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他快窒息了!別把孩子抱那麼緊:傾聽、鼓勵、安慰,戒除控制欲,陪伴他走更長遠的路!
滿額折

他快窒息了!別把孩子抱那麼緊:傾聽、鼓勵、安慰,戒除控制欲,陪伴他走更長遠的路!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7933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小時候覺得爸媽不懂你,
如今你懂孩子了嗎?

八大教育重點教你建立和諧親子關係,
讓親子距離從馬里亞納海溝晉升為無話不說!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親子關係卻越裂越大縫
在乎成績沒有問題,只在乎成績就大有問題!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碎念要謹慎答題別粗心,
讀書一整天放學回家還緊緊追問今天考試幾分。
一下害怕孩子變懶變壞,一下擔心孩子受傷作怪。
限制東限制西,卻忽略孩子有自我探索的能力?
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只剩下考試和成績,
你還期望日後的他/她會是你的溫暖小甜心?
從現在開始改變你自己,開啟搶救關係大作戰!
彌補親子關係真的不簡單!

▎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是你的翻版!
有些孩子從小表現優雅端莊,宛如一位小公主;
有些孩子一張口就噴出連串三字經千字文,
喝酒像喝水一樣,抽菸跟呼吸般自然,
小小年紀就跟流氓沒兩樣……
都是小孩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不一樣?
看看他們的家長就知道!
別再問:「我沒有教他那樣,怎麼會這樣?」
想要孩子聽話乖巧,先注意你的言傳身教!

▎別拿孩子跟他人比較,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你知道孩子的興趣嗜好是什麼嗎?
你會用什麼樣的詞語描述你的孩子呢?
你喜歡孩子身上什麼特質跟優點呢?
想想這些問題,你的孩子跟你不一樣,
跟別人不一樣,更不會跟你設想的一模一樣。
何不引導他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持續用「愛」當藉口,無能小孩趕不走
孩子不可能永遠只喝母奶,長大的他還需要不同的營養;
成長中的孩子也不能只讀書,還要有很多豐富的活動去體驗!
善良、勇敢、專心、誠實……很多特質並非光讀書就能獲得。
用名為愛的高塔豢養孩子,你的孩子將不是你的孩子。

傾聽孩子,鼓勵孩子……
讓家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本書特色:本書結合大量生動的教育實例,教導父母如何關愛孩子,以此引導孩子順利成長。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長能透過書中文字得到啟發,從而與孩子溝通無礙、親子之間的情感更加融洽。

作者簡介

洪春瑜,全職媽媽,十幾年的育兒經驗讓她在親子關係、教養小孩上整理出了一套獨家的育兒經,而她也樂於將這份育兒心得分享給所有新手家長們,讓大家在面臨孩子的叛逆、別扭、鬧脾氣、青春期等等令人頭痛的時刻,不會手足無措,反而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和孩子成為好朋友。

