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藝術設計 / 總論

3184筆商品,16/160頁
漫遊按讚藝術史:在地作者群,用讀者視角寫出我們按讚、分享的藝術故事
滿額折
作者:漫遊藝術史作者群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2022/05/06 裝訂:平裝
翻新想法的非典型藝術史在地作者群帶路用讀者視角,打開藝術好奇&視野▌按讚點閱轉分享=我們最想讀的藝術故事 ▌從台灣美術、藝術史到藝術市場,條條大路通藝術這些藝術趣文,網友按讚分享●看在地作者群如何從看畫的人,變說故事的人●分享他們不為人知的快問快答▌這些故事,大家都按讚,不知不覺走入藝術史 認識藝術史,為什麼一定要話說從頭?台灣美術史,經過學者長年努力,不斷見證出土哪些動人的土地故事?學者顏娟英為何從佛教轉向台灣美術?《少女》、《甘露水》如何百年後重見天日?黃土水如何雕出台灣藝術的里程碑?擅長花鳥畫的呂鐵州,為何畫下台灣梅花鹿?中國文革時期竟然有芒果崇拜?誰的畫作,讓張大千一眼入魂用他的字號為畫室命名?清末民初的基督教海報,有哪些中西合璧的趣梗?佛洛伊德也愛藝術?他如何診斷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創作歷程?西洋風景畫到底都在畫些什麼?台灣現代大樓為什麼愛用古典裝飾?水族箱造景其實與中國山水意境異曲同工?去英國別再只去大英博物館,英國鄉間別墅更迷人?藝術行銷出奇招,竟推出旅遊套裝行程,讓觀眾夜宿美術館?▌2016年開張,中央大學師生合力創建藝術知識普及網站2016年創立的藝術共筆部落格「漫遊藝術史」,6年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人文知識。網站建立始於一場校友回娘家聚會,大家有感於人文社會學科建置知識普及網站蔚然成風,例如:哲學哲學雞蛋糕、芭樂人類學、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菜市場政治學、故事、法律白話文運動等,唯藝術史尚未有一個電子園地。於是,中央大學藝研所師生便自告奮勇,加入這股數位科普教育的趨勢,花了一個暑假籌設「漫遊藝術史」部落格。從網站名稱、內容題材、廣邀專業作者、尋找補助經費,到設計刊頭版面、聯繫合作媒體、社群行銷等,在師生們的腦力激盪和分工合作下,終於在2016年秋天水到渠成,正式開張了。漫遊藝術史網站,累積300多篇PO文,用超連結的方式,讓讀者好奇導回藝術史,由讀者主導連結新路徑。這是一本翻新你認識藝術的非典型藝術書。書中文章,許多都是網站中點閱率高,備受讀者青睞的趣文。用心考量內容題材的易讀性,作者是否以簡潔友善的文筆,清楚傳達一個藝術史的課題、觀點、現象或敘事?這一次,認識藝術不必被框架限定,我們可以用更具啟發性與自由的方式,走入藝術花園。▌條條大路通藝術,認識藝術從好奇開始所以你好奇,大家都對哪些主題超級感興趣嗎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漫遊怪奇藝術史:從怪奇小路,走進藝術史的冷知識和驚嘆號!
