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滿額折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反映身心議題的人體電磁場祕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次搞懂各種靈性療癒工作的原理,
讓人生的豐盛、創意、潛力、健康全面升級!
★ 美國亞馬遜能量治療類暢銷書,讀者五顆星推薦★
 ★國內外多位身心靈導師與暢銷作家聯手推薦、一致讚譽★
 
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喚醒心中的巨人》作者
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祕密》心靈導師、《心靈雞湯》系列作者
布萊利.尼爾森(Bradley Nelson)│《情緒密碼》作者
塔瑪・基芙絲(Tama Kieves)│《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作者
鄂文.拉胥羅(Ervin Laszlo)│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匈牙利科學哲學家與古典音樂家
瑪西.許莫芙(Marci Shimoff)│《快樂,不用理由》《心靈雞湯》(女性版)作者
琳恩.麥塔嘉(Lynne McTaggart)│念力的祕密》系列作者
埃薩克‧寇倫(Isaac Koren)│「寇倫兄弟」(The Brothers Koren)聲音潛能開發公司共同創辦人
譚瑞琪│「阿乙莎靈訊」系列作者
楊寧芙│頌缽音療工作坊帶領人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蔡桑妮│晶荷花精社長 衷心推薦
 
人體就是一顆電池,只要懂得擷取無所不在的電磁能量充飽電力,
就有能力自我療癒,創造健康、自由與豐盛的人生。
 
你或許知道,萬物都是能量、頻率與振動,但你可能不知道,整個宇宙都是帶電的,包括人體在內。
作者根據從事聲音療法二十餘年的臨床經驗,以及多年在科學領域的研究,告訴讀者:人體就是一顆可以重複充電的電池,電力不足時,身體就會缺乏活力、感到不適,甚至產生疾病;電力充沛時,身體就能在天生的療癒智慧帶領下自我修復,重新回到健康的「原廠設定」。而理解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將會大幅改善你的身心狀態,進而改變你的人生。
同時,作者也提出,人體本身與周圍存在著一個「電磁場域」(即生物場),會保留所有的情緒記憶與創傷,形成能量阻塞。而場域中不同部位的能量阻塞,便反映了不同的身心議題,作者在書中一一歸納整理出來,並提出簡單可行的自我療癒方法。例如:
◎ 腳部與我們能否踏出人生下一步有關,表現在身體上的癥狀,是腳踝扭傷、腳部皮膚問題等。增進雙腳能量流動的方法,就是刺激腳底的湧泉穴,以及光腳在公園的草地上走路。
◎ 薦骨輪蘊藏著我們的自我價值、性欲、創造力、現金流,以及享受喜悅與親密感的能力。薦骨輪失衡時,在身體上多以下消化道的疾病來呈現。療癒的方法有:為自己寫一張心理筆記、奉行「適度的享樂主義」等。
◎ 心輪與我們能否向愛敞開有關。心輪與心臟疾病及肩部的不適有最直接的關連。療癒心輪的方法之一,就是練習對一切感恩。
◎ 喉輪與我們能否真實表達自我有關。表現在身體上的癥狀經常是甲狀腺的問題。而療癒的方法,就是練習唱歌、吟誦,以及說真話。
透過了解自身的電磁本質與人體電磁場所反映的身心議題,作者從體重過重、破產、債務纏身、慢性背痛、消化不良、婚姻關係不佳的狀態,轉變成身材恢復青少年時的緊實苗條、擺脫債務與身體疼痛、經營著一份成功的事業、能與所愛之人從事喜愛的活動。
現在,你也可以透過她真誠無私的分享,學習用電磁思維看待自己與世界,隨時替自己充飽電力,並透過療癒人體電磁(生物)場中所有的不平衡,恢復自身完美的振動頻率,活出燦爛美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

艾琳‧戴‧麥庫西克(Eileen Day McKusick)
自1996年開始研究聲音對人體的效應,是聲音治療、人類生物場,與新興的電磁場健康領域的先驅。她是一種獨特的音療法「人體生物場調頻」(Biofield Tuning)的創立者,此種方法使用音叉來偵測並調整生物場(人類能量場或氣場)的失真與靜電噪音,她也成立了「人體生物場調頻研究所」(Biofield Tuning Institute)。著有屢獲獎項的暢銷書《調整人體生物場:振動聲音療癒法》(Tuning the Human Biofield: Healing with Vibrational Sound Therapy)。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推薦:
● 本書的人體生物場解剖學內容非常難能可貴。……對於要深入乙太精微體的調整、能量補足或釋放,回復生物體平衡的能量工作者或自學者,都是很值得參考和研究的領域。
──譚瑞琪(「阿乙莎靈訊」系列作者)
● 看到本書,我感覺如獲至寶。終於有一位資深的前行者,能夠提出完整的學理,以合於科學又條理分明的方式,把一些似乎虛幻縹緲的靈性感知,有系統地整理歸納。
──楊寧芙(頌缽音療工作坊帶領人)
● 本書就像是提供了一張很好的「電磁場呼應生物場的結構地圖」,是幫助我們了解身心能量互動關聯的指南。非常推薦給對人體精微能量場和脈輪有興趣的研習愛好者。
──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 人體生物場的充電,是身心靈健康的一大要素。相信閱讀此書的你,都能夠與這些文字的概念同頻共振,提取生命智慧給予我們的電力,獲得健康與平衡。
——陳盈君,諮商心理師(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 本書邀請我們把身體、健康與周遭的世界視為「電磁場」,是一種深具開創性的概念。我最愛這本書的地方,是那些讓人們能自行提升自身電力的簡單工具與練習,電力可轉變成更多的能量、專注力,與真實的活力。
──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喚醒心中的巨人》(Awaken the Giant Within)作者
● 艾琳是能量醫療界真正的先驅。她寫出了有關人類身體、情緒與生命本身的電磁本質的終極入門書。本書簡單易懂,有時又令人大為驚奇,將改變你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
──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祕密》心靈導師、《心靈雞湯》系列作者
● 麥庫西克在這本了不起的著作中,分享了我們作為電磁生物的真實存在本質,以及改變我們的身體、心理與情緒健康是多麼簡單。這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書中涵蓋的資訊。非常推薦你閱讀本書,好好利用它來提升你的電壓。
──布萊利.尼爾森(Bradley Nelson)╱《情緒密碼》作者
 ● 偶爾你會讀到某一本感覺非常有道理的書,不懂科學界與大眾文化圈怎麼都不知道?本書就是其中之一。任何對混亂的營養補充品或嚴格周密的飲食規範感到厭煩的人,這個用易懂、優雅的口吻寫成的「好方案」,或許能讓你在每個層面都更健康。
──塔瑪・基芙絲(Tama Kieves)╱暢銷書《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作者
● 本書徹底顛覆了傳統療癒身心的方法!若你試過各種方法要讓自己變好,卻沒有得到你想要的進展,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克麗絲‧費拉羅(Kris Ferraro)╱《顯現:創造理想生活簡要指南》作者
● 艾琳讓我們可以輕鬆理解關於我們的電磁體的簡單真相,以及如何調頻、讓它變得和諧。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讓自己的豐盛、創意、潛力、健康與成就升級的人。她是位真正的大師,閱讀與練習她的技巧能改變你的人生。
──潔若琳‧格拉斯(Jeralyn Glass)教授╱音樂家與煉金水晶缽音頻療癒先驅
● 艾琳在本書中描述的觀念與技巧,在古老薩滿文化的技巧中可以找到根源。現代西方的科學觀經常把我們內在與周遭的魔法去神祕化,但這本具開創性的作品給了我們絕佳機會,去重新喚醒我們的內在療癒力,同時又與現代觀點連結。
──薩里納‧科皮里娜(Zarina Kopyrina)╱OLOX音樂計畫共同創辦人,新薩滿療癒發展領域先驅
● 本書是部振奮人心的作品。對所有曾思考過我們身體運作方式與組成要素的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資訊。
──鄂文.拉胥羅(Ervin Laszlo)╱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匈牙利科學哲學家與古典音樂家
● 在本書中,作者提供了實用且能改變人生的精采智慧。「電磁式思考」是了解我們的健康與世界的一塊遺失拼圖。閱讀這本啟發人心的著作將讓你走在生物電學革命的最前端──別錯過了!
──瑪西.許莫芙(Marci Shimoff)╱暢銷書《快樂,不用理由》《心靈雞湯》(女性版)作者
● 本書提供了一個迷人的理論,可能大大促進我們對自己為何生病與需要療癒之處的理解。
──琳恩.麥塔嘉(Lynne McTaggart)╱暢銷作家、《念力的祕密》系列作者
● 作者在本書中說明了現代醫學遺失的一片重要領域:人體生物場與其電磁的本質。她與我們分享了她在人體生物場解剖學與功能上的發現,同時加入生物學、物理學與宇宙學方面的論據。請開始相信它,並讓你的電磁本質開始發光吧!
──保羅.密爾斯(Paul J. Mills)博士╱加州大學家庭醫學與公共健康教授
● 書中充滿了要提升你的電力所需的觀念與方法,讓你能活出最理想的心理、情緒與身體健康狀態。一如往常,艾琳的作品出色、前衛,而且非常實用。
──麗莎‧坎皮恩(Lisa Campion)╱著有《同理者的能量療癒法》(Energy Healing for Empaths)
● 艾琳的開創性研究開闢了一個結合科學與靈性的全新思想典範。透過直接的經驗,艾琳帶領讀者經歷一次革命性的觀點轉換,讓我們了解,我們基本上是電磁與振動。衷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在尋找自我成長與療癒的工具的人。
──埃薩克‧寇倫(Isaac Koren)╱「寇倫兄弟」(The Brothers Koren)聲音潛能開發公司共同創辦人