賀鐵山,專職編者。

彭瑋,專職編者。

前言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多元化的今天,人才的競爭變得日趨激烈。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場「知識」與「經濟」並重的「人才競賽」中脫穎而出。要把孩子培養成才,不外乎要從重視孩子今天的「成績」開始。於是,家長們使盡全力,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績開始了競爭:你家的孩子上了「才藝課」,我家的孩子就上「數理資優班」;你家孩子上補習班,我家孩子請家教;你家的孩子考96分,我家的孩子起碼也得考96分……
總之,一切以學習為重要指標,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考試取得好成績。因為做家事會占用時間,所以家長總是說:「去,去,你去學習!這些事情由我們來做,不用你動手。」於是,把本來屬於孩子動手的樂趣剝奪了;有的家長認為「玩」會讓孩子的心變「野」,所以就把孩子關在家裡,不允許孩子出去「撒野」……孩子的成績決定一切。至於孩子的心靈感受、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人格教育,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
 教育重心的嚴重失衡,導致教育問題層出不窮。由於學習壓力、家長的期望值過高,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有心理問題,比如厭學、焦慮、缺乏自信等。還有一些孩子不堪重壓,叛逆、去網咖、離家出走、徹夜不歸,甚至以死「要脅」……而家長也常常因為感到付出太多但收效甚微而傷心絕望。
許多悲劇的發生,不得不讓我們警醒和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過於急功近利?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是否歪曲了教育的本義?
 事實上,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長更重要。過於功利的教育目的只會讓教育失衡,扭曲孩子的心靈,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便孩子的課業成績很好,但依然得不償失。
 對於孩子來說,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長比成績重要,經歷比名次重要。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應該是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長大成人,然後才是成績、成才、成功。
 很多時候,孩子能不能考出好成績,能不能獲得成功,是受多方面條件限制的。比如,家庭教育因素、心理因素、習慣因素等等。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替孩子成長、不能替孩子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但我們可以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直、正派的特質……而孩子只有擁有這些可以自己成長的力量,才能經得起未來社會的考驗,頂得住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壓力,茁壯成長,贏得快樂幸福的人生。
 孩子的可塑性極強,但也很脆弱,面對的誘惑也很多。家長必須具有更多的耐心、細心和智慧,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賞識孩子、規範孩子、引導孩子,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成長,但同樣要保持警惕,避免讓孩子去體驗不該體驗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對於孩子來說,少年時期健全人格的培養正是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因此,家長不能本末倒置,只重視孩子的課業成績,卻忽略了成長過程中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
 本書結合大量生動的教子實例,旨在告訴家長,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希望家長能在閱讀中得到啟迪,掌握智慧育子的方法,從而更懂得如何去關愛自己的孩子,增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溝通。
願本書能為繁忙的家長提供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實用技巧。
編者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別讓成績代替成長
別拿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規
身心健康遠比成績重要
成長的經歷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良好特質奠定孩子人生的根基
好習慣是成長的推進器
教育應給孩子提供成長的陽光
別做妨礙孩子成長的家長

第二章 父母,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土壤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關鍵作用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做引路人而不是代辦者
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
多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孩子的成長需要包容
多給孩子正面、積極的資訊
和孩子一起成長

第三章 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自己」就是對自我的認識
有自由才有「自己」
讓孩子自主選擇
要做有主見的「自己」
自信成就「最好的自己」
夢想是孩子成長的心靈動力

第四章 成長需要培養好特質
善良是最寶貴的特質
成長需要持之以恆
節儉是一種美德
讓孩子養成勇敢的特質
認真是成功的祕訣
專心才能做到極致
誠實的品行不可缺失
教育孩子要信守承諾
做負責的人,做好負責的事

第五章 成長需要強大的心靈
感恩給人力量
讓孩子學會關愛
內心堅韌才能承受成長的壓力
別讓悲觀的陰影遮擋孩子心靈的太陽
冷漠不利於孩子成長
宣洩不良情緒,緩解壓力
別讓嫉妒侵蝕孩子的心靈
既要積極,也要豁達
培養孩子的寬容之心

第六章 沒有體驗就不會成長
成長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
成長需要成功的體驗
讓孩子體驗失敗
不要擔心挫傷孩子
讓孩子適應外來的變化
讓孩子體驗規則的力量
鼓勵孩子要勇於冒險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體驗

第七章 讓學習成為孩子的終身習慣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給孩子學習的自信
讓孩子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讓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培養孩子認真的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質疑的勇氣
閱讀是培養心智的活動

第八章 讓孩子在交往中長大
同儕是成長的重要元素
讓孩子學會選擇朋友
禮貌是一種個人素養
學會尊重才會贏得尊重
善於傾聽的孩子有人緣
教育孩子與人分享
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待人需要多點幽默感
教給孩子必要的交往技巧