滿額折
作者:漫遊藝術史作者群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2022/05/06 裝訂:平裝
佛陀頭頂突起是什麼? 夏娃給亞當吃了什麼好東西? 新聞浮世繪,比X果日報更精彩? 韓劇鬼怪家中的梅瓶,很厲害? ▌好奇點閱按讚轉分享=認識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 別本不講的有趣故事,這裡都有 ●最好奇的藝術冷知識● 讓我們從怪奇小路、條條秘徑,走進藝術史的驚嘆號! ▌這些怪奇故事,大家按讚分享,不知不覺走入藝術世界 佛陀頭頂突起到底是什麼?藝術界也有魯蛇?確定是蘋果嗎?夏娃到底給亞當吃了什麼好東西?魯本斯的女神身體,為何充滿橘皮?!中國失意文人,如何從編輯出版另尋出路?浮世繪如何成為報紙新寵兒,報業促銷全靠它?杜勒的版畫《男子浴場》,是充滿同志情慾的男體春色圖?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為何常見美麗的瘋狂女子?19世紀的電影特效特別愛玩斷頭梗?林肯遇刺身亡,妻子委託拍攝亡夫的靈魂照?中國大芬村如何成為複製畫的產地,創下數十億人民幣的交易額?精靈為何是藝術史上難以忽視的一族?韓劇鬼怪裡,有最值得認識的韓國藝術國寶?用動漫元素創作的攝影家,創意無極限,超乎你想像? ▌2016年開張,中央大學師生合力創建藝術知識普及網站 2016年創立的藝術共筆部落格「漫遊藝術史」,6年來以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人文知識。網站建立始於一場校友回娘家聚會,大家有感於人文社會學科建置知識普及網站蔚然成風,例如:哲學哲學雞蛋糕、芭樂人類學、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菜市場政治學、故事、法律白話文運動等,唯藝術史尚未有一個電子園地。於是,中央大學藝研所師生便自告奮勇,加入這股數位科普教育的趨勢,花了一個暑假籌設「漫遊藝術史」部落格。從網站名稱、內容題材、廣邀專業作者、尋找補助經費,到設計刊頭版面、聯繫合作媒體、社群行銷等,在師生們的腦力激盪和分工合作下,終於在2016年秋天水到渠成,正式開張了。 漫遊藝術史網站,累積300多篇PO文,用超連結的方式,讓讀者好奇導回藝術史,由讀者主導連結新路徑。這是一本翻新你認識藝術的非典型藝術書。書中文章,許多都是網站中點閱率高,備受讀者青睞的趣文。用心考量內容題材的易讀性,作者是否以簡潔友善的文筆,清楚傳達一個藝術史的課題、觀點、現象或敘事?這一次,認識藝術不必被框架限定,我們可以用更具啟發性與自由的方式,走入藝術花園。 ▌條條大路通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認識藝術就該先好奇再開始 你好奇大家都對哪些主題超級有興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佛像頭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像極了怪獸
滿額折
作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出版社:桃園市立美術館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精裝
在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舉辦的《像極了怪獸》展覽中,展出李小鏡、吳權倫、曾麗娟、林介文、林威丞及黃贊倫等六位藝術家的創作。藝術家們將物種轉化與再詮釋,呈現種種活潑、幽默、誇張、浪漫或詭異而猶似怪獸的形象。本次展覽專刊邀請插畫師重新詮釋展出作品,期望以具童趣地插畫方式引領孩童了解作品並獲得啟發。
定價:650 元, 優惠價:85 55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2022藝術新聲:藝術學系優秀畢業生推薦展
滿額折
作者:陳佳君-總編輯  出版社:臺中市文化局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平裝
一年一度「藝術新聲」將於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一)至(七)熱鬧登場。展覽集結了國內外多所藝術學系: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元智大學、清華大學、東海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嘉義大學、臺南大學、臺南藝術大學及高雄師範大學等,跨地域的藝術學子共同聯合展出,透過眾多優秀的作品、創新的媒材,具備著傳統、現代、後現代與當代的精采紛呈,在大墩文化中心的7個展場展現他們的新創意,除表現獨樹一幟的藝術語彙外,各校系不同的藝術風貌和特質也在此匯流交集,展現年輕新秀的藝術創新理念,將激盪出最精采絕倫的藝術新浪花,讓我們一起來期待他們嶄新的生命力吧!
