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宗教命理 / 宗教類 / 道教 / 總論

24筆,1/2頁
看懂道教(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呂冬倪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告訴你「道教」和「道家」兩者的關係和區別。 ◎讓你一次搞懂《道藏》簡介和「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金花的秘密》。 ◎釐清「道教」、《清靜經》、《太乙金華宗旨》、《道言淺近說》的修行心法 「道教」融合太多元素, 所以產生眾多「派別」, 歷代「著名道士」的著作繁多, 崇拜的「神明」繁雜, 以及多種異同的「修道的方法」, 讓「初學者」不知從何處下手學習起。 這本《看懂道教》分門別類, 引導讀者們來探討「道教」的 歷史、人物、修行心法、派別和經典, 最重要的是探討《太乙金華宗旨》, 因為本書是集合「道教」修道方法的大成, 讓大家得以順利進入道教殿堂。 ★「看懂宗教」系列叢書 用最短的時間,看懂各大宗教的教義和內涵, 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宗教來信仰。 一、《看懂猶太教》:上帝「耶和華」是誰? 二、《看懂基督教》:「耶穌」消失了十八年? 三、《看懂斯蘭教》:《古蘭經》到底在說什麼? 四、《看懂道家》:「道家」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五、《看懂道教》:「道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六、《看懂印度佛教》:「印度佛教」的前傳 七、《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佛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八、《看懂一貫道》:「一貫道」的價值是什麼? 九、《看懂北海老人全書》:這才是「一貫道」真正的經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再造傳統:淨明科儀的文獻研究(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許蔚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4/06 裝訂:電子書
淨明道,以綿歷千載的許真君信仰為中心,是歷史上及今日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道教所共通認同的重要流派。對淨明道歷史及其儀式傳統的研究,不但有助我們重新認識道教的構成、演變及發展軌跡,亦可揭示近世道教法術、儀式的創生機制與融合過程。 本書利用《道藏》內外文獻,尤其碑刻、檔案、報刊、地方志、道壇抄本、館藏珍本及田野觀察等過往較少注意的資料,通貫地介紹淨明道千年以來的歷史進程及今日之恢復狀況,更就以下重要問題展開論述,包括:南宋淨明法與靈寶法的關係、元代淨明忠孝道法的秘傳知識及其與雷法之關係、明代清微法與淨明忠孝道法的傳承與融合、千年以來朝仙勝會儀式傳統、江西地方真君表科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真君醮科、鸞壇降經與地方信仰群體的興起、清代乩傳道派對淨明儀式文獻的接受與改造等,全面展現淨明道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群體中的傳統再造情形。 這部大作值得推薦的理由凡三:首為寫本系統的開發,道教研究以往仰賴刊本系統,使用寫本者僅為初步,許博士勇於嘗試,其寶貴經驗盡在此中;其次,格局開闊,圍繞南昌故觀與西山新觀,自成了一個「信仰圈」;最後則是完成許遜信仰全史,通過解構層層厚叠的真相,彰顯其神啓性經典的本質。 ——李豐楙,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許蔚教授是淨明道文獻研究方面的權威。本書集大成性地勾勒了近世淨明道發展,尤其側重於科儀文獻的梳理與考察,填補過往研究之空白,不失為學術界的創舉。 ——王崗,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 作者對淨明道持續研究多年,問題意識深入,論證翔實,充分蒐集地方志、碑刻資料與藏外道壇抄本等文獻,配合相關儀式的田野調查,於方法學上大有突破。全書有許多創新的看法,能補充前人研究的不足,對道教學術研究作出重要的貢獻。 ——謝聰輝,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優惠: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精選電子書展-單60雙56
定價:640 元, 優惠價:6 384
道林妙法音:道家的真諦(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佛與道有等次的差別嗎? 有高等與次等的差別嗎? 印度來的佛,才是正統? 中國原有的道,是「外道」? 其實佛與道,同樣是以靈性去體會宇宙的至上意識。 只因,一個投影在印度,而稱為佛;一個投影在中國,而稱為道。佛道同樣是瀰漫而充滿在天地之間的「至上意識」。 佛就是道,道就是佛,若說佛就是莊嚴,那麼道就是神聖,在最高最無上的境界,是絕對的真理,都是「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的。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0 元, 優惠價:7 182
Knotting the Banner:Ritual and Relationship in Daoist Practice(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David J. Mozina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05/05 裝訂:電子書
This book adds richly not only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form of Daoism in Central Hunan today, but to the entire fashi tradition that rose to prominence in the Song–Yuan. In the hills of China’s central Hunan province, an anxious young apprentice officiates over a Daoist ritual known as the Banner Rite to Summon Sire Yin. Before a crowd of masters, relatives, and villagers—and the entire pantheon of gods and deceased masters ritually invited to witness the event—he seeks