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滿額折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30 元
優惠價
85536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教授逝世三周年紀念
★傳承自上古療法的「」,為何從轉為「異端」?

 

|專文推薦|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陳元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起源於上古醫療的,是後世療法的起源?
◇曾為之一,卻被視為招搖撞騙的騙術?
◆令人嘖嘖稱奇的療效,究竟是真還是假?

 

在未有系統性醫學的時代,難治疾病常被視為因鬼怪作祟而生,因此多以禁鬼驅疾等法術作為醫治手段,使用療法為核心的「」,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神祕的術式、奇妙的效果,不僅吸引眾人爭相求治,也被官方列為之一。但隨時間進展,不僅被官方除名,也漸被視以術愚人的騙術;的形象與地位,為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是正統,還是異端──的歷史起伏】

傳承自上古療法的,自先秦時代便通行於民間,並在隋代被納入官署,成為正統醫療體系的一環。但嚴苛的鍛鍊方式,以及士人對療效的質疑,使其面臨人才短缺、遭官方除名的困境;與此同時,民間藉由「術」惑眾斂財之例接連發生。原為之一的,竟轉為誣民惑眾的騙術,如此巨大的轉變,是社會變遷使然,還是政治角力下悲劇?作者以豐富文獻、嚴謹考證,追溯的歷史脈絡、梳理療法的形象流變,完整詮釋於千年歷史中的起落史。

 

【從醫學、社會、宗教等多重視野,全面剖析「」】

除了考證的歷史淵源及相關文獻,本書亦從醫學、社會,以及宗教等多重角度切入,探究各朝代對的態度、剖析社群對的觀感,並蒐羅近代中國科醫者以、符法行醫之實錄,不僅重現的神祕面貌,更為後世研究留下珍貴史料、拓展新視野。期盼讀者能從中見證從「正統」到「異端」的歷史進程,一同認識源自上古時代的「神乎其技」。

作者簡介

(1960-2021) 

出生於臺灣雲林。臺灣大學歷史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學術研究領域為宗教史、醫療史、文化史、數位人文學。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紅色印象》、《漢代的巫者》、《巫者的世界》與《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陳元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編輯說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級研究人員 陳藝勻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業師林富士先生常以巫者自況,認為歷史學家的角色在現代社會中如同「薩滿」(shaman),捨離自身遨遊異界,將他界的景象、知識轉知此界,是一名「溝通者」。若論巫者的特質與任務,是關懷人類的生命困難與痛苦,從事「史」、「醫」、「祝」三個面向的工作,此亦符應了富士老師的學術研究:以中國宗教史為主軸而展開,兼及醫療史、疾病史和文化史,探詢人應對苦難之道的古今之變與群體差異, 其中投入最多心力的是探討疾病(瘟疫)帶來的衝擊,以及宗教和醫療方面的回應。先生從疾病與身體的角度切入,觀察兩者之間的交會處,讓「宗教醫療」在醫療文化史領域中成為一個受到矚目的課題。

祝由」研究,源於先生在多年研究中國宗教史的過程中,發現任何宗教想要在中國社會中立足、發展,都必須能滿足「醫療」上的需求,而事實上,無論是大規模的瘟疫,抑或是個人肉體的病痛,或是精神方面的失常,乃至於群體或個體心理上的恐慌與憂慮,中國人也習於尋求宗教人物的救助或巫術性的治療,其中「符咒」便是常被使用的醫療方法。因此,先生將「符咒與醫療」作為貫穿古今的通史式專題研究課題之一(其他三者為巫覡、檳榔、精魅), 先後以「中國治病符之研究」(2007.8-2010.7)、「『祝由科』興衰考」(2016.8-2019.9) 為題,執行科技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期能系統地探討中國治病符咒的起源與發展過程。由於治病符在中國社會中曾廣為各種宗教人物以及部分醫者所運用, 歷代留存至今的治病符, 散見於醫學典籍、敦煌文獻,與道教、佛教等宗教文獻和考古文物中。面對龐雜的資料,先生遂先著力於中國醫學中的「祝由科」,探討咒術療法在中國醫學體系中的地位及其盛衰興亡的變化。與此同時,發現到醫書所收錄的大量治病符與道經經典所載者有高度相似性,於是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王祥安博士協助下,於2020年啟動「道藏圖像資料庫」建置計畫,凡道藏所載之圖像,不論類型、目的或內容,均予以擷取、著錄、建檔,希望藉由建立基礎資料庫並數位人文研究方法,透過治病符咒(圖像)延展醫學與宗教相關問題的探討。此構想由史語所林聖智研究員和王祥安博士續成,2023年得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創新計畫補助,執行「符圖與醫療之數位人文研究」,初步完成宋元時期的「道教符圖資料庫」,為宗教與醫療史研究或是道教研究帶來嶄新且具突破性的取徑。

