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五常德的新時代實踐策略:關聖帝君聖凡雙修的生活方式專書
79折

五常德的新時代實踐策略:關聖帝君聖凡雙修的生活方式專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79300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5元
庫存:9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完成論壇階段任務 邁入教育實踐里程
玄門山推動之五常德內涵,乃依據傳統儒家之仁、義、禮、智、信,揉合時代需求、賦予創新演繹,聚焦於健康身心、通達人際、和諧家庭、利他事業、精勤人生等五個項度,涵融了現代人生活、生命的方方面面。五常德論壇完成階段任務,給常德樹立了理論、建立了架構,接下來,我們準備邁入務實的教育實踐階段。
令人雀躍者,邇近我們在錢得龍等五位校長的費心幫忙下,已經編攢完成《國小五常德教材綱要》,正進一步委請中部兒童文字作家,依據課綱進行教材創作編寫,預定下年度五常德教材就能誕生,提供老師們五常德課本以資教學運用。這是一個令人歡欣的進程,我們高度期待這項工程,緊密趕工順利完成。 感恩讚嘆!三屆五常德論壇,圓滿豐收。接下來,玄門真宗將每年賡續擴大辦理學校教學補助,希望更多學校、校長、老師一同加入,一同深耕五常德教育,一同灌溉施肥,祈願五常德種籽,紮根萌芽、成長茁壯、綻放花果。

作者簡介

編著

陳桂興 主編

 

關於編著者

陳桂興

現任

玄門真宗教門 教尊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 創會長

台中縣玄門真宗國際尊親會 創會長

中華關公信仰學會 理事長

全球和平聯盟台灣總會 理事

學術展演研究 主持人

財團法人玉線玄門真宗教基金會 董事長

 

第三屆五常德論壇

大會主席

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 玄興 教尊

計畫主持人

臺中教育大學碩士學程主任 林政逸 教授

邀請學者專家

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校長 李永烈 校長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 劉仲成 館長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授 楊銀興 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務長 黃寶園 教授

臺中市霧峰區峰谷國小校長 錢得龍 校長

落實五常德教育 開創生命實踐新猷

 

■教尊 玄興

時間飛快,第二屆五常德《聖凡雙修實踐策略》論壇專輯才付梓成書,第三屆論論壇又圓滿完成。在日月精勤、時序遞嬗、世代運轉的過程中,面對世事驟變多舛、人心張煌不安,我們雖領受法喜充盈,卻更感受時間侷促而任重道遠。佛教慈濟證嚴法師常講「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個人也有與時間賽跑之迫切感!總覺得光陰轉瞬,機緣稍縱即逝,實在沒有蹉跎餘裕。尤其後疫情時代,來到一個新的轉折點,不管生活、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教育,都面臨轉型與變遷之關鍵,我們正處在危機與契機的十字路口。

 

然而,不管現象界之變動如何激烈,猶應守住一顆恆常之實心,操持慮患奮勉前行。所謂「人者心之器」,我們五常德論壇,就是要從心抓穩,把仁義禮智信的常德養分,流注四肢五體、結合內外身心,從坐而言落實起而行,為這個迷濛世道,立下一道指南。

 

◆三千年禮教文明 盍能毀於卅年

說來因緣巧妙,卅年前個人即曾初蒙恩主關公聖諭,領略社會已將面臨價值解組、道德敗壞之窘境,應以「五常德」來重振人心、重整道德,並須從教育做起,構築學術理念,宣導策略作法,落實行為實踐,逐步達成。時光荏苒,邇近幾年諸般條件因緣聚匯,幾經激揚澄澱,法門聖示益加清明、四方護持益加俱足,此樁神聖任務總算邁步向前。

 

宇宙頻譜、天人磁場,每多奧妙。眾所周知,台灣這波1990 年代開始的教改運動,風起雲湧、如火如荼,是非對錯且待定論,但有一件殆乎眾所公認,即少了品德教育,國小拿掉《生活與倫理》,國中拿掉《公民與道德》,國小剩生活科,國中剩人權、法治等公民素養,成了有生活無倫理、有公民無道德,無怪乎有人挖苦國民教育成了「缺德」教育。教改後的新世代已然匯入社會、漸成主流,而今社會浮現道德崩解、價值破壞,以致衍生身心安康、人際溝通、家庭適應、事業生涯等諸般問題,教改之謬誤實難脫其咎。吾人甚感扼腕者,難道三千年之中華禮教文明,就要斷毀於這卅年?撫今憶昔,當初恩主關公之巧妙諭示,既有洞燭先機之聖明,又有救贖大眾之悲懷。

 

