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左臉比右臉誠實:測謊專家教你識破謊言
滿額折

左臉比右臉誠實:測謊專家教你識破謊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識破謊言,要用智慧!

◎人的左、右臉往往是不對稱的,右側臉流露出來的是理性的信號,被稱為「公共表情」,左側則表示的是自己的情緒和感情,被稱為「私人表情」。
◎要知道一個人的真實想法,請看他的左臉,左臉所顯露的資訊,正是右臉所掩飾的。
◎本書教你簡單快速的看穿謊言,不露痕跡地發掘真相,做出正確的決定,讓你成為人生的終極贏家。

誰最需要閱讀本書?

據研究發現,右腦主管形象思維(視覺的、繪畫的、幾何學的、綜合的、圖像、直觀感覺等);左腦主管語言邏輯思維(算術的、倫理的、分析的、理論的和解析的等方面)。

也就是說,人的左、右臉往往是不對稱的,談話對象的真情實感是通過左半側臉,尤其是通過「左眼」最容易流露出來。右側臉流露出來的是理性的信號,被稱為「公共表情(public face)」,左側則表示的是自己的情緒和感情,被稱為「私人表情(private face)」。

所以要知道一個人的真實想法,請看他的左臉,左臉所顯露的資訊,正是右臉所掩飾的。如果問某人「您認為這個意向書如何?」時,即使他的回答是「還不錯」,但是如果他給人的感覺是左眼空洞,左臉毫無表情的話,那他是在說謊。

會看人、能識謊,才能縱橫人生的精彩。本書就是教我們簡單快速看人,不露痕跡地發掘事實的真相。

(一)領導者最需要閱讀本書!
作為老闆、上司,要保住自己權威的同時,又要明察秋毫。你的下屬遲到了,說路上堵車了,你信嗎?由於你一再強調結果,下屬為了達到你要的「結果」,最後交不了差,被迫撒謊了,你知道嗎?一些下屬對你恭敬至極,三天兩頭請你吃飯,你該不會相信,這個下屬是崇拜你吧?本來做得好好的下屬,向你辭職了,理由是要出國深造,這可能嗎?所以,老闆、上司們需要識破下屬們的謊言。

(二)下屬最需要閱讀本書!
作為下屬,雖有一定的權利,但是沒有絕對的權利。所以要看老闆的臉色行事,又要分清楚老闆真實的意圖。老闆口口聲聲說給你加薪資,讓你升職,一個月過去了,一點動靜也沒有,這是為什麼?老闆想辭退你,你知道他會找什麼樣的藉口?老闆、上司經常請你吃吃喝喝,難道真的是想跟你稱兄道弟不成?你可知道,口口聲聲說公司人員要團結起來的老闆,其實還是挑撥離間的高手?作為下屬的你們,是不是應該更深層次地讀懂老闆的心?

(三)生意人最需要閱讀本書!
人們常常把生意場比作沒有硝煙的戰場,誰能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誰就等於擁有了馳騁商場的利器法寶,就能夠在生意圈裏生存、發展、盈利;否則,將陷入艱難的境地,甚至無法生存。

商場之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謊言與欺詐。惡意欠款賴帳的不少;「小蝦米」冒充「大龍蝦」的也有;也有的仗著自己的實力欺強凌弱的;有些無賴商人,更是讓人頭疼。有些生意人可能這樣感歎:人在商場,身不由己!但是面對他人的謊言,要想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一條捷徑就是:練就一雙慧眼,勇於破謊!

(四)行銷人員最需要閱讀本書!
行銷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做過銷售的人員都知道,如果你一開始就對顧客說:「你好!請買我們的產品!」得到的很可能是拒絕。如果轉換一下方式與口氣,這樣說:「您隨便看看,不買也沒關係,可以試試看。」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參與進來。
想像一下,行銷人員如果句句都是大實話,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可能是老闆發怒,顧客走掉,自己失業。

(五)你!最需要讀這本書!
如果有人斷言:「我這一輩子都沒說過謊話。」那麼他這句話就是最大的謊話。
古人說:「最糟糕的欺騙莫過於欺騙自己。」陷入自我欺騙中的人,是最難被勸服的,即使極具論證方法的哲人,也沒有多少把握說服自欺者從迷途中歸來。能做的就是,讓他自己醒悟。當然如果沒有一個觸動點,這個醒悟可能會很漫長。如果機緣巧合,可能只需要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故事,一分鐘就能讓他從迷失的夢裏徹底醒悟。

不管你是從事什麼職業,不管你是青年、中年,還是已近老年,我們聽著別人的謊言,我們說著自己的謊言,我們警醒著別人的欺騙,我們甚至走進自我編織的謊言不能自拔,這些該怎樣面對?這都是為什麼?本書會告訴你!

這本書能告訴你什麼?
我們為什麼會說謊?

