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 醫藥、衛生 / 中國醫學 / 中醫基礎理論

3911筆商品,188/196頁
中醫經典必讀叢書黃帝內經素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何永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黃帝內經素問》是《黃帝內經》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帝內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始終指導著中醫學的發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實用價值。《黃帝內經素問》共24卷,81篇,所論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陰陽五行、臟象氣血、腧穴針道、病因病機、診法病證、治則治法、醫備養生、運氣學說等,一直被視為學醫必讀之書。 由于《皇帝內經素問》成書較早,又經歷代傳抄翻刻,以致誤脫衍倒,文失
定價:108 元, 優惠價:87 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經絡發微: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研究及臨床應用(簡體書)
作者:王啓才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本書分八章,第一章概括論研究十二經脈以外經絡體系的重要意義;第二章至第八章對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根結標本、氣街四海分別從命名含義、循位部位、表現特點、生理功能、病理反應、相關喻穴、臨床應用和病例分析等8個方面予以論述。 作者對針灸醫學十二經脈以經絡體系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進行了精心探究,全書理論聯系實際,基礎指導臨床,體例嚴謹規范,層次井然有序,內容豐富多彩。對廣大中醫、
絕版無法訂購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簡體書)
作者:(清)張志聰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靈樞》與《素問》二者共成一部《黃帝內經》。《靈樞》最早的注本,宋元之前不可考,直到明代末年,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注本,即馬蒔的《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從而開《靈樞》注本之先河。《黃帝內經靈樞集注》是繼馬蒔後又一個注本,此本在吸收馬注的基礎上,“集同學諸公,舉《靈樞》詮釋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此本為康熙初年錢塘張志聰等集體創作,故謂之“集注”。張志聰為清代著名醫學大家。 本書作者多年來精
絕版無法訂購
黃帝內經靈樞經(簡體書)
作者:任廷華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權威的《靈樞經》影印本為底本,以中醫界普遍認可的有關《靈樞經》的多種校勘版本為校本精心點校而成。整理者對《靈樞經》全文進行了嚴格考證,采用標準簡體字、現代標點符號,本著準確、精練、明據的原則,在綜合分析各版本的校勘記錄后,融入了整理者的精僻見解,竟力褒揚正確的校勘,慎重鑒別不同校注,改正某些失當的詮釋,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原著的文獻價值。本書是中醫師、中醫藥院校師生重要的參考書。
絕版無法訂購
奇經八脈與針灸臨床:圖考‧組合‧驗證(簡體書)
作者:梅健寒; 楊玉華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氣象站是觀察大氣象的點;腧穴是發現經脈、奇經八脈的點。氣象變化萬千,自有他的規律性。匯集各地氣象站的資料,可以繪出天氣的預報圖。一座氣象站的資料決不可能揭示大氣中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現象及變化規律。單個腧穴主治同樣不能反映各經的起止、循行、交匯與交叉。 在經絡體系中,奇經八脈部分是一個研究的難題,有關的文獻記載,在許多著作中詳略差異極大,作者以《靈樞》、《素問》、《難經》、《針灸甲乙經》、《脈經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基礎理論精解(第2版)(簡體書)
作者:李其忠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為導向,對每一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闡述,既注意其淵源脈絡,更突出其實用意義,努力使本書既符合傳統的中醫理論,又切合現今的臨床實際,既能系統地介紹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又能為一般讀者所接受與理解。行文力求深入淺出,舉例力求通俗常見,希望本書能使瞭解中醫者得其概要,學習中醫者入其門徑,研究中醫者受其啟迪。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經典必讀叢書靈樞經(簡體書)
