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不敗的智慧:孫子兵法讓你當個好人也不會輸!
滿額折

不敗的智慧:孫子兵法讓你當個好人也不會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孫子兵法》是你最好的人生教戰手冊!
關鍵時刻,看看《孫子兵法》給你的建議吧!

如果你每一次都想贏,總有一天你會輸得很徹底!
《孫子兵法》教導我們:「只要不輸,最後你就能贏!」

為什麼你要讀《孫子兵法》?
在古代,無論士兵、糧食和武器,都是極其珍貴的資源。
孫子重視軍隊人才管理、講求最有效率地運用物資,也追求CP值最高的戰術運用,
每天的生活,就像參加一場場的戰爭,每個選擇,都關係到自己的未來,
無論是求學、就業、結婚、升職,任何分岔點的抉擇,孫子都能成為你人生最好的導師!

日本第一的「孫子兵法家」,教你「不要輸的工作術」,讓你一輩子立於不敗之地
比起打勝仗,孫子更重視「不敗的智慧」,唯有不打敗仗,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職場上最後存活下來的不是「想要獲勝」的人,而是「讓自己不要輸」的人,
秉持這樣的信念,你就能在人生‧職場中,找出自我,積極面向未來!

工作上重要的事,讓《孫子兵法》告訴你!

◎進攻時要速戰速決
時間就是最昂貴的成本。工作上的任何事,都要替自己訂一個期限,試著在期限內完成它。

◎不要拘泥於原創性
面對競爭對手,不要只想著用原創方式去對抗,虛心學習及模仿他人的優點,也是一種策略。

◎絕對要克制一時的感情用事
所有的工作都會有「人」介入,單憑感情來判斷,會破壞人與人的關係,因此一定要讓自己隨時保持冷靜狀態。

◎不要沉溺於過去的成功經驗
過去的成功經驗,常會衍生固定的態度及想法,因此要時常質疑自己,精益求精,不要讓過去的成功,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在取得成果前,要不斷地準備、再準備
自己有勝算之前,要設想實戰時的所有狀況,不斷地重複仔細準備,並且試著預測未來動向,針對不確定因素,加強防備。

◎以內行人才懂得真才實學為目標
真正專業的工作,常常出乎意料地不顯眼。不要讓自己停留在跟大家一樣的程度上,要以不起眼的專業工作為目標。

讀《孫子兵法》,重點在實戰!
本書收錄《孫子兵法》七十五篇注解,篇篇簡短精要,
每一篇都能立即活用在職場和生活上,隨時翻閱,讓你擁有面對未來的勇氣!

拿破崙、比爾‧蓋茲、大前研一,他們都讀過《孫子兵法》!
人生如戰場,工作如戰鬥!想要在現代的商業社會中脫穎而出,一昧地正面出擊是不行的,必須徹底瞭解自己、掌握競爭對手、評估整體態勢,才能贏到最後!

在這最沒有希望的年代,只要不輸,你就有機會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長尾一洋
孫子兵法家。NI顧問公司執行長。中小企業診斷士。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橫濱市立大學商學系畢業後,進入經營顧問公司擔任課長。一九九一年設立NI顧問公司,並擔任執行長。
一面進行將孫子兵法活用在現代企業經營的諮詢工作,一面致力於運用IT來強化經營力和企業體質,並且將自家公司所開發的「可視化經營系統」導入到共三千八百家公司。
主要的著作有《工作的可視化》(仕事の見える化)(KADOKAWA)、《孫子兵法 經營戰略》(孫子の兵法経営戦略)(明日香出版社)、《領導人是誰?》(リーダーは誰だ?)(あさ出版)等。


黃瑋瑋
政治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日語組畢業後,於日本國立神戶大學大學院取得文學研究科碩士學位。曾在日本商社擔任董事長秘書,也曾在大學擔任日語兼任講師。著有《台式入門日語50音》。熱愛翻譯工作。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為了不要輸,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始計篇】
01 事前再怎麼準備,都是不夠的
02 用五個要素來探究戰法
03 在準備階段不迎合,要有自己的主張
04 讓對方刮目相看,把功勞歸給上司
05 在有獲勝想像之前,要不斷準備、再準備

第二章 停止魯莽地持續進攻【作戰篇】
06 即使無法獲勝,也要採取不會輸的作戰方式
07 進攻時要速戰速決
08 不要拘泥於原創性
09 與敵人聯手,創造加乘效果