祝由的出版計畫,是富士老師罹病後工作清單中的首位,書稿主體也大多完成於2020年前後,另有〈「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2012)和〈「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2013)兩文。書稿目次曾於20211月於史語所講論會中,與〈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同時發表,以「語言的歷史」、「科目的歷史」、「正統的範式」、「傳統醫學社群的聲音」、「近代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等章節安排,完善關於祝由科興衰史的構想。整體內容不僅悠遠綿長,貫通上古到近代,同時也是跨領域的,從語言、思想、醫學、制度乃至社會形象;另一方面,透過祝由多元形成過程的闡述,先生也展演了如何做「小歷史」,包含思考與方法。

編者謹遵先生留下的構想與理路整理書稿,編纂過程有賴張瑜庭小姐細心校定。此書之出版,得力於史語所李貞德所長、陳熙遠研究員與蕭遠芬小姐的奔走規劃。若先生執筆為序,定當致上感謝之意。於今年(2024)完成此書的編輯出版,相信對先生而言也別具意義。先生曾言,受業於杜正勝院士以來,未曾錯過其給予的溫暖、愛護、指點與鼓舞。時值《眉壽與長生》再版之際,謹代先生藉此《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一書,從「疾病與醫療」的角度回應關於生命的理解與實踐,同時,敬賀杜老師八十壽誕。

最後,古代巫者之為醫,不是只有開藥或施術,其以身祭天,用言行為社會大眾帶來平安,也是一種醫療,不啻為「大醫王」。從學先生二十餘年的時光中,師無論在身膺學術重擔時,在遭逢親友相繼離世、乃至罹病等種種困頓苦厄之際,始終謹慎勤懇地投注在研究工作上,以身教導處事之則;面對我們各種研究、工作、或生活的疑難,總是放下自己的身心艱難,以智慧開解、醫治了茅塞之心。師治學嚴謹,弟子總兢兢業業以對,然心中感激與孺慕之思實難以言表。富士老師作為溝通古今的「巫者」,遇事不疑無懼、勇於承擔的智慧、面對生死的豁達,「施無畏」,始終以光照引領著我們的學思與立身。

 

自己亮了,世界就有光。(林富士2003419日)

 

弟子 藝勻 謹識

西元2024522日,小滿,寫於史語所

目次

推薦序 杜正勝
推薦序 李豐楙
編輯說明 陳藝勻

 

導 論

 一、被忽視的歷史
 二、被刪除的記憶/技藝
 三、探索之必要 

語言的歷史──「祝由」釋義

 一、辭典的定義
 二、經典的注疏
 三、「祝說病由」析論
 四、現代文字學與語言學家的看法
 五、結 語 

科目的歷史──宋元明清的醫學科目 

正統的範式──官方「祝由科」的內涵

 「祝由科」醫學文獻及其傳習
 「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
 試論《聖濟總錄》的編者 

傳統醫學社群的聲音──醫者與士大夫對於「祝由科」的態度

 一、引 言
 二、隋唐至兩宋時期(西元六至十三世紀)的主流聲音
 三、元明時期(西元十三至十七世紀)的多元聲音
 四、清代(西元十七至二十世紀)的褒貶
 五、結 語

 清代民間祝由科的醫者群像──傳統文獻的描述與刻畫

 一、引 言
 二、「祝由科」醫者的醫療事例
 三、「祝由科」醫者的人群特色
 四、祝由術與對治之病
 五、結 語 

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

 一、引 言
 二、祝由科醫者的醫療活動
 三、祝由科醫者「人群學」分析
 四、結 語 

騙術與邪術──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二

 一、引 言
 二、負面新聞中的祝由
 三、輿論對於祝由科的批判 

雜揉與堆疊──民間祝由科文本的「後設資料」

 一、引 言
 二、祝由醫者與宗教人士的「祝由書」
 三、專業醫家與士人的「祝由方」
 四、結 語

 結 論

 一、誰是祝由?浮浮沉沉的技藝
 二、誰主浮沉?宗教、醫療與政治的糾結
 三、誰是主體?痛苦、無知與絕望的病人

附 錄

書摘/試閱

官方「」科在1571年被廢之後,始終不見恢復設科。不少明清醫者和士人也常說此科已經「不傳」、「無傳」,「科」似乎從此絕矣!不過,也有一些明末的醫者說「民間」尚有傳承,清代和民國初年的傳統文獻也指出湖廣等地「風俗耑」、「有科」;近代新的傳播媒體(如報刊、雜誌),也有「」科醫者刊登「廣告」,以「」療病「不用針刀、不用藥物」為號召,有時還會以「被治癒病患」的名義刊登「謝詞」。綜合傳統文獻和近代報刊的資料來看,官方「」科廢除之後,的確還有一些民間的「」科醫者活躍於清代和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這證明「科」的傳統一直到二十世紀上半葉都未完全斷絕或根除。