隨著政治解嚴、全面民主選舉,政黨競爭白熱化,傳統上位者擔任牧民教化的榜樣腳色,似有鬆動;廟堂之上,言談粗暴、舉止鄙陋,或惡性鬥爭、營私苟且、積非成是者,變得理所當然,而諸般亂象相沿成習,卻不以為恥。

 

說到此,不禁想起歷史典故,當年秦始皇驟逝,奸相趙高假傳聖賜死太子扶蘇,立年少次子胡亥為秦二世帝,趙高專權攬政並思圖謀帝位,想方設法要馴服朝臣,有天趙高故意駕鹿,二世疑曰「為何騎鹿」?趙高答「此乃馬,皇上不信可問諸臣」,群臣畏憚趙高權勢皆答是馬,於是秦王竟也不信親眼所見,卻信奸臣說法。此一「指鹿為馬」、顛倒是非的怪象,於今從上而下,似見重演。例如,觀諸近年嘈嚷之「核食」、「萊豬」、「核電」、「疫苗」等等問題,事實本是顯而易見、不證自明,但卻也能因政治信仰而顛倒認知,徒負奈何?

 

究其根柢,就是為權欲所掩障,遮蔽了本心量尺,少了這把量尺,便喪失倫理與道德的堅持,便喪失生命與價值之追尋,個人內在與人我之間,都要失衡而起矛盾、衝突,甚至崩毀。

 

◆文化種籽天長地久 常德基因永世長存

其實,天底下沒有新鮮事,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孔子,就曾因喟嘆禮崩樂壞而奔走列國,亟思復興周禮,雖然當時諸侯國君爭權計利,至少表面還維繫士大夫之氣節,就算有違禮制,仍能有所樽節、而存羞惡之心。於是,有「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孟子》之效應,在位者尚能省思掂量、在乎自己人格之斤兩。如今情況已迥然,例如新世代不乏但圖安逸、搞小確幸、不知感恩立志,猶能振振有詞、自以為是而無有赧色者;廟堂人士更不遑多讓,言行髮夾彎、昨是今非,反黑為白、價值錯亂,甚至否定祖根、忘本求榮,猶能夸夸而談、強詞奪理而恬不知恥者。如此這般,見怪不怪,上行下效,確乎比當時之禮崩樂壞更有甚之。

雖此,吾人切莫灰心,且看六○年代中國大陸大搞文革,傾政治之力「批孔揚秦」、「不愛父母」,掘祖墳毀宗廟,無神論無信仰,否定人倫綱常、破壞價值體系,舉國瘋狂,中土鬼火熊熊,足足延燒十載!但又如何,轉瞬化作昨日黃花,徒流世人笑柄,寫下歷史污漬。

 

看如今,大陸不但重拾中華文化,且視為瑰寶,甚至積極向世界各國輸出,遍地開花廣設「孔子學院」,傳揚華夏文明。

可見倫理道德、文化價值,不會因為政治運動或人為不臧而消滅,文化種籽之孕育天長地久,常德基因之韌性永世長存,儘管暫時埋藏,等待一旦養分陽光因緣俱足,依然萌芽綻放、開花結果。

 

我們「五常德」,就是針對當今精神上的文化失調,品格上的倫理崩壞,由破而立,進行修復工程。從論壇著述,再紮根教育,蔚為常民生活。

 

◆聚匯百位校長智慧 共研五常德教育

五常德論壇欣然來到第三屆了,可謂推陳出新、璀璨呈現,內容更加精實,參與更加踴躍,探討更加熱烈,影響更加廣泛,奠基更加

深固。整體來說,做到了肆應新局,周延圓滿。

 

本屆五常德論壇,匯聚了百位中小學校長們熱誠參與,同聚一堂,激盪共研五常德之理念與教育。論壇得以順利舉辦,要感謝台中教育大學碩士學程主任林政逸教授,二度挑大樑承辦、主持。尤其難能可貴者,論壇之主講學者專家均屬一時俊彥,其奉獻學術智慧與辛勞,精心構建五常德實踐內涵、並惠予撰述發表,五位是:

仁: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 李永烈∕台中市永安國小校長;

義:創造通達的人際關係--- 劉仲成∕國立台中資訊圖書館館長;

禮:經營和諧的圓滿家庭--- 楊銀興∕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智:建立利益眾生的事業--- 黃寶園∕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務長;

信:實現精勤的人生理想--- 錢得龍∕台中市峰谷國小校長。

再者,111年我們首度補助中部十五所國小,辦理五常德教學課程,並在論壇中邀請其中的陳素萍(安定)、陳世穎(四德)、劉美芬(大仁)、阮志偉(光正)、謝永義(共和)等五位校長,針對實施狀況作與談報告,分享並提供寶貴意見。看見校長與老師們在教育現場的投入與用心,給了五常德教學一個好的起頭,令人深感欣喜與佩服。

