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挫折逆轉勝:認知×行動×意志,32個聰明應對困境的心理技巧
滿額折

挫折逆轉勝:認知×行動×意志,32個聰明應對困境的心理技巧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風靡自我成長圈的必讀經典!哲學✕行銷鬼才的逆境學
 
我們不但要翻轉人生拋給我們的障礙,
還要因為它而變得更好!
 
 
★全球熱銷10年、美國亞馬遜書店破2萬5千位讀者近五星好評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一週工作4小時》作者提摩西‧費里斯強力推薦
★劍橋學霸知識型YouTuber──Ali Abdaal盛讚
 
既然壞事無可避免,
那麼就沒有什麼道理不樂觀以對
我們經常對自己的工作、人際關係,以及遭受的對待感到不滿。
好像再怎麼努力,永遠都有數不清的小人、酸民、爛事、霉運跳出來阻礙我們,心態因此崩壞的人比比皆是,不是變成「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就是乾脆放爛躺平,同時對那些成功者感到羨慕忌妒恨。
其實,我們跟成功者最大的差距只有一個:遭遇挫折時的態度跟方法。
在其他人放棄的時候,他們運用創造力、專注力和勇氣這三種強大的組合,來解決棘手的問題。要提升這三大技能,就從修練「認知、行動、意志」開始,書中收錄32個鍛鍊技巧,重新改寫我們的思維框架,大幅提升面對挫折時的情商。
懂得聰明應對、轉換觀點,就會發現,每一道障礙和挫折,都是通往理想目標的捷徑,人生的高度和寬度從此不再相同。以前那些難住你的,以後都會是你變得更加強大的證明。
 
──從這一刻起,改變你的思維和人生軌跡──
 
✦別人可以監禁我們、替我們貼標籤、剝奪我們的財產,但永遠無法控制我們的思想、信念和反應。我們從來就不會是全然無力的。
✦專注於有能力改變的事情,會使我們的力量變得更強大。將所有能量都投注到我們實際上無法影響的事情,是自我放縱和自我毀滅。
✦障礙會造成什麼影響,只是一種對過去或未來的假設。我們愈能擁抱當下,就愈有能力去處理或克服障礙。
✦只因為條件不完全如你的意,或是覺得還沒準備好,都不表示你可以替自己找藉口。假如你想要有動力,就必須自己創造。
✦擋在你面前的事物並不會憑空消失。你不可能忽然之間就有足以改變世界的靈感,不可能僅靠這樣的靈感就能消除或改造障礙。
✦感到受挫沮喪是沒有關係的,但放棄不幹就有問題了。
✦要想著事情有沒有進展,而不是完不完美。在這股力量之下,障礙就會瓦解,因為你會繞道而行,或者把它們變得無關緊要。
✦我們常誤以為前進才是進步或贏得勝利的唯一方式,但有時候,原地不動、側著走或往後退才是移除障礙的最佳方式。

作者簡介

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
 
全球頂尖的思想家與作家之一,經常為文探討古代哲學及其日常應用。他是廣受歡迎的演講者、媒體行銷策略家和作者,著有《長銷!》、《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駕馭沉靜》等多本暢銷書。他的作品已有三十多種譯本,全球讀者超過兩百萬名。
 
他目前與家人定居德州奧斯汀。

名人/編輯推薦

萊恩‧霍利得倡導斯多葛哲學的第一部曲終於在台灣復活了!人生遇到的障礙,就如同RPG中遊戲主角面對的關卡,是設計要來讓主角變強的!──張修修(《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YouTube頻道主)
 
這本書利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介紹斯多葛學派,作為面對阻礙時的引路燈塔。──通勤十分鐘Esther & Tony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受害者心態和一蹶不振!然而,自我的摸索終究會有侷限,透過書籍更能突破盲腸,少走很多糾結跟摸索的彎路。相信這本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和幸福的指南,一定能帶來無限的啟發和勇氣!──陳怡嘉(金石堂愛書大使、教師、作家)
 