to summon Celestial Lord Yin Jiao, the ferocious deity who supplies the exorcistic power to protect and heal bodies and spaces from illness and misfortune. If the apprentice cannot bring forth the deity, the rite is considered a failure and the ordination suspended: His entire professional career hangs in the balance before it even begins. This richly textured study asks how the Banner Rite works or fails to work in its own terms. How do the cosmological, th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assumptions ensconced i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800 元, 優惠價:7 1260
仙人指路:10個故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謝世維 等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電子書
長生不老、畫符、齋醮、大睡八百年、修仙、煉丹、出陽神、天師道、敦煌藏經洞、西王母……,說到道教,你還會想到什麼呢? 道教的範疇極廣,在歷史上包括正一派住觀道士、正一派火居道士、全真教出家傳統、地方法師傳統、扶乩傳統為中心的道壇、養生居士團體、修練的隱士傳統等差異極大的不同範疇。其中道觀道士與火居道士是道教的教職人員與儀式專家,也是道教的核心人士,但是道教也存在於宮廷文化、士人傳統以及平民百姓的日用之中,貫穿社會各階層;凌越亙古千年。 道教是建立在古代中國宗教、思想、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宗教傳統,古代宗教與巫祝傳統、神仙信仰、道家學說、陰陽五行思想、讖緯學說等都是道教的泉源。中國士人一方面實踐儒家理想的經世之道,心靈卻寄託於超俗的道教生活。隱逸自然的生命情趣、道教的價值與理想,才是士人內心的嚮往,是一種內在的文化空間,讓心靈能夠自由徜徉。古代許多的士人或有道齋、道室的生活空間,也持齋奉戒、閱讀道經、習持科儀、修煉丹藥等,體現一種道教的生活情懷,著述常常與個人的道教志趣融合,結合道術、神仙,充滿著道教的超俗想像,從修仙、煉丹到禮懺、齋醮,蘊涵豐富的道教內容。這不但是私領域的追求,更是心靈與生命的最終關懷。 本書由專家寫下10篇生動的道教故事,從包羅萬象的主題探索道教的神祕世界!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 224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黎志添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12/01 裝訂:電子書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是廣州三元宮、香港蓬瀛仙館與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的項目,由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編著,並得到廣州三元宮住持潘志賢道長與香港蓬瀛仙館理事長梁德華道長參與策劃。 進行《廣州三元宮志》的編撰與修訂,意義十分重大。廣州三元宮一直未曾撰修宮志,而本志亦是歷來廣東第一部道觀志。三元宮在廣東道觀發展史上有著自己的獨特性─秉承清代全真教龍門派的傳統,堅持為一座清淨修行的道觀。即使面對政治變遷中的諸多困境和波折,三元宮仍然得以保存,並發展成為現今廣州市最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 本志共分為14 章,包括廣州歷史地理概況、歷史沿革、宮觀建築、神祇供奉、嗣法傳承、信道文士、科儀文獻、文物、藝文、碑刻、慈惠活動、三元宮與香港蓬瀛仙館、三元宮與港澳臺及海外的往來,及大事活動等,以全面整理和分析關於三元宮的記述,仔細爬梳三元宮從清初直到當代的發展歷程。 道教宮觀是道教信仰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經常成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作為粵地省會的主山琳宮,三元宮是廣東最為重要的道教叢林宮觀之一;其歷史與文化是道教研究不能忽視的重要對象。作為第一部廣東道觀志,本書能讓讀者全面了解廣州三元宮的歷史文化乃至道教歷史的滄桑變遷。 -------------------------------- 黎志添教授主持編著的《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既注重對三元宮傳世文獻的窮搜博覽,又注重對三元宮宗教場所的實地調查及科儀法事的考察記錄,著力對嶺南道教歷史傳承中三元宮的複雜多元面相進行深描細繪。 ―王承文(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廣州三元宮作為嶺南地區本土宗教聖地,迄今未有一部專門的宮觀志。本書不單單是一部宮觀資料彙編,更是一部有關廣州三元宮歷史研究的專著,充分體現了作者寫作「當代新型宮觀志」的學術思路,更為立體地呈現了三元宮「活的歷史」。近四百年的三元宮歷史變遷,本身就是一部帝國晚期以來中國本土宗教的發展史。 ―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之編撰,正好填補一直以來學術界之空白,其對清初以來全真教龍門派在廣東的發展,亦有詳細的分析,對中國道教研究貢獻良多。 ―李焯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研究課程主任)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優惠: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精選電子書展-單60雙56
定價:1280 元, 優惠價:6 768
陈抟及其后学研究(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栗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9/06/01 裝訂:電子書
陈抟(871~989),道家著名学者、养生家。其修炼思想对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易学思想对儒家学派的邵雍、周敦颐、朱熹等人产生了影响。本书以陈抟为中心,结合对其师友与后学的研究,揭示作为隐士的陈抟,何以能在当时及对后世的道教产生巨大影响。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本书展现了在北宋初年的宗教、文化背景下,陈抟固守于华山修道圈,如何与皇室产生政治互动,与士大夫阶层产生文化互动,并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易学、理学与内丹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90 元, 優惠價:7 343