 

 

【自序】
提升你的電力
根據西方科學界盛行的典型說法,我們是化學元素組成、機械化運作的生物體。不過有個新的典型正開始出現,意指我們的本質是電磁波與振動頻率。這也代表我們及我們稱之為「家」的宇宙,都是由光波與聲波頻率組成,其橫跨的頻率範圍之廣,令人難以想像。
就像水中的魚兒,我們也無時無刻在寬廣的能量海裡游泳。看看我們四周,一切都是能量!我們所見的一切事物,都是電磁光譜的一部分。不只是燈泡、電腦、iPhone,還包括行星、動物、恆星與整個宇宙,全都與電有關。你正在閱讀的這一頁、坐的椅子、腳下踩的地面、居住的這個星球,以及照亮這顆星球的太陽等,歸根究柢都只是電磁能量以不同頻率振動的呈現―換句話說就是電。萬物皆是能量、頻率與振動。在我們看得到的宇宙裡,每一件事物都在原子或亞原子的層面上不斷運行,就連看似靜止不動的石頭也一樣。正如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所述:「一切都在晃動。」或者我喜歡這樣說:「一切都在跳舞。」多虧了正向與負向勢能的交換,才能成就這樣的能量之舞。
當我們認真思考,就會發現沒有什麼東西是「名詞」,因為一切其實都是個過程。(有趣的是,霍皮族〔Hopi〕的語言中並沒有名詞,反而更適切反應了我們周遭世界本質上的流動性。)當不同的振動碰在一起,便會開始以一種自然的自我組織方式,同步共振為相同的頻率,這也就是物理學說的「和諧共振」(sympathetic resonance)。這種共振也可能是我們稱之為意識或智慧的基礎,科學界也不斷發現意識是一種能量的基本性質,因此也是所有物質的基本性質。
儘管量子物理學、生物電與其他方興未艾的科學支派蓬勃發展,但只要探討到能量的問題,我們就會踩到科學與靈性的分界線。對於能量醫學中的「能量」,學界並沒有一致、標準的定義,特別是所謂的「精微能量」(subtle energy),這個組成人體能量場的原料,或許以不同的密度,也組成了所有生命與宇宙。因為少了明確定義,又缺乏足夠敏感的工具能做出可靠測量,精微能量便一直被歸類到靈性領域。
自我青少年時開始探索人體健康與福祉的旅程以來,這種靈性與科學的分歧便一直困擾著我。我喜歡將自己視為兩者皆是,所以我採行「雙邊主義」(bothism),也就是選擇以「是這個/也是那個」、而非「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在黑與白的中間探尋灰色的影子,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每當談到科學與靈性的事,我們便會分別站到自己的意識形態陣營,不斷說出很多術語,也造成許多困惑。但說實在的,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討論什麼嗎?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用不同的字詞形容同樣的事物呢?有沒有可能宗教指的精神與靈魂,與科學所稱的電流也是相同的?在本書中,我們將探討一種概念:我們住在一個以電磁連結的宇宙,而最終,一切都是同一種
光、同一種電流、同一種能量源、同一個宇宙電磁場,不斷自我旋轉成那些我們可見與不可見的光。
執行聲音療癒法多年來,我都是從能量場(又稱生物場)著手療癒患者的身心問題。我充滿好奇與疑問的大腦,很快就讓我對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工作展開深入且長期的調查。在能量醫學的脈絡中,當我們談到這種稱為能量的不可見物質,很明顯地是指電磁能量,而非其他像是動能、熱能與化學等能量。那麼什麼是電磁學(electromagnetism)呢?簡單來說,就是充電粒子的移動,以及那種充電所產生的磁場。換句話說,就是可見與不可見光的光譜(或者以聲音的形式呈現,我們之後會提到)。
但是當我更深入理解電學,便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有好多混淆且矛盾的資訊。我的好友迪恩.拉丁博士(Dr. Dean Radin),這位思維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的超心理學先驅曾對我說:「艾琳,沒有人真正了解電,你要是找得到這樣的人請跟我說!」如果你問大部分人電是什麼,他們會引述在學校學到的標準答案:「電就是電子在電線裡的流動。」不過根據某些觀點,電子根本不存在。另一種觀點則指出,這些被宣稱的電子根本不會在封閉、交流電路(alternating current)的電線中移動。電子會待在某處前後晃動,同時電力則會在電線周圍的場域雙向移動。我這才了解,單單忽略這個電流的場域觀點,就是理解電、以及在我們自己身體周遭移動的能量場域的
一大問題。
不過還有其他的問題。一方面,電不只受限在那條啟動手機、電腦與其他現代科技產品的電線中流動。事實上,電無所不在,不只在我們的周圍,也出現在我們經常沒有意識到的地方,像是空氣、太陽、太陽風、光線、腳下的土地、內臟裡的細菌以及我們整個身體。這點我們之後會討論。
在理解電時被我們忽略的另一點,是來自「電磁波不需要透過媒介就能傳遞」的想法。人們告訴我們,光可以在真空的虛空中傳遞,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早期探索電的科學家,包括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都把電或光理解為能量穿越乙太的移動,這也代表這些電磁波動是在一種「無所不在的純淨光海」裡穿梭。我這才發現,將這個純粹潛能的統一場(這點之後會更深入探討)觀念移除,似乎就是造成困惑的一大原因,讓我們無法了解電的本質,以及電在我們的自然環境中是無處不在的。
這就好比試著研究海浪,卻不承認海浪正在流經的水。在探索電的時候,我們必須把兩種新的物質狀態(等離子與乙太)帶入方程式中,那將有助我們更了解身體、心智與周遭世界的本質,最終讓我們產生更強大的賦權感(正如 empowerment 的字面意義:「給予力量」)。
我們所稱的電壓是一股促使電流動的勢能,又稱為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電壓越高、電流就越強。你體內的電壓越強,就代表有更多能量穿過體內線路,讓你內在的光更加明亮。當流經身體系統的電壓量降低,我們的能量就比較少,提供給身體所有運作需要的電力也比較少。最後,這種低電壓狀態就會導致身體疾病與缺乏活力。
 