定價:350 元, 優惠價:85 2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第二十屆風城美展
滿額折
作者:新竹市文化局  出版社:新竹市文化局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精裝
風城美展每年邀請新竹地區在地資深藝術家及新竹美展竹塹獎歷屆得主共同展出,每件展出作品都代表著藝術家們筆耕硯耘的豐碩成果,本次參展作品高達103件,參展類別包含書法、水墨、膠彩、油畫、水彩、攝影、綜合媒材等七大類,多元媒材、跨領域藝術創作齊聚一堂,亦是風城美展開辦二十屆以來最多參展數量的一次,可以感受出新竹地區許多藝術家對風城美展的重視與認同。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110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優勝作品專輯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出版社: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平裝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起源於學生美展,現已邁入第70個年頭,一直以來都是各級學校學生們藝術創作發表的重要賽事。110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項目包含繪畫、西畫、平面設計、水墨畫、書法、版畫及漫畫等7大類、共55組,經縣市初賽評審獲選送至本館參與決賽者總計8,673件。復由本館邀請49位決賽評審委員,以其專業、嚴謹、公正之態度,評選出特優、優等、甲等作品363件,獲獎實屬難能可貴。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百分百錯覺
滿額折
作者:郭姿瑩; 游如伶  出版社:台北市立美術館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精裝
本書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策畫之《百分百錯覺》展覽專輯,該展示自2022年3月19日至8月28日起於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展出。我們常說眼見為憑,意思就是只有自己用雙眼看到的事實,才能相信。然而,我們的眼睛真的這麼可靠?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就等於真實嗎?在古希臘故事中,畫家宙克西斯(Zeuxis)和巴赫西斯(Parrhasios)進行一場繪畫比賽,宙克西斯所繪的葡萄極為逼真,吸引鳥兒飛來啄食,當他想要掀開覆蓋在巴赫西斯畫作上的布時,卻發現那塊布料就是畫作本身。這種以錯視畫法(Trompe l'œil)再現景物、欺瞞視覺的繪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極為常見。直到當代,仍有不少藝術家致力於創造「視覺上的錯覺」,以仿真的技巧,再現生活中的物事,但模仿真實並非創作的目的,也不再是一較高下的標準。當代藝術家嘗試以幽默、挑釁或奇特的手法,挑戰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他們不滿足於描繪眼前所見,更令他們感興趣的,是大腦既有的認知、視覺特性引起的錯覺,甚至「什麼是真實?」這個哲學大哉問。藝術家們各顯長才,使用多種「小技巧」,就像開個小玩笑,在作品中探索錯覺可以如何發揮想像力,顛覆慣常認知。「百分百錯覺」一書即從Trompe l’oeil的概念延伸而來,以擬真、錯覺與真假相生的模糊邊界為場景進行展出或現地製作,邀請司徒強、利安摩根、周珠旺、袁廣鳴、澤拓、廖昭豪、廖建忠及謝佑承等8位來自台灣、日本及加拿大等國藝術家,共計收錄組作品。真的?假的?歡迎你帶著這些提問,盡情體驗當代藝術家為你打造的奇幻世界,在參與、體驗、玩耍中,在情緒被挑起的瞬間;在視覺與既定印象的錯位中,在生活經驗的擾動中,激起對於「眼見為憑」及「真實」等概念的重新思考。藝術家:司徒強、利安摩根、周珠旺、袁廣鳴、澤拓、廖昭豪、廖建忠、謝佑承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5 38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透過素描學習美術解剖學
滿額折
作者:加藤公太  出版社:北星出版社  出版日:2022/05/03 裝訂:平裝
最近包括美術解剖學在內的插畫技法書,似乎有很多讀者會透過臨摹書中刊載的插圖來學習。本書也是為了像這樣喜歡動手學習的讀者們而編纂的入門技法書。PART 1 目標是「以最快速度學習美術解剖學」,將解剖學的內容總結成美術解剖學書中最精華不到40頁的篇幅,同時有系統地網羅了一連串運動器官的構造解說。PART 2 總結了「美術解剖學的小訣竅」。在依照部位整理的小訣竅(觀察方法的訣竅)中,分別解說了記住後就能幫助提升觀察力的內容。另外,還提出了運用簡單的骨骼圖和手部的解剖寫生等幾種透過動手實踐來記憶的方法。PART 3 是以「解剖速寫」為主題,提出了將美術解剖學應用於速寫(短時間內快速描繪的寫生)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適合透過速寫來學習人體的讀者,也因為不需要描繪陰影等細節,可以讓漫畫家和動畫製作者加以運用。PART 4 提供一種從穿著服裝的人像中導出裸體速寫的方法, 並將其稱為「著衣裸體速寫」。以這個方法進行練習的話,就能在進行穿著服裝的人物畫表現的同時,在著裝的人像上面進行人體結構的確認。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框框外的形狀是框框: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日間學士111級畢業專刊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  出版社: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平裝