謊話有兩種:一種是為了欺騙,欺騙對方跌進自己的圈套,以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種是為了關愛,現實不總是令人愉悅的,與其讓對方因直面慘澹的現實而鬱鬱寡歡,還不如虛構幾個無傷大雅的句子,讓對方站在隔著幕紗的真實旁保留著幾分快樂。

有不少人對自己缺乏信心,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與重視,經常變換自己的角色,或者誇張自己的優點。謊言越是荒謬,隱藏真相的可能性就越高,不要用道德的標準來評判。謊言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人不知應該如何排解的困擾,或者對環境變換的不適應。有些謊言是善意的,也有的是因為迫不得已,這些都無可厚非。可是有謊言癖的人只要不說謊,心裏就很難受,這時候,說謊就不是一種掩飾或者誇張的行為,而是一種心理疾病了。說謊能力與自我意識及善於理解別人的感覺、想法和目的,有著很深的聯繫。

我們為什麼會相信謊言?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什麼會相信謊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自己。因為我們對金錢充滿著強烈的渴望,所以看見中大獎的資訊會興奮不已;因為愛情至上,遇見別有用心的人也不知道設防;因為嫉妒心強烈,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成為別人欺騙的棋子;因為不辨是非,上了居心叵測小人的當等等。我們在憎惡說謊者的同時,一定要進行自我反思。如果我們曾經上當受騙,請認真反省。

我們怎麼捕捉謊言線索?
追蹤謊言線索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有時候說謊的人一開口,他的謊言就已經暴露了。暴露謊言的線索,可能是他臉上的表情,可能是身體、手勢、動作等,也可能是他的說話方式出賣了他,更有可能是在事情的來龍去脈中,讓人看出了破綻,還有可能是在彼此的行為互動中,讓別人產生了懷疑。
總之,若想追蹤謊言線索,可以多方面著手,如果他在說謊,總有一條線索是可以抓住的。

我們怎麼識破謊言、發現真相?
請人要用鮮奶——索馬利諺語
捕鳥要用蜜糖——俄羅斯諺語

識破謊言,要用智慧!
謊言穿幫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會有客觀的物證:隱藏的資料檔,脖子上的口紅印等等。有時候則是目的不一的人的爆料:被遺棄的配偶,被買通的臥底,心懷嫉妒的同事等等。更多的時候,揭穿謊言的工作需要我們自己去做。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邏輯思維,用理性的反省去破譯謊言;也可以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讓說謊者自己吐露真相;甚至設置幾個巧妙的小遊戲,就可以讓謊言現出原形。

小結:在不違反法律,不違背道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去說謊;如果我們從未上當受騙,也要知道如何辨識謊言;如果我們曾經被騙,更要探知謊言背後的真相,從此不再受騙!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談笑間讓謊言無處遁形!

導讀:左臉能道真言

《別對我撒謊》又名《千謊百計》,該劇一經播出便流行於全美洲。劇中主角卡爾•萊特曼博士——無須測謊儀,無須確鑿證據,甚至無須聲音,多數情況下只憑細微的表情變化,便可判斷一個人說謊與否,卡爾•萊特曼博士高超的本領令人驚歎。這位超人憑藉豐富的經驗和謹慎的作風,戳穿一個又一個謊言,將事實真相還原。在他的面前,任何說謊者都無處遁形……

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一部完全虛構的劇集。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靈感來源於行為學專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實研究以及其暢銷書《說謊》,他能夠發掘深埋在人類臉部、身體和聲音裏的線索,然後將其調查出的事實與謊言昭示天下。
由此可見,在不使用測謊儀,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通過說謊者細微的表情變化,是可以判斷出一個人說謊與否的,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左臉比右臉誠實。左臉更能倒出真言,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大腦分工差別,右側臉流露出來的是理性的信號;左側表示的是自己的情緒和感情。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有左、右之分。而區分左、右大腦的具體分工、合作系統的人,是美國的心理學家羅加思貝利。根據思貝利的研究,右腦主管形象思維(視覺的、繪畫的、幾何學的、綜合的、圖像、直觀感覺等);左腦主管語言邏輯思維(算術的、倫理的、分析的、理論和解析等)。然而,大腦和它所主管身體部位的方向恰好相反。主管情緒和感情的「右腦」,其支配範圍在身體的左側;主管倫理的「左腦」,其支配範圍在身體的右側。換句話說,談話對象的真情實感,是通過左半側臉顯露的。

也就是說,右側臉流露出來的是理性的信號;左側表示的是自己的情緒和感情。
研究發現,肯定性的感情出自右側,但基本左右對稱,而否定性的感情則被認為多在左側流露出來。
事實上,我們兩邊臉上肯定的、由衷的表情並不會有所不同。只有故意裝出來的、按別人要求擺出來的表情,才會發生不對稱,例如發自內心歡喜的一張臉,就很少出現不對稱。因此,左、右臉不對稱,可以說就是撒謊的線索。

有關實驗專門檢驗左、右臉面部表情的不同之處。組織者將16位被試驗參加者分成4組,讓每個小組成員觀看主題為人的面部的照片。這些照片中的男女模特兒分別作出以下六種基本表情:幸福、快速、憤怒、厭惡、悲傷、恐懼。將其中一張照片從正中間分成左右兩部分,然後將其中的一半進行技術合成,接著讓被試者觀看只有原照片左半部分,或只有原照片右半部分的殘片。他們可以選擇使用七種表示不同程度的感情劃分等級來作出評定。結果顯示,與原照片右側部分相比,多數被試者認為左側部分的照片,流露出更強烈的感情。具體而言,在70張照片中有45張被評價為含有較為強烈的否定感情。

不單單在實驗中,就是在商務談判以及與重量級人物的會談中,人們更願意坐在談話對象的左側。這樣可以便於清楚地觀察對方的感情變化,相應的自己的真實感情,卻不易被對方獲取。反之,如果坐在對方的右側,很難觀察到對方真實的感情變化,自己的真情實感也很容易被對方獲取。

