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社會人文 / 史地 / 台灣史地

175筆,1/9頁
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人權教育資源中心「民主的滋味社群」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3/08/24 裝訂:電子書
「春風樓」裡有什麼台灣夢?雷震吃完煨麵就入獄?總匯三明治藏著反美歷史? 從食物裡聽故事,在餐桌上學歷史! 15種滋味、15個故事,記錄強權下的犧牲者,為台灣寫下的民主發展史! 奠定民主素養的最佳讀本,細數那些不該被遺忘的歷史真相。 當莫須有的罪名、長達數年的監禁、被帶走後杳無音訊…… 只是不尋常氛圍裡的依法辦理,如何成就今日的民主自由? 倘若自由是刻在人類血液裡的DNA,那麼他們必是喚醒DNA的重要力量!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集行政立法司法大權於一身,知識菁英發起推動議會請願運動開始,台灣的民主意識已經萌芽……然而,一九四五年,結束日本統治的台灣並未擺脫殖民地的處境,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接續的是一九四九年以戒嚴令開啟對異議份子的鎮壓,長達數十年…… 原本堅持理想與言論自由的人,最後竟成為國家機器強權下的犧牲者? 如果民主自由是普世且甘美浸潤的滋味,那成就甘甜之前歷經過多少次走味? 曾經的痛苦、磨難、鎮壓與迫害,卻讓追求民主自由的力量卻為此變得更為強大, 逐步讓威權獨裁的體制,漸漸鬆開,在隙縫中透出一絲光,讓自由在今日能如陽光普照般自然。 本書從食物的角度切入,連結自由民主的甘美可貴,講述台灣民主歷史進程中,個人與大時代間複雜而動人的生命光點,紀錄那些捍衛民主的滋味,用味覺記憶,找到我們與歷史的聯繫。 民主真正的滋味是什麼? 「春風樓」裡有台灣夢 日治時期的文青在飯桌上討論什麼?為何觸犯了《治安警察法》?在獄中吃著枯腐變黑的飯粒,混著老鼠屎與小石頭,只為推動台灣議會請願運動。 放涼了的那碗魷魚粥 將魷魚乾泡軟後解成絲,放入米粒軟糜的粥裡,鮮味與營養兼具的魷魚粥完成,蒸騰的炊煙逐漸消散,依舊沒有等到在二二八事件後失蹤的李瑞漢律師,喝下那碗涼透的魷魚粥。 沒有槍的將軍種玫瑰 無罪的「匪諜」證實了「兵變」,曾經的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薪俸遭拔除、肉身被囚禁、聲音被噤絕,這段停滯的時光,卻因此開出一朵朵玫瑰,在珍饌中增香添味。 夾在總匯三明治裡的反美歷史 源於美國的三明治,在上海夜總會變身「總會三明治」,到了台灣又變成富含在地口味的「總匯三明治」,這些傳入的美式文化中,除了飲食,還有一段被遺忘的反美歷史。 左傾青年在夾層吃便當 炸蝦、炸鯖魚、鹹鴨蛋、高麗菜與落花生,郵電人員施水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6 元, 優惠價:1 266
福爾摩沙.愛情書(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陳昭如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2022/12/30 裝訂:電子書
七、八十歲的曾祖父母,從未見過面就被送作堆。五、六十歲的阿公阿嬤,幸福掌握在媒人婆的一張嘴。三、四十歲的叔叔阿姨,在被窩裡品味瓊瑤的狂情烈愛。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裡尋覓真愛.... >是第一部以愛情為觀點所寫下的台灣史。本書以愛情為經、歷史為緯,細膩的筆觸,帶我們一起從千年前的十三行,走過荷西、清領與日治歲月,然後至今。多少個春秋,島嶼上的男男女女如何付出他們的青春與真情,不同的時代和族群下,建造起各自的愛情文化堡壘。 不同的時代,刻劃出不同的愛情軌跡,在這些歷程中,我們看到愛情的力量足以讓冰冷的歷史變得心花怒放。在單身主義高唱的時代,>帶我們一起回味暗戀時的小鹿亂撞、初戀時的甜蜜滋味、熱戀時的天荒地老,一輩子廝守。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1 380
一日深遊北台灣:20條精選路線(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葉言都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9/09 裝訂:電子書
說走就走,不愁計畫 你值得一趟 從土地獲得元氣的復甦之旅 台灣面積不算太大,歷史不算太長, 卻被自然與人類塞進太多太多的內容。 是的,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台灣,「多樣性」當為首選。 這樣一個地方,值得我們通過旅遊來認識,通過深度旅遊來瞭解。 ──葉言都 一日輕裝旅行,深入感受在地風情 充滿新意的20條北、中台灣旅行路線,避開人擠人的熱點,不群聚又有趣。 作者葉言都兼具小說家與歷史學者雙重身分,帶領我們探索各景點的自然特色與人文內涵。淺顯扼要的解說讓旅行更添知性,又不失輕鬆閒適。所精選的每條路線都是輕盈又豐富的旅程。 不管是喜歡觀察生態、地質的自然派,還是徜徉田園、泡泡溫泉的浪漫派,或是認識古蹟與產業特色的知識派,甚至是騎自行車或健行的運動派,都能從本書發現合口味的好去處。 隨興中不失方向,悠閒中有歷史的視野,一場場心滿意足的小旅行就在這裡。 