 

更須一提者,本論壇之經費,由玄門真宗董座陳重志發心,全額捐助支持,奉獻至大、功德殊深;而本會志工陳芊妘校長,全程管理本論壇諸般事務環節,包括協調、規劃、宣傳、聯絡、貴賓迎送、人力安排、資源經費掌控等,裡裡外外、點點滴滴,鉅細靡遺,備極辛勞,是最大之幕後功臣!在此代表中華關公信仰研究學會,表達最高之敬意、謝忱。

 

◆完成論壇階段任務 邁入教育實踐里程

玄門山推動之五常德內涵,乃依據傳統儒家之仁、義、禮、智、信,揉合時代需求、賦予創新演繹,聚焦於健康身心、通達人際、和諧家庭、利他事業、精勤人生等五個項度,涵融了現代人生活、生命的方方面面。五常德論壇完成階段任務,給常德樹立了理論、建立了架構,接下來,我們準備邁入務實的教育實踐階段。

令人雀躍者,邇近我們在錢得龍等五位校長的費心幫忙下,已經編攢完成《國小五常德教材綱要》,正進一步委請中部兒童文字作家,依據課綱進行教材創作編寫及插畫家,預定今年底五常德教材就能誕生,提供老師們五常德課本以資教學運用。

 

這是一個令人歡欣的進程,我們高度期待這項工程,緊密趕工順利完成。

感恩讚嘆!三屆五常德論壇,圓滿豐收。接下來,玄門真宗將每年賡續擴大辦理學校教學補助,希望更多學校、校長、老師一同加入,一同深耕五常德教育,一同灌溉施肥,祈願五常德種籽,紮根萌芽、成長茁壯、綻放花果。

本論壇專輯,匯集諸多願力、智慧與心血,付梓不易,但願大家樂於翻閱、指教。

目次

序 落實五常德教育 開創生命實踐新猷 教尊 玄興................. 2

■ 五常德教義論述....................................... 10

1 「仁」的實踐策略: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 李永烈.............. 14

2 「義」的實踐策略:創造通達的人際關係 劉仲成.............. 62

3 「禮」的實踐策略:經營和諧的圓滿家庭 楊銀興............. 108

4 「智」的實踐策略:建立利益眾生的事業 黃寶園............. 150

5 「信」的實踐策略:實現精勤的人生理想 錢得龍............. 192

■附錄一五常德的新時代實踐策略 心得闡述........ 242

1 仁義禮智信五常德和學校願景的美麗邂逅 坪頂國小校長 潘黃家齊.............244

2 五常教育打造孩子未來 洛津國小校長 張榮裕...............................248

3 安身立命的恆常之道 大同國小校長 馬任賢 ................................251

4 「仁、義、禮、智、信」中華文化五常德實踐策略學術論壇心得分享

鯉魚國小校長 曾以瑩....................................................254

5 如何找回有德的世界—就從「小」做起 草湖國小校長 林昭青.................259

6 參加仁義禮智信五常德生活方式實踐策略學術論壇心得感言 大嘉國小校長 張通信.264

7 從三十年前的古董衣,淺談我對五常德的實踐大仁國小校長 劉美芬...........267

8 五常德生活方式實踐策略學術論壇參與心得 社寮國小校長 卓宏興.............270

9 在生活中實踐五常德,邁向優質的幸福人生 中原國小校長 溫富榮.............273

10 深入淺出 化非常為日常-- 五常德的心方向漢寶國小校長 黃素珍.............277

11 2022 仁義禮智信五常德實踐策略學術論壇心得報告宇宙大愛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王派滄..........................................................279

■附錄二五常德的新時代實踐策略 照片集錦........ 283

■後記.................................................. 286

辦理「仁、義、禮、智、信五常德實踐策略學術論壇」省思與回顧

林政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學程主任....286

書摘/試閱

仁、義、禮、智、信中華文化五常德實踐策略學術論壇

暨專書出版研究計畫

「仁」的實踐策略:

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

李永烈1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民小學校長

本文撰寫期間恰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臺灣肆虐已逾二年,不僅國人的行動自由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國內萬千學子也陷入停課、復課、再停課、又復課的惡性循環中,不僅課程無法好好上,也連續二年皆實施近二個月的線上教學。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民眾如何維持疫情防治下的身體健康,及天生好動靜不下來的學生,如何僅透過一小塊平板或螢幕就能進行學習,而且獲得成效?全民企盼著疫情結束,恢復戶外活動及學校實體課程,讓生活回歸正常。

 