人們在說話時,「左眼」比「右眼」更容易流露出真實感情。
看眼睛的神采:一個人如果是笑容滿面但是左眼卻無神,請不要相信她此刻真的是心情愉快。可以說,我們要審視一個人,僅僅通過對方眼睛裏流露出來的喜悅之情,就應該能夠瞭解他的部分心情。一個人隱藏真情實感的時候,左眼就可能會流露出這種細微的變化信號。

這是因為,人在說謊的時候,肯定會有一種罪惡感。因為這種罪惡感的存在,致使眨眼次數增多,所以會讓人感到說話者頻繁眨眼,但毫無神采。當某人被問及:「您認為這個設計怎麼樣」時,即使他的回答是「還不錯」,但是如果他給你的感覺是左眼無神的話,他一定是在說謊,這個時候你最好直率地試探著詢問一下。
因此,與人接觸,與人交談的時候,最好不要和聽者面對面,而是應該坐在其旁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坐在其左側,那麼就可以比較容易地讀取對方的真情實感。

看眼球的轉動:一般來說,眼珠的轉動表示正在尋找答案。
儘管人們的左、右腦分工(視覺或聽覺)確實存在例外情況,但大多數人還是按照以下方式回應:
● 當靠視覺來辨認一個熟悉的地方時,人們將眼光掃向左上方。這是由於使用位於大腦後部的視覺皮質而產生的結果。
● 為了回想起《歌唱祖國》這首歌的第五句的開頭是什麼,人們通常會下意識地默唱那首歌,直到第五句的開頭為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直視左方,準確地說是左耳上方。

● 不常用數字的平方根計算(如果是64的平方根,就僅需動員記憶功能),會使人們看左下方。內心思維活動,通常都會使人向左下方看。
● 討論外星人是需要發揮一下想像力的,碰上這類問題就得「虛構「一下了。此時眼神會相應地遊移到右上方。這表明也要動用大腦的視覺皮質,不過是更有創造性的。
● 葬禮上人們大多數都低著頭,注視著右下方。這暗示著他們正處於深深的悲痛之中。

由於微笑具有讓人放鬆戒備,消除敵意的作用,所以大多數人,常常錯誤地把它當成撒謊者的專利。
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準確地區分真笑與假笑,而且只要看見有人對我們微笑,我們大都會有一種滿足感,而不會去思考這笑容究竟是真還是假。
然而,笑與謊言密切相連,所以撒謊高手會有意識地克制自己,儘量不露出笑容。一般撒謊者的笑容出現速度,比發自內心的真笑要快,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更長,看上去就好像是戴著一個笑咪咪的面具。

由於左、右兩個半腦,都希望能使笑容看起來顯得更加真實,所以在意識的控制之下,左側臉龐與右側臉龐的表情並不完全相同,其中左側的表情會顯得更加誇張。如果是假笑,控制面部表情的神經元大都集中在右半腦的大腦皮層中,而這部分大腦只能向左半身發送指令,結果,當刻意地想在臉上堆滿笑容的時候,左側臉部的笑容就會比右側臉部的更加明顯。可如果是發自肺腑的真心微笑,就無須刻意地假裝,所以左、右兩個半腦,向身體兩側所發送的指令就是對稱的,而兩側臉龐的笑容,也就不會有任何區別了。

總之,左臉比右臉誠實,左臉更能道出真言,請做個有心人,多看多聽多觀察。我們精心編撰此書,旨在讓您在職場、社交、商業上精明過人,能夠很好地識別謊言。本書也可看作是人的半張左臉,你讀了它,任何謊言都無處可逃。

目次

前 言:誰最需要閱讀本書?
導 讀:左臉能道真言
第一章 知己知彼:說謊者為什麼要說謊
為了辯解而說謊
為了自我保護而說謊
為了保護自尊心而說謊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說謊
為了掩飾自己而說謊
因為虛榮而說謊
虛言症——被誇大的謊言
§ 人類的10種說謊動機

第二章 謊言心理學:我們為什麼會相信謊言
謊言產生於邏輯與理性的喪失
謊言利用人們的慾望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愛情與嫉妒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崇高的動機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強烈的情感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人們的貪婪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人們的愚蠢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人們的恐懼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人們的聯想進行欺詐 
謊言利用人們的思維定勢欺詐
§ 什麼樣的人容易受騙

第三章 一分鐘捕捉謊言的線索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情緒變化中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身體語言中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說話方式中
謊言的線索在與說謊者的行為互動中
謊言的線索在事情的來龍去脈中
§ 捕捉欺騙的線索

第四章 一分鐘找出謊言背後的真相 
邏輯解讀:破譯謊言需要理性的反省和分析
循循善誘:引導說謊者吐露真相
博弈遊戲:對說謊者施壓的心理策略
生理測謊儀:流露欺詐的生理心理學
商業領域:識破廣告、金融、交易、服務領域的謊言
§ 檢測自己辨別謊言的能力

第五章 第一類說謊者:職業騙子
騙子也有「職業」
商業領域的職業騙子
愛情騙子:偷心高手
糊裡糊塗叫你上當
職業騙子十大主打騙術

第六章 第二類說謊者:謀略家
軍事家——常做一些假動作擾亂對方視線
政客——謊中高段位
外交官——說謊是其秘密武器 

第七章 第三類說謊者:上司 
別拿口頭「甜頭」當點心 
老闆辭人的策略
老闆們的變臉術
老闆們的潛臺詞
管理制度中的欺詐
中階主管說話的「藝術」
小恩小惠,籠絡人心
挑撥離間,尋求平衡