《挫折逆轉勝》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教導我如何把生活遇到的各種困難轉變為自我成長的機會。每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我總會回頭翻閱這些章節。──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目次

楔子
PART 1 認知
認知的修練
明白自己是有力量的
鎮定心神
控制情緒
練習客觀地看待事物
改變觀點
分辨哪些事能由我們決定
活在當下
不同凡想:你必須想得跟別人不一樣
找到良機
準備行動
 
PART 2 行動
行動的修練
開始行動
堅持不懈
不斷嘗試
按部就班
做好你的工作
有效至上
從意想不到之處進攻
讓障礙自己對抗障礙
轉化你的能量
把握主動權
為「怎麼做都無效」做好準備
 
PART 3 意志
意志的修練
建立內在堡壘
負面觀想
順應的藝術
熱愛自己的命運
百折不撓
比自己更廣大的事物
默想人終有一死
準備好重新開始
 
最後的思考:障礙成了道路
後記/現在你是個哲學家了,恭喜你
致謝
斯多葛學派的閱讀書單

書摘/試閱

練習客觀地看待事物
莫讓最先出現的意念把你震倒,只需對它說:「等等,讓我看看你是誰,你代表著什麼。我會來測試你。」──古羅馬斯多葛主義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有件事發生了,而且是件壞事」,這句話實際上是由兩個意念組成的。第一個是「有件事發生了」,這是客觀的;另一個則是「而且是件壞事」,這是主觀的。
十六世紀日本劍豪宮本武藏在沒有持劍的情況下,仍能戰勝可怕的對手,贏得無數次決鬥;無論是單挑或多人圍攻,都打不倒他。在《五輪書》中,他提到觀察和感知的不同。他寫道:「感知之眼是脆弱的,而觀察之眼是強大的。」
宮本武藏知道,觀察之眼所看到的是事物本有的樣子,而感知之眼看到的是比事物本身更複雜的東西。觀察之眼看到的是事件本身,不受干擾、誇大和誤解影響,而感知之眼看到的卻是「無法克服的障礙」或「重大的挫折」,抑或是只看得到「問題」,進而把問題本身帶進決鬥之中。前者對我們有幫助,後者則否。
用尼采的話來說,有時候用第一眼看到的表象來理解事物,反而是最有用的方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問題是來自於我們為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妄下論斷,彷彿這些事就該是我們論斷的那樣?我們有多常認定某個事物就是我們想的那樣,或者認定它應該要怎樣,卻反而忽略了其本有的面貌?
我們可以利用觀察之眼,鎮定自己的心神、抑制自我情緒,然後看到事物的真實樣貌。