第三章 沒有戰爭,就不會有輸贏【謀攻篇】
10 讓人心服地說:「這是值得欽佩的敵人!」
11 創造獨一無二的領域,在開戰前壓倒對方
12 在敵國領地作戰時,要有對自己不利的自覺
13 以誰都不會有損失的「各方皆好」為目標
14 若實力不如人,就應選擇撤退
15 在開戰前就預知勝負的五個要點
16 洞悉對方和自己

第四章 事先建立好不會輸的「形」【軍形篇】
17 先鞏固防禦,等待對方暴露出弱點
18 以內行人才懂的真才實學為目標
19 只有在能夠獲勝時才作戰
20 在獲勝的想像形成後再開戰
21 自由自在地掌控勝負
22 事先儲備可當作能量的數據

第五章 意識到氣勢、速度、時機【兵勢篇】
23 活用資訊科技,做好情報的共享及傳達
24 首先確實學好基本功
25 靈活運用正攻法及奇計,變化作戰方式
26 認清態勢及時機
27 不要安逸於過去的成功經驗
28 回應客戶的需求,更要搶在事前準備好
29 為團隊創造高昂的士氣

第六章 不要東做西做,要集中在一處上【虛實篇】
30 提早五分鐘行動,讓自己有充裕的時間
31 想辦法掌控對方,然後趁虛而入
32 做別人不做的事
33 不要東做西做,要集中在一處上
34 看準二十年後,從今天開始聚沙成塔
35 分析失敗,前往現場,推敲對方的判斷基準
36 自在運用各種作戰方式,不斷改變
37 如水一般合乎常理地自然變化

第七章 臨機應變地行動,先下手為強【軍爭篇】
38 確信真正的最終目標,將遠路變成捷徑
39 要知道捷徑也會伴隨危險
40 準備多樣專長,臨機應變地行動
41 全員都對最終目標有共識
42 不依賴氣勢、骨氣和直覺,該退就退,等待時機
43 將老鼠逼到絕境,會被反咬一口

第八章 掌握變化,創造機會【九變篇】
44 坦率地聽從前輩的建議
45 掌握基本功,才能更善於變化
46 要理解好處也有壞處
47 為了以防「萬一」,就要先做好準備
48 領導者有五種不可陷入的類型

第九章 增加伙伴、組織團隊並延攬人才【行軍篇】
49 整備好工作的環境和條件
50 看穿對方態度背後的本質
51 人數少的精銳部隊也有好處
52 正因為體貼關懷,該講的話就要講
53 信賴關係要從日常培養

第十章 成為讓人心甘情願的領導者【地形篇】
54 試著回歸到原理上
55 虛心接受周遭的批評,並進行改善
56 珍惜會對自己提出忠告的人
57 關心同伴,該責備時責備,應稱讚時稱讚
58 瞭解「天」,瞭解「地」,運用「人」

第十一章 在絕境中磨練決心【九地篇】
59 因應時間、場合與環境,靈活地改變作戰方式
60 拆除內部的牆,組成溝通順暢的團隊
61 要「以小制大」,就要重視速度
62 把自己逼到極限,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63 具有「休戚與共」的覺悟
64 平常就要叮嚀「我們在同一艘船上」
65 「讓人不知道在想什麼」的領導者剛剛好
66 不要自大吹噓而樹立不必要的敵人

第十二章 利用情報的力量,使人有所行動【用間篇】
67 不要只依賴網路,要靠人脈及雙腳獲取情報
68 自由自在地收集及散布情報
69 貫徹情報保密意識
70 徹底調查對方的關鍵人物是誰
71 讓最有能力的人來收集情報

第十三章 為了永遠都不要輸【火攻篇】
72 活用新事業與現有事業
73 明確地區分並思考目前手段和最終目的
74 克制一時的感情用事
75 只要不認為自己輸了,就沒有輸

結語

書摘/試閱

第2章 停止魯莽地持續進攻【作戰篇】(節錄)
07、進攻時要速戰速決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譯文】
在戰爭中,有聽過「雖然多少有些粗拙之處,但因速戰速決而獲勝」的事例,卻沒有聽過「力求完美使戰事拖延而獲勝」的事例。
因長期作戰而為國家帶來利益,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