在這本書裡,你將發現── 〈丟丟銅仔〉歌中的火車山洞在何處 哪裡可以看到台灣最完整保存的日本時代神社 台灣最早的蓬萊米田就在陽明山上 桃園的埤塘和水圳竟能串連成優美的悠遊路線 關西和鹹菜有什麼關係 過去苑裡的女性地位較高,為何關鍵是「藺草」 亞洲第一口油井,竟然在苗栗 還有更多有趣的景點與知識 ──那些地方原來這麼有意思! 本書特色 ○ 由葉言都老師帶路,體驗豐富的人文知性之旅。 ○ 著重介紹較少人知道且別具特色的地方,略過大眾已熟知的熱門去處。 ○ 每條路線都是作者多次親自走訪之後寫成,收錄最精華的旅遊景點。 ○ 插畫家郭正宏手繪60幅地景插畫,當地風貌躍然紙上。 ○ 考量交通、氣候、地形等因素,給予貼心的旅遊建議。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臺灣總督府檔案原住民族土地目錄資料彙編(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學新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 385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沙力浪  出版社: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特點 入圍2020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藉由新增的後記,再度思索對於山林政策、國有地、原保地、傳統領域的平衡與傳承。 主動探究族群文化,並以文字深刻記錄走過的路線、部落名、河流,以及山中的故事。 關注原住民族議題,以民族學科田野調查、歷史敘事,記錄族群文化以及祖先的歷史。 記錄布農族人——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人文歷史。 內容簡介 孫大川 政治大學臺文所專任副教授、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瓦歷斯˙諾幹 作家、乜寇.索克魯曼 作家 真誠推薦 看著祖先走過的路,他們用背簍、背架,在這個空間活出自己的生活。 用頭帶背著歷史,傳承,也背著夢想……,回到自己的家,說出自己的故事。 二○○○年,作者第一次被帶到山林祖居地時,祖居地對他來說還是一個模糊的名詞,既不認得山的名字,也不知道有哪些部落,更是第一次聽到巡山員、高山嚮導等名稱。斷斷續續進入山林二十幾年的協作生活中,慢慢發現有一群在山上的族人們,用腳走出自己的路,用頭帶背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說出祖先的歷史與故事。而他的參與其中,讓他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現。開始了解到山對自身的意義,不單是一個空間,還有族群的歷史。 在山林工作的高山嚮導、背工、巡山員等族人,雖然職位名稱不同,相同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族人們的實際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人們對這份工作的想像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在二○一三年前往祖居地馬西桑的行程與一群旅人的對話中,產生了小小的疑問。與山林為伍的工作,真的如此浪漫嗎?讓他興起撰寫有關於族人在傳統領域的山林中,真實的工作環境。 這群唱著歌、穿著獵裝的族人,在山林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是生態保育與研究幕後的大功臣,也是很多登山朋友們登山築夢、完夢的推手。 作者期許自己能像布農族作家田雅各一樣「以筆代替獵槍」,來為自己的族群發聲,將族群獨特文化記載下來。藉由寫出臺灣這一塊土地,不一樣的人、事、物,讓更多人看見高山協作、高山嚮導、巡山員等高山相關職業故事,了解到有一群人在山林中,努力的工作著、努力的生活著。 得獎與推薦 入圍2020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原來這一段「淚」之路,已經不再是對過去族人命運的悲嘆,而是將背工、開路、隘勇線、駐在所、戰爭、集團移住、碑石、荒廢的遺址和記憶,藉一塊一塊石板的堆疊,細細縫合、重建起來。這才是真正歷史主體性的確立,最困難卻是我們未來必須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世界珍稀古地圖中的臺灣:從古羅馬到日本帝國,跨越2000年,從83幅精緻稀有古地圖發現臺灣(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王存立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1/04/15 裝訂:電子書