定價:1000 元, 優惠價:1 100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This is達文西
滿額折
作者:祖斯特‧凱澤-作; 克莉絲汀娜‧克里斯托弗洛-繪  出版社:天培文化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平裝
「畫家腦中納有宇宙,手中握有乾坤。」──李奧納多.達文西李奧納多.達文西,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知識淵博、涉獵範圍極廣,他既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還是生物研究者、歷史學者、理論家、政治家……然而,他一生居無定所,漂泊各國,周旋於政商富賈之間,一幅畫從創作之初到完成可能歷經十數年,然而他的神祕與獨特的世界觀,讓眾人皆願耐心等待大師之作,無所怨懟。藝術史學家祖斯特.凱澤鑽研文藝復興時期與達文西等重要藝術家已有多本重要著作,這次他與插畫家克莉絲汀娜.克里斯托弗合作,以精簡扼要的文字與活潑鮮明的圖像,演繹達文西充滿傳奇的一生。
定價:280 元, 優惠價:79 22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范布倫之星:202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滿額折
作者:崔綵珊; 陳亜伶-執行編輯  出版社:高市美術館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精裝
「范布倫之星」是福爾摩斯劇中一顆關鍵破案的超新星,但現實中卻是一顆因劇情而虛構出的星星。回到遠古航海時期,星星在南島文化中是指引前行的光,但同時也是靈魂最後的歸處,所以在達悟文化中有一說是:星星是「天上的眼睛」。2021年,第11屆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面臨了世界的變革,因疫情而導致的港口卡關、航運阻塞,以及全球性缺料缺櫃等。在一櫃難求的狀態下,讓我們一再省思過往的經濟模式與生活態度,透過「范布倫之星」為想像,開展出一種「不在場的貨櫃」意象,藉由類貨櫃媒材的使用,保存了貨櫃的靈魂,也翻轉了貨櫃過往的厚重感,創造出一種航向新世界的輕盈,及帶出人們對於未來的期盼與希望。「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星星」,在後疫情的時代中,除了以更謙卑的姿態來面對及回望自然外,更要讓內在的星光,重新引導我們看見未來的新盼望。而202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范布倫之星」,將以一種穿越過往與未來的意象,藉由「光」來乘載城市的回憶與希望,織界出銀河星空下的一花一天堂,同時也開啟了寰宇世界與地球母土間的篇章。
定價:600 元, 優惠價:85 510
庫存:3
圖解中國史:藝術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米萊童書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精裝
熱情推薦 Cheap∣歷史YouTuber 金老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照筆畫順序排列) 從生活中發現大歷史!百幅插畫還原歷史畫面! 多面向看歷史,拒絕僵化思想,讓孩子提升思考能力!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藝術」歷史、文明史的知識繪本,本書以「藝術」為切入點,以中國歷史為線索,以具有代表性的專門史為脈絡,經過歷史學家的嚴謹的考據,加上寫實有趣的繪畫,以新穎的角度為孩子描繪和詮釋中國古代藝術的變遷歷程。 從生活中探索歷史的縮影,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讓孩子輕輕鬆鬆了解中國歷史。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物中以小見大,洞悉中國的歷史朝代的更迭、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大變遷。 在創作過程中,本書專注於繪畫和內容的同時,由多面向的趣味知識來構建孩子的歷史知識庫,讓孩子輕鬆玩讀歷史,精準覆蓋學校課本所不足的歷史知識,輕鬆學習到歷史知識、人文故事,以及大量有趣的冷知識,為孩子開啟一扇輕鬆了解中國歷史的大門。 ◎本套書以平易易知的文字,如臨其境的繪畫,詮釋中國古代城市、商貿、藝術、通信、服飾、房屋、交通、飲食的變遷歷程,是一套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史的優秀讀物。 ――中國文化史學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馮天瑜 ◎這套書從生活中去探索歷史的縮影,經過學者們的嚴謹考據,用生動的繪畫和文字,為孩子築起一座歷史博物館,其中為孩子「陳列」著大量歷史知識、歷史事件、歷史文物和歷史人物事蹟,讓孩子輕輕鬆鬆地了解中國歷史,是一套優秀的歷史讀本。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秘書處主任 燕海鳴 ◎本套書用略帶「萌感」的精美圖畫配合精要的文字,帶讀者穿越歷史,去了解不同時代衣食住行、城市、商貿、藝術、通信的故事。書中的每幅畫面裡都藏滿細節,而這些細節都經過了著者和專家們的反覆審閱核對,非常適合大朋友和小朋友們一起閱讀。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講師 范佳翎 ◎藉由知識圖解、場景再現的方式,介紹中國古時的衣食住行、城市、商貿、藝術、通信,內容和畫面盡可能參考可靠的史料和文物,這是一套兼具可讀性和準確性的讀物。 ――@揚眉劍舞 《國家寶藏》服飾顧問、知名服飾史研究學者 陳詩宇 ◎全新視角解讀,讓乏味的歷史變得有趣易懂! ◎多角度梳理,讓歷史的輪廓概念從模糊變清晰! ◎復原式插畫,讓歷史躍然紙上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3