將整個一生當作戰爭來思考的話,應該會有幾個「就是現在!」的決勝時刻。若你在當下認為「能夠獲勝」的話,就盡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口氣進攻。
時間就是成本。若是長期作戰,就會變成是浪費時間。加快速度的話,不僅能夠節省自己的時間,也不會白費對方的時間。
用兵作戰,沒有比速戰速決更重要的事。
以大學入學考試為例吧!沒有人一開始便想要重考十次而來應試的吧!因為想要在當年就考上,所以能夠集中火力在這一年中努力。即使要重考,也是認為「無論如何,只重考這一年就好,明年一定要考上」,因此才有辦法再拚一年。
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想要考取各種資格考試的時候,也是一樣吧!「有適合的時機再去考吧!」這樣漫不經心的話,只會每天心不在焉地看看參考書而已。這樣的結果就是白費時間。下定決心:「要通過這次的考試!」努力的節奏和步調才會出來。
這可以適用於在工作上為自己訂一個期限,也就是要試著去限定時間。
在工作上,不常有人為我們設定期限。你自己才是領導人。由自己決定期限,然後去挑戰。
面對期限,專心地去做。萬一無法順利達成的話,暫時先退一步,再一次重新演練作戰計畫,然後訂一個新的期限,再去實行。
要是沒有決定好期限,磨蹭散漫地工作的話,成本就會一直不斷地被浪費掉。
這種情況下的期限,要以短期間來劃分。像是設定「月底前」這類期限的戰事,如果到了月中還未著手去做,就會開始焦慮不安,進而讓人在中途趕快急起直追。
要將長久的一生劃分成各個較短的期間,不斷地進行作戰。散漫地拖拖拉拉是不好的。畢竟孫子也說,從來沒有因拖延而順利完成的事。

第2章 停止魯莽地持續進攻【作戰篇】(節錄)
08、不要拘泥於原創性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譯文】
遠征敵國領地的優秀將軍,會想辦法在敵方領地內獲取糧食。因為吃敵人一鍾(大約一百二十公升)的糧,相當於自國內運送二十鍾。

孫子所要說的是,請在敵國領地內籌措糧食。進一步而言,不論是兵隊、武器或戰車,若是能夠獲得敵方的東西,都比從自己國內特別運送過去,還要有效率。
將這點置換到工作上來說,就是指:請虛心地學習,模仿他人的優點。即便對象是競爭對手。
說到競爭對手,我們通常都是嫉妒、憎恨、說他是「這傢伙!」的這種情緒,但是稍微改變觀點,抑制一下情緒,就可以把對手的作法變成是自己的東西。
若是認為「那小子還真厲害呀!」「這個作法不錯耶!」的話,那麼自己就能夠去採納。
雖然不可以全部模仿抄襲,但是也不必拘泥於所有東西都是要自己原創。靠自己去創造出全新的工作方式或企畫等,並且使其成功,需要龐大的成本。耗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失敗的情況卻依然不少。
不必每個人都是愛迪生或史帝夫.賈伯斯。如果是你認為的好事,即使是他人的點子,去學習及模仿也是比較有效率的。
例如,競爭對手開發了新市場的話,就設法在那裡下工夫,搭順風車。藉由對手幫忙宣傳,自家的商品也會受到注意。
當敵方猛攻的時候,通常我們會覺得:「被打敗了!」不過,也可以把它當作機會,如果看起來不錯的話,不妨去思考:「我們也來做吧!」
與其為了要跟敵人對抗,而想要以原創方式去開發新市場,倒不如改變想法,藉由虛心地向他人學習,也能夠打一場不敗的戰爭。

第5章 意識到氣勢、速度、時機【兵勢篇】(節錄)
27、不要安逸於過去的成功經驗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譯文】
混亂是從井然有序的統治狀態中產生,怯懦是從勇氣中產生,衰弱是由強盛中產生。
混亂或嚴整,是組織編制(分數)的問題。士兵是膽怯或勇敢,是氣勢的問題。會變得強盛或衰弱,是由軍隊所處的態勢和軍形而定。