不只以海洋史的角度思考,更以世界史的格局,探索地圖上的臺灣蹤影 16世紀以前,我們幾乎無法在世界地圖上發現臺灣, 只能從北回歸線附近的幾座小島推測臺灣應該在哪裡。 即使鄰近的中國,在12世紀的地圖上也只用一個黑點來代表。 究竟臺灣在哪裡? 透過重新檢視世界古地圖,我們將能重新找到歷史上的臺灣身影。 ◎本書特色 *精選83幅高解析度古地圖,從羅馬帝國到日本帝國,縱觀2000年世界歷史地理 *作者花費十年蒐集、篩選最佳版本,精美展現珍稀古地圖細節 *採用特殊開本,完整呈現地圖全貌 *結合地圖繪製年代世界大事,一書掌握歷史上臺灣的蹤跡 *全書搭配700多幅圖片,全方位圖解 謎樣的小島 臺灣是東亞大陸旁的小小島嶼。如同今日在國際上的地位那般,在歷史上也是曖昧不明。光是用來稱呼「臺灣」的名稱就有十餘種,在中國典籍中,臺灣相關的說法有瀛洲、蓬萊、東鯷、夷州、琉球、東寧、東番、鯤島、大冤等,而日本自古就稱臺灣為高山國,在歐洲人的口中,則有我們熟悉的福爾摩沙與艾爾摩莎。1554年臺灣第一次以福爾摩沙之名登上世界地圖,卻被拼錯了字。 地圖上沒說的身世 本書作者花費十年,希望在古地圖中找出臺灣的蹤影,以此梳理臺灣的身世。他發現,古地圖中臺灣的地理位置與形狀大小不斷改變。在中國地圖上,從最早以一個小黑點的形式出現在「唐十道圖」上開始,到清朝的最後一幅臺灣地圖為止,臺灣島的「外型」不下十幾種。而在外國古地圖中,更因地理阻隔、資訊不通,即使到了十九世紀,都還有橫豎彎直各種「臺灣」,甚至還被一分為三,令人眼花撩亂。 橫跨2000年的83幅世界古地圖 本書以好奇出發,從兩千年來的古地圖中精選83幅,完整介紹地圖繪製背景、價值特色,並描述地圖繪製年代的世界大事及與臺灣的關係。在這些各形各色的地圖背後,展現出人類對世界理解的演進,統治者疆域觀(天下觀)的投射,地理知識、人類交通技術的發展。 追尋臺灣的歷史與定位 臺灣雖然位於東亞航線中央,是貿易轉運站,軍事戰略重鎮,卻長期被視為「邊緣」的化外之地。但我們期待在這些地圖中,描繪臺灣走入世界的那一刻,以世界歷史為經,臺灣歷史為緯,尋找臺灣的歷史與定位。 ◎珍藏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溢嘉 知名作家 王健安 《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作者 王偲宇 國立員林高中 歷史科教師 陳正宜 南湖高中歷史科老師 曹銘宗 文史工作者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100 元, 優惠價:1 2100
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張隆志; 簡宏逸; 楊朝傑; 鄭螢憶; 林紋沛 等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1/01/12 裝訂:電子書
閱讀歷史,讓我們理解過去、定義自己是誰;史料即是通往歷史的道路 ◎文化部金鼎獎《跨越世紀的信號》系列作 貓頭鷹《跨越世紀的信號》系列,計畫以一冊一史料,如書信、照片、地圖、公牘文書等,延攬新生代史家共同詮釋島嶼的新歷史。本系列已出版第一冊以書信為題的《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臺灣史》。第二冊以「日記」為主,從荷蘭時代到戰後時期,重新詮釋九個歷史片段。日記通常會反映記主當日的所記所聞,因此常可見一些特殊經歷和奇聞軼事,大至國際局勢,小到人際關係,各色各樣的豐富材料,為重新認識臺灣歷史提供不同的視角。 本書九篇日記出自不同背景的人物所有: 荷蘭人與原住民的黃金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員工日記揭開神祕的東海岸原住民部落,傳說中的產金之地真的有大量黃金嗎?宛如格列佛遊記般大開眼界的經歷,背後又是由哪些商業利益驅動? 林爽文事件中的利益盤算:轟動全台的林爽文事件,對某些人來說卻是翻身契機,原本從事走私貿易的鹿港林家如何藉此轉型為叱吒兩岸商界的知名商號? 清帝國統治下的歸化與圖謀:來自中國的清帝國官員,為何能識破「歸順天朝」的番人背後真正的目的,帝國的理番政策又能否順天應民? 馬偕眼中的清代臺灣:身為一名清代旅人,在旅店裡要和黑豬一起住,路上則有各種交通不便與危險。從馬偕博士的日記,一窺清代傳教狀況、部落生活,以及如何平安抵達目的地。 文武雙全的胡適之父:胡傳是清帝國治臺的末代官員,他的日記又記載了哪些官員日常、為官之道、仕途險惡,以及透露了哪些甲午戰前的政情? 反殖民運動裡的風暴:一場因薪水不公而起的社內風暴,讓反殖民運動的指標媒體《臺灣民報》,即將面臨奪權風暴,甚至預告了臺灣民眾黨的內部分裂。 仕紳之妻不平凡的日常:林獻堂之妻楊水心,是日本時代的仕紳之妻代表,她的旅行與公益活動得以讓我們一窺當時上層社會婦女的生活。 卑南族青年Kelasay的戰地見聞:在帝國的號召下到了南方戰場,與反攻的美軍展開游擊戰,他的戰地見聞記錄了二戰最激烈的時刻。 戰後外省移民的落地生根:他們初來乍到,在臺灣經歷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也感受到家鄉與此地的差異,他們的思鄉之情,與臺灣人的衝突,都得依賴同鄉互助,才能在這塊新土地生存下去。 本書的九段歷史,描繪了個人歷史,也傳達了時代的脈絡。書末還特別收錄「史料解析與歷史寫作」單元,介紹各時代重要或遺珠史料,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1 420
原來有這站:台灣秘境鐵道旅,探訪山城聚落、海岸風景、特色景點的火車深度漫遊提案(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許傑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0/12/29 裝訂:電子書