在傳統中國社會,任何一種專門知識(技藝),若能生根、發展,除了要有知識社群的投入與認同,還必須滿足特定的社會、文化、經濟需求,而且,還必須獲得官方的支持,至少是容許。科的興衰廢立也是如此。科的技藝源起於先秦和秦漢時期的巫醫、巫祝的醫療傳統,到了隋唐時期,在官方的主導下, 進一步吸收魏晉南北朝新興的道教和佛教的療法, 並以「咒禁」為名開設專科,設官分職。兩宋時期,因更加強化、吸取道教的符法,此科更名為「書禁」科,並利用《黃帝內經》的理論,企圖將偏向宗教療法的術轉化、整合到官方的醫療體系中。元明時期則結合隋唐「咒禁」科和兩宋「書禁」科的內容,設立「書禁」科(一般簡稱「」科)。此科雖然在1571年被廢,但是,從晚明一直到民國初年,民間仍有傳承和發展,而且也獲得不少醫家和士人的認同與支持。不過,時移事變,晚清之後,「」科不僅要面對傳統法律的禁令和部分士人的批判,隨著西學引進,新世代的知識分子高舉「科學」的旗幟,利用著述、教育、輿論和政治影響力,企圖「改造」傳統中國社會的「迷信」行為與習俗,「」科也深受打擊。而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新中國」的統治者,也多是「科學」的支持者,因此,「」科醫者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很難有立足之地, 他們的身影及其新創的「」科文本都逐漸在我們的視野中隱沒,「」科的歷史似乎也日漸成為模糊的記憶。不過,弔詭的是,從1990年代開始,我們卻發現,竟然有一些中國的中醫師開始重新評價「」科,企圖從「心理治療」、「精神醫學」的角度借鑑古老的「」術,甚至主張要將術推廣、運用於臨床治療,或開始訓練現代的科醫師。這也許只是一時的「逆流」,但也顯示「」科確實是一個不斷演化、生命強韌的醫療傳統。

從元世祖中統二年開始,「」(或「書禁」)便成為官方「醫學十三科」的科目之一,大約到明穆宗隆慶年間被廢除,然而在民間「」科的傳統一直到二十世紀上半葉都未斷絕,我不免好奇:「」何以會成為官方醫學的科目名稱?其具體內涵和隋唐時期的「咒禁科」、兩宋時期的「書禁科」,以及佛道二教的宗教療法有何異同?「科」被廢除的緣由如何?「科」被排除於官方醫學體系之後,其專科的醫者或術是否也隨而消逝?至今是否仍有傳世的「科」文本或術?本書主旨在考察「科」的形成、發展與衰微的歷程與緣由,依序探索下列問題。

首先,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中國醫學科目從隋唐到元明時期的分合變化。我認為醫學分科不止代表醫療知識的專業分化,也反映了醫者社群的壯大與分工。此外,這往往也涉及教育制度與官僚組織的變革,甚至是知識典範與文化風潮的移易。

其次,我借用「知識考古學」(archaeology of knowledge)的概念,探討元明時期「科」如何形成,並將分析此一科目的核心文本、具體內涵、邊界畫分、知識積累與技術擴散,以及支持或建構此一體系運作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網絡。

接著,我探討「科」在明代中晚期被官方醫學剔除的緣由。一方面從知識發展的「內在理路」或實質運作著手,分析其醫者養成、技術傳承、臨床運用等方面的內在限制;另一方面則從其「外緣因素」著眼,分析「科」醫者所面對的「同業競爭」(包括其他科別的醫者、通曉「」術或療法的宗教人士),以及政治、社會和文化環境的變遷。

此外,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結合地方志的資料,分析明清時期「科」醫者的時空分布。

最後探討「科」在喪失官方支持或脫離官方控制之後的存亡問題,考察「科」醫學文本的離散、重組與再現,討論「科」醫者與醫術所引發的「社會評論」與「政治介入」,並分析「科」醫學的現代評價或「現代轉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53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