如何解讀現代與當代藝術
滿額折
作者:蘭斯・埃斯布倫德  出版社:啟明出版  出版日:2022/04/21 裝訂:平裝
藝術愛好者都私藏的鑑賞指南!近百年來,藝術領域變化迭起,創作手法和概念推陳出新,藝廊及美術館裡的展出,每每都讓觀賞者一頭霧水、無所適從。現代與當代藝術是存心要惹人困惑、驚駭或惱火嗎?又或者藝術家僅僅把一小撮藝術菁英當作受眾,只有行內人才能享受這些作品所帶來的激情?現任《華爾街日報》資深藝術評論家蘭斯?埃斯布倫德,從必備基礎知識,包括簡單明瞭的藝術史脈絡梳理、欣賞作品時的觀念釐清、跨時代和不同類型藝術的共通元素羅列,到示範賞析十個知名繪畫、雕塑、影像、裝置與行為藝術家的作品,一步一步帶領讀者探索各種觀看的方式,揭開現當代藝術的神祕面紗。讀完這本書,你將擁有足夠的知識和信心,去親近任何陌生、嶄新的藝術作品,並與它們展開一對一的深入交流。熟悉藝術語言→掌握作品元素→建立審美眼光 第一部「基礎篇」共五個章節,前四章作者從回顧自己與藝術初期接觸時的無動於衷,到逐漸得到共鳴的經驗,進而探討藝術元素、藝術語言和藝術作品中的隱喻;而後論及如何拿捏欣賞藝術時的主觀與客觀性,乃至如何透過共通元素親近各個時代的藝術。第五章主要著墨於現代與當代藝術的本質,以及後現代藝術的萌芽和成形。 第二部「近距離接觸」以十個極具代表性的現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為章節,作者深入分析這些他曾親眼觀賞、親臨現場體驗的原作,包括畫家巴爾蒂斯(Balthus)、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保羅?克利(Paul Klee);雕塑家讓?阿爾普(Jean Arp)、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羅伯特?戈伯(Robert Gober)、理察?塔特爾(Richard Tuttle);裝置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實驗錄像藝術家傑瑞米?布萊克(Jeremy Blake),詳細描述他是如何觀看、思考和感受他們的藝術作品。而最後一章「進一步探索」則談到美術館在現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關於科技、引入互動技術的趨勢所存在的隱憂。本書特色◎ 資深藝評家蘭斯?埃斯布倫德專為藝術愛好者打造的入門讀物。◎ 收錄十六張現代與當代藝術經典作品彩圖,與內文相互對照閱讀。◎ 掌握藝術鑑賞核心、培養獨立審美眼光。◎ 不止深入學習賞析十位知名現當代藝術家作品,更能融會貫通解讀各個時代的藝術。名人推薦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張世倫 影像史研究者、藝評家黃禹銘 伊日藝術計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1
創作實務研究:走在冷靜與熱情之間
滿額折
作者:鄧宗聖  出版社:元華文創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作者長期關心藝術創作與教育之間關係,走讀創作者內心的世界,探索創作歷程中意義與知識建構的景觀,在臺灣高等教育場域下描繪創作實務研究的樣貌,彰顯創作精神與自我研究的實踐場景,希冀能以此書幫助有志於學習創作與創作教學者能在實務場景中進行研究,以藝術創作豐富人類知識建構的面向,並落實在跨領域的教育及社會實踐。 本書可幫助有志於學習創作與創作教學者能在實務場景中進行研究, 以藝術創作豐富人類知識建構的面向,並落實在跨領域的教育及社會實踐。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臺灣美術史
滿額折
作者:邱琳婷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4/10 裝訂:平裝
臺灣美術史的書寫,雖與近代臺灣史論述緊緊相扣。然而,它卻不只是歷史中的一個樣貌,更應視其為在不同時空中,藝術家探尋美術主體性的流變軌跡。本書以「游動之間的主體性」來思考臺灣美術史發展,一方面對於以往從「邊緣與中央」、「殖民與帝國」、「自我與他者」等論述的反省;另一方面也是對現今所處世界的回應。因為,今天已是「平行」交流、可以自由在「真實」與「虛構」間移動的世界。科技的體驗,也使人類輕易披覆他人的文化生活。因此,如何在時間、空間與文化間的「游動」中,呈現出對於自我主體的思索,實為今日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共十二章,包括「美術」概念的變遷、史前的藝術(人的裝飾)、史前考古與原始美術、十七世紀往來於臺灣的物質文化、圖文之間(十八世紀的番社采風圖)、清季以來的書畫趣味、日治時期(1895至1945)的美術(跨界的藝術‧複調的啟蒙)、冷戰時期(19520至1970)的畫壇(政治視野的轉換與文化正統的確立)、從「正統」到「多元」(1950年代以後的發展)、「美術」的普及與商業化、現實與虛擬之間(1980年代以後的發展)。從臺灣藝術的起源、歷史;多元族群藝術展現、各殖民時期下的藝術品,以及藝術普及、商業化,詳盡描寫。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5 494
庫存:2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
滿額折