作者:劉更生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靈樞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之一,與《素問》共同構成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現存《靈樞經》共81篇,分為12卷,所論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有關問題,特別是對經絡腧穴和針刺方法的論述更為詳盡,為后世中醫學尤其是針灸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是古今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由于該書成書時代久遠,且歷經傳抄翻刻,字失其真,文有衍脫,閱讀有一定困難。本次整理以1956年人民衛
缺貨無法訂購
氣的樂章(簡體書)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6/09/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壓力和共振理論來類比血液在人體中的運作,從中醫的角度對人體的氣與經絡做出科學的解釋,從不側面論證了中醫基本理論的合理性和現代醫學的某些欠缺。不僅為長久以來破綻百出的西方循環理論找到一個新出口,也為中醫建立了一套現代化語言。 王教授的理論與中醫的精神極為契合,并能夠數量化于公式化,是先前倡導中醫現代化、科學化者所未達到的。這種以中國文化為根基,吸收了先進西方科技手段的創新理論,讓不懂中國傳統
絕版無法訂購
《黃帝內經》與中醫現代臨床(簡體書)
作者:趙進喜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日:2006/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系統整理《內經》有關人體生理、病理和各種疾病辨證、預防、治療、處方、用針的學術思想,著重介紹《內經》辨證思維方法在現代中醫各科的臨床應用和指導作用。分列《內經》理論體系形成及其研究方法、《內經》藏象理論、經絡學說、體質學說、運氣學說、病因病機理論、診法理論、治則治法理論、《內經》十三方與中醫現代臨床等部分,并就《內經》有關感冒、咳證、喘證、喘鳴、飲證、汗證、血證、心悸、胸痹、厥心痛、真心痛、不
絕版無法訂購
傷寒論選讀(簡體書)
作者:郝萬山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國際中醫藥、針灸培訓考試指導用書》既是國際中醫藥培訓應試備考的主要資料,也是各會員單位和其他教育機構進行中醫藥培訓的教材。涵蓋中醫、中藥、針灸、按摩推拿、正骨、中醫護理6個專業方向的28個科目。每一科目內容有“考試大綱”、“應試指南”和“習題”三部分。“考試大綱”列述考核知識點,包括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認知層次,是編寫“應試指南”和應試者備考的依據,也是考試命題范圍的界定。“應試指南”是對考試大
絕版無法訂購
經絡腧穴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富春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中醫藥學是以中國傳統的社會歷史文化為背景的醫學體系,又稱中國傳統醫學。中醫藥學理論獨特,自成體系,文獻豐富,經驗寶貴,療效確切。數千年來,中醫藥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發揮著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也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健康和世界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世界各國人民對中醫藥的需求不斷增加,中醫藥學知識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應用中醫藥防治疾病逐漸被更多的民族和人群所接受,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實用中醫氣病證治(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陸拯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中醫氣病證治專著。全書共5篇,計27章。基本理論篇主要分述占代哲學氣說、《內經》氣論、歷代醫家對氣的論述和氣的分類與功用等;治療方法篇分述從氣論治的意義和治氣具體方法;氣藥氣方篇分述補氣、清氣、溫氣、調氣、斂氣之藥物和方劑;證治綱要篇主要分述氣虛證、氣實證的辨證治療,六淫病、七情病的從氣論治等;臨床應用篇闡述氣學說在內、婦、兒科中的應用。最后附有“氣的現代研究”,包括氣的實質研究和臨床研究。
定價:234 元,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基礎理論(簡體書)
作者:郭霞珍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中醫教材是培養中醫人才和傳授醫學知識的重要工具,高質量的教材是提高中醫藥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與改革的意見》的精神,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教材的質量,更好地把握新世紀中醫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讓高等中醫藥院校有足夠的、高質量的教材可供選用,以促進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繼承創新、發揚光大中國傳統醫學,讓學生在規定的課時內,牢固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
絕版無法訂購
《內經》的思考(簡體書)