道学通论(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胡孚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8/06/01 裝訂:電子書
《道学通论》最早是应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之嘱写出来的,探讨了道学的现代意义和发展前景,介绍了道学的养生方术,探索了道学方术中的科学内涵,并以考据学的方法,考证了历代道书的规模,道经出世情况和《道藏》编撰史。全书共分六篇,即道学篇、道教篇、方术篇、丹道篇、道藏篇、创新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汤一介、黄心川、叶秀川三位先生分别为本书写的序,及道学篇、道教篇、附录(创新篇);下编包括方术篇、丹道篇、道藏篇。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90 元, 優惠價:7 553
道教学刊(2018年第二辑 总第2期)(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何建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8/06/01 裝訂:電子書
《道教学刊》为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每期包括“学者访谈”“新史料”“专题论文”“动态与书评”4个栏目。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目前有关老子及道教的刊物较少,尤其能介绍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更少,本集刊的出版可谓填补了空白。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5 元, 優惠價:7 277
从鹏扶摇到蝶蹁跹:《逍遥游》《齐物论》通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崔宜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2018/03/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90 元, 優惠價:7 133
大道与优游(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见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01 裝訂:電子書
《大道与优游》从悟道的角度演绎了庄子三十三篇著作。庄子是心灵的塑造大师,他的文学作品“穷而后工”。“穷”是人生的契机,“工”则通过作品中对生命的至深体认,用生命最终的真实来支撑和说服自己。重读庄子,清点传统文明,寻根民族文化,感悟人生价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5 元, 優惠價:7 277
了解道教(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黎志添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17/07/21 裝訂:電子書
不同於輾轉由外地傳入中國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門類,道教是中國本土孕育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悠久歷史長河中肩負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帝王會尊道教為國教,士人、平民亦受其薰陶,發展出各種道教文學、藝術之餘,又形成了不少祭祀儀式、風俗,可謂潛移默化、流播甚廣。 道教滲透力高,影響社會各階層的日常生活,為人們提供心靈及精神寄託,並且填補了儒家學說對於死後世界想像的空白。當中完整的神仙譜系、修煉成仙之法門、透過扶乩與神明溝通以濟世惠民等,體現出道教的本土特性、智慧與關懷。道教文化內涵豐富,並能為世所用,流傳至今,能連結生死,導人向善,教人心安。 但現今人們似乎漸漸忽略道教的重要作用,或對道教存有偏見。有見及此,道教研究專家、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特別深入淺出地從歷史、教義、道派、經典到儀式等方面解說道教信仰,對欲了解道教的有心人而言,此書實為不可多得之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16 元, 優惠價:1 416
道法天然(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见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7/07/01 裝訂:電子書
原名《走向原本真实之路》,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首次出版,本书为修订再版。原本的真实,作者指人生和宇宙的本质,佛道都包含对这一本质的探索和认知。这本书主要通过对老子、吕祖及其著作的介绍,带领读者理解道教关于“返朴归真”的认识,从而“悟道而树德”,做一个有德的人。全书约250千字,对自然和真实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40 元, 優惠價:7 238
道法秘籍解读:丹道实修真传(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胡孚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7/01/01 裝訂:電子書
在中国,丹道的修持一直代有传人,内丹学自古至今也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而且近些年内丹学已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在国际会议上也不难遇到西方教学和科研机构治内丹学的学者。本书的作者花费30年光阴调研丹道的修持法诀才著成该书,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对于丹道爱好者,或者如今注重养生的人群,亦或是学术研究者,都是福音。此书有很大的实践与学术价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7 196