第八章 第四類說謊者:下屬
老闆只重結果,下屬可能被迫說謊
職場老油條:善於猜老闆心思的高手
給老闆戴高帽,達到自己的目的
撒謊,是為顧及雙方的情面

第九章 第五類說謊者:經銷商 
勢大、勢小都在裝
行與不行先占位
滿口應允為「流貨」
無賴經銷商收賬難 
合同欺詐形式多種多樣 

第十章 第六類說謊者:供應商、合作夥伴 
欲瞞天過海,偷樑換柱
使用糖衣炮彈的策略
識破供應商漲價的理由
醜話應該說在前
連鎖加盟,應慎重選擇 

第十一章 第七類說謊者:行銷人員
商場如戰場,謊言滿天飛
特殊消費品背後的謊言
愈演愈烈的捆綁銷售
生意人的謊言,大多與誠信無關

第十二章 第八類說謊者:購買者 
心裏在意,表面淡定
虛晃一招,問東買西
假裝離開,購物者的必殺技

第十三章 第九類說謊者:你自己
讓假象俘虜了自己的意識
僥倖心理:這樣也許沒事 
以逃避獲得安慰
事不如意,多學阿Q 

書摘/試閱

第三章 一分鐘捕捉謊言的線索
任何一個感官健全的人,最終都會相信沒有人能守得住秘密。
如果他的雙唇緊閉,而他的指尖會說話。
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西格蒙德•佛洛德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情緒變化中
謊言解讀:謊言並非全都與情緒有關,但只要涉及情緒,都會對說謊者造成困擾。極力掩飾內心的真實意圖,表情之中難免露出破綻。
說謊者即使一直掩飾情緒,也往往擺脫不了情緒,而情緒一旦介入,謊言穿幫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只要你夠細心,任何情緒都可能使謊言洩底。

◆ 假裝憤怒
有些人說謊後會假裝憤怒,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真的很生氣,往往會再加上手和手臂的動作作為強調。這種動作像是事後的“追加”或“彌補”,不但“慢半拍”,而且顯得機械化,還和說話的語氣不一致。捕捉到這些信號,基本可以判定,他(她)在說謊。

◆ 表情動作不一致
如果一個女人蹙著眉頭對男友說“我愛你”,這傳達了矛盾的資訊。表情動作與所說的話明顯不一致,表示說話者撒謊。一個很好的例子:男人一邊搖晃著拳頭,一邊開口對女友說:“我愛你。”再比如,一些人嘴上講一些好聽、令人愉悅的話,兩隻手卻握得很緊,這也多是傳遞撒謊的信號。

◆ 情緒持續過久
情緒出現的時間快慢是很難作假的。只要仔細觀察,你就不會被愚弄。由於作假的情緒反應不是自然發生的,所以它出現的時間會稍微延後,持續的時間也會比真誠的情緒反應要久,然後“突然”就消失了。
“驚駭、驚訝”的情緒反應是一個絕佳的例子。這種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持續過久,表示這種反應極有可能是裝出來的。當我們假裝很驚駭、驚訝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保持一副害怕、恐懼的表情,這種伎倆是瞞不過精明的識謊人的。

◆ 面帶恐懼
如果撒謊者,只是說了一個小謊的話,那麼他的面部表情中可能沒有太多恐懼。因為他心裏有底,即使被抓謊者抓住了,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但是,如果一個人撒得謊比較大的話,即使他極力地掩藏,一些高明的抓謊者,也能從他細微的表情中看見恐懼的信號。
說謊者恐懼表情的多寡,取決於說謊者的心理素質,更取決於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識謊者。如果對方是個軟腳蝦,是個嫩角色,擔心被識破的表情當然就不會多。如果對方是一個精明的抓謊者,那種時刻害怕被看穿的恐懼就會讓一切暴露得更快。

◆ 敏感害羞
有些人對說謊特別敏感,說謊之後特別害羞,最常見的表情就是——臉紅。這些人大多是從小被教導“說謊罪大惡極的”。要不有人曾說,一個人臉紅起來,不是天真的純情少女的話,那可能就是做了不該做的事。

◆ 皮笑肉不笑
欺騙的表情常常出現在嘴部。任何表情都可以作為偽裝以掩飾其他的表情,而笑容是其中最常用的。一個真誠自然的微笑會讓整張臉亮起來;但如果只是硬擠出來的笑容,那麼嘴巴應該是緊閉的,眼睛和前額也不會因笑容而牽動。一個不牽動整張臉的笑容,則是欺騙的信號。
極細微的表情,常常是我們識別謊言的關鍵。一個更為複雜也更為普遍的現象是:說大話唬人。當一個人感到他那偽裝的表情失敗了,通常情況下,他還會用微笑迅速將其掩蓋。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身體語言中

謊言解讀:敷衍的語言和偽裝的表情可以掩飾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身體語言卻會洩露你的秘密。對於一個解讀身體語言的高手來講,身體語言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我們的手指、手掌、手臂、腿以及它們的動作,都會洩露我們內心真正的情感。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身體會說話,當他們試圖用語言欺騙別人的時候,真相於身體動作中已經悄無聲息地顯現出來了。

◆ 瞳孔放大
女同事甲:“嘿,你是不是對副總有意思啊?”
女同事乙:“怎麼可能,沒有的事。”
女同事甲:“你就別裝蒜了,這些都寫在臉上了。”
女同事乙:“啊,什麼?”