作者:顏娟英; 蔡家丘-總策畫  出版社:春山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不只要療癒,我們更需要國民美育!「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為親切熱忱的美術館導覽員,向來訪觀眾(讀者)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然而光是「看見」作品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的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的策展,它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臺灣美術史,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政治與社會、本土與西化、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二章,選件共一百二十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一百零八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上冊「摩登時代」以日治時期最早的現代藝術家為核心,往前追溯清代書畫傳統,往後從殖民現代性,銜接到二戰結束後政權的再次
定價:1250 元, 優惠價:9 11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
滿額折
作者:顏娟英; 蔡家丘-總策畫  出版社:春山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不只要療癒,我們更需要國民美育!「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為親切熱忱的美術館導覽員,向來訪觀眾(讀者)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然而光是「看見」作品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的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的策展,它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臺灣美術史,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政治與社會、本土與西化、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二章,選件共一百二十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一百零八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下冊「島嶼呼喚」以藝術家對山海國土的探索開啟視野,回顧日治時期並鳥瞰戰後至當代,從觀音山到太魯閣、中央山脈與玉山、屏
定價:1250 元, 優惠價:9 11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滿額折
作者:瑪莉‧畢爾德; 大衛‧歐盧索加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甚至為此引發戰爭。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從史前到今天──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包括人與神)。著名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 第一章〈我們如何觀看〉 歷史上某些最早的藝術作品如何呈現人體?而過去某種呈現人體的特殊方式,又是如何在今天依舊影響西方人看待自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態度?除了製作圖像的藝術家,那些使用這些圖像、觀看並詮釋這些圖像的人們,他們是如何觀看? 古老奧梅克的石人頭、古希臘的人體雕像、埃及木乃伊棺木畫像、秦始皇的兵馬俑大軍、巨型法老王坐像、禁忌的裸體阿芙洛蒂雕像、《美景宮的阿波羅》、《垂死的高盧人》銅像…… 第二章〈信仰之眼〉 宗教一直是藝術創作的題材來源,但要讓天國在人間現形絕非易事。所有的宗教都必須處理偶像崇拜和破除偶像的問題,既製作藝術又摧毀藝術,透過〈信仰之眼〉,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切? 阿旃陀洞窟壁畫、聖維塔教堂馬賽克、亭托雷多的《耶穌被釘十字架》、塞維亞的流淚聖母像、藍色清真寺中的書法、「破除偶像」後的伊利主教座堂、帕德嫩神廟…… ▍《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 過去人們曾普遍相信文明是單一的,是從唯一一個來源傳播到世界某些地方的現象,這個信念如今也一樣問題百出。為了替歐洲發展海外帝國時進行的殖民冒險背書,各國都聲稱自己投身於一場偉大的「文明教化」事業,以此合理化自己對其他民族的統治。或許「文明」這個概念裡面唯一可肯定的,就是「文明」的對立面「野蠻」是有害的。 藝術傑作──無論是掠奪所得或是創作成果──都是我們理解歷史的關鍵。 第一章〈最早的接觸〉,帶我們探索大航海時代,當文明初次相遇,當時的藝術會受到什麼影響。毫無疑問這是一段征服與摧毀的時代,也是一段彼此好奇、全球貿易與思想交流的時代。 西非的「貝南青
定價:940 元, 優惠價:9 84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
滿額折