13條鐵路支線、66個台灣最美鐵道車站+周邊景點漫遊路線 從深澳線、平溪線、宜蘭線、北迴線、台東線、南迴線、屏東線 一路玩到縱貫線南北段、山線、海線、內灣線、集集線…… 原來,在台灣也有這些美麗的秘境小站 能帶你感受日式風情、在地小鎮之美,帶回旅行中最有溫度的感動 不一樣的台灣鐵道旅行,就從「這一站」出發! ▍在瑞芳的三貂嶺車站下車,沒有出口、且僅能行走一人的狹長月台,以及能聽見基隆河潺潺流水的候車室,讓這全台唯一無法開車到達的小站奇特環境,站如其名,展現原意為令人流連忘返的「聖地牙哥」之美…… ▍到花蓮富里造訪花東縱谷產米大鎮,一探以「大地的穀倉」全新姿態登場的富里車站…… ▍到台東太麻里被譽為台灣最美的多良車站,飽覽一望無遺的海景,感受時間彷彿暫停的寧靜…… ▍到苗栗大山,探索檜木建造的日風老車站,木造結構樑柱、灰白夯土牆,小圓窗裡透進的光塵,訴說著時間的歲月感…… 延續《原來有這站》鐵道旅行系列,跟著許傑再次搭上火車,各站停靠,重訪記憶中或者從未探訪過的車站;有些活在青春記憶裡的車站面貌悄悄改變了,有些車站變得新穎、有的則是更加頹圮,有些曾經聽過的小站,甚至已從地圖上默默消失。 隨著台鐵車站捷運化、系統重新編制,本書全新收錄66個台鐵車站,不論是檜木建造的日式老車站、昔日運糖的轉運站、鄰近老庄聚落的車站、從繁華都市退役的車站等等,這些小小車站都有著值得前來造訪的人文故事、美麗風景,等待著你再次搭上列車,穿過山洞、馳騁平原,將台灣的山海景色盡收眼底,在「這一站」下車,展開全新的旅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6 元, 優惠價:1 266
闽文化的多元传播(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0/04/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为论文汇编,所收录的是《闽江学院学报》“闽文化研究”栏目2016—2018年所发表的文章,共计31篇。此次编辑出版的文章包括福建的华侨文化、文学、朱子学、书院文化、方言及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既有对传统文献的进一步挖掘研究,也有对福建名人及其著作的深入探析,并进一步延伸至福建文化的对外交流及现代文化产业的建设,涉及了福建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推动闽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90 元, 優惠價:7 343
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台灣史(17-20世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林逸帆; 石文誠; 鄭螢憶; 蘇峯楠; 莊勝全 等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19/11/05 裝訂:電子書
史料是通往真相的唯一道路 歷史研究解讀過去,定義我們是誰。現今在尋找自我認同的路上,台灣史寫作再次進入繁盛時期。貓頭鷹出版特別與中研院台史所張隆志老師合作【島嶼新台誌】系列,以一冊一史料,如書信、照片、地圖、公牘文書等,延攬新生代史家共同詮釋島嶼的新歷史。 本系列第一冊選用「書信」為題,從荷蘭時代到國民政府來台,重新詮釋八個歷史片段。「書信」是過去人與人之間往來的重要媒介,既承載事件、記述當時局勢,更埋藏個人情感、認知與思想。舉例來說,從荷蘭長官的書信,從荷蘭長官的書信,重探近代初期北臺灣的族群活動,一探冰冷大王的神祕領域與淡水地區的禁忌之山。葉榮鐘寫給妻子的溫暖家書,反映日本時代追求民主之路是如何地艱辛曲折。兩張寄自菲律賓的戰時明信片,講述這些「為了國家」前往南方的台籍日本兵的戰時經驗,最後這些明信片也成了他們給家人的遺言。柯旗化是臺灣50年來最暢銷文法書《新英文文法》的作者,深處獄中,僅能收到孩子用注音符號寫來的家書,正是記錄白色恐怖時期拆散無數家庭的例證。 本書的八段歷史,是個人的小歷史,也是描繪大時代的吉光片羽。這些留給後人的史料,不僅傳遞各時代的信號,更是一段段生動且充滿人味的台灣故事。基於此,我們希望能更正視史料的價值,以史料為憑,重新解讀臺灣史。書末特別收錄「史料解析與歷史寫作」單元,介紹各時代重要或遺珠史料,以及分析如何運用史料撰寫歷史,供歷史愛好者運用搜查史料和書寫歷史之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審定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陳建守、「故事」網站創辦人涂豐恩專文推薦 ◎好評推薦 過往今來事情發生之後常只能藉現場遺址、留存物件、文字紀錄、圖像、影音、口傳等來保存歷史,文字紀錄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史料,文獻史料有公私文書之別,近年來私文書的日記蔚為新史料的風潮,人與人互通訊息的書信也是重要的史料,甚至會看到比較特別的歷史面貌。 本書所收八封信跨越三個世紀,涵蓋荷蘭時代的商務通信,Formosa king(鄭經)的外交信件,清帝國滿大人間的來往書函,清日政權交替時的劉家書信,有考察旅行中的船中信,以及臺人為聖戰遠赴南洋的平安家書,有「大人物」之間的私函卻決定臺灣大歷史的函電,更有在大監獄島女兒寫給在小監獄島父親的短信,這些書信的時空背景人物情境有別,也都各具特色,透過新一代的年輕臺灣史研究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1 300