道家與神仙(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周紹賢  出版社: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5/04/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屬於宗教哲學。為道家哲學之專著,而貫穿其他宗教義理。神仙為道教人格之最高境界,此書即說明何謂神仙,說明道教與道家之關係,及仙、佛、聖賢之異同,作者生平熟讀道家之書,並細研《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五卷,經二年寫作工夫,始成此書,字句力求簡明,總計十五萬餘字。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0 元, 優惠價:7 231
克紹箕裘(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孟保羅(Menzies; Robert P.)  出版社:羡智領袖學院  出版日:2014/01/01 裝訂:電子書
克紹箕裘出自《禮記.學記》,原意子承父業,得先從基本做起。鐵匠兒子,先學縫裘袍‧造弓箭能手的後人,須先學會以竹子柳條編織畚箕。從基本學習,按步就班,子孫後人才能接掌家業,發揚光大。從此,「克紹箕裘」這句成語,便用作比喻子承父業,繼往開來。孟保羅及其父孟惠霖的對代英語世界五旬節信仰的頁獻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在神學學術著作的影響極為深遠,他們的生活信仰及事奉也受眾人的敬重及愛戴。近代五旬節運動或更具體的說神召會,它走過了一百年,再回顧這一百年,甚麼是健康教會的模範呢?甚麼又是教會增長的模式呢?本書作者孟保羅博士清楚地點出是使徒行傳。本人非常認同孟保羅所說的,使徒行傳應成為今天教會生活的榜樣,同時也是教會應當常常述說的生活故事。普世神召會,包括馬來西亞的神召會能迅速的增長皆基於堅信及實踐五旨節信仰,孟保羅從路加的著作建立了路加神學,並閳明了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即聖靈的降臨是關乎末世和先知性的,再從教會歷史,神學及釋經法來探討五旨節信仰,這包括了靈浸,方言,預言,醫治及神跡奇事等等靈恩經歷,以證明這些超然的屬靈經歷對今天的教會仍然有效和合乎聖經的。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 252
道教史:道家及預備道教底種種法術(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許地山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9/12 裝訂:電子書
既是第一部道教專史, 也是道教研究的傳世經典, 國學大師陳寅恪心服之作 “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學,然於道教僅取以供史事之補證,於佛教亦止比較原文與諸譯本字句之異同,至其微言大義之所在,則未能言之也。後讀許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論文,關於教義本體俱有精深之評述。心服之餘,彌用自愧,遂捐棄故技,不敢復談此事矣。”——陳寅恪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48 元, 優惠價:1 248
道教文化十五讲(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詹石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9/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对道教的产生和历史流变,道教林林总总的派别,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道教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科仪、道教文学艺术、道教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和教材。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 168
道教史话(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12/01/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5 元, 優惠價:7 53
道教生死學 第二卷(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鄭志明  出版社:文津  出版日:2012/01/01 裝訂:電子書
道教是一種與社會相互融合的宗教,不僅立足於本土文化,還要滿足民眾生存的需求,結合了傳統的喪葬禮儀與祭祀活動,發展出龐大系統的齋醮法事,也吸收了佛教輪迴業報與天堂地獄等觀念,擴大了對靈性生命的認知,肯定人的心性在自我智慧的開啟與創造中,能達到與天地同在與鬼神同體的境界。另外,道教主要繼承了原始宗教一脈相傳的信仰內涵,一方面強調個體生命的永恆不滅,另一方面則重視社會群體的整合與存續,投入於既有的環境中不斷地自我調整與發展。道教是相當重視現世生存利益的宗教,迎合人們養生送死的文化意識與生命意識,不僅偏重於求生與安全的實踐活動,同時也關注靈性的死後歸宿與終極解脫,致力於生死兩相安的精神安頓,發展出不少與生死有關的生命理念與操作技能。 道教本質是一種重視人體生死的宗教,重視生命的養生與送死,特別關注身體的修煉與本命的永生。道教的理想境界是「長生成仙」,落實在學道積道的心性體悟上,開發出各種成就性命的修持理論與齋醮法事。道教的龐慶教義體系可以說是離不開「生死」的範疇,要求人們務必真實面對生死的種種課題,從人身的形證入到人心之神,是一套滿足民眾精神需求的具體宗教形式。道教對生命的關懷,有著長期的理論與經驗的累積,發展出豐富人體修道的神學與科儀體系,強調人在天地宇宙中的永恆精神地位,是與中國哲學有著相互傳承與發揚的關係,不過道教真正吸引民眾不在於深奧的天人理論,而是各種人體修持的密訣工夫與齋醮法事,是落實在心性的鍛鍊功法上,實踐養生與送死之道,肯定生命經由修養可以達到精神不死的境界,從人身長壽的養生工夫,契入到道的長生境界,完成了本命與道的合一願望。 道教在理論的建構上是以超克生死為主要核心,更關注個體生命的永生或解脫的終極歸宿,經由齋醮的禮儀設計,用以化解生死歷程中的各種疾病與災難。道教的齋醮是配合養生送死的生命禮儀,教導人們從生存與死亡的種種困境中能自我超拔出來,道教的齋醮科儀雖是專為人們修道與行道規劃而成的具體儀式,幫助人們進行心性的涵養與成長,以精神性的體驗來成就永生的安頓。道教齋醮的目的是經由禮儀操作系統來強化人與天地鬼神的精神感通,是以綿密繁複的儀式程序來擴充人們的心靈,平安走過從生到死的歷程,且能安頓死後的終極靈性,以長生的成就來濟生度死。 本書是繼《道教生死學》之後的續編,稱為第二卷,在內容上比第一卷更為豐富與多樣,但仍無法完全窮盡道教生死學的整體面貌,期待未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 336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