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最強大の邏輯推理術
滿額折

最強大の邏輯推理術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要想有一個有效的溝通,那麼必須具備清晰的思維條理。
如果一個人自己還沒有想明白,又怎麼能夠使得別人明白呢?

邏輯是所有語言活動的基礎,是聯繫說話結構各部分之間的一條紅線
一個溝通高手,一個交際高手,一定是具有了邏輯推理能力的人

序:讓人頻頻點頭的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貫穿於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各項思維活動中,我們若想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就必須通過邏輯進行思考與推理。可以說,邏輯推理在我們生活中,幾乎涉及所有活動,並發揮著不可小視的重要作用。
邏輯推理是一種力量,更是一門絕技、一件法寶、一種武器,誰能讓邏輯之花開得更加絢爛,誰就能採摘智慧的果實。我們有時說誰有悟性,很能理解別人的意圖,其實也就是指這個人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強。一個溝通高手,一個交際高手,一定是具有了邏輯推理能力的人。
說話是一個互動的行為過程,當一個人腦子裡形成某個概念後,這一概念會引起一個相應的音響形象,把這一形象藉由發聲器官表達出來就形成了說話。
邏輯是所有語言活動的基礎,是聯繫說話結構各部分之間的一條紅線,是決定說話整體美的主要因素。如果說話結構整體沒有邏輯性,忽而講這,忽而講那,各部分互相脫節,前後不照應,首尾不連貫,就不容易讓人聽懂,也不容易有說服力。
語言的明確是由於思想的明確,而明確的思想必然決定明確的表達方式。不言而喻,混亂的思想和表達,是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抓住人的,有時,達不到應有的目的,而邏輯推理的能力就是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決定了語言的含義能否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雖然我們常常認為相對於語言來說,將事情表述清楚更加重要。但也就是因為這樣,對於原本邏輯思維能力差的人來說,就往往容易造成說話語意讓人誤解,或是內容互相矛盾,讓人有聽不懂在講什麼的感覺。
如果我們回顧語言和觀念之間的關係,我們就會發現,語言和邏輯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正是因為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繫才使得溝通能夠順暢進行。語言與觀念的默契度越高,那麼我們的溝通就將越順暢,雖然對一個存在於大腦中的觀念我們可以不以語言來表述,但當我們嘗試著與別人溝通時,語言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要想有一個有效的溝通,那麼必須具備清晰的思維條理。如果一個人自己還沒有想明白,又怎麼能夠使得別人明白呢?一個正確的觀念也不能自動形成有效的溝通,我說出來的也許和我本身想說的截然不同。
邏輯思路清晰,可以幫助你用簡單的話說明自己的想法,可以從對手的言行中輕易地找到突破口,可以用巧妙的回答解決生活中尷尬的局面。說話談判之中的說服技巧也是由邏輯推理衍伸而來的,簡單的說就是進入另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內,有點像心理醫師的心理分析,但心理醫師是在有可得的資料下以治療為目的,邏輯推理專家則是在有限資料狀況下揣測人的心理,接著進行說服。
如何影響別人的想法和行動,這幾乎像是催眠一樣,但在說話中,這種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其實所謂的影響他人,就是去說服他人,讓他人按照你的思想模式來想事情或者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出行動,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其目的在於運用對方。一個人是否可以影響他人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說服術中最重要的一點。
引導他人同意你的意見,你必須先仔細分析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站住腳,才能夠讓他人信服。而邏輯正是一門針對人們的思想規律及其形式進行研究的思維科學。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思維練習和思維實踐來提高運用邏輯推理。學習邏輯推理的技巧和技能,培養邏輯推理意識,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說話、做事,有起到非常大的好處。
一個人無論觀點如何,想要證明他的觀點的正確性,最起碼要遵守思維規律。想要語言滴水不漏,邏輯訓練是必須的;要想說話嚴謹起來,遵循結果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想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那麼就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訓練一下你的邏輯推理能力。只要我們對思維進行訓練,掌握了邏輯,那麼我們的大腦就會旋轉得更快。

作者簡介

大學講師,心理學碩士,資深撰稿人。曾任出版社主編及自身資深策劃,擅長心理勵志類書籍的寫作及編撰。

目次

目錄

序:讓人頻頻點頭的邏輯推理

PART 1 邏輯推理是一種智慧與力量

1.生活思維離不開邏輯推理 018
2.邏輯推理是一種生活的力量 025
3.有助於正確的看待客觀事物 033
4.有助於準確地表達內心思想 039
5.邏輯推理能破斥謬誤,揭穿詭辯 044