感知是問題所在。在一些需要全神貫注的時刻,比如:一劍刺過來、至關緊要的商業談判、得到機會、靈光一閃或有其他重要事情的時候,感知會讓我們接收到不必要的「資訊」,干擾我們的思考。我們的動物腦會發揮一切力量,去壓縮意念與感知之間的空間。思考、感知跟行動,都只在毫秒間而已。
一頭鹿的大腦會因為知道情況不妙而教牠趕快衝,但這麼一衝,有時候就會剛好衝進車陣裡。
我們可以質疑或否定那種衝動,自行操控動作的開關,在行動之前先檢視威脅。但這麼做需要力量,就好比需要鍛鍊的肌肉,必須透過拉緊、抬舉和抓握來練成。這就是為什麼宮本武藏和大多數武術修行者,都會專注於心理訓練和身體訓練,將兩者看作同等重要,並且積極地鍛鍊與練習。
在斯多葛主義的著作中,有一種練習稱作「輕蔑的表情」。斯多葛主義者把輕蔑當作一種手段,目的是要看穿事物的原本樣貌,藉此「揭開外在的層層包裝」。
愛比克泰德告訴他的學生,當他們要引用某位偉大的思想家的話語時,可以想像自己正在觀察那個人從事性行為。這其實很有趣,下次若有人威嚇你或讓你感到不安時,不妨試試看。你可以在腦海中想像他們在私生活中嘶吼、呻吟、笨拙的樣子,就跟我們其他人沒什麼兩樣。
奧理略還有另一個版本的練習,他會用直白的語句去形容迷人華貴的事物,例如「烤肉是死亡的動物」或「美酒是陳年的發酵葡萄」。這麼做的目的,是要看到這些事物的真實本質,不帶有一絲修飾。
碰上任何阻礙我們前進的人事物,我們都可以做這樣的練習。看起來意義重大的升遷,實際上意味著什麼?那些愛批評又愛唱反調、使我們感到渺小的人,就把他們放回該有的位置吧。若是能看到事物的本來樣貌,而不是我們心中建構的樣子,一切就會好得多。
「客觀」的意思是,要從複雜的影響因素中刪除「你」這個主觀的部分。試著想想,當我們給別人提供建議時,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對他人的問題總是一目了然,解決的方法顯而易見,但我們處理自身問題時卻常常帶有包袱。處理他人的問題時就沒有這個狀況,因為我們往往能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別人的問題。幫朋友解決疑難時,都能輕易接受事物的表象,但在生活中遇上自己的問題時,卻總是自我中心且愚蠢無比地,將可憐兮兮、受害者的感覺和怨聲載道留給自己。
你可以試著以自身情境去假設,想像壞事沒有發生在你身上,假裝這件事不重要,無關痛癢。一旦你知道該怎麼做,事情是不是就簡單多了呢?你是不是就能更迅速、更冷靜地去評估情節的輕重以及可行的做法了呢?這麼一來,你就可以用比較平淡、鎮定的心情去面對它。
想想一個人在解決特定問題的時候,可能使用到的各種方式,要認真地去想。你要做的是釐清現狀,而不是自我同情;想要自憐的話,以後還多的是機會。你可以反覆地做這種練習。愈是嘗試,就愈能得心應手。愈是可以熟練地看穿事物的本質,認知就對你愈有用,而不是反過來阻礙你。
 