電磁體與電磁場健康
 
科學家研究人類生物電學(bioelectricity)超過一百年,過去十年的新技術與發現,更全面地將人類電磁體揭露為大眾所知。每個月似乎都有越來越多研究發表,不斷支持與證實我在人體電磁系統(electromagnetic system)上的臨床經驗―─一九九四年,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團隊已將人體電磁系統視為「生物場」(biofield)。
不過幾個月前,我參與了一場首次舉辦的「人體電磁場」線上研討會,會中我針對聲音如何影響電磁場健康發表了一場演講。除了我之外,還有三十六位先驅者與會,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思考與研究人體電的本質。這場研討會關注的不僅是我們自身的健康,也是全世界的福祉,能夠親眼目睹到如此嶄新的方式,顯示越來越多人開始「用電力來思考」,我感到激動莫名。
我的發現與形成本書主要前提是,用照顧你的電磁場健康來處理健康問題,是一種比標準的化學機械方法更簡單、有效,甚至更有趣的方法。之所以比較有效,是因為我們的電磁體是基礎與原因,因此從這個層面著手,可以讓我們直指問題核心。電磁體是人體生理學的藍圖,也是引發體內產生問題的模板。電磁系統主要會因為抵抗或扭曲而以疼痛、不舒服的情緒與不良嗜好來顯現,當我們解決電磁系統的問題,身體的問題就會自然痊癒。對於讓我們苦惱的健康問題,這是個優雅、又有點像是走後門的解方。
在本書中,我們將探討許多透過「提高電壓」來促進電磁體健康的方式。當人體電壓高,就會有充足的「電力」穿越細胞膜,以保持身體運作順暢,讓我們可以處理更大的電荷(electric charge)。以電池為例,電壓指的是正負極間電位(electric potential)的不同,也就是電荷的差異。而提高電壓意味著增加正負極間的電荷,讓電池的電力更強大。想想看,一個高電壓的燈泡就是因為具有更強的電位,才能發出更明亮的光,
這就是人體電磁系統中實際運作的狀況。你的身體真的就是顆電池。你的體內滿載著鹽水可以傳導電力,人體的每個細胞膜都帶著電荷,每個器官與系統也有獨立的電磁場。我有個簡單的裝置叫「電力測試棒」,是個兩端都有電極的透明燈管,當你雙手分別握著兩端的電極,便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燈管隨即亮起,並發出電流的嗡嗡聲。這是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讓人們了解人體事實上是電的導體(conductors)與發電器,我們需要一個封閉的迴路,好讓能量在體內流動。此外,讓一群人手牽手圍成一個圈來使用這個裝置,也是個有趣的方法,倘若某人鬆開了隔壁夥伴的手,中斷了電路,燈便會熄滅,電流的嗡嗡聲也會停止。
將人體的生物系統視為可重複充電的電池後,我們便可開始根據「充電」與「放電」這兩個簡單的概念來思考:你的電量是多少?什麼會讓你耗盡電量?什麼可以補充你的電量?你需要多少電量才能讓身體機能運作得最好?要確認自己的電量狀態很簡單,大多數人都可以馬上知道答案,也會很快意識到自己消耗的能量遠超過補充的能量。我們現在就來檢查一下,問問自己,用一到一百來衡量,你現在的電量是多少?你期待的電量是多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的手機電量低於百分之四十時,電力似乎掉得更快?這就跟我們的健康狀態一樣。我們不會想低於某個點,因為下坡的速度會更快。
我喜歡讓自己保持在接近百分之百的能量狀態,因為能量高的時候,我的表現最好。一旦電池電量開始下降,我就會失去專注力與效率。我的耗電量會變差,也無法再達到我需要達到的產能。反之,如果我的電池充飽電力,身體就會強壯又健康。我可以順利完成工作,保持家中整潔,彈性面對日常壓力來源,照顧身體健康。
這些年來,我協助過數以千計的慢性病患,對於當今的流行疾病,像是:EB病
毒、萊姆病、克隆氏症、慢性疲勞、纖維肌痛症與慢性疼痛等等,我有一些不同的見解。我想請你重新思考一下,這些疾病的基本狀況都是低電量電池。低電壓是由於太多的抗拒阻擋了身體系統內自然、健康的能量流動。少了更新及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我們就會像電池電量不足的手電筒一樣黯淡無光。
用雙手與音叉處理過數千人的能量場問題後,我觀察到這些疾病的特點全都是低電壓,也就是電池電力不足的結果。這只是因為缺乏能量或精力。你所消耗與給出的,已經比你補充與接收的還多。你的細胞需要透過細胞膜補充定量的電力以進行自我再生。當我們體內有足夠的電力在流動,身體便能自我修復。當能量流受到阻礙,身體便缺乏自我修復、以及恢復自然節能的體內平衡狀態所需的能量。回到高度充電狀態時,人體天生的療癒智慧便會引導能量至需要之處。
 