作者:張登本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東方傳統文化”為切入點,運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全新視角解讀《內經》的主要理論,使其中所傳載的豐富生命科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對《內經》理論體系進行了一次較深刻的文化解讀和醫學理論知識的系統剖析。該書在剖析其中的相關醫學知識的同時,著重解讀其中所述醫學知識發生的社會、人文、天文、歷法以及臨床實踐的相關背景,盡可能地還原其所傳載醫學知識的精髓和真目,使那些想要了解其中主要醫學內
絕版無法訂購
黃帝內經素問新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國印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06/08/01 裝訂:平裝
中醫經典《素問》,光照醫學千載。新編為了方便學習應用,將原篇次進行調整,分為診治、疾病、討論、養生、運氣諸編。新編參用現代醫學用語,酌用現代醫學知識,對歷代注解認識不同者,提出個人新證。非敢因古賢標新,但愿與時師討論,為本書編寫由衷。討論、爭鳴,為學術理論發展繁榮的進行曲。敬請岐黃師友,難證此編。
定價:156 元,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華經絡學(簡體書)
作者:王鴻謨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06/07/01 裝訂:平裝
經絡系統是人體客觀存在的獨立聯絡系統,具有遠程循經聯系功能,只要對經絡經穴進行刺激,就可以遠距離調整人體幾乎所有生理功能或病理變化。 由于營氣流注的統治束縛,經絡系統與血脈系統混淆,經絡理論兩千年來未能統一,也一直沒有顯著進展。作者結合手五里穴禁刺原理、經脈環狀聯系、經絡氣血多少、迎隨補瀉法等探討,論證指出:營氣流注理論自相矛盾、脫離實踐,違背人體生命規律、也違背基本科學常識,必須否定,從理論實踐
絕版無法訂購
《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簡體書)
作者:張橫柳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06/07/01 裝訂:平裝
張仲景和他的《傷寒論》是中國古代醫學史上的名家名著,仲景世稱之為“醫圣”,而《傷寒論》又榮列為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它是東漢末闡述外感疾病及雜病辨證論治的一部專書,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藥系統完整而又理論結合實際相當完善的醫學古籍,成為歷代習醫者和業醫者的必讀之書, 本書以宋代林億所校正《傷寒論》22篇中的10篇為據,計有原文398條,從全書系統及六經方證作整體地分析、對比與概括,力求體現《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基礎理論縱橫解析(簡體書)
作者:李其忠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06/02 裝訂:平裝
本書以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為導向,對每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進行闡述,在注意縱向梳理其淵源脈絡、闡述其確切內涵的同時,更力圖橫向突出其實用意義,解析其證治價值,汲取現代研究成果。本書內容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注重臨床實際。文字深入淺出,舉例通俗易懂,能使了解中醫者得其概要,學習中醫者入其門徑,研究中醫者受其啟迪。本書依據內容類別而分列成篇,每篇之中再分設專題,逐一論述闡釋。各專題之間,既相互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臨床心理學(簡體書)
作者:張孝娟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精裝
本書分為上、中、下及附篇,上篇簡要介紹了中醫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發展源流、病因病機診斷與辨證及常用治療方法;中篇以中醫病名為綱,系統介紹了郁病、癲狂等13種與心理疾病密切相關病證的辨證論治;下篇系統介紹了40余種心理障礙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附篇陳列了常用心理療法治療藥物及護理規程。全書緊扣中醫心理學之臨床主題,從臨床診療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與心理疾病相關的病證和心理障礙疾病的辨證施治,理
絕版無法訂購
傷寒論(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培生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平裝
《傷寒論》是學習中醫的必修課,是從基礎到臨床的橋梁。教好《傷寒論》、學懂《傷寒論》、活用《傷寒論》對中醫從業人員至關重要。本書的編寫目的正在于此。 本書由上篇、下篇和附篇三部分組成。由長期從事教學一線的資深專家、教授共同編寫,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保留并豐富老師必教、學生必學的內容,如:原文、詞語、解釋、重點分析、選注、方藥、方論選、按語、小結等,突出對《傷寒論》原文的解釋與理解;同時補充完善應用范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 1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