孫子指出治亂(秩序及混亂)、勇怯(勇氣與怯懦)、強弱(強盛與衰弱)並不是固定的,總是在替換。而且只是相對的關係,並非絕對的。
因此,不可以放心、傲慢或疏忽大意。
這時的重點是:數、勢、形。「數」是組織營運;運行時的態勢,就是「勢」;至於是往有利的方向運行,還是往負面方向運行,則是由敵我雙方的配置(位置),也就是「形」而定。
稍微有一點成果就得意忘形的話,就會失敗。要是安逸於強盛,就會變衰弱。
無論是誰,都想要好好地珍惜成功的經驗。因為那實在令人難忘。但是,如果只依賴過去的經驗,終有一天會遭逢挫敗。
「自以為是」的業務員,無法適應時代潮流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對於顧客在改變、
市場的性質在變化、新產品或新通路在擴展等這些事情,總是追隨不上。
在不知不覺中被過去的成功經驗束縛,認為「我有自己的作法」,因而對公司的新策略採取否定的態度。如此一來,即使是難得的優秀人才,也會變成組織的腫瘤。而公司因為他還有一些實力予以容忍,如此長久下去,對公司的危害是很大的。
雖然有「自我風格」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若只想貫徹這種「自我風格」,有可能會讓自己變弱。
因為有了「自我風格」而得意忘形的話,有可能會變成自己的弱點。
必須要經常去質疑「自我風格」。為了不要輸,這是應該注意的重點。

第8章 掌握變化,創造機會【九變篇】(節錄)
46、要理解好處中也有壞處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譯文】
聰明的將帥在考慮及判斷事物時,一定會把利害兩面都仔細考慮到。
對於有利的事,因為有將不利的方面一併考慮到,所以想要完成的事就可以如願進行。
對於不利的事,因為有考慮到有利之處,因此能夠消除憂慮、突破困境。

孫子說,事物都有正與負、表與裡,因此要經常從兩面來思考。
即使有好處,因為留意到「應該也會有壞處」,就有可能做到想做的事。相反地,處在不利狀態時,因為考慮到「應該會有好的一面」,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事情也會解決。
在此,我們來思考有關工作手冊的弊害。如同前一篇提到的,先仔細理解工作手冊,
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完全依照工作手冊而做的行動中,存在著「利」與「害」互為表裡的關係。
不能因為有人指示「在這個時候要這樣做」,就不假思索地盲從,應該要經常思考其中是否有相反的意思。
要進一步挖掘工作手冊的內容,同時去思考:「這麼做的話雖然會有好處,但相反的也會有弊害吧!」
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曾經有一個笑話說,在漢堡店裡,有人點餐:「請給我十個漢堡。」結果被店員問:「請問是內用嗎?」
工作手冊或理論是有限的。在現場的理論使用方式或使用區分上,伴隨著微妙的差異。而這些尚未被手冊化。
當然,按照手冊或理論去做的這件事本身是好的。但是,「應該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在店內吃十個漢堡吧」,前面的例子應該有這樣的涵意。也就是說,要考慮到這些,然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並下判斷。
因為有工作手冊,所以能夠提供一致的服務,不過另一方面,卻變得只能夠說一些制式化的話。在你的周圍,是不是也有類似的事發生呢?

47、為了以防『萬一』,就要先做好準備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譯文】
用兵的法則是,不要指望「敵軍不會來犯」的這種猜測,而是要依靠我軍做好「不論敵軍何時來犯都無妨」的準備。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與對方、環境與技術都會有所變化。因此,不可以樂觀地思考而疏於準備。孫子說,我軍一定要做好「不論敵軍何時來犯都無妨」的準備。
千萬不可以覺得放心。沒有人知道有什麼樣的風險會在何時襲擊而來,因此要有以防萬一的準備。
現在,人工智慧受到萬眾矚目。機器人可以做人類的工作的時代,也許在不久之後就會來到了。
如果小看這件事,認為「不會那麼快就馬上實現吧」,因而什麼都不做的話,是很糟糕的事。
聽到這樣的資訊後,去思考:「當人工智慧發展起來時,為了要生存下去,我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先做好萬全的準備,是很重要的。
去猜測「不會來吧」而感到放心的話,是很糟糕的事。不要以為自己所在的商圈很小,所以大企業應該不會來吧、外資應該不會進來吧,而是要先準備好,不管機器人何時來、大企業或外資何時進攻過來,都不會有問題。

第12章 利用情報的力量,使人有所行動【用間篇】(節錄)
67、不要只依賴網路,要靠人脈及雙腳獲取情報
「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譯文】
吝惜給予間諜獎賞與地位,不願掌握敵人動態,又對士兵及人民欠缺關懷的人,沒有資格擔任指揮官。