觀察兩人隨著談話進行眼睛的變化你會發現,當女同事乙隨著談話的深入,不由自主地瞳孔就會有些變大。一般說來,瞳孔的大小受光線明暗的影響,同時它也會隨著當事人對某一問題感興趣程度的變化而變化。
研究表明,當人們看到或被提及自己喜歡的人時,瞳孔就會放大,相反看到自己討厭的人時,瞳孔就會縮小。

◆ 眼睛斜視
眼睛最容易流露人們的真實感情、性格、健康狀態等。眼睛斜視,被認為是說謊時常見的標誌。
說謊時人們的典型徵兆是:頻繁地眨眼睛、漫無目的地四處張望、眼睛賊溜溜地轉動等。視線斜視是“不想讓別人識破本心”的心理在起作用。因為說謊而感到不安,所以試圖盡可能地收集周圍的資訊以求轉移不安或者找回安全感。

◆ 觸摸鼻子
有人在說話的時候會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幾下,有時甚至只是略微輕觸。如果他不是什麼花粉過敏的話,那就說明他說的話有很多水分。
說話者觸摸鼻子意味著他在掩飾自己的謊話,聆聽者做這個手勢則說明他對說話者的話語表示懷疑。

◆ 抓撓脖子
根據觀察得出的結論是,人們每次做抓撓脖子這個手勢,食指通常會抓撓5次。食指運動的次數很少會少於5次或者多於5次。這個手勢是疑惑和不確定的表現,等同于當事人在說:“我不太確定是否認同你的意見。”
當口頭語言和這個手勢不一致時,矛盾會格外明顯。比如,某個人說“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時他卻在抓撓脖子,那麼我們可以斷定,他真的沒有理解。

◆ 用手遮住嘴巴
用手下意識地遮住嘴巴,表示撒謊者試圖抑制自己說出那些謊話。有的人會假裝咳嗽來掩飾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勢。有時候人們是用幾個手指或緊握的拳頭遮著嘴,但意思都一樣。
如果你在公司召開一個會議,你發言時看到有聽眾捂著嘴,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停止發言並詢問聽眾:“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 摩擦眼睛
一個小孩不想看見某樣東西時,他會用手遮住眼睛,而我們大人不想看見什麼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摩擦眼睛。大腦通過摩擦眼睛的手勢企圖阻止眼睛目睹欺騙、懷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是避免面對那個正在遭受欺騙的人。電影演員們常用摩擦眼睛的手勢表現人物的偽善。
男人在試圖掩蓋一個彌天大謊時,則很可能把臉轉向別處。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勢,她們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溫柔地輕輕一碰。不過,和男人一樣,女人撒謊時也會把臉轉向一邊,以躲開聽話人注視的目光。

◆ 抓撓耳朵
小孩為了逃避父母的責駡會用兩隻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成年人則會用抓撓耳朵的手勢。抓撓耳朵的手勢也有多種變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後,把指尖伸進耳道裏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個耳廓折向前方蓋住耳洞等等。

當人們覺得自己聽得夠多了,或想要開口說話時,也可能會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
抓撓耳朵也意味著當事人正處在焦慮的狀態中。查理斯王子在步入賓客滿堂的房間,或者經過熙攘的人群時,常常做出抓撓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勢。這些動作顯示出他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然而我們從未看到查理斯王子在相對安全私密的車內做出這些手勢。

◆ 拉拽衣領
撒謊者在擔心謊言被識破時,就會頻頻拉拽衣領。這是因為撒謊者一旦感覺到聽話人的懷疑,增強的血壓就會使脖子不斷冒汗。
當你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時,你不妨對他說:“請你有話就直說吧,行嗎?”或者“麻煩你再說一遍,好嗎?”這樣的話會讓這個企圖撒謊的人露出他的馬腳。
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者遭遇挫敗的時候,也會用力將衣領拽離自己的脖子,好讓涼爽的空氣傳進衣服裏,冷卻心頭的火氣。

◆ 手指放在嘴唇之間
幼兒會將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含在嘴裏,作為母親乳頭的替代品,而成年人則表現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間,或者吸煙、叼著煙斗、嚼口香糖、銜著鋼筆、咬眼鏡架等。人們常常在感受到撒謊的壓力時做出這個手勢。

◆ 快速地聳肩
聳肩通常傳遞一無所知或漠不關心這兩個資訊:“我不知道”或“我不在乎”。當人們做聳肩這個動作的時候,通常表明他們願意溝通這個資訊。然而,如果聳肩的動作非常快,則另有所指。
這種情形有點類似一個人被一句笑話弄得很尷尬,卻要假裝自己覺得很有趣,這時他的臉上就會出現一個隻牽動嘴唇的假笑,而不是臉上堆滿笑容。

◆ 雙臂交叉
這個姿勢表示一種防衛的、拒絕的、抗議的意義,顯示出矛盾、多種情況交互影響或緊張等心理因素的存在。當一個人說謊時或害怕自己的謊言被拆穿時,對聽者總有一種防衛的心理,不願別人去接近或獲得任何資訊。在不便用語言表達時,他便採用某種姿勢以示拒絕、抗議。