县域现代化的“晋江经验”(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春光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9/08/01 裝訂:電子書
“晋江模式”“晋江经验”“晋江”已经名闻全国,走向世界。本书从经济、社会、文化、乡村、党建等多维度,探讨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在过去短短40余年从一个经济薄弱的县发展成全国县域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前十名之一和长期位居福建省县市第一的现代化历程及其原因,寻找晋江的现代化历程对其他县市的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比如“爱拼敢赢”和“善拼会赢”的民间创业精神、“亲清”政商关系、包容的社会政策、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等。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5 元, 優惠價:7 277
鼓浪屿研究(第十辑)(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9/06/01 裝訂:電子書
《鼓浪屿研究》是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于201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专注于鼓浪屿地方区域文化研究,其中探讨鼓浪屿历史上与英国、德国、日本关系的论文获得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关注;鼓浪屿华侨研究、女子研究及体育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皆为突破性的研究。鼓浪屿面积虽然只有1.78平方公里,但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名人史迹众多,与中国近代历史有七横八纵的关联,更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一座研究富矿。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0 元, 優惠價:7 273
故里鄉情:前陸軍副司令黃奕炳的金門故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黃奕炳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19/03/11 裝訂:電子書
★出身金門的黃奕炳將軍,記述祖祖輩輩;走筆金門老宅洋樓、食衣住行、落番傳奇等,記錄金門故里伊人與鄉心鄉情。 ★作者真摯溫情的筆調流瀉字裡行間,關懷鄉土之心溢於言表,篇篇故事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 出身金門,軍旅生涯四十餘載的黃奕炳將軍,在解甲歸田後,退而不休,持續不遺餘力地宣揚故鄉文化。除致力金門史蹟保存與申請世界遺產外,也不時舉辦相關講座,並且更親自撰寫自己的金門家族故事。 繼出版瞭解金門人的歷史──《落番與軍眷》後,本書沿襲核心,繼續書寫金門故里伊人與鄉心鄉情,記述故去的親人,祖祖輩輩;走筆金門老宅洋樓、食衣住行、童年記趣、炮戰印象、落番傳奇等。 本書從黃將軍的家族故事出發,橫看,是現代金門風土人情集錦;縱看,是金門歷史與人文的演進縮影。作者真摯溫情的筆調流瀉字裡行間,關懷鄉土之心溢於言表,篇篇故事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台灣歷史228事件第2集(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旺來商業廣告出版社  出版日:2019/01/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80 元, 優惠價:7 126
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对福建省发展的路径探讨(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吴乔一康; 吴兴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8/10/01 裝訂:電子書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人类社会不同地域区间存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区域发展理论研究自然、历史因素如何影响区域开发和发展,不同区域发展有什么样的路径可选,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和决策。本书介绍了区域发展的一般性理论,我国地域差异、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的历史演进,并重点介绍了福建省内部区域发展(西部山地与东部沿海地区间)、与周边省份(浙皖赣粤)合作的路径探讨。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5 元, 優惠價:7 312