情緒與電磁體健康
 
在本書中,你會發現為何情緒是影響電磁體健康的關鍵。害死我們的經常都是情緒,更確切地說,是管理不當的壓力或壓抑情緒。在生物場調頻中,我們不會把情緒視為負面或壞事。它們都是值得歡迎的貴客,值得在我們的生命中得到發言權。這是獲得高電力的最佳技巧:不批判、壓抑任何情緒,而是試著加以適當管理。那跟學習理解並掌控你的情緒,以及讓這些情緒流經你的身體有關。
所有能量都是電磁的,會在我們的身體中移動。當我們學會隨著情緒的移動順勢而流,跟著自己覺得最好、最適當的自然傾向移動,我們就學會了掌握能量的保存,這能讓我們保持自身的電力穩定充足。這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大部分人都被教導要抑制而非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我們的文化也提供了無數抑制情緒感受的方法。
據我觀察,現在許多有健康意識的人都有以下特性:吃健康食物、喝芹菜汁、練習瑜伽、靜坐冥想、遵循自我照護守則。但因為沒有關注情緒健康,我們依舊感覺很糟。我花了好多年嘗試各種保健品,老實說我從來沒有發現任何顯著差別。我並不是說這些保健品無效,只是它們對我無效。我花了許多錢,家裡堆了無數的塑膠藥瓶,最後都只能丟棄。我有個朋友在廚房的櫥櫃裡堆積數以百計的保健品,卻沒有一種能解決她的問題,因為她的問題根植於未被療癒的情緒傷痛。這些情緒問題本質上都是電磁,無法使用藥丸這種化學的方式解決。
我的學生及個案的一致說法是:「一旦我開始處理情緒上的不平衡,我的問題便得到解決。我開始變得更有能量、感覺更好,也不再生病了。」如果在做了所有正確的事之後,卻沒有得到自己人生中想得到的,那麼這就是你旅程的下一步:真正了解自己身體的情緒領域,也就是電磁體,並好好與它合作。
最近我聽說有位女士,她看過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盡她所能地做了「每一件」該做的事,包括:紅外線三溫暖、喝蔬菜汁、注射維生素、針灸︙︙等等,只想從嚴重的黴菌中毒中康復,最後她才在偶然間發現了生物場調頻法。與她合作的一名生物場調頻師幫助她了解到,儘管她一直透過許多外來的干預,想由外而內地回到理想的健康狀態,但她需要的卻是由內而外的治療―療癒並釋放壓抑的情緒,藉由處理因受困情緒與凍結的創傷導致的停滯能量與舊有傷痛,如此她的身體才會擁有內在資源得以進行自我療癒。
她第一次的調頻療程便引發劇烈的情緒釋放,且立刻讓她感覺更輕鬆有活力。隨著療程的持續,她發現身體上的疼痛,以及她承載多年的恐懼、焦慮,就如此簡單地解除了。當她邁向更完整的自己,卸下那些阻礙她這麼久的情緒阻塞,帶著新發現的活力,她作為演說家與作家的影響力也隨之提升。
接下來,我會談論許多關於生物場調頻法的事,這並非要推銷它有多好(跟大多數療法一樣,這個療法也有其限制),而是因為這是我一直在執行的療程架構,是它讓我看見我想分享的內容全貌。一旦你了解情緒在生物場的運作方式,並因而開始做好情緒管理,你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儘管這聽來很簡單,但接下來還是要用一些篇幅,來詳細說明其運作的進一步細節。
 
聰明運用你的心智
 
一生中,我一直沒有允許自己去感覺,甚至完全沒意識到那些感覺深埋在內心。直到我開始去感覺與表達這些事,我才開始擁有更多能量,並有能力去解決人生的問題。直到我發現那些我相信與述說的事,會對我的幸福與能量層次造成最大影響,並開始加以改變之後,我的人生才開始朝著我想要的方向前進。
事實上,心智會令人生病,也會令人健康。那些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比任何保健品都要強大。如果你一直說「我有這種障礙」「我破產了」「我沒時間」「我沒有創造力」,如果你告訴自己自身之外才有解決之道,就等於交出了自己的力量。心智創造問題,也可以解決問題。
許久前我班上有個學生說她得了橋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我針對那個陳述為難了她一下。「橋本是誰?」我開玩笑地盤問她,「妳怎麼會得了他的病?」這讓她開始質疑她對自己的說法與信念。接著,透過掌握心智所編造的故事,她整個健康狀況完全改變。後來我見到她的時候,幾乎不認得她。她看起來像個完全不同的人。當我們改變對自身與人生的曲調,我們的身體也會改變。
某些原住民文化中的長老們說,如果你的人生中有什麼不順利,就代表你需要一個新的故事。他們認為你可以丟掉一個壞故事,用個好故事來取代,就能療癒你的疾病。這些文化認為心智是由所有故事組成的,包括我們告訴自己與別人的故事。我認為他們的話隱藏了重要的訊息。
我在工作中看到的最大問題之一,是人們如何用對他們無用的方式在誤用心智的力量―─把他們的心智能量浪費在受害者情結、匱乏與限制的故事上,或是在惡劣的內在批判與內在監督上。本書會幫助你如何更聰明地運用你的心智。我的終極目標是幫助你發現,光用心智就能更換自己的能量模式。其實,你的心智及意圖是調整能量系統的最佳工具。你是一個有磁性的存在,你有能力透過運用心智來影響自己的磁場。
這是我最近應用這個過程的實例:我是敏感體質,過去曾令我窒息的事物之一,就是化學製品的氣味,就連雜貨店的清潔用品貨架我都無法靠近。如果在搭公車或飛機時,鄰座的人噴了太重的香水,我就必須換座位,不然整個旅程我都會很痛苦。直到某天,我才發現,我是在扮演這些情況中的受害者,告訴自己一個那些惱人的氣味比我還強大的故事。所以我用心智創造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我想到我有一頂很大的羊駝毛帽,在佛蒙特惡劣的寒冬中,可以吸收掉我頭上的冰雪與寒氣,具有極佳的保暖及防雪效果。我決定想像自己身上穿著一件「等離子皮衣」,可以在那些氣味分子接觸到我之前,就把它們吸收掉。結果這真的有用!只要想著我有一件能量防護罩,我就可以自在地大步走過清潔用品區。自從我改變腦中的這個故事之後,問題便不再出現。想想看你在哪些故事裡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或許只要改變你的故事,問題就能簡單解決。不妨給自己一次機會,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幾乎我們生命中每一種功能障礙與身體問題的核心,都有一個特別普遍的故事:我不值得。但那只是個故事!只是文字與不協調的波形。為了要恢復DNA的完美、和諧,也就是我稱之為我們的原廠設定,我們都想要把這些無益的心智結構移除。剛開始做這份療癒工作時,我很驚訝地發現,原來在每個人的嘈雜噪音背後,都有著完美的和諧訊號。在表層的靜電噪音之下,其實都有一首如彩虹般美麗動聽的歌曲。有一部分的我們不只是與宇宙同步,而且還是相當同步―同步得很美麗、喜悅,甚至驚人。我們本來就只是在管理一群造物分子,我們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就是大自然。茂盛富足的大自然就是我們,問題是我們認不出來,因為我們都被牢牢困在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所說的「受苦肉身」裡有一部分是自己一生製造出來的傷口與創傷,
以及我們祖先的創傷。不過,無論有多少噪音阻擋著訊號,我還沒遇過有哪個人缺少這個和諧完美的潛在模板。
我很喜歡具有三項醫學專業執照的美國醫師查克.布希博士(Dr. Zach Bush)把健康描述為「與自然完全連結」的說法,也就是與源頭的和諧本質共振。我們來自那裡,也應該回到那裡。要回到那個地方,我們必須經過解構的過程,解構那些使我們感到不值得、內疚與「不夠」的強大潛意識程式設計。我們要放棄那些讓我們的心理硬碟無法運作的舊故事與信念,移除那些在訊號與場域中製造靜電噪音與扭曲的心智病毒。我們將痛擊那些因為不明白有其他看待事物的方式,而盲目接受的觀念,包括質疑曾讓我們脫離現實與削弱我們力量的「靈性」概念。那代表要深入挖掘我們的模式,那是根據我們的童年、家庭、設定好的教育與社會程式所建立的模式,我們就是被困在這些捕龍蝦簍裡無法脫身。
 