◆ 身體動作細節
人們在說謊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緊張,只是有些撒謊高手善於掩飾,不易被別人發覺。若坐在凳子上,緊張的人就會淺坐在座椅的前半部分,並且曲著腿、弓著腰,好像隨時準備從椅子上彈出來採取行動一樣;有時候還會不停地抖腿和蹭腳,以此來分散注意力,消減心中的慌亂。若心中泰然則會顯得精神鬆懈,就會坐穩在椅子上,同時伸出腳,很悠閒,表示不會立刻站起。

員警審訊犯人時,喜歡讓嫌疑犯坐在只有一張椅子,沒有任何遮蔽物的房間,再配以強烈的燈光照射,就是要除去有利於撒謊的環境條件,一目了然地觀察犯人的身體動作。

謊言的線索在說謊者的說話方式中

謊言解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說話特點,即使是同一件事,讓兩個人來敍述,可能都會聽出不一樣的感覺。一個抓謊高手,完全可以從不同的說話方式中辨別出言者的真偽。
說話者企圖隱藏的想法和意念,通常和他表達、說話的方法有極大的關聯。許多說謊者之所以穿幫,不是他們掉以輕心,也不是他們謊言編得太馬虎,而是在他們的說話方式無形之中就出賣了他。

◆ 語速過慢
一家公司在招聘一些員工的過程中,運用了一個“回應計時測驗”。他們詢問前來面試的應聘者是否能接受加班,或與某些人共事,為某些人服務是否會感到不自在。應聘者花越長的時間回答“沒有”、“不會”,所獲得的評分就越低。
回答這些問題關乎工作態度,並需要內在的運作程式。工作態度積極的人,很快就作出回答。存有偏見的人則需要較長的時間考慮問題之後才說出答案,他們試圖說出“正確”的答案,因此,與單單給出一個誠實的回答所需的時間相比,他需要更長的時間。

◆ 言辭激烈
有時候,為了說服自己以及指控者,一個人可能宣稱對某種想法或說法感到氣憤。言辭激烈的人所洩露的資訊不是一絲破綻,而是傾瀉而出。當時說謊者完全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一旦時過境遷,才發現自己把不該說的話也說了出來。

◆ 很少進行強調
說實話的人則會無所顧忌地強調句子中的人稱代詞。但是騙子很少或根本不使用“我”或“我們”之類的人稱代詞。可能只簡短地回答“是”,而非“是,我是”。
說謊者也不強調語氣的表達。常會說一些不痛不癢、曖昧不明的句子。例如,他不會說“我們玩得很開心哦”,而是說“很不錯”,“還行”。
誠實的人表示同意或否認某件事時,他會拉長句子頭一兩個字的音調來強調,例如“不——是”、“是——的”。這種強調方式通常不會從騙子的口中說出來。

◆ 說話不流暢
說謊者講起話來可能會不清不楚、囁囁嚅嚅的,而且講話聲音較小,一點也不熱切,那些話好像是硬擠出來的。可能因為出自恐懼,他的聲調變得較高,說話的速度也加快,而且丟三落四,一點句法結構也沒有,還可能會結巴、說錯話。

◆ 復述中有停頓,有漏洞
如果你認為有人對你說謊,裝作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他最終會因為過分自信而露出馬腳。然後,請他重複剛才的話(謊言)。高明的說謊者事先排練過,能夠準確復述先前講過的謊言,但他會暫停一會兒敍述,當他以為他已經蒙混過關。然後請他再重複一遍剛才的謊言。由於他沒準備連演三遍,頭腦已經鬆弛下來,經常講得與前兩遍有出入。由於說謊往往伴隨著緊張,說謊者的聲調會不由自主地升高。
員警在審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常會採用讓對方一遍一遍復述的方法,從而抓住破綻,找到突破口。

◆ 喜歡轉移話題
一個人在說謊時,可能會突然改變話題,因為他不想回到剛才的話題,並且會用幽默和挖苦手段來消除某一個話題。
當你覺得對方可能在說謊時,不妨迅速轉移話題。如果對方確實在說謊,會非常樂意這種話題的轉換,順著你的意思進行下去。或者你做出相信的樣子,那麼他就會更加大膽,說出更離譜的謊言,令自己原形畢露。

◆ 會出現口誤
佛洛德說:“某些不想說的話,卻說溜了嘴,就是典型的自我招供!”一個說謊者如果擔心被識破或者心中有愧就會發生口誤。
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出現的言語錯誤或在一個語句中出現主謂語錯位情況,或者是一個語句中有讀音相似的文字出現,臉上再流露出不適當的神色,那麼可以初步判定這個人在說謊。人們為了說謊,就得臨時編造,這就會導致說話時猶豫、口誤、缺乏細節等。如果結合著對方的表情加以分析,甚至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說的話連自己都不相信。
當然,也有的說謊高手很少出現口誤,但是絕對不會有人多次說謊,沒有出現過一次口誤的。

◆ 語言資訊過量
說謊者往往會用大量的辭彙來一次次地修飾自己的謊言。語言資訊過量也是謊言的破綻之一,因為它是一種反常的說話方式。說謊中的資訊過量都不是說謊者的本意所為,而是他的表達失誤。資訊過量的失誤是因為經驗不足,矯揉造作,老想著把謊言編得更圓滿。
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回答了“是”或“否”之後,他會很快針對該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補充說明。