改變觀點
人不僅是存在而已,還會決定自己的存在代表什麼、下一刻要變成什麼。正因如此,人得以擁有在任何一瞬改變自我的自由。──集中營倖存者,奧地利神經學家維克多.弗蘭克
 
有一次,雅典將軍伯里克里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準備出發執行海上任務。就在那一刻,恰好發生日食,天色一片昏暗,一百五十艘船隻組成的艦隊頓時籠罩在黑暗之中,士兵也因為突如其來的古怪情景而陷入恐慌。
但伯里克里斯與這些船員不同,他毫不畏懼地走到舵手面前,脫下身上的斗篷,罩在舵手的臉上,並問他會不會害怕眼前所見。對方回答:「當然不會!」這時,伯里克里斯如此回應:「那麼,就算造成黑暗的原因不同,又有什麼關係呢?」
希臘人很聰明。在他這句譏誚的話語背後,蘊含的不僅是斯多葛哲學,同時也是認知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觀點就是一切。」也就是說,當你可以把某事拆分開來,或是從新的角度看待它時,它對你的影響力也會跟著消失。
恐懼往往使人疲弱、注意力分散,而且通常都不太理性。但伯里克里斯不僅完全理解這一點,還懂得用認知的力量去擊垮它。
希臘人知道,人常會對單純的事情作出不祥的解釋,因而造成損害。我們會對障礙感到恐懼,是因為認知本身是有問題的,這時候只要稍稍扭轉一下看法,我們的反應就能澈底改變。正如伯里克里斯所做的,我們的任務不是要忽視恐懼,而是對其做出合理的解釋。當恐懼席捲而來時,你必須把害怕的事物進行拆解。
記住,要如何看待事物,是自己的選擇。情境本身是確定的,我們沒辦法改變障礙的本質,但我們可以透過正確的觀點去理解情境,運用這份力量去改變障礙所呈現的樣貌。面對困難時,我們用了什麼方法、採取怎樣的觀點、如何理解障礙發生的背景,還有這件事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意義,在在都會決定克服障礙的艱難程度。
是否要在某個事件中加上「我」這個字,你可以自行決定,例如:我討厭公開演講、我完蛋了、這件事情傷害到我。但這麼做就等於平添了一項元素,那就是「你」與「障礙」之間的關係,而不單單只有障礙本身。一旦觀點出現錯誤,我們就很容易為了一點小事困乏無力。既然如此,又何苦讓自己落入這樣的陷阱呢?
看事情的角度若是正確,就能神奇地把障礙和逆境變得微不足道。但是不知何故,我們都傾向以個人角度看待事物,譬如為了一次交易告吹或錯過一次會面,就自責不已。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些事情確實很糟,因為機會沒了就是沒了。但就上述的例子而言,我們忽略了一項事實;正如億萬富翁、連續創業家理查.布蘭森喜歡說的那樣:「商機就像公車,一班過去,總還有下一班過來。」我們的一生中,一次會面不過是一次會面,一次交易也不過是一次交易,真的都算不了什麼。而且事實上,我們搞不好還因此逃過一場災難哩!
下次的機會說不定會更好。
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仔細想想,我們的觀點真的能帶給我們未來的展望嗎?又或者只是在給自己找麻煩而已呢?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
我們可以做的是,靈活地運用收斂與開展的思維方式,用最冷靜的態度、做最足夠的準備去應付手上的工作。你可以把這個做法看成是針對自己的需求,揀選適當的解釋方式,為的不是欺騙他人,而是為自己找到方向。這麼做是真的有幫助的!只要心態稍作調整,就能改變原先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本來覺得自己很脆弱,忽然之間就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強大。有了正確的觀點,我們便可以發現過去未知的優勢。
觀點有兩種解釋框架。其一是「脈絡」,意指對世界有更寬廣的感受,而不是僅限於眼前的事物;其二是「架構」,指的是個人看待世界的獨到方法,也就是詮釋事件的方式。這兩者都很重要,都能有效改變原本讓人望而生畏或極其艱難的處境。
演員喬治.克隆尼在好萊塢發展的前幾年,參加試鏡時經常被淘汰。他希望得到製作人和導演的青睞,結果卻不如預期,導致他非常受傷、失望。明明自己表現很出色,卻沒有人看見,於是他就把錯怪罪到整個體系。
他的這種觀點,聽起來應該很熟悉吧?不管是求職面試、向客戶推銷產品,或在咖啡廳裡搭訕有興趣的對象,我們都經常會陷入這種誤區,在潛意識中屈服於作家兼企業家賽斯.高汀所稱的「只等著被人挑選」的處境,而不是貢獻一己之長。
喬治.克隆尼在嘗試用新觀點來看待事情之後,一切都改變了。他發現對於製作人來說,選角其實也是一大難題,他們都滿心期望下一個走進試鏡間的人,就會是對的人,而他們必須努力找到這個人。試鏡這個機會,為的是要解決製作人的問題,而不是他自己的。
從這個新的認知角度來看,喬治.克隆尼本人就是解決之道。他不想成為一個為了機會卑躬屈膝的人,而是想成為一個真材實料、擁有特殊才能的人。是別人有求於他,而不是他求人。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不僅在試鏡時展現自己的演技,還充分表現出自己就是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他知道導演和製作人想要從特定角色裡看到什麼,而他也非常敬業,無論在前期製作、拍攝還是宣傳期間,都能扮演好這個角色。
正確的觀點與錯誤的觀點之間的差異,是決定一切的關鍵。你該如何詮釋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呢?認知是一種框架,可以決定我們將來對一場事件的所有回應;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回應,又或者只是躺平在那裡,打算對一切概括承受。
頭往哪兒走,身體就跟著去。認知是走在行動之前,而正確的觀點會帶來正確的行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