PART 2 有邏輯的說話技巧更具說服力

1.邏輯不對,說起話來就狗屁不通 052
2.模糊的語義邏輯會使人莫名其妙 059
3.正確的邏輯能影響他人想法和行動 066
4.堅守辭必達意的說話邏輯結構 075
5.打個比方舉個例子,使他人信服 081

PART 3 聆聽,也要善用邏輯推理來分析

1.傾聽是侵入人心贏得好感的技術 088
2.讀懂一個人,才能侵入對方心裏 096
3.分析對方話意,洞悉對方真實想法 102
4.讓說者與聽者,在人性上引起共鳴 109
5.聆聽過程也需要邏輯的推理與思考 116

PART 4 日常中邏輯推理基礎的培養

1.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 124
2.觀念一定要正確 130
3.用觀念聯繫事實來認知世界 137
4.觀念要用語言表達出來 141
5.避免使用模糊和多義的語言 145

PART 5 邏輯推理思維的訓練方法

1.用已知求未知的排除法/152
2.刨根問底的遞推法/159
3.對未知初步判定的假設法/163
4.從結果出發的倒推法/168
5.從原因或結果思考的分析法/174
6.集合型邏輯的作圖法/179
7.進行相互比較的類比法/184
8.借助數學的計算法/188
9.進階分析的綜合法/191

PART 6 生活中,邏輯推理的妙用

1.能夠通過現象看本質/196
2.演繹推理法的妙用/200
3.回溯推理法的用處/204
4.輳合顯同法的妙用/208
5.順藤摸瓜揭示事實真相/212
6.用邏輯分析來發現機會/216

PART 7 學會邏輯推理,遠離交際詭詐

1.判斷人際交往的真真假假/222
2.小心掉入「人微言輕」的陷阱/227
3.邏輯推理思維與清醒的駁辯/231
4.認清詭辯談話的判斷/235
5.瞭解談話詭辯的目的/245
6.邏輯思維與共同認識/249

書摘/試閱

PART 1
邏輯推理是一種智慧與力量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或者藝術家,都是邏輯推理高手。他們雖然沒有全部專門接受過邏輯推理的訓練,但他們在生活中的表現就已經顯示出他們邏輯推理超常的一面。邏輯思路清晰,可以幫助你用簡單的話說明自己的想法,可以從對手的言行中輕易地找到突破口,可以用巧妙的回答解決生活中尷尬的局面。
沒錯,邏輯推理就是一門非常實用,也非常好用的學問。

1.生活思維離不開邏輯推理
邏輯源於希臘語,最初是詞語、思想、概念、論點和推理的意思,又稱推理、理則。中文「邏輯」一詞是西方辭彙的音譯,也就是英語和法語中的logic和logique。
從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邏輯便常常出現在數學和電腦科學的研究當中。學者們研究邏輯時,曾把它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這門科學一直以來作為形式科學,它通過對自然語言論證和推論的形式系統二者的研究,分類語句、論證的結構來進行。也許你曾經認為邏輯和生活沒有關係,就好像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並非自己的意願,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也都是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一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需要在生活中追求便利、避免障礙、沿著阻力較小的方向前行,這些都要求我們去遵循自然界或人類思想中蘊含的某種確定的關係,這就是邏輯。而我們要知道的是,我們若想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就必須通過邏輯進行思考,這也是邏輯推理。
現在,日常的辯論之中,也常常會用到邏輯。比如,一家三口在逛街時經過一家玩具商店。孩子向媽媽提出買某個玩具的請求,被媽媽拒絕了。於是孩子對爸爸說,爸爸比媽媽好,爸爸給我買個玩具吧。這個例子反映了邏輯的最基本公式。邏輯的本意不止是「推理規則」,還包括「必然推理規則」。而這其實就是邏輯學與其他學科的本質區別所在。邏輯可以說是人類思想的集中體現,而大腦正是思想的陣地。所謂思想,就是人腦加工、處理知識和資訊的活動,是人腦間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是一種高級形式的認識。思想反映客觀現實和世界的意識與精神,屬於哲學範疇;也能進行判斷與推理,屬於邏輯學範疇。
日常思維是邏輯推理方法的源泉。有效的抽象和概括是超越日常思維經驗而得出非正常思維結構的基本條件。邏輯推理最終又滲入到日常思維,具備了一般性的指導意義,讓我們的生活實踐閃耀智慧之光。
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邏輯推理方法種類增多。其中包括被培根用於發現科學、探索新知的歸納邏輯法;數學方法也被萊布尼茲運用到邏輯學中,數學演繹和邏輯推理的有機結合,建築了人工語言的重要地位。
邏輯推理既能適用於人腦的思維,也能適用於人工智慧。其運用範圍非常廣闊,無論是在習慣性思維還是創新思維方面,都有著它的用武之地。不管是對已知世界的認識,還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究,都必須需要邏輯推理的介入。無論是科學的發明還是理論的建構,也需要運用邏輯推理來辨偽存真。可以說,邏輯推理貫穿於生產生活、社會交往等各項思維活動中。
邏輯推理使我們脫離了日常思維的淺薄和粗糙,不斷地洞穿到思維對象的深層和本質所在,一層層地建構出思維的大廈。然而,不論邏輯思維發展到多麼複雜的程度,在生活和實踐中發揮指向作用,都是邏輯推理方法的最終目的。
邏輯推理試圖建立一種能夠指導實踐的科學有效的新規則,當這種規則滲入到人們的大腦,指導思維活動的時候,人們將會變得更加智慧。