一個高明的說謊者,可能在說話方式上很注意自己的言辭,他可能把某一方面,或者幾個方面掩藏得很好,但是總會有那麼一言、一行,或者一個表情出賣他。

謊言的線索在與說謊者的行為互動中

謊言解讀:語言是很容易摻假和被偽裝的,注意觀察說話者說話時的行為互動,就能讓你比較容易判斷出一個人是否在說謊。
沒有經過精心演練的謊言,常常會在說謊行為的進行過程中即露出諸多破綻。要快速捕捉謊言破綻,我們必須注意一個人的姿勢動作及其與周遭環境的關係,說謊者所作所為與言辭之間有很大關聯。

◆ 撇過頭去
假如兩個人在對話,一個人在訴說,一個人在聆聽。談話過程中如果聆聽者感到非常自在、有安全感,他會把頭靠向對方,希望獲得進一步的資訊。如果他把頭撇開,不面對對方,這就表示他想要避開這件讓他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他可能會立即、明顯地把頭撇開,也可能緩慢、謹慎地後移。

要把這種動作與向左右兩邊微微地歪著頭認真傾聽區別開來。當我們聽得興味盎然時,會做出歪著頭的姿勢,這被認為是一種不設防的姿勢,有所隱瞞的人不會做出這種姿勢。

◆ 藏起的手指
呈現出手指上的動作,代表堅定的信念、權威的論點。說謊者,很少會用手指著別人或指向空中。一個立場不堅定、所持論點經不起推敲的人,是不大可能做出很多手指上的動作的。

◆ 姿勢不夠自信
當人們對一個情況或談話很有信心,且所說的話完全屬實的話,他們會站直或坐直,無意中肩膀就會往後靠。因說謊而沒有安全的人,多缺乏自信,在身體姿勢上多表現出彎腰駝背,把手插在口袋裏。這種姿勢上的不自信,來自於內心的擔心和恐懼,他們懼怕謊言被識破。

◆ 極少採取面對面的交談
說謊的人不會採取面對面攤牌的做法,只有急欲反駁惡意中傷自己的人,才會採取這種做法。說謊者心理上是處於劣勢的,表現在行為中可能是走開或移動身體。當我們對於自己的想法非常熱切,且想要說服另一個人時,我們會把身體靠向對方。說謊者不會有靠近的舉動,甚至不願面對指控的威脅,他會側著身子,或整個人轉過身去,極少採取面對面的交談。

◆ 避免接觸
當我們深信自己所言屬實時,才會有觸摸對方的行為,這代表一種心理上的親近。說假話的人極少或完全不會與對方有身體上的接觸。在作虛假陳述或在談話中欺瞞別人時,說謊者極少會觸摸對方,因為潛意識裏,他通過減少親近對方的動作,來幫助他減少心中的罪惡感。

◆ 設置屏障
想要知道一個人對於一個特定的話題是否感到自在,可以很容易從他參與討論的開放程度看出端倪。說謊者害怕暴露的心理,常常會在談話時利用枕頭、酒杯等等,作為隔開與對話人之間的障礙。他下意識的是想通過障礙物,保護自己免遭言辭的炮轟。這也代表欺騙或企圖遮掩。

觀察發現,有些公司的老總,總會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中間堆放很多東西,即使沒有,當哪個下屬向他報告有關勞工糾紛、產品瑕疵等令人不舒服的問題時,他也會把一個咖啡杯放在兩人之間的桌上,然後漫不經心、無意識地聽著你的說話。

◆ 尋找自我庇護的位置
說謊者如果站著,他會把背靠在牆壁上;如果是在室內,當說謊者感到不自在時,他可能會把身體面對或移向出口(例如門)的方向。之所以有這些反應,是因為他的心理狀態已經顯露於外,轉而想在身體上尋求庇護。如果對方進行的謊言即將揭穿了,他要確保自己是處於能夠清楚看見對方下一招在什麼位置的地方。

謊言的線索在事情的來龍去脈中

謊言解讀:有的謊言不僅讓人真假難辨、將信將疑,甚至信以為真。這些掩飾性比較強的謊言,怎麼才能破解呢?好好斟酌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吧。
簡單的事情我們可以一眼看穿,然而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極其複雜的。有的是一環套一環,有的是接二又連三。在如此複雜的事情裏面,怎樣辨別出真偽呢?其實,只要你腦袋夠清醒,有足夠的耐心,就可以在事情的來龍去脈中捕捉謊言的信號。

◆ 小心禮多必詐
中國人講究“禮”字。足夠的禮數會讓受禮者有一種威嚴、尊敬和權勢的優越感,受禮者思想被麻痹了,思維變遲鈍了,騙子便有可乘之機。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一位經營廣告業務的老總,手下有位高級職員,很會迎合老闆的心思,常常把老闆哄得心花怒放,時常送老闆一些稀有新鮮之物。即使有時候老闆拿他發火出氣,竟無一點不滿之情。所以,此君深得老闆的信任,視其為心腹,基本上把整個業務事宜全由此人掌管。

在此期間曾有人勸此老總,小心禮多必詐。但是他不聽忠告,執意讓這位多禮的下屬掌權。兩年過後,高級職員辭職,並帶走了大部分客戶,自己註冊公司做起了生意。原廣告公司差不多被他拖垮,不得不搬新址,從頭再來。

