),蕃童教育所的就學率為86.35%(1942),比起漢人兒童就學率71.17%(1944),確實是高出不少。「原住民兒童就學率高於漢人」的印象也一直持續到戰後,成為一般的歷史認識;也因此,過去許多相關研究,經常集中在殖民地政府透過蕃童教育所對原住民強加「同化」、「日本化」這一點上。

第三章北村嘉惠〈蕃童教育所就學者增加的具體情況:以臺灣總督府的督促就學及其現實基礎為中心〉一文的前提,便是反省過去這種單線式的歷史認識,而回過頭去問為什麼總督府要創設蕃童教育所這樣由警察系統主導的原住民教育制度,並探討原住民讓子弟就讀蕃童教育所的現實因素,同時她也注意到就學率上升的背後,事實上存在著大量的不就學者,以此重新思考蕃童教育所的創設目的,並究明蕃童教育所教育之實際情形。

北村指出,臺灣總督府之所以設置蕃童教育所,其實是因為在山地開拓的過程中,一直受到原住民襲擊,連帶地樟腦事業也受到阻撓。總督府試圖透過教育所收容原住民兒童,以便將他們作為人質而掌握他們的部落,同時培養未來統治的仲介人。對總督府而言,比起軍事討伐,教育、教化原住民,能以更低成本達成開發山地資源的目的。總督府展開原住民征服戰爭的過程中,首度發布蕃童教育所相關規定(1908年〈關於蕃童教育之件〉)。但1910-20年代,總督府對普及就學沒有十分積極,反而是與蕃童教育所設置同時並行的武力鎮壓中,原住民生活基礎遭到破壞,而不得不在總督府的政策框架內找尋活路。因此,與其說是總督府的教化政策「有效」,不如說原住民的選擇與行動,才是就學者增加的背後因素。

然而,隨著就學者增加,教員、營運經費等擴充教育所所需的現實條件更顯脆弱。北村從宜蘭卑亞南教育所的教育台帳所記載的資料看出,教育所中留級及退學者很頻繁,畢業率穩定超過5成要到1930年代前後。中途退學者很多,多半是因為家庭因素、因死亡而退學者也不少。此時部落的衛生情況及兒童的健康狀態也都可能影響教育所的就學、出席狀況。

過去的研究多認為蕃童教育所因不收學費、由官費設立經營等原則,使得原住民就學率增加,但是實際上,教育所的教育在何種意義可說實質普及,卻有很大的疑問。總督府缺乏財政支援,而要求原住民的自發性,在學費得以自辦的情況下同意補習科(教育所四年級畢業後就讀)設置,靠補習科學生農作的收入來維持教育所。簡而言之,教育所擴充依賴的是原住民自身的奮鬥。

除了重新思考臺灣總督府的原住民教育政策之外,進一步理解原住民自己─無論是個人或族群─如何面對日本所帶來的新式教育,在連續被殖民的歷史情境中,如何透過教育的力量找到自己個人或族群的出路,也是原住民教育史的重要課題。

台灣人的教育要求

如同第一章所見,日本統治以後,台灣社會積極捐錢、捐地、挪用既用資源,主動向總督府申請在地方上設立公學校。這個時候的公學校,經常透過電影、理化學實驗等新文明的展示來自我宣傳,對一般台灣人而言,很可能最吸引他們的是這些新鮮的文明體驗,以及可以短時間畢業,找到地方公家機關等領薪水的工作。隨著日本統治的進展,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學校是新的社會上升管道,以上層階級家族為中心,越來越不能滿足公學校教育以及只有國語學校、醫學校等僅限定於特定職業的升學體制,他們開始認識到一級一級上升的學校階梯是確保階級乃至民族利益的必要條件,而開始想要爭取高等普通教育。

1915年由台灣上層階級捐款25萬圓而設立的公立台中中學校成立,為第一所台灣人可以升學的普通中等教育機關,因此被矢內原忠雄(1893-1961)稱為「台灣民族運動的第一聲」。第四章若林正丈〈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問題(1912-1915年)〉追跡台中中學校設立的背景及過程,同時探討日本帝國體制下中央政府與殖民地政府在政策與機構上的對立。

參與台中中學校設立捐款的共有204人,以中部士紳為主,主導者是林獻堂(1881-1956),其中有76人是紳章受領者,也就是總督府拉攏的對象,若林將他們暫稱為「本地地主資產階級」。他們在土地調查等殖民地近代化的過程中,得到總督府政策性的保障,而得以在殖民體制下維持相對有利的位置。同時,他們也認識到近代教育的重要性,1910年代以後,開始摸索自己捐款、設立私立中學的可能性。

此時在任的佐久間左馬太總督(1844-1915,1906-1915任台灣總督),正展開「蕃地討伐五年事業」(1910-1914),需要本地有力者提供金錢及人力調度,因此承諾設立「與內地一致」的中學校作為交換。另一方面,以隈本繁吉為中心的總督府學務官僚,擔心對岸中國辛亥革命影響台灣民心,而欲以台灣人中學校作為統治的「安全閥」。經過總督府內部的討論及總督的堅持,由台灣人捐款、總督府出面設立的總督府提案被確定下來。

但在向中央政府提出官制案申請時,在中央政府層級引起了許多爭議。法制局主張台灣的中等教育機關須與朝鮮一致,名稱為高等普通學校,比內地中學校少一年,為4年制。臺灣總督府方面堅持從討蕃關係、保甲動員及將來統治等方面的考量,希望維持原議。折衝的結果,雖然保留了中學校的名稱,但年限4年,入學資格為公學校4年以上,程度較日本內地中學校低,英語為選修科目。

台中中學校作為「台灣民族運動之第一聲」而成立,也是少數以台灣人為主的中學校之一,可說是最具象徵意義之「地域的學校」。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所「地域的學校」成立過程中,事實上充滿了「帝國」的爪痕,正標誌著其同時作為「帝國的學校」之一側面。

若林以此事例試圖探討台灣政治史成立的可能性,究明了台灣上層階級與臺灣總督府之間成立的一種「仲介、交換」關係,以及中央政府與殖民地政府之間的對立與折衝。駒込武則進一步分析隈本繁吉文書,重新梳理台中中學校設立運動的脈絡及背景,究明從設立運動到其後兩次教育令之間,帝國統治政策一方面在國家統合層次走向一定程度的平等化,同時在文化統合層次則走向差異化,兩者相乘的結果,強化了歧視的重層結構。此外,駒込武新近的研究描繪191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人的「教育熱」如何在中學校設立運動的挫折中走向私立學校。他著眼於在中學校設立運動中,台灣人士紳希望設立的是可以自己管理、經營、自己決定要教什麼的私立中學校,然而即使捐了鉅額捐款,最後還是被總督府背叛,只得到一個不完全的中學校。這個苦悶的經驗,也成為後來台灣士紳與教會人士合作,共同打造「台灣人的學校」之催化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85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