本文從追求完整自己的全人健康的角度,論述運用養生法喜來追求每個人的全人健康,透過養生策略來成就個人生理維度的身體健康,而透過法喜策略來成就個人的心理維度心靈健康;其次,透過體育運動來鞏固全人健康的基礎,希望能稍稍調整國人智育掛帥的校園現狀,重新認識體育運動課程在國中小課程的重要性,也提出體育運動課程的操作策略,期待國中小體育課程皆能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每個學生在每堂體育課或每項運動賽事,皆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角色,充分了解體育運動的價值,並建立終身的運動習慣,奠定全人健康的根基。

 

本文撰寫大綱主要包括如下:第壹部份是「前言」,論述儒者實踐「仁」的思想與教育策略,並說明仁與全人健康的連結;第貳部份是「透過養生法喜成就全人健康」,論述全人健康的重要性及其模式,並說明追求生理、心理及社會參與維度的全人健康之道;第參部份是「透過體育運動鞏固全人健康基礎」,論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國中小階段的不同目標,實施體育運動的功能、困境,並說明國民教育階段體育運動課程落實的實踐策略,及國民教育階段推動普及化運動具體作法;第肆部份是「結語」,總結身體健康必須從國中小的體育運動課程奠基,建立正確的行為、態度與素養,再透過養生法喜來追求完整自己的全人健康。

關鍵詞:全人健康、體育運動

 

「仁」的實踐策略-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

壹、前言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先哲們對各種道德規範長期篩選而形成的。儒家在中國五千年發展歷史中,孔子首先提出「仁義禮」,孔子認為在一切道德規範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

 

「仁」是華人代代相傳的倫理觀念,因為儒者的發揚而成為海內外華人重要的道德標準、人格境界及哲學概念。在孔子之前的年代,早已經有關於「仁」的觀念,但孔子對「仁」的重視和闡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很多學者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主要意義就是善待他人。此外,孔子在回應弟子子貢如何實行「仁」時,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也是儒家實踐「仁」的教育策略。

 

在儒家的思想體系中,進德修業,自我完善,是仁人君子的體現。只要別人遇上困難,我們都會希望主動伸出援手,即使能力不足,經濟條件有限,只要有仁心,大家都可以盡力互助互勉,互相關懷。只要每個人都能由自身出發,從身邊小事開始做起,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便足以有效實踐仁德了。

 

儒家實踐「仁」的思想,放在個人的自我完整、追求法喜的健康人生上,是國人皆可以遵循的方針。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每一個人生階段皆充滿了不同的選擇與取捨,如何不忘初衷回到「仁」的本心?時時刻刻完整自己的全人健康,並朝向法喜的健康人生而持續努力,是每一個人的重要課題。

 

而儒家實踐「仁」的策略,應用在國民教育工作上,也可以有很大的啟發。教育的核心本質在育人、育品、育知,國民教育首先要把青少年培育成具備身體健康條件、擁有完整品格、且能持續終身學習的人。簡單來說,就是要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國民;而隨著時代進步,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也回復了五育課程原本應有的課程地位,這其中,尤以體育運動課程為最顯著。

 

「體育課=打躲避球」應該是四五六年級生的共同記憶。在智育掛帥的升學主義時代,國中小體育課淪為一顆躲避球與一個哨子就能搞定的「副科」,可能是不得已的時代現象;然而,隨著臺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列多年,國人普遍認為「身體健康的追求」是人生的最優先項目。因此,能夠培養運動習慣,奠基身體健康素養的「體育課」愈來愈受重視,國民教育階段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從「課程標準」時期,再到「九年一貫課程」,乃至於「十二年國教課綱」都是一貫的,應該隨著時代而進步,從運動技巧的訓練,漸次導向運動習慣的培養,給每個人興趣,不論人生到了那個階段,運動就跟柴米油鹽一樣,跟平日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

 

國民教育階段體育課每週僅80-90分鐘,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青少年的孩子每天應進行中高強度運動1小時,顯見在國中小成長階段,若「部定課程」以外時間未額外安排運動,那麼國內國中小學生的運動量將遠遠低於國際建議標準。

 

童年是建立運動習慣與體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從近代的研究中發現,運動不僅能幫孩子長高及鍛鍊更好的體能,也有助於減輕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狀態。假使青少年時間缺乏運動,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亦受影響。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一個人的個體運動或體能訓練,往往是枯燥乏味而難以長久持續的,而一群人的體育活動或競賽,往往能彼此勉勵與督促,更能創造出趣味感與高峰經驗,故透過學校體育運動來培養孩子正確的身體健康運動的習慣與素養,將是奠基國中小學生全人健康的有效策略。

 

因此,本文擬運用儒家實踐「仁」的思想與教育策略,透過個人養生與體育運動課程的具體操作,來成就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擁有充滿法喜的全人健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00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