提升電力,而非頻率
 
在我們繼續之前,要先提出一個重要警告:我所談論的提升電力,與時下流行的「提升頻率」概念非常不同。
我比較不喜歡用「提升振動頻率」的說法。身為一名聲音療癒的探索者,我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思考頻率與振動。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我也會花很多時間仔細聆聽他們說話的內容及語氣。每當我聽人們談論到提升振動頻率,他們大部分指的是「揚升」(ascension)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我們想以某種方式上升到自身或周遭世界的任何醜陋、不好或不對之上。我們不喜歡感覺憤怒或羞愧,只想要感覺愛與美好的氛圍。當我們將能量焦點放在試圖提升頻率,其實是在創造這種上升與脫離的內在移動(可能是不知不覺地),像是靈魂出體、離開地面、向上飄入宇宙。
那真的是我們想做的事嗎?人在經歷過創傷後,常常藉由與身體分離來應付。他們有一種感覺:這世界實在太令人不愉快、充滿太多痛苦,我只想不斷往上升,然後離開。心理學家將此稱為解離(dissociation),薩滿巫醫稱之為靈魂碎片(soul loss)。當我們將自我療癒與成長視為一種提升頻率的過程,那就是我們會走的方向。據我觀察,這種思考方式常與「靈性逃避」(spiritual bypassing)與只聚焦於某一點的思考有關,我常把它戲稱為「染紫」(purple-washing)。事實上,我們真正想做的是落地(descending)―─居住在我們神奇、驚人的身體中,從地球汲取能量給自己,真正投入於處在當下。
我們需要強化與處於自己較低的能量中心,而非一談到覺知與靈性,就只將焦點放在較高能量中心。這就是所有活力所在的地方!我們希望人生各方面都充滿樂趣。本書也會探討將意識集中在肚臍周圍,讓光由太陽神經叢往四處散發的概念。當我們變得更輕盈、光明,就會有更多光從我們最核心之處擴散出來。那不是能量高或低,而是在各方面都變得更強大。
在地球這艘太空船上沒有乘客,只有機組員,而為了整體的利益,船上的每個人都需要彼此分享天賦與能力。我們不需要更高振動頻率或是腦袋飄在雲端的人,他們不會撿拾自家附近的垃圾。今天,我們的世界正需要全體總動員,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必須提升能量層次,聽從靈魂的引導,走出去做些不同的改變。
請容許我內心的語法狂發作一下―─這個高低頻率的等級制也是不正確的語言!我們什麼時候決定了較高頻率就是比較低頻率更好?所有的頻率皆是造物的一部分,我們已知的宇宙中也有超乎想像的低頻率,光是從高峰到低谷就有幾光年的距離。你為何不想與它們有所連結?就腦波頻率而言,頻率越低,你就會越平靜。僧人進入深度冥想時,腦波是非常低的,而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的磁場不好!
一談到「低頻率」,我想大家真正要談的是缺乏連貫(coherence)。這個詞是了解我們的電磁體運作的關鍵,所以會在本書中不斷看到。我們所描述的「低」或「不好」的振動,其實只是一種混亂、不和諧的振動。那是訊號中的雜訊,一首走調的內在交響樂。從聲音療癒師的觀點看來,我們想要的是淨化、協調與調整我們的振動。我的工作內容就是:將訊號中的靜電噪音移除,並找到我們自身音調表達(tonal expression)的最佳位置。
你會發現,在這份工作中,聲音是無價的工具,無論是唱歌、哼唱、吟誦、重複肯定句、梵唱、調音、聆聽音樂。在我們對聲音與電磁體的理解中,我常觀察到一種失去連結的狀態。許多學生問我,為什麼我的工作看似聚焦在聲音,卻跟他們談這麼多與電有關的事?你接下來會學到,從電學來看,其實沒有各自分離的聲音,光與聲音都只是以不同頻率振動的波。我們不用掉入非常複雜的(而且還是無法了解)物理學泥淖中,其基本概念非常簡單:萬物(包括你的身體)都是帶電的,而聲音可以直接影響電流。聲音就是振動,也是電磁光譜的一部分,只是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而不同頻率也會彼此交互影響。
在使用音叉的過程中,我發現可以用振動的音叉作為磁鐵與調音器,來調整控制身體帶電系統的頻率、模式與流動。這對神經系統甚至是全身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為我們全身都在傳遞著電子訊號。不妨回想一下,當聽到一首令你想要起身跳舞的歌曲,你的感覺是多麼充滿活力:那就是聲音在為你帶電的身體注入能量,讓你全身都熱情高漲!聲音不斷影響著我們的感受,不管是大自然的舒緩音樂,還是紐約時代廣場的嘈雜噪音。
雖然我會提供一些聲音療癒工具,但本書談的並非聲音療癒。如果你有興趣學習有關聲音的本質與如何應用在療癒上,可以參考我的著作《人體生物場調頻法》(Tuningthe Human Biofield),書裡會有詳盡的討論。
 
有效解決問題:人體健康的關鍵
 
為何我的療法能成功,以及為何我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是因為我想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以電的原理思考就是一個能讓你大幅升級的好方法,因為在看待、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式裡,你得以增加了額外的物質狀態:等離子與乙太,還有額外的自然勢能:熵與輕力(levity)。一旦擁有這些額外的工具,你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我了解我們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困在那些捕龍蝦籠裡,我只是隻比較聰明的龍蝦,想出辦法逃離了許多籠子―─飲食失調、食物上癮、慢性疼痛、消化困難、財務困擾、婚姻問題,還有其他更多問題!但解決之道並非透過傳統思維,也不是傳統的自我成長。我大多是透過電的思考方式及學習處理情緒問題,將人生問題一個接一個解決。
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就會發現:天啊!原來解決問題比想像中簡單。你會明白當身體充滿能量,它就會有自然的智慧把能量引導至需要療癒的地方。不管面對任何人生挑戰,你都知道自己有那份內在力量可以去克服。你有韌性、有適應力,也有清晰的思考力。當你增加自身電磁體的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就能聽見內在指引的聲音並依照它採取行動。你會開始在生活裡創造不同的結果,不必再使勁費力地處理事情。若你的訊號夠清晰、電力夠高,你的身體與人生就會進入一種順流的狀態。
除了我們在全書中會探討的電磁場健康的資訊與工具(包括「聲音」)之外,我也喜歡使用一個解決問題的基本架構。閱讀本書時,若遇到任何身體、心智、情緒或人生上的挑戰,都可以運用這個解決方法。
 
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一、發現問題。清楚承認、歸類,並對自己陳述問題是什麼。
二、相信問題有辦法解決。這是我們經常受到阻礙之處。我會幫助某人發現某個他們尚未解決的問題,然後說:「請跟著我說:我相信問題有辦法解決。」他們說了那句話之後,身體馬上就會出現緊張與壓力,顯示出他們打從潛意識就不相信問題有可能解決,而那就是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最大原因。你必須讓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準備好,這樣當你說:「我相信問題有辦法解決」,這個陳述的真實性才能引起身體的共鳴。
三、全心渴求。你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到底、解決問題。持續與那份渴望的感受,及其背後的原因保持連結。
四、相信手中已握有解決問題所需的資源。因為你相信自己能取用那些資源,你就能找到它們。
五、運用那些資源解決問題。接著再處理下一個問題!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每當你遭遇到卡住的情緒,或是困住你的舊有故事或程式,都可以執行這個架構來協助自己克服。這真的有效!在我小孩的成長過程,我都是把這方法用在他們身上。當他們跑來跟我說:「媽咪,我遇到這個問題了。」我就會跟他們說:「好,你是個聰明機智的人,去想出解決辦法來吧!」(我對他們有信心)我會讓他們離開,去搜尋解決問題的資源,然後回來向我報告他們的發現。
有效解決問題是獲得並保持健康的重要關鍵。如果身體出現問題,先別病急亂投醫。覆水難收,悔恨也無用,要以解決問題為主。不管你現在卡在哪個捕龍蝦籠,請試著找到方法逃脫。此刻我們要先達成共識:不要混亂。混亂會造成能量場的糾結,引發更多的混亂―─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惡性循環。
與其在感覺無法實現的遠大目標與夢想裡迷失,不如用自己擁有的條件、從自己所在的地方著手。我們都想要坐著什麼都不做,希望某種能直接從A跳到Z的量子跳躍發生,但人生遊戲機不是這樣運作的。你必須經過每個等級的每個房間,透過解決問題來升級,不能只想搶先拿到好東西。無論你身處於何種狀態所造成的限制中,都要知道你現在就已擁有所需的資源。
 