闽都教育史(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7/03/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充分利用福州丰富的地方文献,利用史学方法对解放以前福州地区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特色进行概括总结,重点突出福州传统教育从落后至发达的历程、鸦片战争以来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教育与闽学的传播、书院文化、船政教育、教会教育、留学教育以及福州人才的流动与贡献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展现福州地区教育的深厚历史积淀,进一步弘扬闽都文化,提升福州的文化魅力。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30 元, 優惠價:8 184
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羅志平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2016/07/27 裝訂:電子書
金門,一個以男性為主的宗族社會。 它曾是戰地,駐守著十萬大軍,是英雄島,是男孩變成男人的轉運站。 全方位彙整金門相關研究成果,是進一步研究金門的重要參考著作。 本書透過古蹟與建築、史學與文物、歷史與人物、宗教與信仰、社會與經濟、文學與藝術、自然與生態等七大類別,逐項介紹既有的金門相關研究成果,舉凡碑碣、族譜、僑民、小三通、風獅爺與王爺信仰、金門特有動植物等,盡皆收錄其中,是深入研究金門的重要參考著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0 元, 優惠價:7 273
走進英雄島:金門戰地巡禮之旅(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楊政峰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2016/05/18 裝訂:電子書
☆關於金門,你可能知道...... 曾經歷過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單打雙不打」及戰地政務時代的金門,帶給人們莊嚴、肅殺及神秘的印象。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 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治理權回歸縣政府,軍隊遠離金門,台、金之間的交通更為便利,也影響金門風貌改變甚巨。 本書作者曾服役於金門,且長期關心金門當地發展,一方面積極地為急劇變化中的金門留下紀錄;另一方面,也以對金門的「疼心」,希望用文字的力量對抗隨現實消逝的記憶與遺風。 本書不僅是戰地文化的影像紀錄,也是一本認識金門特有人文風情的旅遊書。 本書特色 ★珍貴的戰地風情 三步一哨,五步一營 ★豐富的閩南文化 聚落史蹟,古典樸實 ★特殊的自然景觀 濕地遍布,水天一色 除了隨處可見的戰地遺跡,你知道…… 蟛蜞菊為何被稱為「軍中之花」? 哪裡可以吃到最地道的金門「炒泡麵」? 成立於一甲子之前的「金門攝影社」曾出現在哪部電影場景中? 曾經歷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等戰事的金門, 已不再是遙遠不可觸及的「軍事重鎮」, 而是頻頻召喚旅人前往的「旅遊重地」。 名人推薦 邊陲&島嶼地景研究室負責人/簡宏達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 紀錄片《刪海經》導演/洪淳修 恩吉歐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高茹萍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陳德鴻 真情推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翁佳音; 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16/01/05 裝訂:電子書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專業推薦】 地名揭露土地的來歷,保存遊子的記憶。單獨看來只屬於我,或者屬於你;合起來其實是大家的心事。翁佳音與曹銘宗仔細剖析,巧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9 元, 優惠價:1 399
台湾历史研究(第3辑)(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6/01/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95 元, 優惠價:7 20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