書摘/試閱

別拿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規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人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種競爭氛圍下,愈來愈多的家長感覺到了教育孩子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因為家長無法改變現行的教育制度,就只得把這種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拚命地給孩子施壓。為了培養出一個競爭型的未來人才,家長們請家教,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培訓班。以為只有「順應潮流」,孩子將來才能不落後於人,才能夠成才。
這種成才觀讓很多家長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失去了平衡。大多數家長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一個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無論他的感情多麼淡薄,心理多麼狹隘,精神世界多麼蒼白,實務能力多麼差勁,創新意識甚至為零,都會成為令家長驕傲、令他人羨慕的對象。而孩子一旦成績不好,家長就心急如焚,擔心孩子長大以後沒有出息,不能成才,於是對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對孩子的要求也就更為嚴苛。如此一來,孩子苦不堪言,家長吃力不討好。被迫接受「教育」的孩子,非但沒有像家長們希望的那樣成為所謂的「競爭人才」,還變得厭學、不負責任、逃避生活……結果得不償失。
故事一:
葉娜娜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是班上的小老師,熱愛學習,是老師心目中的「資優生」。但父母對她的期望過高、要求過嚴,葉娜娜必須每科都得考98分以上,少於98分就會受到責罰。
有一次,葉娜娜的國文只考了95分,雖然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媽媽仍不滿意,嚴厲地批評了她,說她不認真,如果夠認真,不應該只考95分。
父母的嚴厲讓娜娜的心理壓力很大,她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績,學習絲毫不敢怠慢,一旦有哪位同學考得比她好,她就會恐慌、嫉妒。漸漸地,她感到力不從心、疲憊不堪,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對學習也產生了厭倦。另一方面,隨著學習成績的下降,她的嫉妒心也變得越來越強,有時候甚至暗暗咒罵考試比她好的同學。
故事二:
葉松從小就是同儕的榜樣。他在班上各科成績都得第一名,人也很懂事、乖巧。因此,老師特別喜歡他,家長也引以為豪。
葉松的變化是在國中以後。
靠著自己的努力,葉松終於考上了一所明星高中。這所高中資優生多,加之課業繁重,葉松慢慢覺得有些吃力了!
第一次月考,他居然排到了班級的第11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當然,這個班上的孩子全是資優生,葉松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但葉松自尊心強,受不了這個打擊,也不懂得分析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小學有所不同。因此,他一下子迷惘了。
回到家裡提及此事,爸爸媽媽也覺得有點丟臉,狠狠地責罵了他,這讓葉松覺得更加難過。
後來的幾次考試,雖然葉松都很努力,但還是沒辦法像小學那樣獲得第一名。漸漸地,他越來越失望,對學習也失去了信心!
如果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的話,那麼,娜娜和葉松無疑就是家長眼中爭氣、有出息的孩子。可就是因為家長過分看重成績,讓孩子沒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缺乏承受失敗與挫折的能力,以致最後那點依靠成績和名次建立起來的自豪感分崩離析了,不是變得性格扭曲,就是從此一蹶不振。這都是家長過分看重成績造成的悲劇。
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他們在校學習期間成果考核的一個代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掌握知識的狀況,但它絕對不能和成才畫等號。一個孩子今後能不能成才,並不在於現在孩子在課堂上回答了多少問題,考試成績是否名列前三名,是否擅長很多種技能;而在於他是否有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是否有持之以恆的毅力,是否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否有強大的抗挫折和抗壓能力,性格是否樂觀幽默,是否有親和力等。相對於成績才是「真理」,這些人格特質更加重要。
未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應該是品德、健康和才能兼具的人。不重視身心健康,孩子可能成為廢品;不重視智育,孩子可能成為次品;不重視德育,孩子可能成為危險品。因此,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綜合教育,要培養的也應該是綜合性的人才。這種綜合性的人才應具備以下特點:
■他(她)是一個人格健全、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鬥志的孩子。
■他(她)能夠自己處理遇到的任何事情,而不會總是寄望於別人。
■他(她)有很強的感受力,熱愛生活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他(她)有同情心,能體諒別人。
■他(她)耐挫折能力強,有上進心、有責任心、有熱忱。
■他(她)有自信心,自我意識強。
■他(她)有判斷能力,不會盲目地和別人比較。
■他(她)懂得自己在做什麼,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並不一定學習成績優秀。
■他(她)有很強的實務能力、思考能力、自主獨立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態。
總之,家長應該多角度地看待孩子的成才問題。因為「人才」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型。每一棵大樹都有它們各自的姿態,如果我們非要說哪一種姿態才是「最美」、「最佳」的,那顯然不合時宜。
因此,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不能考到班級前三名,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因此否認孩子潛在的「能力」,也不要認為孩子將來就沒有出息。應該多了解、多觀察孩子在哪一方面有突出的「潛能」,如果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並且擁有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身心,那麼,他就是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3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