本書的探索旅程
 
第一部:電的思維
 
探索人體電磁體與我們生活的電磁宇宙的科學。我們將檢視給予身體動力與在大腦突觸間傳遞的電磁能量之間的關係。那份能量是雷擊時的能量、啟動 iPhone 與AI人工智慧的能量,以及讓星星與星系運行的能量。它們是否都以某種方式連結在一起?我們會開始發現這一切都是同一種能量、同一種電力、同一種光。我們也會利用等離子與乙太―─即物質的另一種型態―─的架構,來探討在其中與其外的光。
我也會分享自己發現人體生物場與創立人體生物場調頻法的故事。我會介紹自己對於能量的觀察、能量在人體內與周圍能量場以及自然界的運作方式。在此我並非要發表新的科學主張,因為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都用自己的語言在談論相同的事物。我們只是採用不同的用詞、不同的角度方法。對於人體生物場(我也將其視為我們的心智)的帶電本質,我們會得到深刻的見解,並且開始在情緒與感受流經身體時,知道如何以更好的方式管理這種電磁波。
 
第二部:人體生物場解剖學
 
提供處理生物場中每一個能量中心與區域所需的實用智慧與工具。我們會逐一討論身體的主要區域,探索其健康與失衡的表徵,還有我在那些區域發現的常見能量模式與情緒阻塞物。藉由「生物場解剖圖」的引導,我們會看到每個區域的核心情緒,它們如何被觸發,以及我發現能健康、適當地管理那些情緒的方式。我會分享我對學生及個案使用的工具,看它們如何協助將能量從抗拒轉為流動,從嘈雜變成安靜,從混亂變成一致。
雖然這個人體與能量系統的模型,與其他療癒系統有許多共同的特徵,但仍與你以前接觸過的有所不同。我並非主張這個架構無法改變,只是我對生物場解剖學的觀察已被證實是持續且可靠的。其他數以千計的人都使用過這個模型與能量系統圖,也都有相同的觀察與經驗。我不敢肯定地說我在生物場不同區域觀察到的情緒與思想模式是客觀的,也許未來會有一些研究可以進行測試。不過我敢說,這個模型對我自己、我的學生、我的個案都已證實是有用的,讓我們了解了自己身體不適的原因,也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

