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佛學概論
滿額折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一直以來有興趣瞭解、學習佛法者雖不在少數,但大都或搖擺不定,或淺嘗輒止,或不明佛理,或不知所蹤。對於佛法的學習修證,如果僅僅是閑聽佛理那就如同說食不飽,彷彿遊戲人生。因而從修學的角度來講,明確方法和體系就顯得至關重要,《佛學概論》就起到這樣的作用。黃懺華先生的這本《佛學概論》於1935年首先由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分佛學之概念、佛學之略史、佛學之分類、宇宙萬有之區分及其解釋、因果之理法、佛家之根本學理、佛家之枝末學說七篇,係中國學者以近代眼光分析考察佛學理論的較早著作之一,與一般的佛教概論性質不同。

作者簡介

黃懺華,1890―1977,字璨華,號鳳兮,廣東順德人,我國近代著名佛學理論家。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為我國唯識學大師歐陽漸之弟子,擅於唯識學,復習梵、藏文,於印度、西洋哲學亦有研究。著有《佛教各宗大意》、《中國佛教史》、《唯識學輪廓與華嚴根本的教義》、《西洋哲學史綱》、《現代哲學概觀》、《印度哲學史綱》、《金剛頂菩提心論淺釋》等書。其中,《佛教各宗大意》、《中國佛教史》等書流通頗廣。歷任第一屆中國佛學會、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及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教授等職。(佛光大辭典)

目次

第一篇、佛學之概念
第一章 何謂佛
第一節 佛
第二節 釋迦牟尼佛
第二章 何謂佛學
第二篇、佛學之略史
第一章 印度之佛學
第二章 中國之佛學
第三篇、佛學之分類
第一章 大乘與小乘
第二章 顯教與密教
第三章 宗與教
第四章 聖道門與淨土門
第五章 權教與實教
第六章 性宗與相宗
第七章 南方佛教與北方佛教
第八章 新譯與舊譯
第九章 三藏
第十章 十二部
第四篇、宇宙萬有之區分及其解釋
第一章 三界
第一節 三界六道
第二節 定散二地
第三節 九地
第四節 三千大千世界
第五節 四劫
第六節 無始無終
第二章 萬法
第一節 百法
一 心法
二 心所法
三 色法
四 不相應行法
五 無為法
第二節 三科
一 五蘊
二 十二處
三 十八界
第三節 有為無為
第四節 有漏無漏
第五篇、因果之理法
第一章 總說
第二章 四緣
第三章 六因
第四章 十因
第五章 五果
第六篇、佛家之根本學理
第一章 法印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三法印
一 諸行無常
二 諸法無我
三 涅槃寂靜
第三節 一實相印
一 離言法性
二 真空
三 妙有
第二章 法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四諦
一 苦諦
二 集諦
三 滅諦
四 道諦
第三節 十二因緣
第七篇、佛家之枝末學說
第一章 法有我無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諸法實有
第三節 業感緣起
一 業之種類
二 業之體性
三 業之性質
四 業道
五 業力感果之時期
六 引業滿業
七 業果
(一)正報
(二)依報
第二章 俗有真空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二諦
第三節 八不
第三章 外無內有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諸識之名相
一 前六識
二 第七識
三 第八識
四 三能變
第三節 諸識之性質
第四節 諸識之作用
一 心作用之四分
二 能緣之三量三分別
三 所緣之三類境
第五節 萬法唯識
第四章 一心二門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真如
一 真如
二 不變隨緣
第三節 無明
第四節 阿梨耶識
第五節 薰習
第五章 法界圓融說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華嚴家之無盡緣起說
一 無障礙法界
二 因門六義
三 相即相入
四 十玄門
五 六相圓融
六 性起法門
第三節 真言家之六大周遍說
一 六大無礙
二 四曼不離
三 三密加持
四 兩部不二
第四節 天台家之三諦圓融說
一 三諦圓融
二 一念三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