男女之間,更是如此。如果丈夫平常就連生日或紀念日都會忘記的“木頭”,卻突然買了貼心小禮物送你;平常總以工作或朋友為重,不曾花心思、費時間對你噓寒問暖,今天卻突然打電話對你表示關心;突然陪你做他以前最不喜歡的事;或是突然陪你看他不喜歡的電影;要不然就是突然幫你燒飯洗衣等等。問他為何有此舉動時,他也說不出什麼原因,這時你千萬不要迷失在甜蜜的氛圍裏了,或許他做了什麼虧心事,在補償呢。

◆ 突然經常有事
本來一直很不錯的客戶,最近你約他見個面,總是推辭說,突然有事,下次再約。下次你再約他,他還是突然有事。這個時候,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他真的有事嗎,是不是只是想敷衍你?或者他找到了比你更合適的合作夥伴,想把你一腳踢開,礙於面子,只能找些託辭逐漸冷卻彼此的關係。
說謊這項技能是無師自通的,為了掩蓋一些不幸和或許不好的事實,人們往往想出一些自認為很好的理由來,而其中最常用到的是“有事”。

◆ 手機打不通
手機打不通的原因跟前面所說的突然有事類似,但是行為上來看,手機打不通要做得更徹底一些。
如果平時還不錯的合作夥伴,最近你總是打不通他的電話,很少能跟他聯繫上,即使聯繫上,對方也會以手頭上正有要緊的事,改天再聊為理由掛電話。電話打不通,短資訊常常不回,這些“通訊障礙”,代表對方一定是為隱瞞某些情況而做出的處理方法,並且表明事態已到了有點嚴重的地步。

在網路如此暢通的今天,“無法接通”通常都是人為造成的,是為了讓可能會打他電話的人知道他無法接聽電話,便省掉了一時的說明和解釋。如果真的要解釋,最好的解釋是沒電了,沒帶充電器或者人在路上。其實對方可能早已經把你拉進了黑名單或者免打擾的列表裏。

“手機無法接通”本是一個說明狀況的語句,但是裏面藏著太多說謊者的面孔。為了不讓自己所愛的人看見真實、不堪的一面而失望,為了不讓家裏雞飛狗跳圖個安寧,很多人選擇了讓手機沉默。為了讓那個合作夥伴消失在自己的生意圈,也會選擇讓手機沉默。

◆ 情緒無常
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說假話的人都害怕謊言被揭穿,從而想方設法來掩飾。
如果說謊者認為說謊被人揭穿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那麼在說謊時可能就會表現出緊張的表情。為了消除內心的緊張感,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緊張情緒,說謊者通常會用一些小動作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事情來分散聽者的注意力。

被判定在“華南虎事件”中造假的周正龍,在2008年11月17日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期3年執行後,回家閉門不出。有一天,周正龍突然發表聲明稱“虎照真的,沒有作假”,並“特要請鑒定”。

當記者向他求證聲明是不是他寫的,他回答道:“不是我寫的是誰寫的?”再問他為什麼要翻案呢?周正龍反問道:“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當記者問及他現在的生活時,他則聲稱“無法生活”,然後說了一串怨言。而且,他很快以家裏還有事為由掛掉了電話。

周正龍的情緒起伏、喜怒無常,這是和他擔心謊言被識破的那種焦慮、恐懼和緊張有關,屬於說謊者典型的行為表現。

◆ 個性的暫時轉變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狀態或行為,一般不會隨意改變。
個性的暫時轉變,也是說謊的徵兆之一,例如安靜變得多話,活潑變得沉靜,習慣邋遢卻刻意打扮,明明不習慣稱讚人卻突然對你讚譽有加等等,這些突然的轉變可能在他的心裏藏著某些秘密!安靜變得多話者是擔心氣氛太壓抑,怕被瞧出端倪,並想借助說話來沖淡心中埋藏的不為人知的秘密;活潑變得沉默者則是害怕言多必失,害怕因為自己太興奮而讓人覺得反常,於是話語越來越少,生怕一張口秘密就會洩露出去;一向嫉惡如仇的人,突然對人恭維起來,可能是馬上有求於人,試圖對他進行麻痹。

說謊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很少有人將謊言編得天衣無縫。一個人在說謊的時候,他的大腦得同時處理多種複雜的事件,不僅得組織語言、理清邏輯,還得注意雙方表情、心理、認知等的細微變化,而且還要預測各類狀況以及思考解決方法,與平時的閒聊有著天壤之別。

捕捉欺騙的線索:
◎ 一驚一乍。
◎ 轉換話題。
◎ 快速地聳肩。
◎ 對問題反應過度。
◎ 頭部機械地移動。
◎ 很少使用人稱代詞。
◎ 留意說溜了嘴的錯話。
◎ 用暗示,不正面回答。

◎ 面對指控,會轉過頭去。
◎ 姿勢動作和言語不一致。
◎ 說謊的人會避免眼神接觸。
◎ 他總是提供“過多的資訊”。
◎ 他會套用你的話來回答問題。
◎ 畏畏縮縮,站不直的樣子。
◎ 說謊的人常在面前設置障礙物。
◎ 情緒反應持續過久或突然消失。

◎ 姿勢動作、表情出現的時間點錯誤。
◎ 面對指控,身體會下意識地移向出口。
◎ 對於提出的問題,需要較長時間作出反應。
◎ 身體的接觸可能只限於臉部和喉嚨周圍。很少有伸展的放開的手勢。
◎ 肢體表達受限,手部動作很少,且顯得僵硬。手腳往內收,身體佔據空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