作者:大衛‧歐盧索加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BBC藝術歷史系列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過去人們曾普遍相信文明是單一的,是從唯一一個來源傳播到世界某些地方的現象,這個信念如今也一樣問題百出。為了替歐洲發展海外帝國時進行的殖民冒險背書,各國都聲稱自己投身於一場偉大的「文明教化」事業,以此合理化自己對其他民族的統治。或許「文明」這個概念裡面唯一可肯定的,就是「文明」的對立面「野蠻」是有害的。 藝術傑作──無論是掠奪所得或是創作成果──都是我們理解歷史的關鍵。 第一章〈最早的接觸〉,帶我們探索大航海時代,當文明初次相遇,當時的藝術會受到什麼影響。毫無疑問這是一段征服與摧毀的時代,也是一段彼此好奇、全球貿易與思想交流的時代。 西非的「貝南青銅」、日本畫家狩野內膳的「南蠻屏風」、維梅爾的《窗邊讀信少女》、佐法尼的《鬥雞賽》、阿茲特克畫家的《佛羅倫丁手抄本》…… 第二章〈進步觀信仰〉,讓我們看到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它影響了全球每一片土地、每一個文明。從英國密德蘭地區的棉織廠開始,我們看到拿破崙征服埃及,也看到美洲原住民與紐西蘭毛利人的悲慘境遇。 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透納的「黑鄉」伍斯特郡風景畫、描繪美洲大陸的敘事畫《帝國之路》、凱特林的「印地安畫廊」、攝影發明後的巴黎街景、世博會的「活人展品」、畢卡索的《亞維儂的女人》…… 大衛.歐盧索加帶領讀者走過千山萬水,將那些連接各個文化的共享的歷史串連起來。 本書特色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是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專家力薦 尤芷薇 前華文媒體駐印度記者 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作家 邱建一 藝術史學者 林秋芳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林瑞昌 吉光旅遊總經理 各界讚譽 「歐盧索加是位機智又富創意的敘事者,對歷史充滿熱情,具有獨特的優雅魅力。」――《衛報》 「字句流暢易懂又簡單清楚……是一本可讀性很高又引人入勝的書。」――《星期日泰晤士報》 「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把這一段長期被忽略或否定的英國歷史,解釋得如此清楚、全面,讓讀者融會貫通。歐盧索加絕對是一位優秀的導覽員。」――亞當.霍奇希爾德(Adam Hochschild),著有《利奧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庫存:3
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滿額折
作者:瑪莉‧畢爾德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SPQR》作者、世界著名古典學權威教授瑪莉.畢爾德新作! BBC藝術歷史系列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甚至為此引發戰爭。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從史前到今天──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包括人與神)。著名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 第一章〈我們如何觀看〉 歷史上某些最早的藝術作品如何呈現人體?而過去某種呈現人體的特殊方式,又是如何在今天依舊影響西方人看待自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態度?除了製作圖像的藝術家,那些使用這些圖像、觀看並詮釋這些圖像的人們,他們是如何觀看? 古老奧梅克的石人頭、古希臘的人體雕像、埃及木乃伊棺木畫像、秦始皇的兵馬俑大軍、巨型法老王坐像、禁忌的裸體阿芙洛蒂雕像、《美景宮的阿波羅》、《垂死的高盧人》銅像…… 第二章〈信仰之眼〉 宗教一直是藝術創作的題材來源,但要讓天國在人間現形絕非易事。所有的宗教都必須處理偶像崇拜和破除偶像的問題,既製作藝術又摧毀藝術,透過〈信仰之眼〉,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切? 阿旃陀洞窟壁畫、聖維塔教堂馬賽克、亭托雷多的《耶穌被釘十字架》、塞維亞的流淚聖母像、藍色清真寺中的書法、「破除偶像」後的伊利主教座堂、帕德嫩神廟…… 本書特色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是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專家力薦 尤芷薇 前華文媒體駐印度記者 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作家 邱建一 藝術史學者 林秋芳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林瑞昌 吉光旅遊總經理 媒體好評 「讀者會很高興由這位聰明、睿智的畢爾德帶領……她的每一本作品都精采有趣而發人深省。」――《舊金山紀事報》 「一本內容紮實的小書……畢爾德將焦點從西方歐洲往外推展,詳實地調查探討從埃及到中國、猶太教到基督教、古代到現代的藝術,強調觀者的角色勝過創作者的動機……推薦給所有想用全新觀點探討宗教、藝術與歷史的讀者。」――《Booklist》書評 「這位聲名卓著的作者瑪莉.畢爾德再次出手,這一次是關於藝術,以及人們的反應,跨越千百年的時間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 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16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