【前言】
可見與不可見的光
 
二○○九年十二月的冬至夜晚,兒子昆恩跑來餐桌旁問我與我先生,是否知道物質有第四種型態叫「等離子態」(plasma,亦稱電漿)—─宇宙有百分之九十九.九九都是由這種帶電氣體所組成,並把星球、行星及整個銀河都連結成巨大的光網。在那之前,我只知道物質有三態:固態、液態及氣態,竟完全不知道有個物質的第四態!尤其是一種其實存在於所有眼見之處的型態,這是我後來才得知的。那個簡單的疑問,讓我掉進了一個探索不盡的無底洞,也因而改變了我的研究方向、工作內容,甚至是整個宇宙世界觀。
那時,我的體重超重九公斤,不只破產、債務纏身,還深受慢性背痛、消化不良、滿臉痘痘、布滿雙腳的足部疣,以及衝突不斷的婚姻所苦。我要同時應付工作、養育孩子,還是個全職的大學新鮮人。即使我從十八歲就開始踏上探索健康與人類潛能的旅程開始,這種人生各方面的掙扎仍然根深蒂固,而儘管數十年來,我不斷閱讀各種自我成長書籍、參加工作坊,讓自己接觸各式各樣的療法,我依舊沒能變得苗條、豐盛與滿足。一點都沒有。
發現等離子態為我開啟了通往一道全新世界的門—─一個充滿光與連結的世界,跟我從小被教導的那個深不可測、缺乏連結且機械化運作的世界完全不同。那也與我念碩士班時正在研究、並試圖透過學術與科學管道找到答案的問題完全吻合且同步出現。之前我花了十五年的時間從事聲音療癒與獨立研究,探索音叉發出的協調純音(pure coherenttones)對人類健康與福祉的影響,發現了許多令人費解的現象,因此正希望深入鑽研科學的世界,能為我點燃一些啟發之光。
而它確實發出了光芒。這份突如其來對人體的基本電磁觀點,以及我們與周遭世界的電磁連結的解釋──我在本書中會詳細說明──為我一直在追尋的事物揭開了全貌。也把我之前在聲音與振動、科學與靈性、健康與人類潛能等領域的發現連結在一起。一旦我了解這一切,便領悟到這份對一切事物中的光之連結的認知—─不只是從靈性或宗教,而是從科學的角度──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見過那道光」,某種程度滿足了我的理性頭腦與靈魂,於是我的尋求之旅就此告一段落。
花了幾個月盡可能地研究關於等離子的一切(我真的把它變成碩士學位的獨立研究主題)之後,我開始將自己研發的聲音療法傳授給我的第一批學生。時間回到一九九六年,當時我便把一組「療癒音叉」引入我的業餘按摩療程中。透過好奇與探索,我意外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療癒法,現在稱之為「人體生物場調頻法」(Biofield Tuning)。這是個簡單、非侵入性的高效療法,可以透過在人體上方及周圍使用音叉,有效地「調整」身體失衡的能量場。透過音叉產生的協調聲音,我誤打誤撞地找到一種釋放阻塞能量的巧妙方法,從而在身體、心理及情緒層面產生深刻、強大的正面影響。我在個案身上使用這種療法將近十五年,看著他們因而變得更輕鬆、開朗且健康之後,有了這批新學生,我自己終於有機會可以接受療癒了。
幾乎就在一瞬間,我的病況就因為接受「調頻」(tune-ups)而開始得到療癒。首先好轉的是我的足部疣。我凍結的能量開始回歸正常的循環,體內的電力也開始提升,雖然很慢,但我很確定所有困擾我許久的問題都開始獲得解決。如今我得到了這個新的意識,可以運用這份新的自然勢能作為資源,事情便開始以強大的方式轉變。彷彿我內在不斷擴展的光照亮了周遭世界,讓我能感知到各種解決方案,並將之前我無法留意到的事物連結起來。
發現生命的電磁本質,以及開始訓練學生這套我已練習多年的聲音療癒法,儘管這兩件事看似毫無關聯,卻聚合成我人生中一場徹底的改變。透過學習光與連結的全新宇宙故事,透過接受這群新學生的調頻,我對健康、生命與宇宙的整體看法,擴展至超乎想像的程度。我開始認識到其他思想、感覺及行為的可能性,那是我從前想都沒想過的,也為我來了嶄新而有效的結果,而非一直卡住我的老舊相同迴圈。
雖然我利用音叉與人體生物場調頻法讓自己的能量場恢復正常運作,但我不希望本書與坊間許多書籍一樣,只是為了推銷課程、工具與諸如此類的東西(雖然我確實有許多你應該會想利用的東西)。在這趟旅程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用更清晰、有效且健康的方式使用我的心智(mind),也就是我自己的生物場。你的能量場是心智的地圖,基本上來說,你的心智是你所擁有最強大的工具。我將提供你許多小技巧及練習,不只能讓你的心智以更佳方式運作,也使你的能量場更強大、輕盈、光明且更有彈性,接著你的身體狀態也會隨之改變。
基本上,我是不經意地想出了一個贏得這場人生遊戲的好方法,一旦加以理解與應用,就能更輕鬆地增進健康、內在與外在的富足,以及創造力。這方法有兩個基本要素:了解電磁的原理與處理情緒問題。我們的情緒與感受,只是自然穿越人體存在的電磁波,就像海洋中的波浪—─除非我們否定、打壓或抑制它們,它們就會在我們的身體、電磁場中凝結與阻塞,產生阻擋健康能量流的阻抗與靜電噪音。要讓我們的電磁體更強壯與協調,主要是透過有效的情緒管理(還有其他簡單的技巧)。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會深入探討這些主題。
寫這篇前言時,正值二○○九年的冬至,我坐在牙買加內格里爾的海灘上,腳埋在沙子裡,對面坐著的是我結褵二十三年的丈夫,我們曾一同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我的身材已經從中年發福變回青少年時的緊實、苗條,我既沒有透過運動,也沒有嚴守潔淨飲食以保持身材,只是巧妙地運用聲音療法,以及善用我稱之為「適度享樂主義」(moderate hedonism)的練習(這些書中也會討論到!)。
如今我已擺脫債務與疼痛,吃任何想吃的東西也不會發胖,可以與所愛之人從事喜愛的活動,並享受高品質的能量。我經營著一份生意興隆的全球性事業,讓我可以自由地到各地旅行,這也是我的最愛之一。最近我又把焦點放回研究與音樂上,這些是我真正充滿熱情的事。
我說這些並非是自我吹噓,而是想與你分享我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我從在佛蒙特州山區忙著搜刮身上僅剩的零錢,為我那部價值八百美元的速霸陸加油,腹部贅肉還一邊從二手店買的牛仔褲頭擠出來,到找到解開捆住我的複雜繩結所需的資訊與靈感。那些結都以某種方式捆住了我們所有人,讓我們無法釋放潛能。
我想與你分享的資訊是來自我的臨床觀察,以及我對一些令人振奮的新科學領域的研究。這些資訊讓我得以在人生這場遊戲中「升級」,本書正想邀請你跟我做同樣的事:建立能點燃你自身光芒的內在覺知,專注提升你的電力,將閃耀的光芒照亮周遭世界,並透過內在啟發之光,去看見自己與他人的老問題的新解方。這得經由允許自己去充電,去遵循會令我們開心大叫的事,去真實表達自己,以及有勇氣去聽從直覺。
基本上,在擔任聲音療癒師與學術研究者的同時,我更像是個老師。我是整合教育碩士,這聽來有點模糊不清,但對於我所做的工作卻是很好的描述。我教導人們了解事物的連結方式。學員們常常告訴我,了解自己是個帶電生物體,幫助他們把自己生命中發生的事件與每個階段的健康狀態串連起來。這樣的理解提升了我們對一切事物連結方式的覺察力,並幫助我們識別、鎖定問題的根源。我的一位學員說那就像是:「終於窺見了面紗後面的景象。」
最主要的真相是:你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光。你的光早就被點亮了,因為就生物學上的真實性而言,你就是一個光的存在,深入到DNA、細胞與數萬億個充滿你整體存在的生物光子(biophotons)中。即便是身體密度最高的骨頭,也是壓電性(piezoelectric)的結晶結構,被壓縮時會產生電力(光)。而這份賦予你力量的光,就是賦予太陽、星星、閃電與螢火蟲,以及整個宇宙力量的光。因此,我們都是沐浴在以電力相連結的真實狀況中的電磁體。
這就是我們將在本書深入探討的主題,當我們注意到一種對真實世界的新認知,那將改變你的觀點與人生,就像我與其他人所經歷的一樣。我們將攜手走出那些看似黑暗的時刻。
你是廣大、包羅萬象的。所有持續阻礙那份理解與存在的,只是一個故事;空間裡被扭曲的波幅都可以被調回原本的完美和諧狀態。在那些訊號的雜音、受害者情結與掙扎的故事背後,你都是統一場(unified field,也就是宇宙本身)的一份子—─你就是宇宙。而就此觀點而言,一切都是可能的。

 

目次

【推薦序】 讓你一次搞懂各種靈性療癒工作/譚瑞琪
【推薦序】 聆聽身體的訊息/楊寧芙
【前言】 可見與不可見的光
【自序】 提升你的電力
第一部 電的思維
第一章 我發現電磁場健康的旅程
第二章 繪製人體生物場域圖
第三章 帶電的宇宙,帶電的你
第四章 乙太:隱藏的次元
第五章 光體
第六章 你的情緒磁場
第二部 人體生物場解剖
第七章 如何調整生物場
第八章 腳部:你的立基點
第九章 膝蓋:掙脫束縛
第十章 海底輪:成為與存在
第十一章 薦骨輪:重拾快樂、價值感與豐盛
第十二章 太陽神經叢:發光的內在太陽
第十三章 心輪:向愛敞開
第十四章 喉輪:與真實共振
第十五章 第三眼:拓展你的視野
第十六章 頂輪:與宇宙共舞
【後記】我們就是自己在等待的人
【附錄一】提升電力的十五個簡單技巧
【附錄二】生物場解剖圖―─能量失衡的意義

書摘/試閱

第二章 
繪製人體生物場域圖

在二○○六至二○一○年間,從上大學前到讀大學的時候,我就使用音叉描繪出人體能量場的全新場域圖。幸運的是,我住在杳無人煙的山區,家裡的辦公室非常安靜,讓我可以很仔細聆聽音叉發出的泛音與低音。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就像組合拼圖的碎片一樣,我稱之為「生物場解剖學假說」的完整場域圖才漸漸浮現。
生物場解剖學假說是一種心智架構的模型,我經過二十五年的研究才呈現出來。就像大腦被劃分成許多區域,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事物,我們的能量場也是如此。跟神經科學家繪出大腦解剖圖,並弄清楚大腦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功能與相關性一樣,我也繪製出人體生物場解剖圖。那個過程引導我發現一個特殊的記憶儲存解剖學。
概括地說,我的假說就是:我相信人體生物場是一個散布出去的電磁媒介(一個生物原生質〔bioplasma〕),環繞並滲透至人體,還儲存著我們生命經歷的紀錄,所謂的心智與記憶其實都存在於這種電磁場之中。我們曾經歷過的每一件事的資訊,甚至祖先經歷的事,都會以駐波(standing wave) 的形式被編碼至身體電磁場中,而特定的區域會儲存特定類型的經歷。在這個模型中,你的身體是處於你的心智中,而非心智處於身體中。
藉由身體與聲音的交流,聆聽返回的訊號,就會顯示出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普遍模式。生物場就像大腦一樣分成不同區塊,不同的情緒經驗會被儲存在不同的平流層位置。情緒經驗跟記憶一樣,是被儲存在人體周圍的駐波。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頻率特徵,所以我才能辨識出它們。這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我也沒有特別厲害的聽力。學習真正去聆聽一直是我最大的挑戰。但終究我仍學會了頻率的語言,最後也把這種語言教給其他人。當我在教導學生時,幾乎每個人都能聽見它並感受到它,如果有人當下無法立刻做到,最後也都能學會。悲傷的聲音真的聽起來很悲傷,恐懼則具有清晰的脈衝特質。
這個場域也是有時間軸的:場域外緣的資訊通常與懷孕期、出生與童年早期有關,最靠近身體的資訊則是當下或最近的時間,其他就是介於兩者之間。外邊界確定是由兩層等離子膜組成,大約位在距離人體外圍五到六呎的地方。當我們從場域邊界向內往身體移動時,我們便踏上了一趟從懷孕前至今日的時間旅程。