2.邏輯推理是一種生活的力量
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可以分為感性和理性兩個階段。
感性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感覺、直覺和表像等手段對事物進行認知;理性則是在感性的基礎上形成概念,並構成判斷和命題,進行推理和論證的階段。
在理性階段,人們用思考推理的方式改造豐富的感性認識,透過事物的表像和外部關係認識其本質和內部聯繫。這種認識的理性階段,就是人們常說的邏輯推理。所以,邏輯推理是一種力量,更是一門絕技、一件法寶、一種武器。誰能讓邏輯之花開得更加絢爛,誰就能採摘智慧的果實。正如布尼茲所說:「智力曾經發現的一切東西都是通過邏輯規則這些老朋友被發現的。」當我們發現生活中存在著無處不在的邏輯時,很多人便想運用和掌握邏輯的基本理論,來提高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增強自己處理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才智。
當年的普林斯頓大學,曾有一個男孩深深地愛著一個女孩。但是這個男孩不知道怎麼向對方表白。
一天,他終於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去接近女孩,他對那個女孩說:「你好,我將會在紙上寫上一句關於你的話,你看完如果覺得我說的對,那麼請你送給我一張你的照片可以嗎?」
女孩很快就想到這是一個想追求自己的男孩跟自己要相片的方法,她就想:不管這個男孩寫什麼,自己都說不是事實,不就可以拒絕他了嗎?
於是,女孩爽快的答應了這個男孩的要求,結果當他看見男孩寫的字時卻怎麼也拒絕不了,只好把自己的相片交給了那個男孩。
問題就在於那個男孩寫了什麼,其實很簡單,他寫的也不過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話:「你不會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給我。」
這個女孩最終成為了他的妻子,而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美國著名的邏輯學家——羅奈爾得•斯穆里安。
邏輯體現了生活美麗的一面,邏輯可以讓人收穫愛情,邏輯可以給人帶來智慧,這就是邏輯的力量所在。
熱衷MBA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人都已經開始對邏輯推理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了。這表示在社會中,人們已經開始注重這方面的能力。另外,邏輯推理訓練的題目也被很多企業納入招聘考試中。
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邏輯推理訓練,是因為這些訓練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轉變能力,而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意味著更好的創新能力以及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平時,我們準確表達思想和進行正確思維的重要工具便是邏輯,不善於運用邏輯,思想往往會陷入混亂的境地,善於運用邏輯,則有助於更好地採摘智慧之實。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提出要把邏輯訓練作為學校的任務之一,並且高度評價邏輯學對開發青少年智力的作用。
世界上的任何學科都離不開邏輯推理。邏輯推理在我們生活中,幾乎涉及所有活動,並發揮著不可小視的重要作用。
一來,邏輯推理讓人類從理性角度重新認識世界。離開邏輯推理,人類與動物沒有任何區別,就不可能系統地對世界產生認知。邏輯推理是人腦吸收資訊,並對事物、對象和認識事物的方式進行選擇、解釋和規範。
二來,邏輯推理教會人們對資訊進行加工,也就是對主體進行評價、調控或者決策等一系列實踐活動。認識資訊和加工資訊是人類的兩大主要活動,且均涉及到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一種高級思考形式,又稱抽象思維。邏輯推理不能模棱兩可,應該確定;不能自相矛盾,要保持前後一貫。它是一種運用綜合、分析、總結和演繹的方法。對各種各樣的感性事物進行的去蕪存菁、精益求精、由表及裏的加工製作過程,我們才稱為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
邏輯推理的過程比較繁複,試圖通過多個環節對事情做全面整體的思考,從當中得到一個擁有系統的發展性事物的認識過程,或一門學科體系的建立過程,或對一個理論體系的建立過程的思維方式。
「邏輯」這門科學在亞里斯多德時期,是關於「必然推理規則」或者「必然證明或論證規則」的。當時他把研究對象稱作「三段論」,而非「邏輯」。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分為兩類:一類叫做蘊含三段論,一類叫做歸納三段論,也就是完全歸納的一種,具有演繹性。邏輯在亞里斯多德手中變成了一門科學。
如果你不想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那麼就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訓練一下你的邏輯推理能力。只要我們對思維進行訓練,掌握了邏輯,那麼我們的大腦就會旋轉得更快。