〈用間篇〉的「間」是指間諜。在孫子那個時代的戰爭中,間諜暗中活動,在勝敗上擔任很重要的角色。
長年與敵國對峙下來,所花費的金額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決勝負的戰爭,只要一天就結束了。在這場決戰中輸了的話,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在這一刻全都化為烏有。
因此,重要的是要利用間諜來收集敵國的情報。對敵方散布消息(政治宣傳)的活動也是必要的吧!因為無論如何,在決戰的這一日,是不允許失敗的。
吝惜給予間諜獎賞,不去收集敵人的情報,是沒有資格擔任指揮官的。因為在這所節省的金錢,在巨額的戰爭費用當中,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吝嗇少許的金錢,而損失無法比擬的巨額費用,導致連國家都要滅亡的話,是沒有資格擔任領導人的。
兩千五百年前的戰爭中的間諜利用方法,雖然無法直接適用於現代,但是仔細精讀孫子的話語,會帶給我們一些訓示。
孫子說,「先知」很重要。比敵人還要先掌握住對方的行動,才會對己方有利。這是在說,人要實際地積極行動去獲取情報。
雖然是兩千五百年前的時代,也絕非是求神拜佛,或是以祈禱、占卜的方式來獲得情報。他所闡述的是,應該藉由人直接的行動來獲取情報,以便事先知曉。
現今,能夠利用網路來獲得各種情報。但是,知道網路上的情報並不是「先知」,因為對方在同時也能夠取得。
而且,網路上的情報中,也包括了不可以盲目相信的內容。還有,網路上所流傳的,
也許只是沒有觸及核心、模稜兩可且初淺的內容。
「那麼,真實的情況是如何呢?」包括不會公開的內幕等事實,如果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是無法得知的。
因此,平常就要先深耕那些能夠提供比網路更多有用情報的人脈。也就是在緊急必要的時刻,能夠告訴自己真實情報的人。
例如,當客戶申請破產申請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時,對手也會在同一時間看到這則消息。
不過,如果有知道內情的友人的話,也許就可以在前幾天先告知己方:「老實講,雖然還是非正式公開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之前,靠一通電話得知的情報,不但讓人得以提前知道且可信度又高。
因此,在平時就要先經營能夠獲得真實情報的情報網及人脈。不依賴網路及媒體,靠自己的雙腳去獲取情報。這就是間諜活動,是不要輸的工作術。

第13章 為了永遠都不要輸【火攻篇】(節錄)
73、明確區分並思考眼前的手段和最終目的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譯文】
不要發起不會帶來利益的軍事行動。沒有勝算的話,就不要用兵。非到危急存亡的關頭,
不要開戰。

戰爭和軍事行動,畢竟只是手段,並非目的。孫子訓戒人們,不要發動對國家沒有利益的無謂之戰。
他說,即使戰勝了敵人,擴張了領土,若沒有達到原本的目的,便是不吉的徵兆,是「白費力氣」、「浪費時間」。孫子更進一步指出,對眼前的勝利憂喜參半,正是迷失了目標,代表了此次行動屬於愚昧之舉。
在此處,我們試著思考成「不要分不清楚手段和目的」。在事業上,常常會有本來是當作手段而去進行的事,卻在不知不覺中把進行這件事本身變成目的的情況。
以業務的工作為例,開拓新業務的流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

●約定會面的時間
●拜訪新客戶
●接受訂單
●結果營業額提升

獲得新客戶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營業額。
但是,如果是想「首先多排一些會面的約定吧」,而只集中在安排與人會面這件事情上,就會增加許多與獲取訂單無關的「沒有意義的約定」。
若是決定「要增加新客戶的拜訪件數」,而全力集中在這上面的話,只會有拜訪件數增加,但獲得的潛在客戶卻很少;拚了命地跑外務,訂單卻沒有增加。
原本是為了增加訂單來提升營業額而做的,拜訪後的下一個階段,應該是更進一步地提出企畫書給對方,或是去說服對方的關鍵人物。
不過,一旦以「會面約定件數」或「拜訪件數」為指標的話,就會優先做這些事,而重要的商談進度就會延遲。
這就是「白費力氣」、「浪費時間」的狀態。不論是「約定會面時間」或「拜訪」,都是為了提升營業額的手段,但是其行為本身卻被目的化了。
手段畢竟只是手段。若忘記最終的目的,只注意眼前的手段,什麼事都無法完成。
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戰? 是為了什麼而工作?絕對不可以忘記最終目的。與其徒勞地做毫無相關的事,不去做還比較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