生物場調頻法的運作方式

人體不只是個樂器,也是可以自我調頻的樂器。就像你能用音叉為鋼琴或吉他調音,不可思議的是,你也可以使用音叉為身體調音。
生物場調頻療法主要是使用音叉掃描人體的電磁場,找出不和諧與有阻力之處。透過引入音叉的連貫聲音輸入,混亂的波形就會變得比較和諧,波形的糾結處就會開始減少,正弦波開始增加。這很像是用熨斗熨平皺巴巴的床單一樣。在那樣的過程中,被困在場域中的能量流得以釋放,音叉的作用就像磁鐵,再把能量流拖回到身體中。
我們習慣強化的心智狀態,會創造出場域中的失真模式,最後導致身體的秩序與功能損壞。
我們知道磁場會引導電流。透過改變身體電磁場,就可以改變體內的電流,我們便能消除疼痛、緊張、受困情緒與創傷。過多電流通過電線就會產生疼痛,我們可以透過操控磁場讓那種能量轉向。就像中醫師會用把脈來診斷病情,我們同樣也能用音叉感知身體電流的節奏,接著用音叉而非針灸的針來加以轉移。我有很多實例,只是重新調整能量流經身體的方式,就能在二十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讓人們的疼痛級數從十級中的八或九級,下降至○或一級。
我認為所有場域中出現擾亂與阻塞能量的地方,就是托勒所說的「受苦的肉身」。托勒在他的著作《一個新世界》中將其描述為:「由每個我們尚未全然面對、接受然後放下的強烈負面情緒所留下的痛苦殘餘物,結合起來形成的一種能量場,住在你的身體細胞裡。」受苦的肉身是由所有你經歷過的苦難與掙扎組成的,其留下的烙印會存在於你看待自己與處理人生的方式上。大部分人在談到自己時,談到的是受苦的肉身。我們會以受過的傷來定位自己,並創造一個受傷的自我形象。
就某種程度來說,我們永遠都會將人生經驗烙印在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但我們可以釋放情緒的指責,以及它們對當下的掌控力。在場域中下功夫,可以讓我們釋放或去除受苦肉身的障礙,再與我們中性的能量中心連接,回到當下,並與大自然重新連結。與其根據場域裡的所有資訊做出不適當的反應,被觸動並重複相同的舊有模式,我們有能力用一種當下的清晰心智來回應一切。

心智的模式

我真的可以用音叉閱讀你的心智,因為心智裡的一切都是能量場裡的一種振動模式。在場域裡我們不只會發現創傷與壓抑的情緒,也會看見心智模式與信念系統。我用雙手與音叉接觸過數千人的能量場之後,觀察到許多共同的心智模式,這些都表現出同樣的音調,包括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持續陷入的思想迴圈,以及抱持的信念。
信念不只會存在於心智,也會存在於能量結構裡。它們都是實際的架構,就像是能量的鏡片。好比你去看眼科醫師時,他們會快速切換不同的鏡片,有些鏡片可以讓你的視線清楚,有些則讓你視線模糊。這些鏡片影響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所以信念就如同生物場裡的鏡片一樣,我們對現實的感知便是藉此過濾而來。
「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其實比「眼見為憑」更正確。我們會透過信念的鏡片過濾現實世界的經驗,而在許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並沒有用。就以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為例,我發現每個嬰兒潮世代的人的場域中都有非常相似的模式,從出生到他們接受的教養方式。這世代的人小時候大部分都是哭鬧時無人理會,照顧者都是按時刻表用奶瓶餵他們喝配方奶。這些是非常具破壞性的模式,會因為未被滿足的需求而導致一種長期的沮喪,以及一種說話沒有人聽的終生模式(糖癮也是來自配方奶的含糖本質)。那種信念會影響你說話的音調。如果你說話都沒有人聽,那是因為你的語調中被注入了那個信念,而人們只是回應那個信念,所以這都是一種強化的過程。那只是個故事,若你改變那個故事與模式,開始尊重並聆聽你自己的真實聲音,人們就會聽你說話。你的聲音的真實音調會改變,帶著你值得被聽見的資訊。透過改變這些鏡片,整個人生的經驗也會改變。
嬰兒潮世代的模式並非區域性的存在,它們會出現在整個場域的不同位置,影響許多不同的系統、器官及身體部位。其他模式則比較有區域性。舉例來說,人們常常在右髖關節處有疼痛或其他問題,我治療過的許多個案都會跟我抱怨這些問題。我發現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右髖關節有問題的人,都有強迫性過勞的模式。他們會不斷地移動:不斷地在想與做,快快快。這種想太多與做太多通常是受到罪惡感與不適任感所驅使。他們的做法就是開始把所有能量形成一個旋轉輪,放在右髖關節外的場域中。至今為止,我遇到的動過右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人,都有這種模式。
接著移動到場域左邊的位置,我們會發現一種我稱為「受害者情結的姿態」(postureof victimhood)的模式。這種模式大約集中在左髖關節的底部,位於海底輪及薦骨輪外的場域。當我們習慣對自己訴說無能為力或自我責備的故事,以及圍繞著未被滿足的需求與無所作為的挫折感打轉,我們的能量便經常聚集在這個區域。那股能量的感覺就像是打轉。像是在場域裡的一個漩渦,讓大量的生命力落入圈套。
這種犧牲模式最後經常導致能量曲折地通過身體,它可能會去到肝臟,我們就會有激動、憤怒的反應;它也可能進入心臟的左邊,我們就會有難過、傷心的反應;當我們老是想著過去,持續因為某個事件而感覺受到犧牲,它可能會往上跑到第三眼的右邊。這就是一種不平衡的曲折模式,會讓我們的能量偏離中央中線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有趣現象是,美國的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手術數量激增,而且現在比過去更常見於青年身上。對我來說,這種現象的原因一點都不神祕!每次只要看見有什麼東西開始往下跑到身體的某部分,在振動模板、我們的生理藍圖中一定有某個問題,是潛藏在身體那個部位的情緒或心智狀態所引發的問題。當你處於這種想太多、做太多的不平衡狀態,所有本來應該在右髖關節的光與能量就會被吸到場域中。那份光應該要為你的細胞、組織與器官帶來秩序、結構與功用,當光外泄到應該出現的部位的右邊,當光變得不平衡,這個部分的藍圖就會遺失。當身體要去修復細胞,因為缺少所需的資訊及能量,便無法依循藍圖修復問題,生理機能就會開始變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