3.有助於正確的看待客觀事物
我們在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都想要對客觀事物獲得正確的認識。掌握和學習邏輯知識,對我們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地思維都是有幫助的。因為,只有通過正確的思維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而邏輯學研究的思維形式結果的有效性和正確性,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
恩格斯曾經說:「甚至形式邏輯也首先是探尋新結果的方法,由已知進到未知的方法。」
歐幾米得的幾何學推出了很多人們不知道的幾何定理,但是其實也是從少數的幾條公式出發,通過邏輯推導而推出的。
「化學元素週期表」被門捷列夫發明之後,人們又根據元素的原子價和原子量關係對比關係,發現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新元素,人們推算「類硼」元素應該存在於鉀和鈉之間,結果後來果然在實驗中發現了。
邏輯推理在審判階段也有重要的作用,審查證據和認定事實也都離不開它。魯班發明鋸子,「鐳」被居禮夫人發現,亞里斯多德長期統治物理學界的「物體下落其重量與速度成正比」的論斷被伽利略推翻,都曾運用邏輯推斷,從而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頻繁,每個人都生活在某個組織或圈子中,人際間的交流隨時發生,交流的質量如何,效果如何,在很多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人際理解力。人際理解力是指瞭解別人、理解別人的能力。一個人應該瞭解人性,瞭解人的普遍需求和人的優勢和劣勢,同時在普遍性人性的需求下,人在特定場合和環境下也有特定的需求,因此,也必須理解人在特定背景下的心理需求和反應,同時給予恰當的回應,給對方良好的心理反應和感覺。我們有時說誰有悟性,很能理解別人的意圖,理解別人的話外之音,就是指該人有好的人際理解能力。
何謂人際理解能力?其實也就是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一個溝通高手,一個交際高手,一定是具有了邏輯推理能力的人。
然而,邏輯涉及兩大不同的領域:一類是客觀邏輯,也就是遵循客觀自然世界裏的「道理」;第二類是主觀邏輯,也就是遵循主觀思維世界裏的「道理」。
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的「道理」存在相交的部分,因為作為自然世界的成員,人類也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而主觀思維正是於人腦物質基礎之上建立的。
例如,如果我們看到一個雙頭嬰兒,會覺得很不合邏輯。因為按照常識來說,基因正常的人類應該只有一個大腦。所以兩個頭的嬰兒違反了人在客觀自然中的「道理」系統結構定義,是很不正常的。
我們能夠從上述例子得出這樣的結論:
邏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道理」規則。人們把自己認為合理的事物、行為、過程和結論當作有邏輯的東西,如果自己認為不合理,那麼就是非邏輯的。
但是,應該由誰來制定這個「道理」規則呢?
以前的人們認為「道理」規則的制定者是天神和造物主,而現代人則認為「道理」規則體現的是自然規律和客觀事實,並非某個「制定者」的作品。
如今,人們稱客觀世界的規律性為「客觀邏輯法則」,而將主觀思維中的規律性叫做「主觀邏輯法則」。
因此,人們認識「道理」規則的過程是漸進的、發展的。如果科學的進步使自然進化不可能出現的物種誕生(比如獅身人面、人頭馬身的怪物等),那麼人們就需要摒棄舊的客觀邏輯規則,並且為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去創造新的高級的邏輯法則。在人類的力量有限時,主觀邏輯必須遵循客觀邏輯的規律。而一旦人類掌握的科技水準達到一定程度,就成為了萬物「道理」規則的制定者,客觀邏輯也要開始追隨人類主觀邏輯的步伐。
在宏觀的角度來看,邏輯體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龐雜的網路體系,由宇宙萬物的「道理」規則構成。網路上的每個節點都體現了一種事物的本質,每一條連線都是界定或限制事物本質的「道理」規則,且每一個節點均受到周遭節點和連線的制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